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女人贵自立
接下来几日,赵衻都没有露过面,让原本淡定的赵盼儿,开始不淡定了。
想要去找赵衻解释,又怕打扰到赵衻,只能一个人胡思乱想,以至于近来都没有睡好。
宋引章和孙三娘看眼里,急在心里,可她们也没有好办法,只能尽量宽慰。
今日一早,宋引章早早起床,又看见赵盼儿一人呆坐在凉亭中,于是抱着琵琶走了过去。
“盼儿姐,你又失眠了?”
赵盼儿回神,强颜欢笑道:“引章啊,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盼儿姐,我昨晚不是跟你说过吗,我今日要去找好好姐练曲子。”
“是吗?对不起啊,我忘了,我这就去给你叫车。”赵盼儿一脸歉意,说着就要出门去给宋引章叫车。
“不用,小翠姐安排了人送我去双喜楼。”宋引章摇头,叹了口气:“盼儿姐,你这样不行的,要不你直接去王府问问吧。”
赵盼儿沉默了片刻,点头道:“嗯,我等会儿问问小翠,好了,你不用担心我,你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送走了宋引章,赵盼儿又迎来了孙三娘的劝慰。
意思和宋引章说的差不多,都是让她直接去韩王府问问,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而赵盼儿的回答也差不多。
于是乎,刚到半遮面,赵盼儿就询问起了小翠。
“殿下他最近都在宫中,一直没有回府。”
得到这个答案,赵盼儿慌乱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但依旧担忧不已。
一方面担忧赵衻是不是生气了,另一方面也担忧是不是宫里出了什么事。
可惜,她只是一个寻常女子,根本没有进宫的门路,只能时不时的伸头往外看,期望看到赵衻的身影。
与此同时,双喜楼。
张好好伸手在走神地抱着琵琶的宋引章面前晃了晃,为了与宋引章练习合乐,她难得的起了个大早,结果从早上到现在,宋引章已经走神发呆三回了。
宋引章猛地拉回思绪,这才发现自己又一次走了神,赶忙拨弦弹了几个音。
张好好作势要唱,却发现宋引章弹错了曲子,无奈打断道:“错了,是清平乐,不是蝶恋。”
宋引章不好意思的道了歉,匆匆改换了曲调。
张好好觉得宋引章的曲子弹得不在状态,索性直接叫停了,凑到近前观察宋引章的脸,狐疑道:“一大早就走神,眼圈也是黑的,怎么,昨晚想情郎了,没睡好?”
宋引章忙摇头:“没有没有,有人送了我一套古曲谱,昨晚我一直在练习新曲子来着,所以才睡晚了。”
这是实话,昨晚宋引章确实是因为练习《凉州大遍,所以睡得有些晚,不过她今日走神却不是因为没睡好,而是在替赵盼儿担忧。
“骗人,你这样的高手,什么新曲子,还值得你挑灯点烛的练?”
见张好好不信,宋引章着急的解释道:“是真的,有人送了我一套古曲谱,我就想好好练,毕竟寿宴献艺,除了给好好姐你伴奏,我也得上去单独弹奏一曲。”
“那是得好好练,这回寿宴,是官家和皇后娘娘亲自下旨,为新回京的萧相公办的,咱们奉旨献艺,可得用点心。”张好好说着,话锋一转,打趣道:“是谁对你那么好,还送你古曲谱啊,是不是沈如琢?”
宋引章摇头:“不是他。”
张好好不由得一愣,狐疑道:“那姓沈的三天两头往教坊跑,又最是喜欢收集曲乐卷册,不是她,能是谁?”
“真不是他,是别人。”
见宋引章不愿多说,张好好便没再追问,犹豫了一下,提醒道:“引章妹子,你别怪我这做姐姐多嘴,这东京城里的男人,就没一个是简单的,你可别因为一点小殷勤小甜头就动了心,要不然,以后有得你哭,尤其小心沈如琢,他不是什么好人。”
“嗯,好好姐,我知道。”宋引章点头,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赵衻那张冷峻坚毅的脸,随后又坚定的摇了摇头:“不过送我曲谱那人,不是你说的那种人。”
见宋引章这副样子,张好好只得道:“算了,由得你吧,反正你们这些小娘子,不跌个跟头是听不进去的,还好有你盼儿姐在,你也不会吃什么大亏,继续吧。”
宋引章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又与张好好合起乐来,悠扬清脆的乐声再次在双喜楼上荡漾开来,直到日影西斜。
因为宋引章担忧赵盼儿,只是与张好好闲谈了两句,便匆匆抱着琵琶下了楼,然后她便就遇上了池蟠。
看着宋引章一脸害怕的模样,池蟠故意做了个恶狠狠的鬼脸,吓得宋引章落荒而逃,乐得池蟠哈哈大笑。
“你笑什么呢?”
