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1977:我的文艺人生 > 第八十七章 北影厂快要把握不住曾骅

第八十七章 北影厂快要把握不住曾骅

“港奥办周副主任找我?”

“是的。周副主任亲自打电话给我,让我带你一起过去,有任务安排给你。”

在伏尔加后座上,曾骅有些吃惊。

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了。

阳光从后窗玻璃上投下来,照在曾骅那张年轻又帅气的脸上,王洋微微叹了口气。

他心里隐隐感觉,北影厂快要把握不住这家伙了。

无他,这家伙太能折腾了。

刚刚在内地折腾出浪花朵朵,突然天赐伯父。

去了南港又是一路闪电带火花,在那边好一通折腾。

光诗人身份就在那边混得风生水起,偏偏又挖掘出音乐才华。

在南港浪里个浪啊,华新社的朋友跟他说起过相关情况。

你们北影厂的那个曾骅,到了南港,真是如鱼得水。

才几天就说得一口流利的粤语,本身又会说英语,没事还能用法语拽几句诗歌名言,简直就是全能型人才。

不几天就在南港文艺圈里混开了。

我们很多同志,好几年了都没打入进去,他一头就扎到了底。

不可思议啊!

王洋看着曾骅,忍不住在想,这家伙的脑子里,到底藏着多少才华啊!

不过他也知道,这家伙越来越能折腾,北影厂这座小庙,很有可能要容不下了。

港奥办周副主任找他,可能就是开端,这家伙很有可能会被国家“征用”,派上新用途。

王洋摸着下巴,觉得有些难以想象。

自己太熟悉这小子,偷奸耍滑,见到好处就上,没有好处制造好处也要上。

怎么一通瞎折腾,还入了国家的眼,要委以重任了?

曾骅也在揣摩着。

自己不愧是天选之子啊,突然天赐伯父,还要拉着自己去继承遗产。

我能说什么,当然去了。

前世自己就懂粤语、闽南话,草根打拼,你不多几项技能傍身,没法出头。

加上还不错的英语,跟着唐阿姨学的法语,装比技能点亮了几项,一到南港真的如鱼入水,在浪啊浪的时候,自己也不忘寻找赚钱的机会。

没想到,还真被自己找到了,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准备拎着麻袋装美元叨乐。

一旦有钱了,那自己就可以内地、港奥来回地浪。

到那时,港奥办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自己的身份洗不掉的,也不可能为了眼前的小利就去滑跪白日总会那群家伙。

既然如此,那么港奥办的作用就大了。

国家的力量,总比一個人的力量要强。

要充分利用资源,充分利用平台。八十年代的华夏,与西方正在步入某种蜜月期,就算进入九十年代,虚弱的华夏也不在老美的眼里,很轻视。

轻视就轻视,只要不耽误赚钱就好。

趁着大好时机,好好浪几年。

车子很快就开到了港奥办的院子里,门岗检查后,车子开到一栋办公楼楼下。

这是一栋四层楼红砖房,典型的苏式风格,隐在树荫之间,有半面墙爬满了爬山虎。

王洋带着曾骅下了车,沿着楼梯蹬蹬地往上走,来到第三层楼,径直来到303号房,敲响了门。

“请进!”

“周副主任,我是北影厂王洋,这位是我们厂的曾骅同志!”王洋在门口先做了自我介绍。

周副主任叫周绍先,五十多岁,穿着一身青色的中山装,理了个很精神的短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眉毛很浓,眼睛不大不小,嘴角两边微微往下耷拉着,总是带着微微笑。

“王洋同志,曾骅同志,欢迎你们!”周绍先走出办公桌,热情地与两人握手,把他们让到单人沙发上,提起开水瓶,倒了两杯茶水,放到茶几上。

周绍先在侧面的沙发上坐下,双手手指交叉,放在膝盖上,直奔主题。

“王洋同志,曾骅同志,这次请两位来,是因为曾骅同志的那首《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不仅在南港反响很好,也传播到星加坡、东南亚华人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华新社海外的同志,做了一个追踪报道,报到了上面,引起了重视,希望这首歌,能赶上三十周年国庆文艺汇演。”

这是开“春晚直通车”啊!

周绍先继续说道:“这件事交到我的手上,知道曾骅同志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也是你在南港唱响了这首歌,所以就请你和王厂长一起过来,聊一聊。”

曾骅也直接表明了态度,“周副主任,既然上面希望《我的中国心》在三十周年国庆文艺汇演上演出,我个人建议,还是找一位港奥同胞上台演唱,这样效果更好一些。”

周绍先眉开眼笑,这位小同志的正治觉悟很高啊。

“小曾同志,你跟组织上想到一块去了。只是愿意来内地,在文艺汇演中上台演唱的港奥同胞,一时半会找不到。”

周绍先推了推眼镜腿,有些尴尬地说道。

确实是找不到。

演电影电视,还能找到几位愿意来内地的演员,歌手就几乎没有了。

因为他们在内地是没有市场的,能赚到钱的重要市场之一是台岛,衣食父母啊,他们投果比影视演员投得还要彻底。

来内地参加这样的文艺汇演,白日总会不封杀你一百年誓不罢休!

等于是自绝生路。

谁愿意来?

“我们想着,要不请小曾同志上台去演唱,你不是港奥同胞,却是同胞的亲属嘛。”

太勉强了。

说实话,自己也不愿意上台去唱歌,抛头露面,自己只想做个站在歌手后面出力的人...

有机会,上台即兴演唱几首歌也是可以的,做专业歌手,偶像负担太重了,真顾不过来,自己走得是实力路线。

再说了,周副主任的话,你得用心听。

组织上的用意还是希望让一位真正的港奥同胞上台演唱,而不是自己这位亲属,正治意义完全不同。

现在是在组织面前刷好感的大好机会啊,必须好好把握。

后世的经历告诉自己,组织的力量真得是无穷,给个人带来的好处,也超出你的想象!

“周副主任,我有个建议。”

“小曾同志请说。”

“我伯父南港电子厂里有位年轻男技术员,唱歌很好听,跟我不相上下,就是长得没我帅。我听他唱过《我的中国心》,绝对能上台演出。

我建议,可不可以邀请这位男技术员来内地,在三十周年国庆文艺汇演中登台演唱这首歌?”

“南港年轻男技术员?”周绍先有些迟疑。

“周副主任,南港文艺界什么现状,您很清楚。邀请一位真正的歌手来内地,一时半会确实困难重重。

但是我个人觉得,南港年轻普通人,参加全国各界人民庆祝三十周年国庆文艺汇演,比一位歌手更有代表意义。”

周绍先眼睛一亮,这个建议好。

他想了想,还有点不放心,“那位南港青年同志的歌,唱得真得好吗?”

曾骅笑了,“周副主任,我是那首歌的词曲作者和原唱者,别人唱得好不好,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那他愿意来吗?”

“周副主任,人家唱歌只是业余爱好,不靠那个吃饭,就算那边封杀也不会太在意。

莪们可以在其它方面补偿一下他,比如包下所有差旅费,给些补贴,请我伯父给他长工资,算是对他的一种奖励。相信他会非常愿意的。”

周绍先当机立断道:“那就好,我们马上请南港华新社的同志找到这位年轻同志,现场听听他的唱歌,然后特事特办,以最短的时间办好手续,把他邀请到北都参加彩排。”

“周主任,我还有一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