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永历大明 > 第410章 战机

第410章战机

府衙大堂,所有人皆是神色诡异,看着对面神色傲然的黄斌卿

黄斌卿见得众人看来,脸上却是面不改色,他能提出如此奇谋,众人惊叹敬服自是应当

黄斌卿对着张家玉略一拱手,便开口说道

“请张巡抚速将本将此议传回朝中,请朝廷即刻派遣大军北进,绝不可再行犹豫”

“战机稍纵即逝,若是错过此次,今后恐怕再难有如此良机,巡抚大人恐将为我大明罪人矣”

张家玉听得这黄斌卿越说越离谱,终于再也忍耐不住,直接厉声喝道

“够了,简直是痴人说梦,妄人呓语”

黄斌卿见得张家玉忽然大怒,脸上亦是神色惊愕,不知这张家玉是发的什么疯

这张家玉听得如此奇谋,此时该是赶紧向自己请教才是,怎的现在竟是这般态度

张家玉此时却连解释的心思也没有,直接看向对面的郑彩,冷声说道

“这便是你等舟山之军不退的原因,你等也准备这般协助朝廷收复浙省?”

张家玉神色严厉,对面的郑彩张名振两人听得那重重的协助二字,心中也是一紧,连忙开口

“张抚台息怒,我等绝无此意”

黄斌卿见得郑彩二人连连矢口否认,又见得场中众人那愈发怪异的目光,也是终于意识到了有什么不对

但一时间黄斌卿也想不出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郑彩看着神色茫然的黄斌卿,眼中却是闪过一丝怜悯

这黄斌卿当真是在岛上呆傻了,黄斌卿此时不仅对如今清廷明廷两方的实力一无所知,他甚至连如今岛上鲁监国朝中是什么形势都弄不清楚

协助?

黄斌卿知不知道,如今只要粤省朝廷肯点头,鲁监国朝中恐怕一夕之间就会尽皆归附

郑彩当日虽然不在场,但他也早已知道鲁监国准备主动退藩的消息

若是粤省朝廷能稍微做些让步,允许郑彩继续保留一部分兵权,甚至郑彩自己都会立刻归附朝中

粤省朝廷想要何时收复舟山,完全只看朝廷心意而已,其间根本没有任何难度,而到了此时这黄斌卿竟还在这说什么协助

且不论那协助之言,单是黄斌卿提出的计划也极为可笑

黄斌卿刚才所谓的计划里,通篇都是可能,只要

确实只要朝廷能攻破宁海天台一线的清军,便可能兵围杭州,一举收复浙省,但问题是他拿什么来只要

清廷与新昌天台宁海一线有兵两万,在金华严州同样驻兵近两万,整个浙省前线清军足有四五万人

而且不要忘了,他们只是攻破了宁波,田雄的主力是被调走了而不是死了

此时田雄收得消息,说不得已经在赶回的路上,除此以外杭州同样也有清廷大军镇守,旬日间便可直抵前线

清廷大军一个未损,他们不过取巧攻破了一个宁波,拿什么来逼降这数万左右相连,互为援兵的清廷大军

黄斌卿以为大军北伐和他平日外出劫掠一样吗,外出劫掠不利,大不了缩回舟山岛上便是,但两朝数万十数万大军一旦动起来,谁能止得住

张家玉看着对面神色各异的舟山众将,此时也是彻底失去了耐心,他也懒得再去猜这些人心中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张家玉直接看向对面的张名振,开口说道

“张名振,你与别家军将不同,本抚现在令你即刻退兵,你退是不退”

“抚台大人有令,末将这便领命退兵”

张名振见得张家玉逼视而来,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起身领命

正如张家玉所言,张名振这一部人马与舟山其余兵马不同,舟山三部兵马中,只有张名振这一部人马,有可能完整融入粤省朝廷之中

张名振在崇祯朝时便已为明军副将,可谓是根正苗红,自投入鲁王麾下以后,也一直没有什么凌上跋扈之举,与熊汝霖这些鲁监国朝臣关系颇为融洽

若排除朱家宗室各藩相争的因素,单看鲁监国朝内,张名振已经算得上是大明难得的忠义军将

鲁监国武臣这个身份固然是一个隐患,但如今鲁监国已有主动退藩之意,一旦鲁监国和平投归粤省朝廷,那张名振身上的这个隐患也将得到消除

张名振一部如今虽是舟山岛上最弱的一方,但却是三部中态度最为超然的一部,但这份超然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张名振一部最有可能投归朝廷,此时也因此要直接受制于朝廷,此时张名振若是不听令,那便等于自己断了日后的退路

