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辆永久牌二八大杠,一只暖水瓶,一只搪瓷杯,以及……三块肥皂,全都领到了手。
二八大杠在梁自强的眼中显得有几分威猛,不像后世自行车那么轻便,但光是一眼这么看去,便有一种扎实、耐折腾之感。
车的主体部分是黑色,只有车把手以及车铃铛雪白锃亮。梁自强伸手就上去了,按了两把铃铛,叮叮当当好不清脆,像是满街的阳光有了声响。
暖壶也蛮好看的,没有塑料,外壳全是由天然的藤条编织成。
至于肥皂,是大运河牌的,也……还行。
见他们没东西装小物品,银行还特地给了一只网兜,让他们兜着拎手里。
工作人员给到梁自强两把钥匙,拿着钥匙插到后胎上方的锁孔中,咔嚓一声便扭开了车锁。
这一瞬间,梁自强自然而然,差点推着车一个劈腿就骑上去了。不管怎么说,上辈子他也是个有车的人啊!
当时往返于工地,骑得最多的就是自行车,算是典型的老司机了。
那时他骑的车比这二八大杠稍微要轻便一点,但毕竟是男人骑的,高度基本也跟这个差不多。
亲切感扑面而来,腿都抬起来了,脑壳一个激灵才想起有什么不对。
这一世的自己可是连摸都没摸过自行车啊,新车一到手直接就骑得如鱼得水,只怕惊得自己媳妇手里的暖壶都要掉地上!
“快回家去吧,我怕儿子在家又要哭闹了!”陈香贝在叫他。
两人一个拎着暖壶、网兜,一个推着自行车,沿着街边往回走。永久自行车太新了,就算只是推着走都那么的拉风,一路上不停有行人往他俩这边看过来。
搞得跟后世开着保时捷跑车在大街上路过似的。
找了个饮食店匆忙吃了东西,便赶回到了浅锣湾上船。
路上媳妇的高兴劲掩都掩不住,话也比平时多了:
“我本来想着,最多中个四等奖就顶天了,谁知道一下摸出个三等奖来!阿强你说,这自行车会不会特别难学?给你两三个月应该能慢慢学会骑了吧?”
“啊?也许,可能吧……”梁自强都不知怎么回答好了,“这东西要学了才知道,有些人天赋好,三两下就学会的也不是没有。”
“可惜了,早知道我自己手气这么烂,前头那几张也给你摸就好了,”他一瞅见那一大堆肥皂就有些肉痛,“我看你蛮喜欢缝纫机的样子,说不定那几张奖票里能出一台缝纫机!”
“瞎碰了个运气,你真当我能一直中?”媳妇扬着眉头,“再说了,我就是觉得那缝纫机好看,真要搬回家,咱们家哪有那么多的衣服要做?多半时候还不是闲着在那里,还不如这自行车好,平时你去近边,或者上个街,都不用开船费油了,骑个车一下就到。这能省不少事呢!”
喜欢归喜欢缝纫机,但媳妇似乎还是蛮现实的。
推着车下了船,一到村里就被看稀奇了,几个村民都从路边围拢过来。
“现在又买自行车了?这车我见城里人骑过,想不到咱们村现在也有了!”
“看着可真漂亮!阿强你别走这么快呀,我又不懂骑车,就摸摸,给我摸两下!”
车还没骑过一次,先被四五双手七手八脚地胡摸了一气,关键是那些人一脸的满足感,像是在揩油似的……
面对村民的询问,梁自强打着呵呵称是。这点他在船上时就跟媳妇说好了,别人问起就说是进城买的,反正不提在银行存钱然后摸奖的事。
回到家,自行车又被自己母亲和荔枝观摩了一阵。荔枝翻身就要往车的后座上面爬,梁母追着扯:
“蠢丫头,你哥都还不会骑,你坐上去做什么?一会摔一嘴泥,可别哭哭啼啼!”
