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了一半,但这已经足够了,是一部优秀的童话。”
“郑主编您过奖了。”王君谦逊道。
“这可不是过奖,你这本童话虽然还没有出版,但观众可不少,都在盼着看呢。”
何琼华和王君都不由笑了。
王君现场直播了一天码字,确实起到了吸引大量观众的效果。而且这个热度还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主要是观众只看了一个开头,有的捧,有的踩,争的厉害。但却给王君这本《木偶奇遇记》带来了热度。
郑主编正色道:“这本书就交给我们出版社来出版吧。我给你百分之八的版税。怎么样?”
“这个版税不合适。”何琼华立刻开启了谈判。
郑主编认真道:“何女士,你也许不了解出版这一块,百分之八已经不是新人待遇了。”
“但……”
王君摆摆手止住了何琼华,看着郑主编道:“郑主编,我先说说我这边的条件。”
“好,你说。”
“第一,这本书我要全世界同时上架。如此,最少也要翻译成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语言版本。我之所以第一个找上贵出版社,便是看重贵出版社的翻译能力和在全世界的渠道。当然,中文版和意大利版我自己写。
这是最基础的条件,如果贵出版社同意,我们才能够继续往下谈。”
“这样的话,版税……”
“先不谈版税,就谈这个基础条件,贵出版社能否做到。”
郑主编骄傲道:“做到是肯定能够做到。而且如果说在华夏,只有一个出版社能够满足你的条件,便只有我们华夏出版社。”
“好,现在我们再谈版税。我可以给贵出版社两个选择。一个是我自费出版。”
“自费出版?如果只是国内,而且印的不多,倒是不需要多少钱。”郑主编惊讶道:“但以你方才的说法,全世界发行,二十几种语言,这可是一笔大钱。你不了解这个行业。首先你得买书号,然后有审稿费,你这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得有翻译费,这是一笔大钱。设计排版费。
特别是纸张印刷装订费,按照你的计划,你印刷的肯定多,这又是一笔大钱。
仓储物流费、营销宣传费、各种税费等,因为你是全世界发行,这也是一笔大钱。”
“我不缺钱。”王君淡淡地说道:“如果我自费,我也可以给出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贵出版社将您方才说的费用汇总一下,报个数字。我们商议一下,然后我可以一次性付给贵出版社。
另一个是贵出版社,拿出来一个抽成比例,如果合适的话,我也可以同意。”
“王君。”郑主编眼中闪过了一丝讥讽,但很快收敛道:“你对需要多少钱,心里有数吗?”
“不是很有数。”王君实话实说道:“但不知道一千万够不够?两千万也可以。”
“嘶……”郑主编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但心中真的不是很相信王君有这份财力。自费出书的人他见得多了,但都是抠抠搜搜,根本没有这么大手笔的。便将目光看向了何琼华。
何琼华也淡然道:“小君不缺钱,不说他家里,便是他自己,现在正在播放的《武林外传》,他赚的就不止一个两千万。”
郑主编开始正视王君了,更准确地说,开始正视《木偶奇遇记》。
也不是说他之前不重视,之前也重视,但没有像现在这么重视。他思索了片刻,看向王君道:
“你对这部童话这么自信?”
“对!我非常自信。这部童话不仅会成为畅销书,还会拥有它应该拥有的地位。”
郑主编目光一闪:“你是说获奖?”
“对!不仅仅是获奖,还会给改编成动画,甚至电影,如此会反过来促销这本书。这是一本可以反复重印,反复发行的童话。”
“那如果是我们出版呢?”
“版税我要百分之二十。”
“这不可能!”郑主编勃然作色:“现在最高版税才百分之十五,而且都是成名的大作家。我可以做主给你百分之十。”
王君摇摇头,笑道:“郑主编,您也别为难,我可以自费。”
郑主编神色就是一僵。
忘了!
这是个不差钱儿的主!
但我怎么就不信你有那么多钱呢?
“你稍等,我得向总编汇报。”
“您请!”
郑主编匆匆离开了,何琼华压低了声音道:“小君,你真想自费?”
王君道:“能让出版社出班是最好的结果,如此他们也能够更尽心。如果实在是达不到我的预期,那就自费。当然也只是谈谈,这只是我们第一家,我们还可以去其它出版社淡淡。”
“那你的预期是多少?不会真是二十个点吧?”
