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持人感觉自己主持个节目实在太不容易了。
听导演的话,一个不好自己就会被网暴,甚至可能会因此丢掉工作。
但不听导演的话,自己马上就会丢掉工作。
实在太难了。
想到这,她就不禁对徐泽投去了一個感谢的目光。
随后女主持人赶紧宣布进行下一个点评环节,所有选手上台,由专业评审团进行点评。
而观众们也可以趁这个时间,对自己支持的选手进行投票。
目前排名第一的是老艺术家刘焕老师,得到了320万票。
而徐泽因为是最后一个刚刚才演唱完,所以因为投票时间比较短,目前只有160万票,但是增长的速度很猛。
因为是半决赛了,评审们此时点评的风格也都比较犀利了。
不再像之前比赛一样,点评得都很含蓄。
按演唱顺序依次点评,在说到老男人魏平的摇滚时,在场的评审都是一脸赞叹。
说没想到魏平竟然藏了这么一手,还藏了这么多年。
因为很多评审与魏平关系也比较熟,所以还有些评审直接就开玩笑说,要是魏平早点走摇滚这条路,说不定直接成为咱们华夏的摇滚之父。
或许都能带领咱们华夏摇滚走向世界也不说定。
毕竟咱们现在华语乐坛的摇滚乐这块很是孱弱,排在前列的基本都是外国摇滚。
国内的基本排不上号。
魏平听到这些人越说越离谱,什么自己还带领华夏摇滚走向世界,这么伟大的目标他可担当不起。
于是实在遭不住的他连忙求这些评审嘴下留情,不要再捧杀他了。
结果评审看魏平这么说,还以为他是谦虚,于是夸得更来劲了。
最后魏平实在受不了,只能承认道:
“我摊牌了,这么多年我就写了这么一首摇滚,多的没有了,我也写不出来。”
“我就问你们,写不出来你们让我怎么去什么走向世界。”
一听这话,评审们也是无语了,我们就夸夸你,谁让你把老底都给自己揭没了。
老男人,真没趣。
不过好在评审们也是终于没再继续夸他了。
结果这时女主持人插了一嘴,说道:
“看得出来魏平老师的确是很喜欢摇滚,其实您能写出今天这首摇滚歌,已经很了不起了。”
“其实您后面写不出来其他的摇滚也没关系,您可以找别人给您写呀,您负责唱就行了。”
说着女主持人眼神示意了一下站在一旁发呆的徐泽。
没错,这人是真的在直播现场发呆。
徐泽现在脑子就在想,不知道张盈静在没在看直播,如果她听到了自己那番话,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听出来自己说的就是她。
从没有跟女生表白过的徐泽,正在设想各种可能性,然后琢磨自己该如何处理。
魏平看懂了女主持人的示意,这时他也一拍手,这主持人说的好像挺对的啊,找徐泽给我写啊。
这小子写歌这么厉害,之前他也写过那首《平凡之路》,这不也是摇滚嘛。
当时听这首歌的时候,他也觉得惊为天人,就算今天他唱的这首摇滚,跟徐泽那首《平凡之路》也是完全比不了的。
不过魏平知道这个东西不能在舞台上说,等节目结束后,下来单独找徐泽聊聊。
这么多年,他还是有很多积蓄,哪怕花个几百万找徐泽买一首,也肯定是值的。
其实在徐泽出现以前,圈内买歌从来就没有这么贵过。
一般都是几十万一首,这都算是贵的了。
很多都是几万一首就能买到。
至于上百万的,几乎没有听过。
但是自从徐泽出现后,每每听说他卖的歌,都是几百万起步。
最离谱的就是他的好几首歌就只卖了使用权而已,就能卖几百万。
这种卖法,在他们看来就跟听天书一样,如果不是真的新闻报道了出来,他们还真不敢相信。
不过徐泽的歌在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后,现在大家都已经默认,徐泽的歌就是值这么多钱。
而这个共识其实也帮徐泽减少了很多人情麻烦。
很多想找徐泽写歌的歌手,直接就被这个条件给自然地挡在了门外。