见张好好从楼上下来,池蟠走到她身边,一脸得意道:“我刚刚狠狠的吓唬了宋引章一把,哈哈哈,一想到她以后可能会更惨,我就更开心了。”
张好好忍不住白了他一眼:“沈如琢骗不了她。”
“你提醒她了?”池蟠有些生气道。
“我提醒她又怎么了?”张好好语气强硬:“你对赵盼儿有气,直接找她就是,干嘛拿宋引章作筏子,她就是个可怜的小丫头,刚来东京,什么都不懂,我可不忍心看着她羊落虎口。再说了,我瞧得出来,她对沈如琢有戒心,沈如琢定然不会得手。”
“你也说她什么都不懂了,而沈如琢却是老手,只要她被沈如琢缠上,被骗只是迟早的事情。”池蟠反驳道。
“是是是,你说都对好了吧。”张好好懒得跟他争辩,坐下来倒了杯水喝。
池蟠挨着张好好坐下,打量了张好好一番,有些惊讶道:“哟,你这是心疼她啦?”
张好好也没有否认:“她既然叫我一声姐姐,又那么卖力地帮我配曲子,我当然得对人家好点。哎,你刚才在楼下都听见了吧,我的嗓子配上她的琵琶,是不是很好听?”
池蟠喝了口茶,随口夸赞道:“有如仙乐。”
张好好心中得意,追问道:“那你说,是她的琵琶弹得好,还是我的歌更胜一筹?”
池蟠一边拿起桌上的葡萄往嘴里丢,一边懒洋洋地回道:“硬要比的话,还是她的琵琶好一点,毕竟你的歌我成天都在听,耳朵都听的起茧子了。依我说,你要不也换个新鲜的调子,怎么样?”
池蟠只顾着自己说得高兴,全然没注意到张好好一点点沉下来的脸色。
“不怎么样!”
张好好腾地一下站起来,往池蟠头上一敲,负气地大步上了楼。
而池蟠因为被刚吃到一半的葡萄卡住了嗓子,噎得他翻着白眼又抠又跳,折腾了好一会才缓过来。
然后,他望向楼上,气道:“这日子没法过了!”
另一边,宋引章乘坐马车回了半遮面,却发现半遮面已经关了门,只好转道回安业坊。
安业坊,宅院大门前。
马车缓缓停下,宋引章抱着琵琶下来行礼感谢,只是话刚刚起了个头,才想起自己并不知晓对方名讳,一时间尬住了。
驾车的车夫不由得笑了一下,说道:“在下姓项,名佑,字博文,是韩王府的家臣,就住宋娘子你们隔壁。”
原来是韩王殿下的家臣,难怪不像是车夫,反而像是读书人,浑身带有一股书卷气,嗯,长得还好看。
宋引章心中如此想着,再次行礼道:“多谢项官人,今日劳烦您了。”
“宋娘子不必客气。”项佑摇摇头,笑道:“对了宋娘子,我也略懂琵琶,有时间我们切磋一二。”
“啊?”
看着宋引章呆愣的模样,项佑又是一笑:“宋娘子,我没有父母妻儿,我家就我一人,现任王府记室参军,从六品。”
宋引章听得一头雾水,不解道:“项官人,您跟我说这些做什么?”