梁自强多少得演一下,开始在自家屋前的那条路上,就地“学”起骑车来。
一开始一副掌不住车身的样子,还没骑上去就歪几下,整得踉踉跄跄。
陈香贝奶完了娃,从屋里一出来,看得急死了,跑上前来就替他在后面扶着。
梁自强一直装不会,歪来歪去只觉得装得辛苦之极,比真学车都苦。趁着媳妇在后面扶着,他就顺溜地骑了起来。
骑了好一段,听到媳妇的声音远远地从后面传来:
“不会吧,原来自行车这么容易学的吗?这才多久你就会骑了?!”
梁自强猛一回头,这才发现媳妇有点坑,竟然扶到一半就悄悄地撒手了。
于是不知不觉中,梁自强潇潇洒洒地,又往前骑了老长一段,还以为她继续在后边扶着呢!
这下算露馅了。
“啊,我真会了?”他显得比她还惊讶,“看来学车真没啥难的,骑着骑着忽然就会了!”
他强行解释。
媳妇却是当场信心大增,眸子一亮:
“我还以为多难!这么说,我应该也半个钟头就能学会!”
于是接下来整个下午的场景便是,陈香贝无数次跨上车去,然后无数次地歪倒下来。
每回也是他在后头用手扶着后座,可只要悄悄地一松手,她立马就倒,毫无例外……
陈香贝快摔迷糊了:
“怪事了!同样的方法,怎么到我这就不行?我是不是也太笨了点!”
梁自强不回答,给了一个你自己去体会的表情。陈香贝更气了,想打他:
“你这什么眼神?我平时学东西很快的,就不信比你还笨!”
憋着一口气,她非得证明给他看,想在一个下午学会。结果天都要黑了,只证明出来一点:她确实比阿强笨多了……
一场学车把她打击得很是泄气,回屋时没精打采跟在他后头。梁自强不由有些想笑,一本正经安慰道:
“不知道我为啥学得快吧?你想想啊,我平时干吗,经常在海水里搞高脚罾,踩惯了高跷的人,掌握平衡太容易了,学个自行车还不简单?!”
“我就说嘛!”这理由果然一下就被陈香贝接受了,人也没那么泄气了。
接下来休整那两天,梁自强又去了宅基地帮大哥家砌房。
由于已是寒冬,除了像梁自强这种能够开着大船去深海的,村里其他村民已经全都停止出海,所以来干活的人也还算不少,只是没梁自强去年请的那么多罢了。
李亮也被请过来帮工了,同梁自强一块砌着墙。一边砌,李亮同他唠嗑着,问道:
“强哥,上次嫂子生娃,提前去到县里的医院,有没有马上安排到床?”
医院床位有限,去太早也排不上床位,看来这一点李亮是很清楚的。
梁自强听到这才想起,袁小美竟然转眼也马上到预产期,要生娃了。中途前几个月她还出过两次状况,腹痛、流血,后来还是吃了老邱特制的鱼胶,渐渐好转了。
但有那种事情在前,李亮肯定是不敢放心地让她在村里生娃,得稍稍提前去医院等着。
“我那次也没有提前太久,香贝差不多是快天黑到那,第二天一大早就生了。那一晚还是马上安排到了床的。只要不是提前太多天去,应该还是会安排上!”梁自强告诉后,又问,“医生给你媳妇说的预产期是啥时候?”
“还有五天了,我在想,明天或者后天,要不要提前陪她开始去医院?”
“那你还得多注意,看她有没有突然肚子胀、不停地上小厕,出现这种苗头,应该离生娃就还有一天、半天的样子。这种情况,医院会优先安排床位的!”
“那倒暂时还没,要不再过两天我看看情况再说!”李亮想了想决定道。
两人码着砖,正聊着,突然有人从村里路上往这边风风火火跑了过来。
是李亮的邻居刘婶。
“亮子你赶紧回去!你媳妇肚子开始胀痛了,你要是打算去县里生就得赶早,再晚就得在村里请人接生了。你爹娘忙着收拾东西呢,特地叫我过来喊你一声!”刘婶一跑近就大声冲李亮叫道。
“怎么提前了这么多天?”李亮慌得手里的砌墙刀不知该往哪放,“跟你哥说一声,我有事先跑了!”
打了声招呼,李亮撒腿就往家里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