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主持人和刘焕下台后,刘艺菲随即在钢琴前落座。
而徐泽则是站在舞台中央的立式话筒前,静静地站着。
此时现场十万名观众注意力都开始高度集中了起来。
直播间也是兴奋异常。
“要来了要来了!那个男人要开始了!”
“不知道会是什么类型的歌。”
“应该还是传统的情歌吧,毕竟总决赛了,只要稳稳的,徐泽拿冠军的可能性很大。”
“要是徐泽能再来一首摇滚就好了,像他给魏平老师写的那首《春天里》一样。”
“明显不是啊,不然徐泽就肯定会拿吉他了,这不还专门请了刘艺菲来弹钢琴嘛。”
“话说徐泽和刘艺菲都是穿的黑色的衣服哎,我有预感,这会是一首悲伤的歌。”
“哎,你别说,还真有可能。”
……
观众席的VIP座上,副市长刘尉这时转头对一旁的古典乐大师钟于民问道:
“老钟啊,你觉得这个徐泽怎么样?”
听到领导的问话,钟于民很官方地问道:
“这個年轻人很优秀,领导您很看好他吗?”
虽然他其实内心对这种搞流行乐的年轻人都不太感冒,加上徐泽和刘焕还走得那么近,所以他对徐泽就更没什么欣赏之意了。
但这跟领导说话,肯定不能把心里想的给说出来。
刘尉笑呵呵道:“是啊,我觉得这个年轻人很不错,歌好听,出身正,还是寒门学子的典范。”
“如果这场比赛他拿到冠军的话,我考虑让他担任咱们京都的城市宣传官。”
这是不是有点草率了啊领导,钟于民心里吐槽,他搞不懂怎么领导们就这么看好这个徐泽,一个唱流行乐的,写些情情爱爱的歌,配当咱们京都的宣传官吗?
要找也是找他们这种古典乐的啊,优雅高大上,才能代表京都这座首府城市的气质。
“领导您的眼光肯定是对的。”钟于民皮笑肉不笑地回道。
这时舞台灯光暗了下来,大屏上显示出歌曲信息。
“歌曲:《夜曲》。”
“演唱:徐泽。”
“作词:徐泽。”
“作曲:徐泽。”
看到这个歌名,钟于民撇了撇嘴,这小子竟然取这种歌名,不知道是自大还是狂妄。
懂钢琴的人都知道“夜曲”是钢琴曲里的一种体裁。
最早起源于欧洲,像比较出名的肖邦、菲德尔这些钢琴大师都创作了很多知名的夜曲。
而现在徐泽竟然是直接把歌名给取成夜曲,这就好比作诗的时候,给自己的取的诗名为“唐诗”一般。
“哼,我倒要听听你这什么歌敢取这种名字。”
然而下一秒,当刘艺菲弹奏的第一个钢琴音符出来时,钟于民就愣住了。
不止是他,现场刚刚还在躁动的观众全都像被定了定身术一般,静止在了座位上。
“这钢琴前奏?”
此刻听到这段前奏的人不管是懂钢琴的还是不懂的,就一个感觉。
“这世上有这么抓耳动人的钢琴曲?”
