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 第590章 荣耀!

第590章 荣耀!

第590章荣耀!

八十年代的国际新闻,通常都是新华社获取,然后人民日报对外发布。

所以一大清早,人民日报就得到了田壮壮他们在戛纳获奖的消息,而此刻,总编室里面,也开起了小会。

对于《寄生这部电影,人民日报这边是有资料信息的。

事实上从《寄生亮相戛纳电影展开始,消息就从新华社传到了国内,人民日报就开始搜集这部电影的信息了,也从电影局那边拿到了关于这部电影的具体情况。

毕竟这也算是国内文艺界这些年在世界上的再度露脸了。

可是正是因为了解了消息,报社这边才觉得难办。

电影参展乃至获奖当然是重大的好消息,尤其是提升了国家的形象,可以说是大好事了。

可是问题就在于,这部电影,它一点也不社会啊!

通篇要么是资产阶级的繁华生活,要么就是基层民众的负面展示,这跟目前的工农光荣是相对背道而驰的。

也因此,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报社内部的争论声是不绝于耳。

有支持的,认为他拍的是三四十年代的国情,跟现在无关,不需要上纲上线。

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抹黑国人形象,尤其是抹黑底层劳苦大众的形象,通篇电影里面没有一个好人,这是严重的思想问题。

不过当时《寄生只是参展,而没有获奖,这些争论也暂时被压制了。

但是现在,《寄生拿到了金棕榈,这个问题就得重视起来了。

会议室里面,吵吵嚷嚷,谁也说服不了谁,毕竟获奖是大事,但是政治上不正确更是大事中的大事。

“上报,看上面怎么说!”

最后,总编拍板,果断把问题交给了上面。

因为是刚获得国际大奖的新闻,所以很快,消息层层上报,等到中午,批示就传达了下来。

“文艺合作,突出群体!”

看到这个批示,总编心中一下明白了上面的思路!

说白了,就是突出国内和港岛地区的文艺合作展示,然后在宣传方向上,突出拍摄群体,比如说从导演到剧组成员,主要是以国内人员为主。

这样获奖的是我们自己电影学院的学生,而至于影片内容,是港岛方面提供的,宣传的时候就可以弱化,哪怕是有反对声,也是港方提供的内容,而非我们主动拍摄。

“去写稿子吧,记住,重点突出我们跟港岛方面的文艺合作,这次大奖,是两方合作的艺术成果。”

“然后重点宣传一下创作团队,对了,那个导演田壮壮是不是咱们北影厂的子弟?”

“对,总编,是之前北影厂田方厂长的儿子!”

“原来是老田的儿子,这就是了,这是我们革命者的后代,重点突出一下田壮壮的优秀事迹!”

有了上方的指示,人民日报那边一下就有了明确的宣传思路,立刻开始了忙碌。

与此同时,北影厂的办公室里,汪杨从早上到现在,一直在办公室里等着,手里的烟,是一支接一支的不停。

一大早,他也从电影局那边得到了田壮壮拿奖的消息,可是这消息也让他喜忧参半。

拿奖了固然是好事,但是影片的内容,太容易做文章了啊!

所以一大清早,他也在等。

他知道,人民日报那边一定会针对这件事上报,看高层的态度。

毕竟戛纳可不是一般的电影奖项,那是欧洲三大电影艺术奖之一,也可以说是欧洲三大里面,标准最高的一位。

“叮铃铃!”

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汪杨这时候立刻急不可耐的拿起了电话,然后大声的说道:“喂,我是北影厂汪杨”

“好好.我知道了!”

放下了电话,汪杨的脸上此刻已经遮盖不住笑意了。

“老徐”

“老徐”

放下电话,大步走到办公室门口,汪杨便扯着大嗓门喊了起来。

“来了,厂长,是不是成了?”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这时候从旁边的办公室急忙跑了出来,满是欣喜的冲着汪杨问道。

“成了,上面说了,重点宣传,尤其是咱们北影厂创作群体和壮壮。”

“横幅呢?赶紧给我挂上!”

