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胜者为王,重活2009 > 第379章 ,先买个一千吨黄金

第379章 ,先买个一千吨黄金

“黄董,这些是黄金部,证券部,外汇部统计出来近期出现异常报单的数据,尤其是黄金一年期看多数据明显暴涨……”

大华银行董事长办公室,黄奕宗看着手上报表,听着下面副总汇报,时不时皱着眉头拿笔将明显波动段时间,金额,成交数据划上。

旁边还有几份特别标注的黄金及白银看多定制合同,每一份金额都超过五百万美元。

显然,这是一次有组织的集体看多金融行动,合作方很陌生,但他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谁。

席位都是大华银行旗下证券公司,刚刚开出去放给青云集团的。

“约一下青云李董,践行宴之前,我需要半小时单独会面时间。”

黄奕宗挂断电话,对面前副总道:“具体数字统计呢?”

“过去的三天一共投入1.7亿美元,其中4000万美元用于购买黄金半年期和一年期看多,7000万购买白银看多期权。

剩下6000万购买希拉,两牙,意呆利和爱尔蓝的cds信用违约互换掉期合约。

组合债券包括看空上述国家的主权债务,银行,地产及其它关连企业,他们希望由银行出面投资美利坚cds指数,用以隐藏身份。”

黄奕宗眉头紧锁,“他在赌欧猪五国的信用违约风险?”

欧猪五国名词不是他发明的,而是今年二月份从美利坚那边传出来的,意思是这五个国家债务风险居高不下,有面临破产的风险。

大量购买cds意味着投资人相信会发生违约行为,但比直接做空欧元好,因为这玩意不需要直接介入欧洲市场,不会被拉入黑名单。

且不需要征得目标同意,全球任意国家的金融机构,都可以随意大肆卖出,理论上没有上限,只要有人愿意出保费就能无限制购买。

比如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利坚金融市场就存在着几十万亿美元的cds合约,大空头的原型就是通过做空这类合约狂赚几十亿美元。

注意,这里是指他个人赚取的利润,其控制的对冲基金在次贷危机中,盈利高达上百亿美金。

相当于买保险,每年给金融机构交一笔保费,如果cds标记的国家/公司/个人没有发生违约行为,这笔保费就相当于打水漂。

如果发生事实违约,卖出这份保单的机构,就要按票面实际价值承担赔偿责任。

而六千万美元购买欧猪五国债务违约的cds合约,正常时期可以撬动几百亿美元市场规模,但欧猪五国债务问题愈发严重。

如希拉国债购买基点已经提升至300400点,也就是账面保费高达34%同期东大约为0.6%,买1亿每年需要缴纳300400万美元。

李泽华下手可不仅仅只是这么点,在汇丰,渣打等银行同样下单购买该类型金融产品,无它,因为它和黄金价格是挂钩的。

记忆中11年底黄金升至近2000美元每盎司,按当前价格上涨2/3,那么反应在欧猪五国信用违约上的几率,最起码翻两三倍。

正常情况下,投资cds是金融机构和个人/机构对赌,但妙就妙在美利坚把它平台化,欢迎全世界投资者通过平台参与指数交易。

有这种大好事,李泽华当然不会放过,不用亲自出面持有债券,又能通过银行降低风险,付出一些微不足道的手续费而已。

关键还自带杠杆,控制好风险和买入仓位后,剩下的自然由银行出面帮他解决后续事宜。

黄奕宗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碰上一个由后世穿越而来,且胆大包天的主。

当他带着种种疑问,见到李泽华时,对方甩手开出一份更大的合作。

“由大华,星展和华侨银行出面联系摩根,期,美洲及汇丰,德意志等全球主流银行,和黄金生产企业签订618个月价格锚定合同?”

黄奕宗被对方的大手笔震住了。

李泽华两手一摊,“我付保费,笃定未来618个月内黄金价格会快速上涨,但我没有足够多的资金,所以需要借助金融机构的手。

完成这笔委托生产合约,这中间的保费和手续费收入就是银行的利润,很公道吧?”