张名振此时应命,心中也是再无犹豫,沉声说道

“末将军中船少,若仓促撤离,军中战船恐无法全数运走朝中财货”

张家玉闻言,却是不为所动,直接开口说道

“能运多少便运多少,明日午时以前即刻撤离,剩下的……”

张家玉说到此处,口中微微一顿,张家玉目光扫过对面的郑彩两人一眼,再次冷声开口

“郑将军黄将军此次出兵辛苦,剩下的便留给两位将军,算是朝廷给两位将军的烧埋银子!”

郑彩看着张家玉脸上的冷漠之色,脸色也是微微一变

郑彩之所以在此讨价还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宁波城中划给朝廷的财货众多,此时只有他们才有足够的战船,将这些财货运走

张家玉此时的态度,却让郑彩发现事情已经有些超出了掌控

在郑彩看来张家玉催促他们离去,无非是不想让他掠的太狠,坏了朝廷的名声

但张家玉此时宁可丢了宫中朝廷的那份财货不要,都要强行退兵,显然不是在闹着玩的

郑彩此时已然意识到,张家玉此次策动攻宁,绝不仅仅是为了夺回财货出一口恶气

张家玉可能,不,不是可能,而是必然还有着其他更深的目的

张家玉说完以后,却是不再多言,直接起身便向着堂外走去

郑彩原本正思索着张家玉的目的,此时见得这张家玉竟直接翻脸,也顾不得许多,立时起身拦在张家玉身前

“元子兄何必如此,此次朝廷顺利攻破宁波,无论对朝中还是舟山都是一场大捷,朝廷有何要求,元子兄直言便是,何必为了一点小事便伤了和气”

张家玉闻言,脸上却依旧神色冷漠,直接说道

“郑将军,朝中的要求本抚刚才已经说的很清楚,今日是正月十五,明日午时以前必须全数撤兵”

“你既以旧识称我,我便再问你一句,明日午时以前,你到底撤不撤兵!”

郑彩脸上神色迟疑,而张家玉见得郑彩脸上的犹豫之色,却是二话不说,再次向着堂外走去

郑彩见得张家玉丝毫不留情面,心中也是不由暗骂一声,只得再次追上,开口说道

“朝廷有令,末将领命便是,明日午时以前末将军卒必然撤离”

郑彩可没忘了自己此次的目的,此次出兵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要交好朝廷,大掠三日虽然未能抢尽城中,但也算的上满载而归了

此时若是为了剩下的那点资粮硬顶着不走,那此次恐怕交好不成,反而还要与朝廷结怨

也怪那鲁监国实在太过不争气,若他能如那桂监国一般打下一块地盘,他此时又何须看这张家玉的脸色行事!

“末将,末将也愿听朝廷之令”

郑彩同意退兵以后,场中众人也是看向仅剩的黄斌卿,黄斌卿脸上神色数变,终于还是低头应是

场中三部人马尽皆低头,张家玉脸上却看不到什么喜色,张家玉扫了一眼场中不情不愿的舟山众将,冷声说道

“既是如此,那诸位便尽快收拢兵卒撤军吧”

“莫要以为本抚是在恐吓你等,本抚已接得消息,清虏之军已经赶往宁波”

“宁波附近是何形势,诸位应该比本抚更为清楚,你等好自为之”

张家玉说完,也不待舟山众将再问,便直接迈步离去,钱肃范施显等粤省朝臣紧随其后,张名振等舟山军将也是直接跟随离去

张家玉一行人走后,堂中便只剩下郑彩黄斌卿两人,两人刚刚虽然站在一处,但实际上两方根本就没有什么交情

郑彩站在堂中皱着眉头思索半晌,而后竟也直接离去,根本未曾去看旁边的黄斌卿一眼

“见风使舵,我呸”

