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西罗马的日子 > 第五章 偶遇故人

第五章 偶遇故人

决策在一阵妥协中终止了,这次谈话坚壁清野是他们现在认为最为可行的政策。在总督大人的一声令下这片地区的兵力开始收缩。

而这一切对于林恩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当天开始蒙蒙亮时,林恩便吩咐手下开始行军,而莱恩与塔西亚也并不抱怨利索的起来经过这次俘虏的经历,也让他们知道贵族生活并不适应在这个混乱而又肮脏,血与火的年代。

阿尔代什山,山顶上堆积着厚厚的雪,雪融化成水后便形成了大河在大地上流淌:顺北坡而下,流经平原,流过死火山形成的沟壑,经西坡在群山坠下,沿着火山的一堆熔岩,这条水流这便是莱茵河。

后世它只是一条灌溉日后的瑞士省,日耳曼一省和二省以及比利时省和巴达维省的河流而已。

但现在却静静的属于罗马,这是一条高贵的河流。

它经历过封建制,共和制和帝国制,它见证了罗马的崛起巅峰与没落。

这是一条既属于战争者又属于思想者的河流。

荣耀归于罗马,莱茵河畔有些许断流小河,马匹是很容易过去的,这也就给了我一行人的方便。

林恩骑在马上想这次任务,还并没有完成得面见总督谈一下。

口袋里这一本《圣经》这或许是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东西。当日光照耀这我的沉重的头盔闪烁着光芒。

林恩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天气不错”。

莱恩,塔西亚,维利,骑着军马跟随着我的前行,谈论着不知名的话。

匈人的游骑部队并没有跟过来,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看不上我这几百人的先遣部队。

但又有可能是在密谋着什么,又或许自己太过敏感了。

天知晓?

骑兵斥候回来报告:“指挥官,前方数英里,有大概几百逃难百姓。

林恩心里暗暗想到,通常在大战前夕百姓都是会往后方逃难这并不奇怪。”

林恩对斥候说道:“打听一下前面发生什么事情了。”

“是”斥候并没有什么废话,执行命令是他的天职。

过了一会儿,斥候说道:“指挥官,这是一些凯尔特人。

林恩疑惑问道:“凯尔特人?”

斥候:“匈人洗劫了他们的部落,而他们是侥幸逃出来的幸存者。”

“和我一起去看看”

林恩轻轻摸了一下马头,安达卢西亚马是十分通人性的马,打个响鼻便知道了我的想法。

“驾”

顿时马蹄飞扬在断流的小河溅起一片水花,塔西亚一行人在开始并没有注意到我,

林恩的马疾行后,塔西亚一瞅便喊到:“林恩,出什么事了。”

林恩手提缰绳,脑袋转了过去笑道:“没什么事,就是前方有难民我去看看。”

“哦”塔西亚面露不安的神情,莱恩出言安慰:“塔西亚,没有事的,林恩的应变指挥能力即是这些难民有问题他也能解决。

一刻钟后,映入我眼帘的是长长的队列,衣衫褴褛人群中有亚麻金发法兰克人,红发凯尔特人。

人群中有老有少,但还是青壮年居多,看见了部队后,脸色中的恐惧浮现出来,腿脚都开始变的迟缓,和之前解救的那些人不同,上次的基本都是一些希腊罗马人也与莱恩熟悉,我派出了十几个骑兵护送到后方去了。

而现在都是些蛮族,尤为突出的是不远处二十几个凯尔特人手持战斧,护卫着一辆马车,可见车上的人身份不低。

凯尔特人长得普遍比日耳曼人更苍白,但发色比日耳曼人深,红发是凯尔特人的典型特征,凯尔特人的脸更圆润,面部也更柔和。

一群红发的蛮子,有些罗马骑兵不由嘀咕起来。

他们见到我们这支罗马军队,也不由一愣,护卫领头的凯尔特人对马车上的人低语了几声显然是对里面的人汇报着什么。

交谈中不断的点头哈腰,对马车上的人极为尊敬。

之后便对面前的罗马士兵说着什么。

罗马士兵不敢怠慢连忙跑过来说道:“指挥官,他们说是凯尔特人叫格温娜维尔,因为战事所以要回后方。

“格温娜维尔”记忆中好像隐隐约约记得她。

“告诉他们,需要进行询问。”

“是”

周围引起一片骚动,马车上的人有些意外,掀开了马车帘子,缓步走下马车。

首先林恩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对清澈剔透的眼睛,不惹一丝尘埃,就像那海底深处的紫水晶,红色的长发披散着,滑嫩的肌肤如凝脂一般光润,其容貌非常的妖艳妩媚。

她表面镇静,可从有些微微颤抖的左手小拇指可以看出她有些许慌张。

林恩尽量保持着微笑:“美丽的格温娜维尔小姐。

格温娜维尔这时候也露出笑意:“罗马长官,听护卫说你需要询问。”

“只是几个问题,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请问吧”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从高卢罗亚尔部。”

“那个地区有多少匈人。”

“不太清楚,大概数千”

“还有凯尔特人么。”

“可能还有吧,有些去了军团参加对匈人的抵抗。”

“还有的被屠杀或者俘虏。”

“愿上帝保佑他们。”

“前方我地图是叫特鲁瓦的城市,有匈人么”。

“我刚从哪里出来暂时没有。”

“格温娜维尔小姐,你去过拉文纳的舞会么?

