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第47章:土司小剧场

第47章:土司小剧场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朝在西南和中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管理制度。

土官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

这其中的土司又以贵州和云南最盛。

贵州实力稍强的土司基本上已经被剿灭了。

所以此次土司叛乱,以云南土司最为嚣张。

贵州历史上,曾经出现了过四大士司,他们奠定了贵州的版图基础。

他们分别是:水西安氏、思州田氏、播州杨氏、水东宋氏。

四大土司家族世代互为姻亲,关系盘根错节,又钩心斗角。

争夺势力范围,彼此防范,相互利用。

俗语说百年的朝廷,千年的土司,此言非虚。

在贵州这片土地上,这四大土司的寿命甚至比册封他们的朝廷命还长。

熬走了一朝又一朝,他们依旧屹立不倒。

其一,水西安氏。

出生最早,历史最悠久,大约跨越1400年。

往上可追溯到三国时期。

水西本姓为罗氏,明朝时期接受朝廷的册封改姓安氏。

三国时期,南中叛乱,在诸葛亮最著名的“七擒孟获”之战中。

安家先祖罗氏首领帮助诸葛亮战胜孟获,被诸葛亮册封为罗甸国王,世袭统治今天的贵州毕节地区。

说水西安氏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说另一个人,想必大家应该都听过。

她就是水西安氏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女子——奢香夫人。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有没有人能告诉我,可是苍天对你在呼唤。”

凤凰传奇这首脍炙人口的《奢香夫人》,讲的就是她的故事。

奢香夫人是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蔼翠之妻,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蔼翠病逝。

因儿子年幼,年仅23岁的奢香承担起重任,摄理了贵州宣慰使一职。

奢香摄理贵州宣慰使职后,筑道路,设驿站,沟通了内地与西南边陲的交通。

巩固了边疆政权,促进了水西及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30万人分兵攻云南。

吴三桂率大部队路过水西,顺手就把水西给拿下了。

逼迫水西土司安坤降清,次年封为贵州宣慰使。

洪兴皇帝当初打在贵州的孙可望的时候,安坤又归顺明朝,此次叛乱,他没敢参与。

可能是被吴三桂打怕了。

要是安坤知道吴三桂已经死了,说不定他也要来凑凑热闹。

其二,思州田氏。

思州田氏始于隋朝时期,是贵州四大土司中控制面积最大的土司。

元末明初,思州分裂为思南、思州两部。

此后,两大土司征伐不断,几代人互相残杀不止。

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朝趁机改土归流,废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

设贵州布政使总辖,设流官,贵州行省由此始。

其三,播州杨氏。

播州杨氏形成于唐朝后期,是几大土司中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土司。

著名的“钓鱼城之战”,大汗蒙哥被炮火击成重伤,不治身亡。

这其中也有播州杨氏的功劳。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播州末主杨应龙发动叛乱,后被万历皇帝发动六省共24万军队拿下。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

播州杨氏就此没落。

其四,水东宋氏。

水东宋氏起源于初唐,是四大土司中面积最小的。

1630年因叛乱被剿灭。

说完了贵州土司,我们再来说一说云南土司。

这次洪兴皇帝搞土地划分,意见最大的就是他们。

历史上云南土司实力跟贵州土司不遑多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其中纳西族木氏土司的丽江土知府、彝族左氏土司的巍山蒙化土知府、傣族那氏土司的元江土知府并称为“云南三大土知府”。

其一,丽江木氏土司。

丽江境内的土司制度始于宋末元初。

明洪武十五年(1382)归附明朝,朱元璋赐姓木。

吴三桂降清后,率兵扫荡云南,木懿像元朝时的祖先一样,率先投诚,获准继续世袭丽江土知府。

后来被吴三桂抓去昆明,狠狠地勒索了一番。

这时候的木府,实力早大不如从前了。

所以他就有了一些别的想法。

这次借着划分土地的时机,联系巍山左氏土司想梭哈一把,看看能不能单车换摩托。

其二,巍山左氏土司。

宋至元,巍山由大理的段氏白蛮统治者镇守。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沐英、蓝玉率大军西征云南。

彝族首领左禾率领部众投降明军,协助明军平定巍山。

帮助傅友德、沐英讨平了大理统治者段氏的势力,立下功勋,受到奖赏。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巍山沿袭元治为蒙化州,推行土司制度。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朝廷封左禾为土知州。

同时授给土知州大印,并准许他的后代世袭土知州官职,左禾成了蒙化左氏得到朝廷御封的第一代土司。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政府派大将军信郡王铎尼平定云南,巍山左土官左星海又率领部下投诚归附。

左氏土官继续得到了清王朝的任用,仍被封为世袭土知府。

此次叛乱名单上,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其三,元江那氏土司。

元江土知府那嵩,和黔国公沐天波是亲家。

世代忠于明朝。

吴三桂当初大举进攻云南的时候,其余土司相继投降。

唯有元江那氏土司联合李定国誓死抗清。

吴三桂恼羞成怒,奋力强攻,元江陷落。

那嵩一家登楼自焚,以身殉国,满门忠烈!

除了他们仨,还有著名的“三宣六慰”(宣抚司、宣慰司)。

宣慰司、宣抚司是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自治机构。

任用土官,因俗而治,授予土官以很大的权力,有一定的民族自治色彩。

“三宣”是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

六慰指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缅甸军民宣慰使司、木邦军民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孟养军民宣慰使司、老挝军民宣慰使司。

三宣六慰的范围除了国内部分外,大致还包括今缅甸那加山脉、亲敦江和伊洛瓦底江以东地,泰国和老挝的北部。

遗憾的是,明朝中后期之后,“三宣六慰”只有三宣还属于明朝。

好在缅甸已被洪兴皇帝收归国有。

而“三宣”这次也不甘寂寞,也起兵响应木懿和左星海。

整个西南和西北被他们几个搞得乱成一锅粥。

是时候好好敲打敲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