赵佶等人以户部要员身份到达青溪县时,志愿者们都没认出来,赵佶他们是稍稍易了一下容的。
赵佶等人也被按排进了县学集体住宿。
吃过四菜一汤的学生餐后,全体考察团成员集中在县学的一间大教室里开会。
苏辙、章惇和董其昌三人坐在前面的台子上。
赵佶就发现苏辙和章惇全都脸色红润,两人间也是谈笔风声。
大会志愿者给与会者人手发了两份材料,一份是参观考察行程按排,一份是变法法令条文。
“你们各人看看手上的东西,就知道这几天在青溪县你都要做些啥了。”主持会议的章惇就说了这么简单一句话,就让各人看自己手中的行程安排了。
赵佶和蔡京没什么,其他人看到这份行程安排就惊讶了:
“演讲?什么叫演讲啊?”
“赵家洼祭典就是祭典被杀害的丈量队员吗?”
“参观棉花田,这个必须好好参观参观,据说种棉花比种粮更值钱?”
“参观第一棉纺厂?棉纺厂就是纺棉花的地方吗?厂是什么意思?”
台下惊讶的考察团成员相互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便把目光集中到台上的三人身上。
苏辙便说:“有些看不懂是吧?不急,慢慢就懂了。变法法令本顾问也不给你们解释了,你们都跟青溪县相邻,估计这些日子听得最多的,说得最多的就是青溪县的变法。青溪县的变法到底好不好,这些日子你们就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看吧。接下来你们就先听演讲吧。”
苏辙他们三人退到台子的一侧。
第一个演讲者是一位女子,模样神情跟张老疙瘩有几分相似。
果然演讲者悲切中带着自豪说:“很多人都叫我爹爹张老疙瘩,说我爹爹脑子笨,嘴也笨,其实我爹看什么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陛下要在青溪县变法,我爹爹就说陛下的法是天下至圣之法,变法需要丈量员,我爹爹就第一个报名去当丈量员。”
“在赵家洼,青龙山的山贼把刀架在我爹爹的脖子上,对我爹爹说:只要做两件事你就可以活命。我爹爹问:你们要我做哪两件事情?山贼说:第一件事,不再当什么丈量员,第二件事,去对你们周围的人说,变法有害无益。”
“我爹爹一口痰吐到他们脸上:我呸,好就是好,坏就是坏,要我张老疙瘩昧着良心说话不可能。”
“山贼说:你还真是个疙瘩,告诉你,再怎么变法,也没有什么好处落到你这个老疙瘩身上。”
“我爹爹说:垦荒法、计划生育法、青苗法、水利法,哪样哪样我张老疙瘩都有好处。”
“山贼说:如此说来,你是坚决拥护陛下变法了?我爹爹说:陛下一心为我们百姓,百姓就没有不拥护陛下的道理。山贼说:哪你就去死吧。”
“山贼手起刀落,我爹爹倒下了,可我爹爹的脸上是带着笑容的。”张老疙瘩的女儿已是泣不成声。
台下寂静无声,参观考察团的成员人人心里都有一个问题:一个百姓,会如此拥护变法?
赵佶心里则是一声感叹:那天在赵家洼群情激愤,直接就将青龙山的山贼给杀了,也没问一问他们是如何杀害丈量队队员的,演讲稿全是苏辙凭想象力写出来的,苏辙这演讲稿写的,跟后世的演讲稿也是有得一拚了。
丈量队每一个队员都有动人的事迹被演讲。
演讲的第二个主题是表扬以王光裕为首的青溪县富户。
王光裕自然是第一个被宣讲的对象,演讲者的标题是“富者的楷模”。
王光裕的先进事迹包括,支持丈量土地,帮助丈量队员家属,第一个报名种棉花。
陈首富,张员外等人也作为变法的积极拥护者被宣传了。
考察团的成员又多了一个疑惑:青溪县的变法果然如传说中的一样,无论穷富,都能得利?都会拥护?先帝神宗年代的变法,到最后可是有钱人穷人都没满意的。
看起来,青溪县确实跟自己那个县不一样了,踏进青溪县的第一步,就看到青溪县百姓的脸上都有笑意,人人都在忙碌,还有什么志愿者、演讲会,都是听所未听过的事情。
很多人的心里,对变法便有跃跃欲试的感觉。
演讲会结束,吃过十人一桌的晚饭,各回学生宿舍睡觉。
这种生活,对考察团的农户来说,除了新鲜感之外,只有比平时在家的伙食更好,对县令和富户们来说,是人生第一次过没人伺候的日子。
“怎么就不能让下人们留下来呢?”有富户就说了。
有知情人说:“听说这是陛下的意思。”
既是官家的意思,就没人敢多说什么了。
话题便转到另一个方面:“总算知道演讲是怎么回事了。可别说,听着演讲,一身的血便有发热的感觉。”
“谁说不是呢,听说赵家洼有一个纪念碑,不知道明天的赵家洼之行又是一个怎样的意想不到。”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考察团成员便坐上马车,直奔赵家洼。
马车停在变法先驱纪念碑下。
众人立在纪念碑下,一股肃然之情便自然而然产生。
董其昌主持,全体对纪念碑行了鞠躬礼,每人敬了一柱香,这是当时赵佶立下的规矩,不用跪拜,鞠躬即可。
董其昌说:“陛下说了,凡为变法而献身的人,都不会被遗忘。每逢年节,都会有人来祭典他们的。他们的血没有白流,下面,我们就去参观赵家洼赵员外家种的棉花。”
董其昌转身指了指纪念碑南侧的一块地说:“赵员外特地拿出这块可以看到纪念碑的地种上了棉花。”
赵员外家的棉花正开第一波花。
棉花地里,叶子绿绿,还有未结桃的花儿或粉红,或粉黄的开着,每根棉花杆上,都挂着棉桃。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开得雪白的棉花。
参观团的人都没见过棉花,便张口问:“这就是棉花?到底白的是棉花?还是红的黄的是棉花?自古开花就结果,那些挂着的果子又有什么用?”
董其昌解释说:“红的黄的是棉花开的花,桃就是开花后结的果,果桃再开花,就是白色的棉花。”
考察队员就以为自己懂了:“原来棉花要开两次花,一次红花黄花,一次白花,能卖钱的应该就是白花了?”
“对,今天我们就帮赵员外摘一次棉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