当它的第一个音符被奏响时,以听者耳朵为中心的整个世界就开始发生变化。
夸张点形容,就仿佛空间翻转,时间融化,夜色吞天没地,音乐在耳朵里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将整个人的思维带到了另一个次元。
这就是《夜曲》的绝对前奏杀。
《夜曲》是周杰伦第六张专辑《十一月的肖邦》的第一主打。
这张专辑同期的歌还有《发如雪》、《一路向北》等,毫无疑问,这是一张神专。
而这张专辑曾经因为太过于强大,而被网友们戏称为“十一月的嚣张”。
所有杰迷都知道此专周杰伦一改“在夏天发布”的惯例,第一次在2005年11月1日,这个深秋之时发布。
但鲜有人知道,歌曲《夜曲》的电台首发日为2005年10月17日,而这一天,是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著名波兰音乐家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的156年逝世纪念日。
这首歌继承了夜曲体裁所强调的古典、复古、浪漫的质感。
将“古典”与“流行”完美地进行了结合。
这在当年,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尝试,算是一种开拓创新。
正如大家讲的,不怪当年很多人听不懂周杰伦的歌,实在是因为他的歌曲太过于超前,以至于就像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他的歌曲依旧是经典,仿佛永远不会过时。
而《夜曲》这首歌最让歌迷着迷的就是它的前奏杀。
它就像带有咒语般魔力一样,当第一个音符被奏响时,你身边的磁场就会随之改变。
而这首歌还有一个最著名的梗就是“夜曲一响,上台领奖。”
这个梗出自2006年的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颁奖礼上,当时周杰伦一晚上连着获得了五个大奖,包含了年度最佳男歌手,最受欢迎男歌手,最佳创作歌手,年度最佳歌曲,年度最佳mv。
他就这样如奇观一般地上台领奖,然后下台,接着再上台,再下台……
来来回回重复了五次,如果不是因为每次给他颁奖的嘉宾都不同,大家都会怀疑是卡带了。
同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每次领奖时播放的都是《夜曲》这首歌。
所以夜曲一响,上台领奖也就由此而来。
而当晚也许是没有准备那么多获奖感言,他获奖之后的发言,也从一开始地认真逐渐转变成了敷衍。
这也是为什么《十一月的肖邦》这张专辑又被称为《十一月的嚣张》的原因。
但换个角度,其实周杰伦就算嚣张一下也是完全有资格的。
要知道在2005年的诸神之战中,当年给周杰伦陪跑的歌曲可谓首首都是经典。
像陈奕迅的“浮夸”、五月天的“知足”、Twins的“莫斯科没有眼泪”、郑源的“一万个理由”、林俊杰的“一千年以后”、王力宏的“大城小爱”等等,放在现在都是绝对封神的歌曲。
所以当年能打的歌曲是真的很多,但周杰伦牛逼的就是都打不过他。
有这样的战绩,所以嚣张一下,似乎也就显得非常合理了。
“啊,这前奏听得我耳朵都怀孕了!”
还未等徐泽演唱,弹幕就已经初现疯狂。
“我甚至感觉前面他们有些歌还不如这段前奏好听!”
“啊啊,这熟悉的前奏杀!徐泽的歌总是一开始就让人如此上头。”
“这又是一首跟《晴天》一样的情歌吗?”
此时大部分观众都猜测徐泽这首歌跟之前会很类似,但他们显然不会想到,徐泽这一首,会相当的不一样。
虽然像《晴天》也是从前奏开始就非常抓耳,但它和《夜曲》这首歌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夜曲》是一首快歌。
在形式组合上也比《晴天》要更为复杂。
《晴天》是一首突出人声的演唱歌曲,而《夜曲》的人声并不是歌曲中的绝对主线,不是完全的凸显,而是将人声作为一种乐器的乐音与整首作品编织在一起。
将人声完全整合内嵌成一种乐器插件,不需要炸裂的机能高音,也没有跌宕的情绪起伏,只有融合的默契与交织的和谐。
《夜曲》虽然也是一首情歌,但无论是哪一方面,它又不是一首普遍意义上的“情歌”。
正因为如此,这首《夜曲》不出意外地大火后,甚至变成了周杰伦毫无疑问的、对其他音乐人影响最大的一首歌。
自《夜曲》横空出世以来,无数模仿之作如春笋般涌出,为华语乐坛注入了新的风潮,其中的代表为许嵩的《玫瑰花的葬礼》。
然而,这一切的模仿之作,在《夜曲》前奏响起的那一刻,全部黯然失色。
《夜曲》那极为唯美的吉他和钢琴交融的音色,是其它模仿者永远学不来的气质。
休息室内,刚刚下台还没来及喝口水的陈之辉此刻面如死灰。
“为什么能有前奏就这么杀人的歌曲?”
作为专业歌手,他自然更能知道这样的前奏有多么惊人。
他已经很难想象这样的旋律配上歌词,会带来怎么怎样的震撼。
此刻他的心里充满了嫉妒,为什么?为什么他就不能拥有这样一首歌?