毕竟真花几百万买一首歌,对很多歌手来说还是太奢侈,他们的资金也不允许。
而魏平这些年也还是赚了不少,自然是付得起的。
而且最关键他也愿意花几百万买这么一首歌,在他看来只要能达到徐泽那首《平凡之路》一半的水平就够了。
最后亮分环节,评审对魏平的那首摇滚打了93分。
这个分数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对于魏平来说,这已经是他参加《情歌王》以来得到的最高的分数。
谁能想到,自己以为上一轮用掉的是自己压箱底的歌曲,结果最后发现自己多年前写的一首摇滚,比自己之前准备的那首歌的得分还要高。
……
之后开始点评刘柳,对于徐泽给她写的这首《遇见》,评审们自然是赞不绝口。
他们都认为这是一首跟《后来》不相上下的歌曲。
最后得分也是得到了94分,比魏平要高一分。
对这个分数,刘柳自然是特别满意。
这时轮到了赵小棠,评审们脸上的表情就收敛了很多,开始一本正经地点评赵小棠。
评价就是整体下来就是觉得略有些平淡,而这虽然在赵小棠的预料之中,但是最让她受不了的是,好几个评审总是先踩她一下,然后对比着夸一下刘柳的那首《遇见》。
这种捧一踩一,谁受得了。
但赵小棠也知道这是现场直播,此刻不知道有多少台摄像机正对着她的脸在拍呢。
这个时候要是表情没控制住,肯定之后会被嘲讽的。
所以没办法,赵小棠虽然心里很气,但表面上也只是微笑着点头,接受评审的评价。
而她最终的得分果然也只有刚刚90分,这个分数可以说基本上与总决赛无缘了。
谁能想到,自己野心勃勃的想要参加节目,想要证明她不比张盈静差。
然而现在却是连着两轮如此低的评分,最后连决赛都没进去。
这让赵小棠感觉自己成了个笑话。
现在别说跟张盈静比了,就算跟刘柳比,她都比不过。
而她也知道老板李勇是把全部的宝压在她身上的,这一下比赛结束后,她已经能想象到李勇会遭受多大的压力。
而自己说不定也会因此被李勇给抛弃。
而她如果没有了公司的全力支持,那她这辈子都没可能追上张盈静了。
这……这一切都是因为徐泽。
自己面对的对手,一个张盈静,一个刘柳,背后的人全都是他。
想到这,赵小棠就忍不住看向一旁的徐泽。
结果这一看,赵小棠感觉自己更被羞辱了。
“他竟然在发呆,还是在直播现场发呆?”
这种就像是你在跟你的对手进行宿命决战时,对方轻而易举地战胜你后,来了一句,啊?刚刚发生了什么,我还在想我今晚应该吃炒面还是炒饭,怎么比赛就结束了?
没有比这么更侮辱人的。
而此时直播间也发现了徐泽正在发呆的事情。
主要是评委在点评赵小棠的时候,这边主摄像机就给了赵小棠几秒钟画面,然后就直接切换到了徐泽。
还直接给徐泽来了个脸部特写。
“这……徐泽是在发呆吗?”
“好像是的。”
“哈哈,直播现场发呆,真有他的,也就徐泽能做出这事了。”
“哎哟,我们徐泽发呆的时候也这么帅!”
“姐妹们,愣着干嘛啊,赶紧截屏啊,这么好的桌面壁纸不保存一手?”
弹幕们对于徐泽发呆这件事显得都很乐呵。
也就是因为是徐泽,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其他人身上,肯定会被批做节目不认真,请你来你还在发呆,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
而同样的事情换在徐泽身上,就总是让人能无限容忍他。
就像找美女要微信,长得帅的人叫搭讪,长得丑的人叫骚扰。
而摄影师此时也发现了发呆的徐泽,但他还是把画面一直对着徐泽,反正他只记住了导演说的,只管多给徐泽画面就行了。
他是一个听话的摄影师。
至于切不切画面,那是导演的事,不该他考虑。
而这边导演张黎看着屏幕上发呆的徐泽,也是愣住了。
随后他下意识看向杨茵问道:
“他是在想今晚吃什么吗?”
