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年代:从50年代开始 > 第114章 雪停 八卦 那瑛宁

第114章 雪停 八卦 那瑛宁

秦青不会骑自行车。

坐车也不熟练。

她有些想学。

回羊管胡同的路上,秦青悄声问过唐根生。

卑微的让人怜悯。

“过几日,等雪化差不多了,我带你找个空地儿骑两圈。这个不难学,练几次就会了。”

其实,唐根生想说的是‘摔几次’就自然会了。

只是怕敏感的秦青又独自emo,觉得自己不珍惜她,不受呵护。

这女人吧……

用的时候很顺手,很舒服。

可不用的时候,各有各的小缺陷。

秦青的自卑,用的时候很赞,有帝王般的享受。

用完了,回到日常。

唐根生的言行举止就不能太随便。

时刻考虑秦青的心思,避免她陷入牛角尖。

林静恰好相反。

唐根生每次跟她在一起,用起来得心应手,每次都跟花了3000块钱似的。

作风大胆,花活频出。

用完了,回到平常。

一句话便能形容——通透过的女人,那是相当之黏人。

恨不得化身油性水原胶。

吧唧一下。

自此共用一个裤裆。

备注:此处只是少量运用艺术性的描述,夸张程度并不太大。

人无完人,唐根生既然拥有了这个使命,肩负起这些责任,也必然会尽心尽力,努力做到完美。

来到羊管胡同。

秦青先一步下车,小碎步往院子里跑。

不愧是村子里长大的姑娘。

无论身体再怎么被鞭挞,疼痛只是肤浅的绊脚石。

咬咬牙,硬挺着就能过得去。

嫂嫂这人吧,心理很脆弱,但身体却很坚强。

唐根生扭过头,看到秦青上了台阶,过门槛时用手扶着左边门板。

就能猜出她其实在走路和做动作时,很疼。

可她依旧小碎步挪动的飞快。

要跟回家的唐根生拉开距离。

要去刘大妈那边接张东帆。

要表现出长嫂和小叔子之间明晃晃的关系。

用她自己的伤痛和忍耐极限。

努力去争取。

去尽可能的表现。

只为——不给唐根生添麻烦。

唐根生拎着网兜进了院。

“婶子,早啊。”

“嘿,刘大妈,做着饭呢?”

“婶儿,耿叔还没起啊?哦,倒夜壶去了?没见着呢。”

唐根生推门回了屋。

没再理会身后碎碎叨叨的议论声。

可能一开始在讨论秦青,谈论死过人的屋子以后可怎么住。

再后来便肯定会延伸一下子。

张经兴不再是三掌柜小老板了。

工人阶级,张家二代顶梁柱张康来也遭了难。

以后这一大家子可怎么活过呀?

唐根生来了院子。

必然会再次引转新的话题。

老张家注定在年前成为这一片,乃至京城很大一部分胡同里的下酒菜。

茶余饭后的谈资。

甚至是饭桌上的小咸菜。

逃不掉的。

也就没必要在意。

唐根生看的可比秦青开的多。

掀开棉帘子,进了屋。

秦青正用筷子点了煤油,给棒子瓤上怼。

“你们先吃饭,我点炉子。”

唐根生把网兜递过去。

秦青赶紧直起身,接了过去。

“我去找耿婶儿换一块蜂窝煤吧。”

秦青边忙着往外拿饭盒,边提议。

她自己的话,宁可点炉子烧煤球,也没打算浪费一块蜂窝煤。

毕竟现在公公爹不是煤铺掌柜了,以后家里买煤也得是指标。

虽然现在有很多,可也架不住经年日久的烧。

秦青很容易便代入到未来必然会逐渐困苦的生活里头去。

“你和东帆先吃饭,我去吧。”

唐根生拿了蜂窝煤夹子,转身出了屋。

“嫂子,好香,是肉汤吗?”