“厂区宣传办大喇叭立刻通告全厂职工。”

“还有文艺报和电影杂志那边,都给我通知过去。“

“今天中午,让厨房杀猪,全厂欢庆!”

汪杨这时候大声的吩咐说道。

“好嘞,我马上去办!”

老徐也毫不迟疑的应了下来。

戛纳金棕榈啊,这是多大的荣誉啊!

这荣誉可不仅是田壮壮的,也是他们北影厂的,这可是整个北影厂都受益的大好事。

“哦,对了,还有于蓝大姐那边!”

汪杨这时候一下想起来,还没跟于蓝大姐说呢。

回到办公室,本来想打个电话,手里拿起了电话,却又一下放了下来。

还打什么电话啊,这事肯定得登门亲自说啊!

京城,儿童电影制片厂。

作为即将成立的新的制片厂,于蓝已经被预定为了第一任厂长,而此刻的她正忙碌着开厂事宜。

按照规划,儿童电影制片厂将在今年的六月一号儿童节那天,正式成立,现在已经五月底了,距离正式成立也没几天了。

于蓝天天忙碌的脚不沾地,毕竟新成立的电影制片厂,从人员到场地,到设备到选材,都要她这个厂长负责。

此时此刻,办公室里,于蓝正认真的审读着一份文件,这是选定的儿童制片厂成立之后的拍摄计划,虽然都已经定好了,但是她还是要重新审一遍。

“大姐!”

“大姐!”

就在这时候,一阵大嗓门从外面楼道里传来,于蓝微微皱眉,不过很快听出了,是汪杨的声音。

“这个老汪,风风火火的!”

于蓝起身,走到了办公室门口。

“你这大上午的喊什么呢?”

于蓝站在门口,看着大步走过来的汪杨,皱着眉头问道。

“哈哈哈哈哈,大姐,好事,大好事啊!”

“壮壮获奖了!”

汪杨这时候快步走到于蓝面前,大笑着冲于蓝说出了好消息。

“壮壮获奖了?”

“什么奖?”

于蓝下意识的问道,不过随即,她想到了儿子最近出国。

“你是说?”

于蓝此刻难以置信的冲着汪杨问道。

汪杨重重的点点头:“没错,就是戛纳!”

“金棕榈,咱们国内第一个戛纳金棕榈啊,是壮壮的电影。”

“金棕榈?”

听到汪杨口中说出的话,于蓝此刻彻底惊呆了。

自家儿子这么出息吗?

刚拍了第一部电影,结果就拿金棕榈了?

那可是金棕榈啊!

于蓝此刻只觉得大脑中一片放空,整个身形不由自主的朝旁边倒去。

“大姐!”

看到这一幕,汪杨急忙搀扶住于蓝。

“我没事,就是脑袋有些懵!”

“回家!”

“对,回家,我得跟老田,好好说道说道。”

于蓝这时候惊喜至极,反倒是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

儿子成才,对她来说,比自己拿了奖都高兴,这事,必须得跟老田说一说。

“没错,是得跟老田好生说道说道。”

“大姐,我跟你一起去!”

汪杨这时候也激动地说道。

田方是74年去世的,到现在也不过七年的时间,对老汪来说,看着自己的侄子成才,绝对是要到老大哥面前好好说道说道的。

而除了人民日报和北影厂,此时此刻,包括电影局,北电,甚至包括其他的文艺部门,都欢欣雀跃,备受鼓舞。

毕竟这也是国内文艺界的大喜事,作为文艺战线的工作者,与有荣焉。

或许唯一不开心的,就是中影公司那边。

毕竟参展用的是港方的名义,合作团队是北影厂的人,整个事情算下来,跟他们中影没有丝毫的关系。

如果说唯一能扯上关系的事情,那可能就是他们还有个代表在港方团队了,算是亲眼目睹了这个光荣时刻!

也因此,在别的单位都欢天喜地宛若过节一样喜庆的时候,中影公司内部,却是一片压抑。

这真的是到嘴边的鸭子飞了啊,就在眼皮子下面拍出来的电影,可是愣生生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与此同时,李长河家里,李长河重新换上了一套衣服。

“你这就回港岛?”

