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第384章 战争再启

第384章 战争再启

第384章战争再启

在考察完德意志的北部农村之后,高丽、日本使团一行人,也是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

重新回到了法兰西地区,再往非洲的北部,去探访了一番。

当然了!

严格地说,藩属的藩属不算是自己的藩属。

非洲北部严格而言,其实只能算是朱罗的藩属,所以,这要是论关系的话,跟大宋还是离得比较远的。

更别说对高丽跟日本了,可能压根就谈不上有什么感情。

不过……

毕竟都是赵昕的子孙后代。

既然来都来了,那就还是好好地招待,与此同时,也跟当地的皇帝,谈起了瑞典、芬兰等地的归属。

非洲皇帝目前对瑞典、芬兰没什么兴趣。

但先祖有言,这英格兰,必须是他们的。

因此,也是跟对方交换了意见。

只要对方不涉及英格兰,那他们倒也没什么太大的意见。

反正……

这太远的地方,他们也未必能有那个能力,去进行控制。

但要想攻入瑞典、芬兰,就必须先从英格兰,从法兰西的北部出海口取道,为此,双方也是对什么时候彻底征服英格兰,互相交换了意见。

总之……

意思就是最好尽快地把英格兰给打下来。

考虑到不能让这些人把他们先祖指定要拿下的地方给让出去,为此,非洲这边也不得不开始着手部署。

其实……

现在非洲是有控制着一些英格兰的港口的。

而且跟法兰西这边,也有一些军事上的合作。

可以看作是组成了反英格兰军事联盟。

只不过,本来在非洲他们人也不多,毕竟都是移民。而且还有西班牙、葡萄牙的这一块,他们都还没有完全吃透呢。因此,自然也就没有继续向英格兰的内陆地区,再去深入。

但既然现在高丽、日本有这个需求,他们也只能是看看能不能努努力,尽可能地为盟友扫清海上的障碍就是了。

只能说……

后续尝试着去进攻一下内陆吧。

完了,在非洲这边谈妥了以后,接下来,高丽、日本的使团这边又分成了两拨人,一拨人沿地中海的南岸,原路返回高丽、日本,回去复命。

另一拨人,则是横渡大西洋,去美洲地区,再去看一看。

此时……

或许是由于美洲商路的关系,这非洲的北部地区,也变得好像有些热闹。

当然了!

这种热闹也有限,只能说是可以看到从美洲过来的商人。

然后想要到美洲的这拨人,便跟着美洲过来的商人,一起前往美洲,正好跟着对方走,不容易迷路。

而这一路上……

也是不能说毫无危险吧。

不过总体而言,还算是有惊无险。

这大风大浪的,并没有把他们的船给击倒。

到了美洲,见到了当地的土著,这当地的土著,有一些长得跟黄种人还挺像的。

对于这片更加广袤的土地,而且几乎都是很不错的适合耕种的平原,这高丽、日本的使团也是羡慕不已。

这简直就是天选之地有没有!

这大片大片的土地,任何人来了,估计都要流口水。

而且跟在澳洲一样,这里的人根本不愁吃的。

他们甚至都有不少的谷物,是拿来养鸡、养猪,而这在粮食匮乏的高丽,尤其是日本看来,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是的!

日本贫乏得只能吃鱼,而这呢?

毫不夸张地说,即便是平民,一个月也能吃到不少顿猪肉。

只能说……

来晚了!

当初讲道理,他们怎么就没想到要尽早来这霸个位子?

自此又过了八年。

两千艘的船只,这才携带着各种财物,还有人口,再次抵达了非洲。

此次船队之浩荡,庞大,即便是见惯了世面的非洲皇帝,都不由得有些暗暗咋舌。

不过知道他们是去的瑞典,还有芬兰这样的苦寒之地。

那倒也没说什么了。

只要不是来非洲跟他们抢地盘的就好。

当然!