“因为我中意于你,想娶你。”
此话一出,宋引章整个人都傻了。
“宋娘子,你的情况,我已经打听过了,我这人其实也还不错,琴棋书画之类,我也略懂,你可以考虑考虑我。”
宋引章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被表白,一时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如同受惊的兔子一般,惊慌地往后退了两步。
见宋引章被吓着了,项佑愣了一下:“宋娘子,你不用着急给我答复,我可以等,明日你还要去找张好好练曲吧,我到时候再来接你。”
“哦,好,我先进去了。”宋引章说完,逃也似地跑进了院子。
因为突然被表白,宋引章心里乱得很,全然忘记了其他事情。
她坐在后院里的石凳上,心不在焉地拨弄着琴弦,瑰丽的晚霞之下,天姿国色的美人低眉续弹的样子,好似一卷优美的仕女图,只可惜那琴音之中丝毫不带情感。
宋引章仅靠着指尖的机械动作弹出了《凉州大遍的曲调,项佑那句“我中意于你,想娶你”反复在她耳边回响,曲谱上的每一个音符都好似化成了“娶你”二字。
孙三娘抱着一盆浆洗的衣服过来,见宋引章坐在那里,便叫她过来帮忙,可一连叫了好几遍,宋引章才回过神来。
宋引章放下琵琶,走到孙三娘身边,见盆里的衣服明显是给男孩穿的衣裳,有些意外地问道:“这是?”
“这不是子方在来东京的路上了吗,我趁着空闲给那冤孽做的夏衣,洗过晾过,穿起来才够软,唉,也不知道他怎么现在还认不认我这个娘。”孙三娘叹道。
宋引章之前并没有听到赵衻说傅子方来东京之事,不过事后孙三娘提过,她不知道怎么能让孙三娘高兴一点,只能轻声安慰道:“子方之前小不懂事,这次来东京,肯定会给你认错的。”
“但愿吧。”孙三娘又叹了口气,她没有再提傅子方,转而问道:“对了,你刚刚在想什么呢,我叫你好几声你都没听见。”
宋引章红了脸,本想不答,却突生冲动,脱口而出道:“三娘姐,我问你件事,要是有人突然说想娶你,你觉得他是认真的吗?对了,他还是一个当官的。”
对于宋引章被沈如琢纠缠这事,孙三娘也是知道的,本来她还想着请赵衻帮忙查一下沈如琢的品行,却不想赵衻那天一走,就没有再露过面。
现在听宋引章这么一说,她当即就想到了沈如琢。
“是那个姓沈的,他说他要娶你?”
宋引章摇头:“不是他。”
孙三娘一愣,审视地看着宋引章好一会才开口,语气颇为严肃。
“你可别犯糊涂,轻易就相信了男人的话,忘了上次盼儿怎么跟你说的?女人贵在自立,我们女人不能完全靠男人,还是要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你看看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盼儿,如果不是她自立自强,也吸引不到韩王殿下。等你在东京自立起门户,到时自然有好男人上门求娶,你说那人突然说要娶你,肯定是别有用心。”
宋引章摇摇头:“我看他不是那样的人。”
“你才见过多少男人,反正你自己当心些,别又被骗了,不过你说的不是沈如琢,那是谁?”
“三娘姐,我会小心的,不会再轻易被骗。”宋引章没有回答是谁的意思,岔开话题道:“对了,三娘姐,盼儿姐去哪儿了,可是去找韩王府了?”
孙三娘一边晾着衣服,一边说道:“是去了韩王府,不过不是去见韩王殿下,韩王殿下最近几日都在皇宫,并没有在府上。”
“那盼儿姐是去见谁?”
“她是去见她的外祖和舅舅们,今日赵长史带着盼儿的外祖一家回了东京,盼儿便去了韩王府,也不知道今日会不会回来。”
没错,赵怀恩回京了。
他是上午回的东京,跟他一起回来的自然也有赵盼儿外祖父一家。
不过此时赵盼儿并没有在王府,而是在双喜楼。
之所以在双喜楼,就不得不提到赵盼儿的外祖一家了。
她外祖一家都是老实人,得知她与韩王两情相悦,是未来的韩王妃之后,不仅没有攀附的意思,反而显得十分拘谨和客气。
反观赵盼儿,因为年幼时的分别,她对自己外祖一家并没什么印象,也就导致双方相处起来都颇为不自在。
因此聊了聊过往之后,赵盼儿将她外祖一家安置到了悠然居,便借口有事离开了。
当然,真要说其实也不算借口,毕竟赵盼儿确实答应过张好好,帮张好好跟赵怀恩搭个线。
孙三娘并不知道这些,以为赵盼儿还在韩王府。
宋引章嗯了一声,由衷替赵盼儿感到高兴:“家中长辈都接来东京了,盼儿姐应该快要与韩王殿下成亲了吧?”
“估计应该快了。”孙三娘点点头,笑道:“好了,衣服晾完了,你歇着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