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1983渔耕山海间 > 223、坐拥,一望无际的水黄金

223、坐拥,一望无际的水黄金

“爸,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可是宝啊!”梁自强用手捞了一两条上来,站起身一边细看一边说道。

“这也是宝?你不会想拿这东西去炒着吃吧?除了一些口味奇怪的人拿它做卤虫酱,平时没谁愿意吃这个的,捞一点回去给家里的鸡和鸭吃,倒还可以!”

梁父对梁自强的说法不以为然。

梁自强知道父亲肯定是误会了他的意思。丰年虫虽然又称丰年虾,名字带个虾字,但显然不是人们爱吃的那种虾。

理论上丰年虫营养丰富很很,人实在要吃肯定也没问题,但正常来讲它并不在人类的食谱范围之内。

有村民拿它去喂鸡喂鸭,算是勉强用对了,但还并非丰年虫最大价值的利用方式。

丰年虫真正无敌的价值,是用来养虾。

其营养成份极为优质,堪称虾类最难得的天然饵料,胜过虾类平时进食的任何天然食物,也胜过人工生产的所有虾饲料。

不仅能令对虾迅速生长,更奇妙的是,丰年虫可被视作一种“活体药物”。由于其含有超多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防治虾白斑病和红斑病等传染病。

一句话,吃丰年虫长大的对虾,肉鲜、个大,几乎从不患虾病。养虾者可说是要多省心有多省心,妥妥的“甩手掌柜”。

也正因此,后世把丰年虫称之为“水黄金”。

当然,“水黄金”不是那么容易就有的。这东西是名符其实的“卤虫”,往往出现在一种极其特殊的环境中——盐池、盐湖。

比海水咸度还要高出十来倍的地方,是它的最爱。盐度高达50%的水体,它都能够活得逍遥快活。

大概从八十年代后期、玖十年代开始,一些养殖专家开始越来越意识到丰年虫在虾类养殖中的奇特作用,于是国内开始用丰年虫生产出成吨的优质饲料,提供给一些对虾养殖户。

至于丰年虫的来源,一是内陆、高原那些盐湖之中有着不少的丰年虫资源,第二个,便是沿海一些废旧的盐池中存在同样不少的丰年虫。

但是盐田、盐湖终究有限,所以即便后世,丰年虫饲料也是不可多得的紧缺资源。

现在,不经意间猛然遇见这么多的丰年虫,一个曾经多次在脑壳中闪过的念头再次冒了出来——

养殖明虾!

重生大半年以来,除了每天忙着出海、捕鱼搞钱,安静下来之际梁自强不止一次地考虑过下一步的养家、致富问题。

买越来越大的船,去越来越远的海,搞越来越多的鱼,这肯定是他会长期走下去的路。

但除此之外,还能不能依靠大海,变出别的什么花样来?

靠海吃海,可不仅仅只是指出海而已!

早在去年玖月的时候,他就想到过海产养殖。

最近经历了几个月的捕鱼淡季,这个念头就变得愈发强烈。

在靠天吃饭之外,如果自己能尝试养殖一部分的海产,一旦成功的话,收入上将是一笔重要的补充。

但从现实条件出发,比如结合到资金成本、时间精力、技术、养殖难度、市场表现、村里资源情况等方方面面,并不是随随便便瞄定个什么鱼虾,就可以放手去养殖的。

单就市场来说。就在他现在所处的这个年头,国内开始放开、搞活市场交易,取消议购议销的最高限价,以求盘活大家的生产积极性。

1985年,也就是明年,海产品价格闯关成功,购销随行就市,价格将全面迎来大幅上升。

银鲳鱼现在五两以上个头的,是六毛每斤;明年,将是一块五左右每斤。说的是码头的批量收购价,还并非零售价。

马鲛二斤以上的个头,现在是每斤五毛,明年收购价将是一块左右。

南方带鱼现在才两毛多,明年的收购价将是六毛左右。

鳓鱼一斤以上个头,现在收购价每斤五毛,明年将是一块三毛。

但所有这些海货收购价的升幅,都被另一种海货打败了——明虾。也就是东方对虾。

明虾去年卖的时候是每斤一块二,1984年大概一块五左右,到了1985年,收购价直接每斤十二元!

