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连夜行动
当晚,梁自强叫上父亲,两人开着莲纹木船,悄然向着秤盘岛方向开去。
自从前阵子,鼓励渔民打捞鱼雷之类可疑装置的新闻播出后,各村渔民的热情都不低。
从他们这一带实际情况来看,渔民们最终是在秤盘岛附近海域打捞到的可疑物比较多。
秤盘岛,也就是梁自强曾经拿来替“无名岛”当挡箭牌的那座岛。近期因为鱼雷一事,光临这里的人变多了。
倒不是因为秤盘岛区域比其他海域更值得刺探,而是由于洋流的关系,一些不明物可能是在其他未知之地偷偷投放的,但最终被洋流带到了秤盘岛一带。
好些渔民在秤盘岛捕鱼时,打捞起来鱼雷后,缴上去,都得到了嘉奖。
有了嘉奖,最近渔民们热情就更高了。白天很多人都喜欢往秤盘岛那方向转一转,撒网打鱼的同时,期待顺便捞一两个神秘“大鱼”。
梁自强已经向父亲讲明了磁带的事,向他透露一家人可能面临的危险,只不过,说磁带的时候,他没有提到邓招财。梁父也听出来了不同寻常的意味,自然紧张起来,配合着他一道想法子对付。
父子俩开船渐渐到了秤盘岛一带。夜深人静,这种点,渔民还是习惯都呆在家里。
一点孤灯在海面挪移,除了他们,再没有半条船影。
因为静,海浪声比白天显得话痨,一层一层似乎要淹没他们的耳膜,其间还夹杂着泡沫越鼓越大然后又猛然碎裂的声音。
海风更是如同有了形质,用天籁在空气中拉出丝来。
父子俩配合着,不停地撒网。每次都尽量让渔网往水下沉得更久、更深一点。
收获是果然不错。
银鲳鱼、梭子蟹,还有金线鱼。量不多,但价格都还算可以。平时出海,可不就盼着这些鱼类么……
“快点别愣着,这网有不少黄姑鱼,筐子拎过来!”梁父急着叫阿强。
“瞧瞧,这次搞到几十条梅童鱼……”
“看,滑皮虾,多是不多,价格可以的……”
父亲忙得不亦乐乎。梁自强怀疑,他怕是被接踵而至的鱼获冲昏了头脑,已经忘记此行的真正目的了……
不过其实也没法子。捞鱼雷这事,本就强求不得,纯属个缘分。
鱼雷没捞着,能每网十几斤十几斤地搞到一些鱼虾,总算没白出来,强过空网。
就这样,说好的奇招,硬是沦为了单纯的夜捕……
赶在天亮之前,父子俩开着莲纹船回村了。那些鱼虾能留着吃的就自家吃,能送岳父的送岳父,能晒制就晒制。剩下的,才挑去郑六那儿卖了些钱。
但梁自强没有灰心,第二天夜里,又去了。
“好像有大家伙!”
这次两人刚撒了两网,第三网再往上拉时,明显感觉比平时要沉。
但如果说真捞到了鱼雷的话,梁自强感觉也不太对劲。因为鱼雷按说应该会更重一些。
两人合力拉上船来,还真有不同寻常的发现。
除了小鱼小虾,渔网中横亘着一个一米多长的圆筒状物体。
圆筒细长,用手电筒照着看,原本应该表层是灰色塑料,但因长期泡在海水中,表面已经裹满了各种海藻。
圆筒物明显没有鱼雷那么粗壮,也比电视中介绍的鱼雷要轻很多,形状也差别明显。
倒是尾部那五片螺旋桨叶,跟鱼雷有几分相似。
“潜航器!上次电视上除了鱼雷,也提到过这玩意的,无人潜航器!”梁自强仔细看清楚后,当即兴奋起来。
注:无人潜航器从1963就开始被投入运用,七、八十年代应用更为大量增多,并非21世纪才有。只不过,七八十年代的无人潜航器在功能上没有后世那么丰富、智能。
看到圆筒物体表面的字母,梁自强更加确定了,这东西虽然不是鱼雷,但跟鱼雷一样,也是一种来源不明的间谍装置!
