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朱由榔:我不做亡国之君 > 第60章:清廷也内斗

第60章:清廷也内斗

洪兴皇帝在云南攻城拔寨的时候,清廷也没闲着。

自打天津之战之后,差点就亡国的清朝终于得到了暂时的喘息。

得知洪兴皇帝去云南平叛,他们也松了一口气。

南京到云南,几千公里,等洪兴皇帝回来,肯定是明年的事情了。

因此,清廷做出一个大胆的结论。

明军短期之内是不会在来找清廷的麻烦。

既然没了外患,那就好好开始内斗吧!

双方选手还是我们的老朋友,鳌拜和苏克萨哈。

导火索是喀尔喀蒙古的外籍军团——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

当然,朝鲜没敢找苏克萨哈要报酬。

因为苏克萨哈鉴于很多原因,他不能随便打喀尔喀蒙古。

但是打你一个朝鲜,还是分分钟的事情。

看到明军撤出天津之后,朝鲜抓住鳌拜和苏克萨哈暂时还没干起来的时候。

带着曾被苏克萨哈“请”来清朝的公子王孙们,一溜烟跑了回去,避免误伤。

而土谢图汗就不一样了。

他们当初之所以答应来帮清朝打架,是因为苏克萨哈给过他们承诺。

许诺只要和清军联合消灭明军,就答应他帮他消灭其余两个部落,助他一统天下。

现在明军打跑了,察珲多尔济就找到苏克萨哈,要他兑现当初亲口对他许下的诺言。

问题就出在这里。

苏克萨哈想做渣男,他想赖账。

其实不是他想赖账,是他觉得这笔账,不应该找他要。

而应该找鳌拜要。

扯不清了吧!

没事,咱们来一起捋一捋。

当初苏克萨哈确实对察珲多尔济许下过诺言。

但问题是,苏克萨哈辛辛苦苦从朝鲜和蒙古搞来两队雇佣军,都没捂热乎,就被鳌拜趁机截了胡。

这就好比苏克萨哈娶了两个洋老婆,彩礼给了,房子买了,宴席办了,最后洞房的时候。

鳌拜摸了进去……

等孩子生下来的时候,伸着手找苏克萨哈要钱买糖吃。

这钱,老苏肯定不愿意给。

他妈的,这跟我有什么关系,要什么钱,找你爹鳌拜去。

苏克萨哈就此事上书康熙,痛斥鳌拜不讲武德,暗中截胡,把锅甩给鳌拜。

鳌少保一听就不乐意了。

他妈的,我替你照顾老婆,还贴心地帮你生了个大胖小子,你不感谢我,还要找我要抚养费。

你做梦呢!

他也上书康熙皇帝,明里暗里指责苏克萨哈暗中通敌。

因为当初苏克萨哈找察珲多尔济求援的时候,康熙并不知道。

通敌的大帽子扣到了苏克萨哈头上,他这火“蹭”的一下就起来了。

当初特事特办,确实没按程序走。

可我带来的这两股援军,一定程度上是帮助了我大清朝的。

如果当初没有他们阻击明军,说不定现在大伙的脑袋已经挂在电线杆上了。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

问题抛到了康熙这里,当然,也就是孝庄太后这里。

她也头疼不已。

现在大清国危,还要依仗他们俩保家卫国,必须好好哄着这两个顾命大臣。

可更大的问题是,天津一战,清廷实力大损,兵力不足。

此刻根本不敢动用大规模兵力帮助察珲多尔济攻打另外两个部落。

一但大规模用兵,虎视眈眈的明军瞅准机会来个趁虚而入。

那孱弱的清廷必定完蛋。

如果不帮察珲多尔济,清廷上下一致对外耍赖,那更不行了。

因为现在清廷根本就没有耍赖的资格。

惹恼了察珲多尔济这小子,他带着这二十万人投了明朝,那可真是自掘坟墓了。

想来想去,孝庄太后一时半会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眼看两位顾命大臣越斗越凶,几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年幼的康熙登场了。

康熙二年六月(1663年),康熙九岁。

自打他继位之后,朝中大小事皆决于他祖母孝庄太后。

孝庄太后虽未直接像后世的慈禧一样垂帘听政,但因为康熙实在年龄太小。

很多事情,她是绕不开的。

康熙虽年幼,但是对于此次鳌拜和苏克萨哈的争斗,他多多多少少少也能看个七七七八八八。

得知祖母的难处之后,康熙对祖母孝庄太后说出了他对此事的解决办法。

他这个办法让孝庄喜极而泣,发出了感叹。

“我大清有此子,定能兴盛百年!”

他这个办法还真是即解决了苏克萨哈不想兑现承诺的问题;

还解决了鳌拜不想负责的问题;

最大的兵力问题,也被他解决了。

皆大欢喜,除了一个人,确切地说,除了一队人。

他们就是——朝鲜。

傻眼了吧!

康熙确实厉害,发现问题之后,他立即就想到了朝鲜。

朝鲜此时乃清朝藩国,但他们对清朝嘴上服了,但心里却很不服。

他们只认明朝为正统。

可明朝现在离他们太远了,走陆路必须经过清朝领土。

走水路虽然方便,可现在的朝鲜,对明军的战略意义不太大。

日后收拾小日本的时候能用得上,不过那还早。

就导致朝鲜现在夹在两个大国之间,里外不是人。

清朝对他们,高兴了打一巴掌,不高兴也是一巴掌。

明朝也因为他们参与了天津之战,不管是不是愿意的,在明朝那里,这笔账已经用小本本记下了。

朝鲜在夹缝中生存,日子过得很惨。

还有更惨的。

康熙一道圣旨,命他们赶快来北京,跟着察珲多尔济去蒙古骑马牧羊,喝酒吃肉。

兄弟,刚到家吧!委屈你一下,再跑一趟,这次多带点人马!

朝鲜就这样,又被薅了一次羊毛。

这一次,康熙一箭三雕,完美解决了问题。

察珲多尔济也很高兴,清廷终于不再踢皮球。

想着终于可以带着朝鲜赞助的这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回去收复失地了。

察珲多尔济,你还是太天真。

这么多人你带回去,若真是不小心统一了喀尔喀蒙古,你觉得清廷会放心吗?

玩政治和权谋,你们少数民族还是太嫩了。

清廷也是被汉人坑了这么多年,才学了点皮毛。

康熙下令,在朝鲜来的这十万大军里仔细筛选,挑出那些精兵强将留在北京。

防卫京师!

换上清廷一些老弱病残的给察珲多尔济,让他带这些人去蒙古草原养老去。

好无耻的一招。

这一招不但消除了朝鲜的兵力,解决了时刻躺在枕边的隐患。

还无形中增加了清廷的军事实力。

同时还给察珲多尔济筹了兵力,清廷伤兵的养老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大骂康熙无耻的时候,也不得不说一句。

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