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重生13,从大拆迁寻宝开始 > 第451章 元旦古瓷艺术制品展(二)

第451章 元旦古瓷艺术制品展(二)

第451章元旦古瓷艺术制品展(二)

“老关庙”码头这地方,在沿江大道路还没有修好的时候,也是一些女人做业务的地方。

(这里距离下面的河堤,也只有100米左右。

说的是码头,现在已经修成路了,只是一处地点的代名词。)

胡至祥住的位置,离这边也不远,大概200米。

之所以选择在那里搞活动,很大方面的一个原因,就是离得近。

说的搞活动的时间是9点,武元胜看了一下时间,距离8点还差几分钟。

走到“老关庙码头”看了看,大家还没来这边。

冬天的天气,不到8点,这个时间还很早。

他们没来,估计是去了胡至祥住的地方。

想到这里,他也向那边走去。

还没靠近,就听见了说话声:

目前行情好,有人要,售卖掉才是最好的。

当然,就算说出来,人家现在也是听不进去的,可能还会说他阻碍他们发财。

自从王老联系他制作这些古瓷艺术制品后,他捡到的一些古瓷片都没有售卖了。

武元胜自己心里有数,他也不打算说出来,别人的生活,顺其自然。

对于这点,大家都认同,现实就是这样的。

加上那时的古玩市场行情,一天不如一天,别说瓷片,就算是完整的东西,都卖不起价来。

打名气是王老建议的!

包括刘四指、眼镜孙等人。

他们几人的想法是先出名,然后接受定制,那样档次高,能卖出好价钱。

“老胡,你们制作出来的这些古瓷艺术制品,等会儿展示的时候,要是有人想买的话,你们卖不卖?”

“不卖!今天只是宣传,王老还找了记者过来的,我们搞这个活动,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知道古瓷片以及用它们制作出来的艺术品!”

【当然,如果能仿照津市“瓷房子”那种规模,有相关部门支持,搞成有档次的古瓷艺术制品馆,成为特色景点,收取参观费用,那个倒是真的能赚到钱。

胡至祥说的很干脆。

不出名,你就是写的或者画的再好,都没人要。

他说人出了名后,制作出来的所有艺术品,价格才会更高,这個跟书法、绘画一样。

听声音是小谢说的。

虽然有了点小的名气,可能是在平民圈子里面混,制作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啥价格。

人们慢慢的清醒了,古玩再好,它也只是个东西。

出名了,哪怕你写的或者画的很一般,甚至“不伦不类”,但捧的人多,东西就值钱。

他们说想搞一个艺术馆,晚些时候再出售,先打名气。

不过到后来,六年之后,武元胜认识胡至祥的时候,发现他并没怎么成功。

但那样又需要更大的投资,毕竟要有场地,还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再说收费的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

总的来说,理想是美好的,不太现实!】

“老胡,你们不卖,那我们可不可以跟着出售?

我今天可是带了一些瓷片过来的,想放在你们展示的物品旁边卖掉,你看行不行?”

胡至祥刚说完,薛猴子笑着对他说道。

这话明显是开玩笑。

“你放旁边,我看见了都给伱没收了,要卖你离远点,至少离我们搞活动的地方50米远,去河堤下面那些做业务的女人那边最好!”

虽然知道他是开玩笑,不过胡至祥还是看了他一眼,说了几句。

“薛老板,你带了多少瓷片,我看看,要不你打包一起,便宜点卖给我算了!卖了现在时间还早,你好去河堤下面潇洒一次。”

眼镜孙顺着他刚才说的话,笑着说道。

“还是算了,我留着以后再卖,免得老胡说我不够朋友,不讲义气!”

他们说着话,武元胜就走到了房子里面。

看见他来了,大家都跟他打了招呼,他也跟他们打了招呼。

这个时间,杨炭头、严顺还没过来,他们都是跟武元胜、薛猴子、小谢一样,是来帮忙的。

当然,刘四指、王老也没过来,他们住的都有点远。

“薛老板,今天有记者朋友过来,肯定是要拍照片跟拍视频的,你也不把衣服穿好点,搞得还像是蹲在土坑里刨土一样!”

等着人来的时候,小谢好像又发现了啥,看了一下他穿的衣服,对他说道。

其实武元胜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穿的还是“工作服”。

“早上走得匆忙,忘记换了,再说我又不相亲,怕啥?”

他并不在意自己的穿着。

“是不相亲,但有些影响我们搞艺术创作的人的形象!

平时无所谓,今天要穿好点,那样也是尊重别人!

我这里有多的衣服,一会儿给你找一件换上。”

胡至祥也看了看他穿的衣服,对他说道。

“老胡,我个头小,你的衣服会不会大了?”

薛猴子似乎还有些挑剔。

“大了你就当大衣穿,怎么也比你现在的衣服好!”

“我觉得你就适合穿大衣!特别是古代的袍子!”

…………

几人聊着的时候,杨炭头、刘四指、严顺、王老先后到了。

人到齐还不到八点半。

要布展,没有耽误时间,大家开始把桌子、凳子往指定的位置——“老关庙”那边空着的地方搬。

(这里因为之前修路,征迁的有一些拆除掉的房子,房子拆了后,砖已经被挖机挖到车上运走,空着的场地很多。)

武元胜帮忙搬了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的是“古瓷新花”。

主要是介绍“古瓷艺术制品”,变废为宝的一些内容,还有他们这个小团队发展史的相关说明。

拿了这个,返回之后,他又帮忙拿了一趟模板。

搭建的展台很简单,材料都是去拆迁区捡过来的。

所谓的“桌子”,就是用捡回来的木条,找木工钉的架子,面上放木板,然后铺一层红色的毯子。

人多,很快就把台面搭起来了。

接下来他们又把昨天就准备好了的字匾、“摇钱树”、“向日葵”、“挂坠”以及一些比较精品点的瓷片都拿了过来。

然后把它们都摆放在了“桌子”上。

做完这些,也快到九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