而徐泽又为什么总是一个人能不停地给人带来惊艳感。
以前歌坛里也是时不时地就会冒出一些才华惊艳的新人。
但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现,基本上都是带来一首神曲后,就迅速沉寂,再也无法写出同样水平的歌曲。
而有少部分人能断断续续地连着又写几首,但是也基本上维持不了多久。
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有才后,自然就会调高对他的心理预期。
而这时候他自己同样也会很有压力,在这种外部内部的双重束缚下,再惊艳的天才,也总是不能持久。
但这一切规律对徐泽来说,好像都不作效。
正如外界传闻的那样,他好像真的有一个万能笔记本,里面存了整个硬盘的歌曲。
像不要钱的一般,随手就能写。
最关键他还不止给自己写,还能给其他人创作。
别的创作大师一年也就最多两三首,他一周就能达到这个数量。
圈内很多人都说,如果哪家公司拥有了徐泽,那就相当于拥有了一整个大师级的创作团队。
不光是歌曲质量能保证首首经典,各种风格他还都能驾驭。
中国风、情歌、摇滚,还有如《难忘今宵》、《如愿》这般的主旋律歌曲。
在24秒的无敌前奏后,台上的徐泽靠近麦克风,开口演唱,只是听到的瞬间,陈之辉就愣住了。
我听见了什么?
【一群嗜血的蚂蚁,被腐肉所吸引】
【我面无表情,看孤独的风景】
【失去你,爱恨开始分明】
【失去你,还有什么事好关心】
稍懂乐理的听众,都能若隐若现感受到这里的旋律,由主音6和辅音3构成。
这熟悉的结构在周杰伦的《以父之名》、《最后的战役》等歌里都有用到。
只不过在这里,旋律更加复杂了一点:“蚂蚁”、“吸引”、“表情”、“风景”、“分明”等词的最后一个字都从主音6下沉到辅音3,且很明显有停顿感。
如此操作,显然将歌曲想要表达的心情和氛围,也一同拉至低谷。
此外,周杰伦另一个老生常谈的写作手法——模糊平仄,也在这里被完美运用。
于是,仅仅从前段歌词开始,《夜曲》展现出的悲伤和痛苦并不刻意,却让情绪表达显得克制和严肃。
而陈之辉之所以惊诧地愣住,是因为他发现徐泽竟然是在说唱。
“他竟然在总决赛用这用的神级旋律来唱快歌?”
在他看来,有这样的旋律,随便写首中规中矩不会出错的情歌歌词,这样搭配起来的歌,肯定不会出错。
对于在总决赛这么重要的舞台上来说,这样是最保险的。
而徐泽却是选择了说唱,要知道在华夏说唱一直都是冷门。
不是说没有好的说唱歌曲,有,但是观众接受程度不高。
他知道徐泽曾经也唱了一首《本草纲目》,但那首歌在他看来明显是因为那歌在diss嘉宾,才引起了观众很大的兴趣。
而你说要单纯来一首说唱的情歌,他觉得观众的兴趣肯定不会很大。
哪怕你是徐泽又怎样,只要你歌不好,大家照样不会给你投票。
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偶像选秀节目,而是《情歌王》,在场的对手也都是实力选手。
此时弹幕也是傻眼了。
“这竟然是说唱?总决赛唱说唱?徐泽胆子是真的大啊!”
“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我了,犹记得徐泽曾经的那首《本草纲目》真是经典啊,难道又要多一首经典说唱歌曲了?”
“不好评价,这可不是什么小组赛,是总决赛啊,只能说也就徐泽才敢这么干了。”
本来大家都以为徐泽会在总决赛这么关键的比赛里,稳扎稳打,来一首抒情的情歌。
只要跟《晴天》差不多的水平,拿冠军就肯定没太大问题。
毕竟这场比赛是全有观众们来投票,没有专业评审参与,而华夏听众最喜欢听的类型就是这种抒情的情歌。
这是基本盘。
但说唱,很多听众一听到这个词,就脑壳痛,更别说给这样的歌曲投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