黄斌卿看着郑彩离去的背影,怒骂一声,而后也是直接转身离去,堂中很快便再无人影

府邸后堂,张家玉与钱肃范坐在堂中

张家玉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身子靠在椅背上,脸上的倦色却是再也掩饰不住

钱肃范坐在下方,脸上眉头紧皱,虽是见得张家玉满脸倦色,还是开口说道

“抚台,郑彩等人虽是答应撤兵,但这些人素来跋扈,恐怕不会这般听令”

“无妨,宁波这边大概一万一千兵,张名振麾下两千,只要他没昏了头,便必然不敢违逆朝廷,郑彩被本官逼着低了头,哪怕是做样子也会撤出一些兵”

“舟山兵弱,又素来不习陆战,只要明日午时前能撤走城中一半兵卒,应该便不妨事了”

钱肃范闻言,脸上却是神色迟疑,思索片刻便又是开口

“舟山兵将如今散布城外,短时间内的确难以集结撤离,要不要让宁海那边缓一缓”

张家玉眯着眼睛陷入思索,但很快便直接摇头,开口说道

“宁海那边计划不变,不用改”

朝廷此次费尽心力攻破舟山,可不是为了让郑彩这些人大肆劫掠的,若此时为了郑彩这些人,去改宁海那边的行动,那才叫本末倒置

而且刚才张家玉可不是在恐吓郑彩等人,清军此时当真可能已经在返回宁波的路上

自攻破宁波后,两边便已音讯断绝,张家玉也不知道上虞那边到底是何情况

张家玉给施琅那边的命令是阻拦田雄三日,但施琅到底能不能真挡住三日,张家玉也没有底,说不得田雄此时便已经击破施琅等人,开始赶回宁波了

朝廷此次行动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给陈天宠铺路

宁波必须在陈天宠手中收复,此时再拖下去,万一田雄提前返回,那这宁波之功便会落在田雄手里,这绝不可行

张家玉想到此处,也是看向下方的钱肃范,开口说道

“查清楚郑彩这些人在城中的情况了吗”

“郑彩等人在城中分城劫掠,在城外也同样如此,施显已领人查探清楚各处情况”

宁波不止城中富庶,城外的各处集镇中,资财也同样极为可观

一众舟山军将出城以后,便以城西高桥镇,城南姜山镇等地为据点,不断纵兵抢掠附近村镇,再将劫掠所得资财运回城中

施显本就是此次随行出征的军将,根本就没人怀疑过施显,施显这几日游走城外,早就将城外各处的情况摸了个清楚

张家玉听过城外情况,思索片刻,眼中却是忽然浮现一丝厉色,开口说道

“派人将城中内外情况告知宁海,告诉陈天宠,若是发现舟山军卒,尽可放手施为不必顾忌”

张家玉终归不是施琅这等人,郑彩等人虽是舟山之军,但在有的选的情况下,张家玉还是做不出将舟山兵将,送给清军去杀的事情

张家玉原本的计划只是让陈天宠夺回一座空城,拿下一个驱逐明军,恢复宁波的功劳

但此时黄斌卿等人既然不愿走,那边怪不得朝廷了

他们要劫掠已由得他们劫掠,退兵之事也是出兵以前便定下的事情,多番催促,好话说尽,他们却非要上赶着送死,那张家玉又能如何

郑彩等人不退却也正好,夺回一座空城,如何能有阵斩舟山之军,血战夺回宁波的功劳大,而且陈天宠此次手上沾了舟山之军的血,那清廷之中,无论是谁都再难撼动这份功劳

大堂议定退兵以后,郑彩等人无论是否情愿,都只得捏着鼻子下令聚兵,准备撤离

一众军卒原本正在城外抢的欢快,城中毫无预兆的撤离军令,也是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堂中郑彩等人所说的也并非尽是借口,一众兵卒放出去简单,但再想收回来却并非易事

城外的军卒收得命令以后也是反应各异,有的当即听令赶回城中,有的却是根本不管继续外出劫掠,各路兵卒来往不休,城中内外立时变得一片混乱

但一众舟山军将却是并没有注意到,在这般混乱之中,几名骑卒已是悄然出城,向着宁海疾驰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