事情不是他想出来的,毕竟他也不是什么专业金融人士,充其量知道该怎么玩才能赚钱,具体哪个更赚钱就不懂了。

但架不住身边有一群最专业的金融从业者,比如华侨银行的金融投资团队,淡马锡控股的金融分析师们,他们才是最专业的。

当听说青云投资近期动作频频,频繁在黄金,白银期货市场出手,立即就找上门来。

李泽华表示看好黄金,白银后市。

他们就体贴的拿出各种专业投资组合以供参考。

李泽华又表示自己手头资金有限,认为黄金期货价格近期会出现剧烈震荡,甚至短期看空到1100美元每盎司。

有限的资金,无法承担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自然要进行保守投资并随时准备转空单。

银行的金融专家拍着胸脯表示,没问题啊,对冲风险我们最在行,你只管按照自己的判断在期货市场上做多或做空。

但是长期看多的原则没变对吧?

只要坚持自己的眼光,并愿意为之付出一些微不足道的手续费,它们就能提供对应的合同。

以目前市场生产每盎司黄金成本1000美元,期货价格1200美元计算,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200美元的价差。

简单点说就是由银行出面,把黄金生产商拉上,三方签署一个提前锁定价格的场外期货条约,约定以一个合理区间价格提前收购。

比如目前是1200,那就以11001300美元谈,在这个价格区间内,只要黄金生产商愿意接受,合约就算达成。

由银行出一笔保证金,转入生产商账户,然后生产商全力开采,到合同规定期限时,按照约定价格把对应数量的黄金现货交给买家。

比如约定价格1200,一年半以后黄金价格涨到2000,那也和生产商无关,它已经提前收到钱,如果交不出货就要承担违约天价赔偿。

当然也可以由生产商/银行,按照当时现价另外寻找第三方交易,再把这个差额扣除手续费后,转给买家。

买家只需要缴纳差价的那部分保证金,如现货1200,和生产商谈成1300美元每盎司规定期限内采购价,差额是100美元。

而银行提供510倍杠杆,李泽华只需要拿出510美元,就能持有一盎司黄金期权合同。

再比如现价1200,合同约定的价格也是1200,那么理论上,李泽华可以一分钱不掏,全额把生产商愿意出让的黄金现货全部吃下。

因为市场会买单,相当于1200进货,1200卖出,只损失一些微不足道的手续费。

一但市场价下跌,保证金的比例就会提升,情况最坏时甚至会取消杠杆,甚至按200%缴纳,因为没人敢保证黄金现货价格。

不会跌破开采价格,这里面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供求关系决定,还包括一系列其它更复杂的经济因素。

反过来有持续上涨趋势,比如合同价格1200,现货价格1400,那不仅不要保证金,银行反过来还要主动送钱给他。

因为银行也会在市场上做对冲,价格越涨,盈利就越高。

按说这个价格,李泽华不会同意啊!

因为他知道希拉五月份,成功拿到欧萌提供的1000多亿欧元救助,避免短期内出现债务违约,让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相应的黄金价格大幅回撤至1100美元上下,然后上下剧烈震动,直到欧猪五国开始集体暴雷,差点把欧洲拖下水时。

全世界这才形成共识,搞了半天,希拉只是开胃小菜,占据欧萌20%经济总量的五国才是大鱼,哪怕欧萌出手解救都没用。

这五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前景注定白给,于是轰轰烈烈的欧债危机彻底爆发,一直延续到李泽华重生前那会还没消停。

一个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开始摆烂时,全世界投资者都疯了,几乎闭着眼睛冲入黄金期货市场疯狂扫货,硬生生在危机达到顶峰时。

把黄金期货价格顶上1900多美元每盎司。

所以按现在的价格谈期权锁定,因为基准市场价是1200美元,比最低价高出100,他肯定要吃亏。

但银行等不及了,它们盯着阶梯式保费和手续费流口水呢,一听有这好事哪里能等,唯恐跑了大水鱼,过了这个点就后悔怎么办?