王君摇摇头:“我可以要15个点。再少,我就自费。”
“15个点,已经是顶格了啊。那20个点,我都不知道你听谁说的。也许只有梁文那样的畅销书大作家,才会有吧。”
“嗯,但是这本书我真的有信心畅销全世界。”
王君现在对系统给的作品已经有了信心。这是《武林外传》的火爆给他的信心。既然必定火爆,自费也没什么,正好大钱都自己赚了。但他也知道,这样会压资金,而他主业是拍戏,这需要大钱。如果把资金压在出版上,会耽误他的主业。
所以,如果能够不自费,他还是决定分不自费。更何况,出版社出钱出版,会更卖力。
卖力和不卖力,放在一件事上,完全是两个概念。
“行,我尽量谈。如果谈不拢,我们去下一个出版社谈。”
又过了一会儿,门推开,走进来两个人。一个是郑主编,向着两个人介绍道:
“这位是我们孙总编。这位是作者王君,这位是王君的经纪人,何女士。”
互相握手,重新落座。孙总编看着王君道:“王君,我们出版社真的有诚意出版这本书。但你这本书要全世界同时发行,动用的资金真的很大。”
王君点点头,没有言语。
孙总编心中感觉到王君的难谈,方才他看了十章《木偶奇遇记》,确定这本书不说畅销吧,但最起码会卖得出去,而且发行量不会差。而且他也通过关系打听了一下王君,也确认了王君凭着一部《武林外传》赚了大钱,确实是自费的起。
更为关键的是,这本童话很适合西方市场,华夏的童话有着一个很大的局限性,在国内卖的很好,但是在国外却卖得极差。
他不担心国内的销售量,华夏出版社作为华夏第一出版社,有着庞大的能量。如果说是别的类型,销售量还会受市场的影响,但是童话真的有着独属于童话的销售渠道。
比如,小学生必读。
这个他们华夏出版社完全可以轻松运作,到时候全国的小学生都会购买阅读这本书。再以小学生为中心,四面开花,绝对会买爆了。
虽然他只看了十章,但能够看出来《木偶奇遇记》有着教育意义,非常适合小学生必读。在这种已经确定国内卖爆的情况下,这本书又符合国外的市场,可以想象将来的收益。
如此,让王君自费,出版社就赚点儿辛苦钱,这真的不符合华夏出版社和他孙总编的思维。而且一旦这样,等《木偶奇遇记》全世界买爆了,他孙总编和华夏出版社就会成为整个华夏出版界的大笑话。
就算不买爆,他也确定会赚,只是赚的少一些。所以,来之前,他已经下了决心,必须拿下出版权。但看到现在王君这个神态,心里不由搓了一下牙花子。
就烦这种有钱人!
那边的何琼华很自然地接过了谈判权,和孙总编拉扯了起来。王君就在一旁喝茶,一旁的郑主编陪着。那边在拉扯,这边也没有闲着。
“王君,以后还会继续写书吧?”
王君想了想道:“应该会,但不会是主业。我主业是拍电影。有灵感的时候,会写。”
“那到时候尽管来我们华夏出版社。”
“有了第一次合作,自然就会有第二次。”
郑主编心里骂道,这小王八蛋真难谈。这意思就是这次合作不成功,就没有了下次呗。
四十多分钟后,那边的拉扯结束。何琼华道:“小君,华夏出版社这边给16个点,我觉得可以,你觉得怎么样?”
王君装模作样地想了一下,然后点头道:“行!”
孙总编不由松了一口气,何琼华继续说道:“再就是发行量,因为你要求全世界发行,这个资金有些大。出版社的意思是首印可以少一些……”
王君这次是认真想了想道:“也行!”
孙总编这次是真的松了一口气:“那我们签合同。”
半个小时后,王君拒绝了孙总编请客,与何琼华离开了出版社。车里面,何琼华很高兴。
“小君,你这本书肯定会大卖吧?”
“肯定的。对了,让公司给我倒出一间剪辑室,我要用。”
“那个短片?”
“对!”
“没问题,你什么时候用?”
求订阅,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