看着李长河的姿态,朱琳有些诧异的问道。

“嗯,电影拿奖了,我得回去一趟,再说,老田他们回来还得有几天的时间。”

“这边你正好准备一下,以港岛公司的名义,去定个餐厅,最好是大一点的。”

李长河这时候又冲着朱琳吩咐说道。

“去京城饭店?”

朱琳想了想,提议京城饭店,毕竟那边李长河人头熟,算是他的根据地之一。

不过李长河思索了一下,摇了摇头。

“咱们不去京城饭店了,那边太远,这样,咱们就在友谊宾馆吧,友谊宾馆内有好几个餐厅,不管是西餐还是俄餐,亦或者聚祥园的淮扬菜都行。”

“你选好,到时候用港岛公司的名义定一个,把两个剧组的人都安排上,他们都是北影厂的人,在友谊宾馆这边近,也方便。”

“咱们也算是开个庆功宴!”

“友谊宾馆吗?也行!”

如今的友谊宾馆顺应上面的响应,已经改制成涉外酒店了,所以用港方公司的名义,是可以订到餐厅的。

“我这次去待不了几天,把那边的事情处理一下,就回来了。”

“你们要是住在这觉得太大无聊,回华侨公寓那边住也行。”

这么大的洋房别墅,说实话如果就两个女人住,确实有点单调,李长河觉得平常她们回华侨公寓住,也可以的。

反正离得又不远。

“看看吧,我说不定得回学校几天,小雪估摸着也得回北影厂。”

“总不能天天不去上班!”

朱琳此刻也有些无奈的说道。

两个人现在一个还是学生,一个还是职工,不过都一天天的不务正业。

朱琳现在学校隔三差五的去,毕竟导演系本身就自由,她又拿了金鸡奖,学校那边几乎对她放任自流。

龚雪也是,虽然组织关系调进了北影厂,但是几乎没怎么给北影厂拍过什么正经的电影。

“我看回头把小雪的关系从北影厂调出来吧,老这么着也不是事,肯定有人说闲话。”

“反正咱们也不缺北影厂这份工资,我看回头给调出来。”

李长河想了想,随后冲朱琳和龚雪说道。

“那调哪去?”

朱琳好奇的问道。

“调到东方影视集团怎么样,挂到魔都那边的影视城公司下面,那边属于中港合资,也有电影部门,到时候小雪就挂到那下面,不影响国内拍电影。”

“到时候还能光明站正大的用港方的片酬制,给她多开片酬,以后咱们小雪,也是个小富婆了!”

李长河思索着说道。

现如今龚雪虽然跟她们坦诚相见了,但是还有个问题,就是小雪太穷!

管家权在朱琳手里,虽然朱琳也大方,但是龚雪自己是没什么钱的。

李长河当然也能偷偷给她钱,但是这钱毕竟不光明正大,一旦暴露了,朱琳有没有意见会难说。

现在这样,倒是方便给小雪涨涨收入。

朱琳一听,意味深长的看了李长河一眼,好家伙,给小雪增加收入是吧!

“也行,小雪你觉得呢?”

朱琳这时候冲龚雪问道。

龚雪笑了笑:“我都行,听你们的。”

“其实我自己不到什么钱的。”

她现在吃喝根本不用自己掏钱,日常的工资攒下来,也有千把块了,如果算上逢年过节朱琳给塞得红包,恐怕都上万了。

“不是一回事,有没有是另一回事了,你收入多了,给家里拿钱也是光明正大的,省的以后各种想理由给家里添补。”

“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朱琳虽然看透了李长河的意图,但是也不怎么在意,毕竟就算涨收入其实也没多少。

而且她知道,有时候龚雪给父母寄钱,还得想很多的理由,说白了,钱太多解释不清楚。

现在好了,换个工作,收入明显的增加,也算是个光明正大的收入了。

“嗯,那等我回来安排这些,我先回一趟港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