张东帆目光炯炯,盯着饭盒一眨不眨。

家务事跟他从来没有关系。

他只负责吃喝玩乐。

不过,那是从前。

至于以后,嘿嘿……

小家伙就有的受了呢。

唐根生换了烧透的蜂窝煤回来,垫在中间当引子。

跟最下面的蜂窝煤之间,沾了煤油的棒子瓤也被唐根生丢了进去。

棒子瓤这玩意儿不禁烧,作用也就是引燃蜂窝煤。

等唐根生呼噜呼噜扒完了自己那份卤煮火烧。

煤铲子按了按冒尖的蜂窝煤,高度就立马被压下去了。

“东帆,你搁家里待着,要是害怕就去院子里玩会儿。我和你二哥去接妈回来。”

秦青吃饭也快。

吃完了饭,顺手拿了个白瓷碗,给张东帆的饭盒替换出来。

别看张东帆就半份卤煮火烧,可他或许是跟康素萍待久了吧,吃东西细嚼慢咽的。

这会儿还在扒拉呢。

不过在唐根生看来,张东帆这个同父异母的便宜弟弟,此时吃饭已经算快的了。

估计这些时日,他也没吃着什么好吃食。

而且卤煮火烧多好啊。

有肉味,有肉汤煮泡的火烧,他爱吃着呢。

唐根生见秦青又开始舀凉水刷饭盒,上前拦住她。

“先这样吧,装起来带着,我回去兑热水刷。”

秦青迟疑了一秒钟,最终还是又盖上了盖子,用抹布擦干净外面,装进网兜里。

主打一个说啥听啥。

载着秦青去中医医院的路上,比从黑芝麻胡同到羊管胡同可轻松太多了。

秦青也很喜欢这一段路。

她能无所顾虑的抱着唐根生的腰,把脸颊贴在他宽阔坚实的脊背上。

来到医院院最近的公交站牌。

唐根生停了下来。

“你自己过去吧,中午去食堂打饭吃,多打点好吃的,别不舍得。晚饭我过来送,顺便接你回去。”

唐根生说着,掏出了提前准备好的钱和票。

嫂嫂秦青这么乖巧听话,唐根生不吝啬给自己女人提供更好一点的物质圣湖。

直白的说接秦青回去,也早有铺垫。

甚至秦青在这件事情上,比唐根生还要坦诚直接。

出门走前,秦青从家里拿了小半袋棒子面给刘大妈送过去。

这是张东帆在刘大爷和刘大妈家过夜的‘报酬’。

可能也会让张东帆在刘大妈家吃早饭。

也不是每天早饭都让张东帆吃卤煮火烧。

家里都这样了,还想好事儿。

平常院子里,早饭喝碗棒子面糊糊就很不错了。

大部分时候,棒子面糊糊都没法立住筷子。

秦青的表现预示很明显。

她现在对待唐根生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秦青下了车子,往唐根生身前凑了凑。

唐根生笑了笑,左手在她腰间搂了搂。

周边街上已经有了不少人,公交站这里也有人候车呢。

大庭广众之下分别吻就别想了。

影响太恶劣。

容易引来红袖章老太太的怒斥和抓捕。

“去吧。”

秦青偷偷捏了捏唐根生的虎口。

不是故意捏那个位置,纯粹是碰巧了。

她就是想通过肌肤之亲来表达自己对唐根生的眷恋。

和喜欢。

秦青左右看看路,走到了路对边,在拐进医院的时候,还朝着唐根生这边看了一眼。

唐根生冲着秦青摆摆手。

他之所以没立刻骑车离开,也就等这一趴呢。

果然看到秦青脸上露出了喜悦。

心思敏感的姑娘最吃这一套。

俗称:操控细节。

事毕,妥了。

就能立刻离开。

唐根生没考虑再送康素萍回羊管胡同。

他还要去木器营造厂找关师傅呢,哪乐意管继母回家的小事儿。

自个儿坐公交去。

木器营造厂里。

关师傅端着小徒弟泡的一大搪瓷缸子茶叶水,来到车间门口跟熟络的老同志们扎堆闲聊。

“嘿,张家又出大事儿了,你们知不知道?”

“哪个张家?”

“嗐,不就是北小街煤铺那个掌柜么?”

“这次是他儿子。”

“他儿子又怎么了?”

“不会也偏瘫了吧?这一家子可也太倒霉了。”

“那倒不是,死了。”

有老伙计一语惊人。

“老张头,你说清楚些,张家的哪个儿子?”

关师傅也忍不住搭话。

“是啊,老大,还是老二?”

“咋不是老三?”

“老三才半大点的孩子。”

“就是小孩子才容易夭折,都长大小伙子了,还能动不动就死?”

“听说呀,是入室抢劫,结果钱没抢多少,被家里人割了脖子,那贼人临死之前,牛角刀戳了人心脏……啧啧。”

依旧是信息的影响力中心,关师傅口里的老张头。

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家伙,传谣起来从来不直来直去。

非得七拐八绕不可。

不会断句的狗东西。

关师傅恨得牙痒痒。

其实轮到他的话,也是一般无二。

只不过他见惯了这些憋不住话的人下场大多很惨。

多嘴的毛病早在建国前就被吓改了。

但八卦之魂依旧坚挺。

这年头娱乐活动几近于无,一群老帮菜们,连找半掩门的能力都不具备,也就只能靠着这种八卦排忧解难。

关师傅话少,但好奇心一点不比别人差。

“张家老大。机械厂的那个。啧啧,死的老惨了,听说抢救了好几个小时才断了气……”

“乖乖,那得多遭罪?”

