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召曰:
着冀南总兵官许文昌,冀南总训员贺文,命尔部,即刻集合部队,向冀南南部进军,与南阳总兵官孟祥奇部汇合,与朕之南路军,形成对东胡人南北夹击之势……”
这份圣旨上大意便是这个,当然在旨意上,还说明了如今的大势,即梁赢已经御驾亲征,还有南阳的孟祥奇部也会尽快的到达冀南,以及在冀南省的再西面是西关省,这西关省现在被一位实力强势的总兵占据,在孝愍先帝去世后,东胡人南侵。
这位实力强势的总兵便按兵不动,所以致使冀南省沦陷,他也有责任。但是在梁赢在江宁继位后,权臣袁阔掌权,便直接在北方,封了几个异姓藩王,因为那些所谓的异姓藩王,以前都是手握重兵的总兵。
但是为了让他们抗击东胡人,所以江宁政权便封了许多的这些异姓藩王。
虽然知道,这些异姓藩王,在东胡人南侵时,他们就没有动,更不可能指望他们对东胡人用兵了。
但是能稳住一时是一时,总比他们全都投东胡人强吧。
在冀南省总兵许文昌和总训员贺文,二人接旨的时候,在梁赢率部队过了沧江后,又过去了三日。
一队骑兵直接在梁赢的沧江以北的营寨下,向这边驰来。
这队骑兵顺利进入营寨,随后下马,最后在一座稍大的帐篷下停下,跟守在帐篷外的侍卫班直通报了一下,随后那名侍卫便向里面跟皇帝禀报来人。
在侍卫再出来后,那些骑士队伍中,有五个人便进去了,其他的数十骑士,在一进到营寨,便即被安排了。
却是这五个人进了梁赢的大帐。
这座营帐内,光是御前班直就有好几十,更别提其中的武将也有好几名,这些武将是在那些骑兵队一进营寨,就被召进来一起议事的。
“皇爷,老奴来交旨了。”
这骑队的领头者不是别人正是司礼监秉笔太监、锦衣卫指挥使汪斌。
汪斌一进大帐便对着坐在帐中的皇帝梁赢三跪九叩起来,随后便交旨,交旨后,便朝着后面四人一指,又道:
“启禀皇爷,此四人是西王的属下,专门是西王派来居中联络用的。”
原来那四个人,正就是冀南省西边的临省西关省总兵,如今已经被封为西王的刘昱所派来的人,汪斌说的清楚,就是方便西关省那边和梁赢这边联络用的人。
说句不好听的,还不是西关省的那边的人不信任这边嘛。
那再说那汪斌交旨,他之前奉的什么旨意呢?
那就是,汪斌去了一趟西关省,在那边痛陈利害,终于说动西关省的西王刘昱,一起夹击在冀南省的东胡兵马。
而这些西关省的人,也就是派来梁赢这边的使者了,这些使者们并没有见过皇帝,也不曾知道面对皇帝要怎样行礼。
而汪斌一进大帐,就对着梁赢三跪九叩,那些人也只好三跪九叩,直磕的脑门发晕。
他们中的人,甚至想,是不是这贼厮太监,故意戏耍他们。
但又一想,也不会,毕竟那太监也三跪九叩了。
但是他们猜反了,汪斌就是在算计他们,汪斌和皇帝梁赢,相见,按理说,这交旨也不用三跪九叩,但是他做了,他料想这些西人也会照做,因为这些西关人不懂如何向皇帝行礼啊?
所以只能学他了。
但是他的心却是好的,汪斌想的是,这些西关人,从没见过皇帝,按道理是该三跪九叩大礼参拜的,但是他们肯定不会,所以汪斌只能在前面当个示范作用,教了他们。
“小的们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西关省四人赶快像之前有模有样地行礼。
“平身吧。”坐在龙椅上的梁赢轻轻抬了抬手,道。
“谢吾皇陛下!”那四人便像之前张斌一样,这时候站了起来。
“西王可有话带过来?”这时梁赢转头看向汪斌。
汪斌连忙道:“西王殿下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会配合出兵的。”
“还说什么了?”梁赢又问。
“其它西王殿下也没说什么。”汪斌道。
“你们,西王让你们来时可有说什么话,让你们带与朕?”梁赢又看向西王派来的四名使者。
“呃,回禀陛下,西王只说让我等四人,充当与陛下这里的居中联络者,并未曾留下其它言语。”
这西王的四个使者中,中间那个脸色苍白,脸部无须,年纪大概在二十几岁上下的样子,他这时回禀说道。
“你们下去吧。”梁赢说道。
“是陛下,小的们告退。”西王的四个使者,便又行了一礼,随后退出了大帐。
自有御前班直,领他们到给他们安排的住处。
待这四个人离开后。
“陛下,臣以为这西王言尽不实,不可轻信啊。”这时坐于座中的总参谋长张进站起来,朝梁赢行了一礼,出言奏禀道。
“朕也以为此人的话,不尽不实。”梁赢哼了一声,道,“说什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的军队的粮草钱银,在先帝时还有发放,
但是在他屡不奉诏,甚至有拥兵割据之实,那时,朝堂便再没给此人一分钱粮。
说什么‘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这是在拿这种万金油的话,做挡箭牌呢!”
“陛下,依末将看,西王此人,派来这四个使者,其用心险恶,定是刺探我方军情的!”一名武将出班,奏道。
“这倒也并不全是。”梁赢只是略略沉吟,便道,“我们这里和西关省相隔太远,要说他们给东胡人传情报,还有点用处,但是依朕料想,他刘昱在大战前期,
顶多会坐山观虎斗,断不至于给东胡人送情报。
总之让人盯着他们点,让此四人放老实点!”
“臣,领旨!”顿时那名武将当即领旨,随后转身出了大帐,去办这件事了。
而这时,陡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御前班直急急走进账来,大喜道:“陛下,那件物事、那件物事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