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欧猪五国一定会违约,只要欧洲经济平稳,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就都没问题,黄金自然就不存在继续上涨可能。目前主流市场观点也倾向于黄金价格见顶,毕竟短短几年从800涨到1200美元很恐怖了,金融危机的风暴已经逐渐过去。

经济复苏才是主流观点,作为避险资金扎堆的黄金,自然又要开始长期摆烂生活。

对银行来说,这时候有冤大头愿意进场接盘,求之不得!

更别提李泽华手里握着的青云集团绝大部分股权,他本人赔不起,可以把青云集团交出来抵债啊!

李家坡三大基金,三大银行眼热的紧,换个人来,充其量卖个几亿美元封顶,因为担心投资人中途违约赔不起那么多钱。

但对李泽华来说多多益善,别忘记除每年开采的黄金总量,还有一大堆过去式生产的黄金库存呢,这玩意敞开了收,一万吨不嫌多。

下跌就拿青云集团旗下优质资产抵债。

上涨?

也不怕,照样有钱赚。

如果按照合同约定的1900美元每盎司,及以上价格出手。

它们最多可以拿到8%的保费收入和手续费,乍一听没多少,可把这个数字放大到一吨呢?

一吨约3.215万金衡盎司,用于黄金交易的一金衡盎司31.1035克,按1900美元计算,也就是约6100万美元每吨。

再按阶梯式最高8%的手续费保费,银行拿下一吨产量并等到这个价格出手。

每吨净赚约490万美元。

再把这个数字放大到100吨,1000吨时,净利润将达到恐怖的几亿,几十亿美元。

这还不止,因为李泽华及其它投资者,还会购买cds债券进行风险对冲,防止届时拿不到足够多现货。

等黄金现货价格涨到1900时,黄金生产商的违约风险直线上线。

届时基点涨到恐怖的1500至2000基点都有可能,届时一张一亿美元的保单。

想买,可以啊!

先缴纳5000万美元购买费用,往后每年再缴个1500万美元以上的保费,光这一来一回,银行稳赚不赔啊!

光这一项又是大几十亿甚至上百亿收入,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因为银行掌握的资源和普通人完全不一样,为了迫使黄金生产商不违约,它们甚至会直接出面,用物理手段解决不守规矩的人。

这也是李泽华为什么要拉上全球主流银行,一起出面的原因,你再牛,能比全球前二十大银行绑一块更牛逼?

敢违约试试,也不怕有钱赚没命!

当然,他也不敢独自一个人赚这么多,总之前期年内金价涨到1400美元每盎司时,他就会出面在这些银行大量购买cds债券。

主打一个利益均沾,一起发财!

银行收到债券保费,一算账,迫使黄金生产商履约的收入比违约更高时,它们就会站在青云集团这边,一起威逼生产商继续履约……

看到合同时,黄奕宗很开心,不过认真看完后,又有些不开心了。

“李董,您的担心其实完全没必要,仅仅是大华银行就能吃下几十吨黄金现货,如果你能提供更多抵押物,买下一百吨都没问题。

现货交易,根本不担心履约。”

言外之意压根不需要找那么多外人嘛,还搞出二十几家银行合作,一家分一点,把原本巨额利益分的没什么诱惑了。

李泽华就笑:“黄董,几十吨现货黄金算什么?要玩我们就玩把大的,比如吃掉一千吨,怎么样?”

黄奕宗只感觉哐当一声,像是脑袋被巨物砸中,即使是他,声音也有些发颤,“多,多少?”