“这是遭罪的事儿吗?”

“这老张家的祖坟不是被人挖了吧,接连这么倒霉。”

“那谁知道……”

关师傅吸溜了一口茶叶水,嚼着茶味儿还浓的茶叶沫子,心下暗想。

有没有被动祖坟不清楚,可事儿办的忒不地道,把亲儿子唐根生当累赘赶出家去……

肯定是损阴德了。

唐家人是出海没的,谁知道这些年有没有游回来,飘上岸?

兴许就飘回了紫禁城,一直在瞧着儿子呢。

结果张经兴那老家伙不是个东西,有了新婆娘连亲儿子都丢。

关师傅也猜测过。

大概率是把当年的委屈都按在唐根生身上了。

赘婿翻身,亲儿子也成了出气筒。

报仇报怨,唐根生平白代唐家受过。

嗯,或许也不算平白。

谁让他姓唐呢?

“关师傅,关师傅,外面有人找。”

厂内主干道上,有人站在红砖砌的下水道沿儿朝厂房这边喊。

“哎,来了,来了。”

“老关行啊,又有活上门了。”

“越到了年根,你家伙越忙活起来了……”

工友们都是老伙计,有调侃的,有羡慕的,倒是没表面拉仇恨的。

气氛蛮和谐的。

关师傅回头,看到了小徒弟跟在自己身后,把搪瓷缸子递过去。

“别偷喝啊,我可掐准了线呢。”

大搪瓷缸子里的茶叶水就那些。

第一泡最艳,味儿最浓。

关师傅可不舍得让小徒弟们给嚯嚯喽。

看准了位置,免得他们偷喝。

小老头干木匠的,眼神要是不准,怎么评级成相当于中级知识分子的呢。

来到厂门卫处,看到了唐根生。

关师傅找人托话问黑芝麻胡同林静,其实只是知道张经兴中风偏瘫。

张康来的事情,他是刚刚才知道的。

唐根生但凡早来二分钟,关师傅或许还会以为出事儿的会是唐根生呢。

要说入室抢劫,抢张康来可没有抢唐根生更合理。

别人不太清楚,关师傅可太清楚唐根生了。

有钱。

老有钱了。

“关师傅,我过来跟您说一声,工程不变,该收拾还得尽快收拾,尽早不尽晚呐。”

“唐小哥既然这么说了,那我待会儿就让人去说一声,今天怕是来不及了,明儿吧。等明儿一早,连人带料一起过去。”

“好嘞,就这么说定了。关师傅,您可得事先叮嘱好,活一定要干仔细。”

“这你放心,出了问题只管来找我。”

关师傅心里转了好几个弯,最后还是没把宽慰唐根生的话说出来。

没到那种地步,也没亲近到那个程度。

还是装不知道为好。

就当……

依旧只知道东家亲爹中风住院这件事吧。

唐根生从木器营造厂出来,直接回了黑芝麻胡同。

南锣鼓巷主街往黑芝麻胡同拐,路面上的雪已经被清扫干净。

胡同两侧都堆积着厚厚的雪窝子。

再往里面骑,已经有个略微宽阔的角落,有几个孩童围着开始堆雪人了。

早上出门早,唐根生是撵着积雪出的胡同。

拎着二八大杠往院里走,看到背着手往外溜达的一大爷那瑛宁。

“一大爷,这是出去遛弯啊?”

“是啊,出去逛逛,晒晒太阳。”

停雪了,憋家里太久的那瑛宁自然是憋不住。

何况,他还打算再去五哥那边讨口茶喝呢。

他家的茶,可比自家的好喝多了。

“刚瞧见好像你院子还没打扫呢吧?”

“一早去了趟医院,想着回来再扫呢,咱院子里的活,我可是没赶上……”

唐根生垫了一句。

“不算什么,咱院的邻居都理解,没人吹毛求疵找麻烦。不还有我嘛,放心吧。”

一大爷那瑛宁笑呵呵的说,内容很丰富,听着也很提气。

很难想象,这跟曾经偷摸带了人冲进自己屋要抓破坏分子的老头儿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