其实各国的皇位的继承,也并非是完完全全的一帆风顺的。

就好比高丽、日本船队到达非洲的时候,非洲的老皇帝便已经是去世,然后换了一个新的皇帝。

这位新的皇帝,其实是通过政变上台的。

只不过好就好在,虽说内部存在政变,但至少都还认朱罗,还认中华正统。

而且……

在政变结束后,还会向大宋,向朱罗发去信函,以求能够得到大宋、朱罗的承认。

只是由于政变的关系,这英格兰的事,自然是耽搁了。

非洲新任的皇帝,把此事也是告知了那些从高丽、日本来的人。

当然!

肯定不会说自己政变的事,只说,由于前一任皇帝去世,所以对英格兰的征服的事,还没有彻底完成。

不过……

倒也无妨,反正,就只是经过一次。

他们完全可以给他们的船队在前面开路,只需要过了那一段海峡就好。

而且……

由于港口缺失的缘故,事实上,英格兰也没多强的海军,顶多就是一些小喽啰而已。

高丽、日本这边的皇子们,也只能是接受这样的安排。

此次前来,他们一口气带了近二十万人。

而且有年轻男人,也有女的。

这多一份安保,也是好的。

等越过了英吉利海峡之后,这二十万人,会先在德意志的北部,先定居下来。

之后……

才会进一步地往北推进。

而德意志这边,也顺手在这边,沿着一些河流边上,一同建起了一些城堡跟城镇。

二十万人,其中有五六万都是军人。

讲道理!

这德意志的臣子们,还挺担心这些人,要是突然发疯对他们发起进攻的话,那会怎么样?

当然!

看着这些人似乎也不是很有什么武勇的样子,慢慢地,又有点放下了。

总之……

等气候变暖,之后,这五六万人便会出征。

此时压在德意志头上的,反倒是这些人的粮食的供应。

也得亏这些年来,德意志的农业技术还是大有发展的。

如果是换到几十年前,估计怕是自己都不太够吃。

等到了第二年。

天气转暖。

这五六万人便乘着船,登陆到瑞典。

瑞典这边,也早就收到了风声。

毕竟两千艘船啊,藏是藏不住的。

北欧的海盗也经常出没于这一片海域,两三下就能发现你往这里摆了多少人了。

更何况……

这些北欧海盗也常常会因为自身食物、生活条件不是很好,而南下掠夺。

因此……

双方很快便在瑞典的一片树林外的一块空地上,进行了交战。

不可谓不激烈!

只不过总的来说,北欧蛮子还是没什么太大的优势。

毕竟当对方还在使用着冷兵器的时候,高丽、日本这边,也早就完成了火枪步兵的革命。

如果北欧蛮子能有很多骑兵,那可能结果还不太好说。

可如果仅仅只是步兵居多,骑兵极少,那他们完全没有胜的可能。

而且高丽、日本这边,还是以绝对的兵力优势,打人家只有两万人不到。

光是第一天的交战,便让瑞典、芬兰的联军差点灭国。

这下瑞典、芬兰也不装了。

打不过,就投降。

尝试通过时间,来腐化这些异族人。

然而高丽、日本已经深深地了解过了不同种族的人混居后,难以治理的问题,因此,该杀杀,绝对不接受投降。

不过……

为了战争能够打得更加地轻松些。

他们会假意地接受对方的投降,然后等对方的国王出来后,再把对方的国王,以及他们的贵族给一起干掉。

这手段,只能说不可谓不邪恶奸诈。

等把对方的国王,还有贵族都干掉后,接下来,两国的皇子们,便开始瓜分土地。

有一说一,真的挺难分的。

主要是你不管怎么分,都很难说能够分得均匀。

且他们目前对这片土地的了解,也不是很深。

那就只能是先派人到各地去进行勘探,然后再做商议。

先看看谁想要什么地方。

之后有争议的地方,再去进行协调。

目前来说,倒戈相向倒是不必。

毕竟这地方这么大,还不至于。

但若是分的不好,将来,说不定等发展受到了限制后,还是得打一架。

当然!