“前些年去过一次”虽有些意外格温娜维尔还是回答了。

这时候格温娜维尔才仔细看着眼前这个头戴鬃毛羽冠,面庞清秀的罗马军官。

“林恩”?她有些不确定。”

“是的,格温娜维尔小姐。”

林恩从纷杂的记忆中知道格温娜维尔是那场舞会的红冠舞后。

而他再那场舞会上也算是出了名。”因为被当时莱恩所激去参加了舞会,打赌失败后,不知为何去参加贵族不喜的军队。这时候的军队不似罗马建国时尚武,很大部分是冠以罗马军蛮族士兵。

虽然后期罗马帝国,已经不已血统论,但毕竟破船还有三斤钉,古老的尤里乌斯家族还是受人尊敬的。

这时候,塔西亚一行人也赶了过来了,看见格温娜维尔,有些熟悉也有些陌生。”

塔西亚过了一会儿吃惊道:“红冠舞后”

“你是?”格温娜维尔也有些疑惑。”

“塔西亚。”格温娜维尔也想起来这个金发的姑娘,只是和印象中有些不一样,这个调皮的姑娘不是穿着舞会盛装,现在是一幅女骑士打扮让她吃惊不小。”

塔西亚一身铠甲披着斗篷,金色的长发飘逸着,确实与之前印象相差甚远。

莱恩面带笑意:“红冠舞后,艳丽依旧啊。”

格温娜维尔脸色微红:“只是侥幸而已,当不得真。”

“格温娜维尔小姐这是要去拉文纳”。

“也不一定,或许去米兰。”

“米兰,确实有很多特色,也是后方很安全。”

“要是格温娜维尔小姐要去米兰,我不知道有没有幸邀请你去参加米兰花卉展。”

林恩轻咳了一声,打断了某些人的话:“格温娜维尔小姐,据我所知匈人和其他附属部族,有些许游骑部队三五成群,你的护卫队恐怕……意思不言而喻。

“是的,林恩,”格温娜维尔继续说道:护卫队本来有几百人现在就剩二十几人,要是再遇到危险怕是只有上帝保佑了。”

“哈哈,这番揶揄让我不由笑了起来。”

众人紧张的气氛不由一松。

“不知道,你要不要派出一部分士兵来。”

“抱歉,格温娜维尔小姐,无能为力。”

“好吧。“她可能也知道自己的要求过分了些。”

林恩说道:“那祝你好运。”

格温娜维尔依旧微笑:“愿上帝保佑。”

据说,凯尔特人的宗教以德鲁伊德教而著称于史,而经过罗马政征服现在也开始信仰拉丁基督教。

之前的凯尔特人有着与生俱来的奇特信仰,并由能够施展法术的人——德鲁伊来指导他们。

作为魔法师、神主、预测未来的人、诗人、医生、先知集于一身的,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地位的德鲁伊,是凯尔特民族的精神支柱。

要成为德鲁伊,必须经过很艰苦的训练,学习全面的知识和背诵所有的诗歌。不经过将近二十年的训练是不可能成为出色的德鲁伊的。

德鲁伊的教义,是“在这个世界上,物质和灵魂是永不灭的,所以人即使死了,他的灵魂也会再次转世复活。但是,犯过错的人在来世有可能不会再转世成人,然而,他的灵魂却能安定下来,只是因为他的死亡而改变了居住的地方。”如果说这样的信仰会带来什么后果,就是人们不再惧怕死亡,战士们就会变得勇猛果敢,不会厌烦战斗和牺牲。而且不再贪恋现在的人世。

甚至还有人在这一世有金钱的借贷时,都会在合同上写明“下一世会归还”。

凯尔特人的古代宗教以德鲁伊德教而著称于史。其名得自于在凯尔特社会里享有特殊地位的祭司阶层“德鲁伊德”“德鲁伊德”即“槲树”。

高大的槲树是凯尔特人天神的神像,被尊为圣树。凯尔特人的宗教祭祀仪式十分隐秘,往往选择在夜阑人静、满月高悬之际。仪式的举行地点多在一片被称作“圣所”的小树林中或林间空地。

德鲁伊德(祭司)身着素服,以金镰割取槲寄生枝条,并在圣树下举行两头白牛的牺牲祭祀。在密布着荒僻、幽暗、寂静森林的古代欧洲,诸民族中视槲寄生枝为神圣之物或崇拜圣树之风,虽不在少数,但极富神秘色彩的德鲁伊德执祭习俗,则是非常独特的。

之前的凯尔特人神话一如其宗教,也颇具特色,源远流长,至少缘起于他们早先生活在阿尔卑斯山以北中欧内陆地区之时。此后历经种种演化,迄罗马征服前,凯尔特神话的发展在欧洲大陆已趋相对稳定。

其神话与宗教融会交织,同样以观念形式曲折地映现了凯尔特人的性格、旨趣和社会生活诸特征。

譬如,凯尔特人长于狩猎,便有形似野猪、鹿、熊之神;注重农耕畜牧,即出现了田野守护之神,还有埃波娜这样的骑马女神,达摩娜这样的牛羊庇护女神。

凯尔特人喜食猪肉,嗜好宴饮,在后来的神话体系中就有这样的情节:彼岸世界的豪奢宴殿中,设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锅和丰盛的猪肉佳肴。

再如,凯尔特人性情犷悍、好勇斗狠,这不仅导致了一系列战神形象的萌生,诸如贝拉图卡德罗斯、卡图里克斯……

而经过多年的转变,最起码是宗教的转变,或许变的罗马化了起来,变得文明起来,列入现在的格温娜维尔,红冠舞后就是个例子。

她信仰起拉丁基督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