“一千吨,按今天的市场价1200美元取整,相当于每吨约3860万美元,也就是386亿美金。”

李泽华笑眯眯的,“如果黄董单独一家能拿出这么多钱,执行这项计划,那我也没意见,现在就和黄董签字画押。”

才怪。

他在心里说:黄金期货市场玩霸盘,也得有那个实力才行,买一千吨黄金现货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期货市场提前锁定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就相当于你明牌告诉所有竞争对手,这里有个手握一千吨黄金期权的大玩家,大家继续看多,利润被他拿走大半。

不如一起集体看空,先把他给吃掉,回过头大家再一起拉升赚钱不香吗?

但如果是一二十家大玩家凑一块,那就是市场主流了,谁这么想不开,和全球最大的前二十家银行公开唱反调?

黄奕宗听完,脸上表情那叫一个精彩,说了一通不知所谓的话语后,最终无奈妥协。

“没有其他可能吗?哎是我孟浪了,这种级别的交易,确实需要更多人参与保驾护航。

看来大华银行一家满足不了李先生的需求,也罢,那就具体谈谈这份合同吧。”

人,最痛苦的时候,莫过于此,看着钱摆在那,却拿不到。

反过来,黄奕宗的语无伦次,也深深刺激李泽华,一位手握千亿资产的大佬面对巨额利润溜走时,尚且表现的如此失态。

那这个计划做下去,万一真做到一千吨,会出现什么结果?

不要怀疑金融机构的贪婪,它们只要接触到这份合同,就一定会想尽办法迫使生产商吃下更多订单。

开采不出来,就去现货市场买库存啊,只要有利可图,它们甚至能干出高价回收金首饰,熔成金条卖给青云集团。

反正有保底收购价格摆在那,买不起那就用青云集团抵债,不就是每盎司亏损一点吗,把青云集团的股份赔光再说。

要是李泽华足够有钱,2010年全球黄金产量,能一口气飙升到一万吨,至于多出来的那些,各国央行愿意拿出库存变现。

谁敢说金库里就不产黄金了?

我们这每吨矿石含金量100%,妥妥的富矿,你就是把全世界所有的矿物专家找来验证,它也是刚刚从金库开采出来的。

反之如果黄金价格持续上涨,青云集团账面上的收益就会达到一个恐怖数字,譬如到1900多时,每吨净利润2000多万美元。

一千吨就是200多亿美元,甚至按这份合同执行下去,生产商也肯定会虚报产量,以求锁定更多份额的稳定收益。

比如矿区每年产量10吨,胆小的报个30吨,胆大的敢报200吨,反正只要他认定金价会跌,就敢报产量,大不了届时从市场上购买。

而且这种级别的期权交易,投资者很难走到实物交割那一步,大家都在金融机构完成账面交易。

面对几百亿美元的巨额收益,李泽华还能保证淡定从容吗?

他自己也不敢保证!

真到了那天,他不愿意让出利益,不去找银行购买大量违约互换债券,不让银行吃到足够利益,那么大面积违约是肯定的。

账面上的收益,想真正拿到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可动辄将百亿美元巨额利润分出去,这世上又有几个人能坦然做到?

李泽华一时有些迷茫,虽然他名下同样有不少资产,也有超过近60亿美元的现金资产,但钱的地方更多。

为集团的未来,他才愿意赌上这一把,或许不应该叫赌,提前知道筹码且无法被作弊的行为,叫保本投资,只不过利润有点多而已。

总不至于为了他这区区两三百亿美元,能让美利坚改变国策吧?

就算鱿太资本肯,欧萌也不会同意啊,合着它们在未来三年累积投入上万亿欧元救市,就因为青云集团的蝴蝶翅膀煽动。

就不救了?

然后眼睁睁看着五国把整个欧萌拖下水,蒸发几十万亿欧元后,落个一地鸡毛?

扯淡呢。

所以只要美利坚要转移自己的危机,打压全球竞争对手,欧债危机就注定会爆发!

黄金价格也一定会涨,只要控制好合同条款具体细节和违约金,违约担保事项,这就是稳赚不赔的交易。

李泽华一咬牙,“干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