电视新闻中提到过,有渔民打捞到这种装置,最终确认为无人潜航器。这东西藏在大海中,主要是为了偷偷采集我们海域中的洋流、水文等数据信息。“是要把这个带回去?”梁父看向儿子,还不知阿强最终要怎么操作。
“不用,先在秤盘岛找个有草的地方,保存一天再说!”
梁自强把潜航器放好在船上,便与父亲继续撒网。
可惜,接下来撒了半个晚上的网,鱼虾零零星星弄上来一些,却再也没碰上鱼雷、潜航器之类。
眼看时间差不多,决定结束今晚的打捞。梁自强把船开到秤盘岛,在岛边找到一处草丛。
他把潜航器搬下船,放到草丛中,仔细地掩盖好,确保没人能够发现。
做完这些,开着船打算返回。
结果还真是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船才开出几十米的样子,昏黄的船灯映照中,就见一个狭长的东西在水面一浮一沉,飘在船侧。
“快,这东西跟刚刚那个长差不多,应该又是一个潜航器!”
抢在圆筒物即将擦肩而过之前,梁自强连忙撒网,罩住了那物体,慢慢拉上船来。
这个目测才一米多的样子,比前头在水底下打捞到的那只更短小,也更轻。
不知是哪儿坏了还是咋回事,竟是直接漂浮在水面,被他瞟见了。
稍一辨别,果然,是一只形状略有区别的无人潜航器。表面照例挂上了一些海藻。
梁自强顿时觉得今晚值了,立马重新调头,再次回转到秤盘岛,把这只潜航器也跟前头那只放到一起,先用草丛盖住。
回到家已经凌晨四点了。倒床上睡了五个来钟头,九点来钟起来吃个饭,马上又叫上父亲,再次出海。
这次开的不是莲纹船,而是大钢船。
梁父瞭望,梁自强开船。没在浅海逗留,而是直奔深海而去。
梁自强时不时看着身边那只航海罗盘,调整着方向。
开行了好久,渐渐,一座布满石头的礁岛出现在了视野中。
就是这座石头岛,去年曾经有一只虎鲸搁浅,后来还是梁自强跟朱天鹏、邓招财他们设法淋水降温,帮那只虎鲸熬到了活着重归大海。
同时也是在这座岛,发现有很多的双色草莓鱼、关刀鱼,捞去卖了不少钱。当时他想到以后还能继续来这捞草莓鱼,所以特地留意了方位,以便下次再来。
抛锚停下大钢船,梁自强拿着手抄网再次下船,登到了岛上。不一会就见三三两两的草莓鱼又冒出了身影。
然而这次梁自强就当没看见这些值钱鱼似的,完全没有要捞的意思。
他继续寻找,终于,一处石缝的上方,正有一丛如同松枝般的藻类一荡一荡,拂动着水面的阳光。
这是一种并不多见的肉质藻,叫做交织松藻,去年的那次他就发现了这座虎鲸岛有交织松藻。
图片已经在当时的虎鲸章节贴出过。
藻呈深绿色,有着很多鹿角一般的叉状分支,每个分支都充满了肉质感。
交织松藻裹在石头上,梁自强用手抄网捞了捞,弄不断,于是伸手扯了一把,很快扯了下来,放进桶里。扯完,又沿着礁岛边缘继续寻找。
走了大半圈,终于陆续找到四块有交织松藻的石头,他没犹豫,全都扯了下来。装了半桶,怎么都够了。
拎着这些藻,他才重新回到大钢船上。梁父也走近桶边,细看里面的海藻。
“这种藻?这藻可不是哪儿都有啊,难道你……”
梁父愣了一愣,似乎有那么一点点,摸着梁自强脑子里的真正计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