当然,明虾的身价上涨,也要归功于那几年我国出口创汇能力的迅猛提升。

实际上,八九十年代价格昂贵的明虾都是以出口创汇为主,面向世界市场。直到2004年,对虾遭遇断崖式的价格回落,重回十几元每斤,才开始大量“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国内大众化食材。

但,不管怎么说,1985年以及随后几年,明虾就是那么的一枝独秀,以最为耀眼的涨幅,把其他产品都远远甩在身后。

可以说,跑赢整个时代。

以上关于1985年海产品收购价的具体变化数字,梁自强当然不可能知道得那么详细。

但他有一个非常鲜明而强烈的印象。1985年,也就是他在里面整整两年后,放出来的那一年。走在码头以及镇里的大街上,蓦然发现自己的一进一出之间,海鲜价格到了令他陌生的程度。

其中尤其记忆深刻的是,看到村民们提着明虾去卖,十二块每斤。当时他还特意凑过去问了一嘴,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个小数点。

他也不知为什么明虾那几年会一骑绝尘领先那么远,唯一可以肯定,这是明年乃至接下来几年必将发生的事实。

所以,重生的大半年来,他考虑尝试养殖时,思索一番便将养殖目标锁定在了明虾也即东方对虾的身上。

今年开始着手投入养殖,恰是最佳时机。这一年中,明虾仍维持在一块五左右的低价,相应的明虾饲料之类养殖成本也就偏低。

但等到明年他的明虾上市,就算比不了野生明虾的十二块,售价至少也能连翻数倍,投入与产出完全不成比例。哪里去找这样划算的事情?

至少明年后年将会赚到爆!

除了市场价格方面他已经提前预知到的独家信息,选择明虾还有一个因素,技术。

前世观看海洋频道,除了看他最偏爱的远海捕捞、海洋知识,偶尔也会看到一些海产养殖的介绍。

以他当时的印象,明虾养殖相对简单。其间的技术要点,他当时无意间看过几次节目,现在还记得。

包括后世被广泛验证的高效技术,比如利用丰年虫养殖东方对虾,就是在那些节目中碰巧看见的。

现在冷不丁就发现了大量的丰年虫,他养殖明虾的念头瞬间就变得更加清晰了,相应的行动也准备提前。

“爸,我说件事。我不是经常去秤盘岛吗?一开始也搞不清那里的扇贝、对虾为什么个头都长得那么肥,后来有一次发现,那里有不少的这种丰年虫,扇贝、对虾吃这个吃得特别欢!一定就是吃了这种丰年虫,才长得那么肥!”

梁自强飞快地考虑了一下之后,向父亲说道。

他此时口中所谓的“秤盘岛”,当然是指无名岛,这是他和父亲之间的黑话。

他无法透露自己其实是凭借后世经历而掌握的丰年虫秘密。最简单的办法,往那座无名岛扯就对了。

果然,父亲没有丝毫怀疑:

“你说那个岛?原来是丰年虾让它们变那么肥的?这个我还真想不到!这盐田里出现大批丰年虾也就这两年的事,感觉这东西也没啥作用……”

“爸,我想把这块盐田承包下来,不晒盐,我养明虾!”

梁自强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跟父亲说了出来。

这块盐田肯定是养不了明虾的,他要用盐田专门来繁殖丰年虫。同时他将另外在村里选择池塘,引入海水养虾。

除了购买一些花生麸,便是将这块盐田中大批的丰年虫也作为明虾的天然优质饲料之一,每天捞一波放进虾池去,喂养明虾。

“对了爸,这附近滩涂上,还有没有彻底荒废掉的盐田,村里已经放弃掉,不打算承包出去的那种?”梁自强想了想又问。

“这个倒还真有!再往前头走,早些年填海填得有点多,搞了一大批盐田,后来集体晒盐人手不够,就放弃掉了一大片,现在早就彻底不用了!”

梁父说着就带他往弃用的那一片盐田走去。

来到偏僻一点的废田,当梁自强放眼一望,看到成片成片游弋的丰年虫,他实在忍不住,要笑了!

现在看来,前头那亩盐田,他无非是象征性地承包一下,图个稳定的丰年虫供应。

脚下这一大片的废田,丰年虫资源才是多到一眼望不到头!

既然是废田,他肯定是能够随便且免费地取用这里的丰年虫了。

连绵在眼前的,哪是什么废田,宝田呐!

废田中游动的,哪是什么丰年虫?水黄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