“就像我高考最后考英语的时候,还没考完我就在想今晚该去哪玩了,他也这样?”
杨茵摊手,笑着道:
“也许你猜对了,他应该是在想今晚吃什么。”
“那需要切画面吗?”
“我觉得好像没必要,观众应该也挺喜欢看他发呆的,你觉得?”
“我觉得有道理……”
就这样,综艺史上最搞的一幕出现了。
在评审评价赵小棠的时候,直播镜头竟然就这么一直对着发呆的徐泽,对了足足有一分多钟。
直到评审开始评价下一名选手的时候,画面才切换回去。
最后天王陈之辉凭借专辑的副主打歌,获得了96分的高分。
而老艺术家刘焕则获得目前最高分96.5分。
终于,最后开始评价徐泽了。
但这个时候,评委席上却安静得可怕。
刚刚评价其他选手时,哪怕是陈天王和刘焕时,他们都言辞犀利得很,而现在这些评审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都在示意对方:“你先上!我垫后!”
每一个人敢出来第一个评价。
这群人都是在乐理上非常专业的人,但越是专业,就越知道徐泽这首歌的作曲、编曲、以及作词是有何等的可怕。
这让他们生怕自己哪里讲的不对,下来之后被同行嘲笑。
此时画面镜头对着徐泽,没错,他还在发呆。
而另一边评审那边却又都没有讲话,这让很多看直播的观众都以为是自己网不好,让画面卡住了。
结果他们退出去重进后,才发现并不是自己网络出了问题,而是徐泽在发呆,而刚好也没有人讲话,毕竟弹幕都还在正常滚动。
此时张黎看着屏幕,开始喊话:“说话!点评环节发什么愣呢!”
他的声音通过耳麦传到了各个评审的耳朵里。
最后还是其中一个资历比较年长的评审率先开口。
没办法,他知道要是再不讲话,真成播出事故了,这可是直播。
“我先来吧,这首歌的曲子在我看来,是当今乐坛的巅峰之作。”这位一开口,就直接把《七里香》给放到了很高的地方。
一般再怎么夸一首歌,也不会用乐坛的巅峰之作这么高的形容来比喻。
因为很容易被喷,巅峰之作,你也配?
但此时从这位评审嘴里说出这句话,在场的人第一时间都是觉得说得很贴切。
此时其他评审心里也稍微放松了一下,毕竟前面都直接这么评价了,后面他们就很好说了。
反正有最前面那位兜底。
“其他的部分我留给其他评审来夸,我就夸一夸这首歌的前奏。”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首歌最开始的那段风声,应该不是合成的,而是在某个地方现场采样的真实声音,对吧?”
此时镜头给到徐泽,而徐泽也终于没再发呆,而是微微点头。
见状,评审笑着继续说道:
“这种风很像是在山谷中穿越袭来,立刻给人清晰的空旷感和被风拂来的清新。”
“而马上紧接着进入乐器振琴,振琴不同于吉他,振琴的音色更加明朗清亮,更能烘托那种夏天同样的清亮感。”
“然后架子鼓,包括徐泽现场弹奏的吉他等等标配乐器再加进来,一股夏天的清爽凉意,就这样在前奏被完美衬托出来。”
“所以我想如果等到夏天再听这首歌,到时候各位一定还会有更不一样的惊喜感。”
……
随后镜头给到另一位评审。
“莪比较喜欢这首歌的整体性,一首歌是否能形成一个整体,这在我看来很重要。”
“而其实大家稍微留意,就可以发现,徐泽这首《七里香》几乎每一个乐句的开始,都是一个很相近的动机:511。”
“但是,几乎每一个之后的发展,都不尽相同,都有足够丰富的变化。”
“这样写,很精妙,首先这使得《七里香》整体具有极高的统一性,一气呵成。”
“但是在工整之外却又因为足够的灵气而不显得呆板。”
“这种变化,少一分则呆,多一分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