那估计就要到几十年以后了。

很快……

所有人便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沿海地区,来作为自己的发展地。

而且位置最好是能够靠近南方一点。

因为这样就可以让他们跟欧洲大陆在生意上的往来,可以更加地方便。

同时,纬度低一点的话,这气温可能也能高一点。

虽说其实区别也并不是很大。

至于剩下的,这个地区还有一些反抗的势力的话……

只能说,各自独自去解决就好。

当高丽、日本很快在瑞典、芬兰地区落户的同时,大宋这边,也对美洲又继续输送了不少的人口。

而且……

这一次不单单是输送那些贫穷的百姓。

还得输送一些官员的后代,又或者是赵家宗室的旁支。

如果不这么搞的话,这些人以后就得全都由朝廷来养。

既然如此……

那倒还不如把他们全都给送出去。

考虑到美洲人比澳洲这边要少得多,因此,基本上分配的比例,也是以二比一,甚至是三比一这样去分配。

一下子把不少的‘累赘’都送出去后,大宋也是立马就得到了瘦身。

国内的压力,似乎也在不知不觉间,便变少了。

只是……

这人口的输入地,就得迎来一场混乱了。

也得亏地方够大,不怕没地可分。

大量的路、州、县、村落,也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地冒了出来。

至于君士坦丁堡……

对黑海北岸的战争,当然也进展得很不错。

俘虏了不少的东斯拉夫人,去给充当奴婢。

并且,还攻占并控制了基辅。

只是……

讲道理!

这并不顶用!

因为东欧平原实在是太大了。

君士坦丁堡根本就不可能去控制如此大的一片地方。

不少的东斯拉夫人在基辅被攻打后,就跑到了莫斯科地区。

而君士坦丁堡,只能说能在基辅站稳脚跟,就已经是不错了。

关键这一次的作战,最后还因为分赃不均,而导致了君士坦丁堡跟剌子模,还产生了嫌隙。

这些年来,剌子模一直在研究火枪、大炮。

通过他们不屑的研究,也终于是有了一些眉目。

由于他们离西域比较近,所以,更能从大宋得到有关大宋的科技的信息。

虽说他们仍然不能很好地造出枪炮,但是,他们大体已经明白了,那些枪炮,都跟大宋的火药有关。

甚至……

他们还能从大宋走私火药。

你懂得!

只要你有钱,你就能买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

只是现在,他们能够获得的火药的数量还极少。

大宋也不可能直接卖给他们成型的枪炮。

所以……

现在即便他们能够买到火药,顶多也就是听个响的水平。

逢年过节放个炮,响一下还好,你想要拿这个东西杀敌?

那是想都不要想!

不过现如今,他们也正在努力地研究这个东西。

如果没有这个东西,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能打赢大宋,打赢君士坦丁堡的可能。

而即便是有了火枪、火炮。

那最后还得看产量。

如今也只能是慢慢来了。

这一代不行,那就下一代。

迟早……

随着他们不断地研究,不断地使用金钱攻势,终归还是能够得到一些大宋的科技。

甚至……

最终实现自产,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只是……

在此之前,他们还需要保密,还需要低调。

倒是已经有人在向君士坦丁堡提出建议,要不把剌子模给灭了算了。

因为看剌子模这一次配合他们作战,就突出一个不是很服从他们的命令。

说实话!

君士坦丁堡肯定也有考虑过这样的事。

只是问题是……

这些人都是杀不尽的。

你杀了,谁去守呢?

到时候还不是要派人去守。

关键剌子模那地,也算不上是一块好地。

没什么人愿意去。

但考虑到剌子模这样繁衍下去,的确是个威胁。

因此……

君士坦丁堡确实有消灭对方的想法。

现如今的话,其实也就缺了一个借口而已。

完了,君士坦丁堡便派了使臣去。

正好!

就发现了对方在放炮。

准确地说,是在研究火器。

火器的轰的一声,是隐藏不住的。

隔着老远,都能够听得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