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是四菜一汤。
五叔细嚼慢咽,看似吃的不多,其实频率一点都不慢。
从他夹菜和喝粥的状态看,五叔对今晚的伙食还是挺满意的。
或许也跟唐根生特意过来陪他聊了一个点的心意,也有不小的关系。
老年人嘛。
对态度和心意的看法还是很重的。
秦青和林静吃的也很开心。
偶尔夸赞唐根生一嘴。
多数时候都是两个女人之间的交头接耳。
叽叽喳喳,喳喳叽叽。
也不知道饭桌上怎么就有那么多私密的话儿要互相拿出来分享。
唐根生挺无语。
有什么是自己这个能够和嫂嫂、嫂子随便深入、随时深入交流的英俊无敌最俊朗不能听的呢?
锅盖头吃的满嘴流油。
但看桌上三荤一素的搭配。
连粥都是萝卜肉丝咸汤就足以判断锅盖头对今晚饭食的超级爱。
小家明半大小子,有肉就行。
如果肉做的像亲爱的唐叔叔这般好吃,那就更行了。
今晚肉菜多。
简直太行了啊。
吃完了饭。
锅盖头就黏糊着娘亲林静。
林静和秦青去后面刷锅洗碗。
锅盖头也跟着过去。
被秦青调侃儿子终于长大了,黏糊亲娘了。
其实,这话有失偏颇。
锅盖头心里是惦记亲妈林静。
但不是思念。
而是想要问她一个问题。
都怪亲妈一直和青姨待在一块儿。
不然锅盖头早就憋不住问出口了。
早晨青姨下楼扶着墙。
后来被唐叔搀扶着。
青姨没说谢谢。
这事儿,自己应不应该告诉青姨要讲文明、懂礼貌呢?
小孩子惦记一天了。
一直盼着妈妈林静来接他回家。
每天躺在床头临睡前。
妈妈总归跟自己说点话。
锅盖头就等着那一刻快点到来呢。
“剩下的也不太多了。静姐,你赶紧先回吧。天儿也不早了,瞧家明这腻歪劲儿……”
秦青笑着催促林静。
林静看了看池子里剩余不多的活。
“成,今晚你就多辛苦一点,我早回去。”
锅盖头听到妈妈说终于要走,心里开心坏了。
他并不知道其实他亲妈林静心里也有点迫不及待呢。
昨个儿就跟唐根生约好了。
今晚过去陪他睡。
林静打定了主意。
今晚绝对不是匆匆两三个小时就要爬起来回自个家。
要一觉睡到凌晨。
让男人提前调好那个大铃铛闹钟,五点前再走就不会耽误事儿。
可怜的小家明。
心心念念了一整天。
最后的结果却早已注定。
小孩子没人权啊。
妈妈也得追求自己的幸福。
妈妈也希望能够尽其所有,让家明亲爱的唐叔叔感到快乐。
林静暗自欣喜的从侧门去了隔壁院,推着凤头牌自行车来到5号院,又绕道前院。
如果不是唐根生也在。
林静一般都是吃了饭,陪秦青一起在后院清洗碗盘,然后从后面直接到4号院,再骑车回家。
而唐根生在的时候,为了能两人一起在路上相伴。
林静宁可多绕路,也要过来。
不仅多绕路。
还得去正房跟五叔打招呼呢。
两辆自行车,并排骑行在南锣鼓巷主街道上。
林静单人单车在路的内侧。
唐根生载着锅盖头。
锅盖头双手握着车把,歪着屁股坐在二八大杠的横梁上。
孩子虽小但火力旺盛。
这么冷的天,竟然不戴手套还乐意攥着车把。
是真不怕冻手啊。
一路来到黑芝麻胡同24院门口。
唐根生先一步进院。
林静则支下自行车等了一小会儿。
唐根生重新回来,接过林静的女士26凤头牌自行车。
林静路上说要去趟茅房。
她打算提高效率。
目的是争分夺秒的跟唐根生一起睡觉歇息。
先睡觉。
再歇息。
嫂子林静都已经规划好了。
连技巧和输送渠道都提前做好了准备。
嗯,也是正要去做点准备。
唐根生推着林静的新自行车过穿堂,来到中院。
锅盖头已经开了屋门,还打开了屋里的灯。
小孩子虽然不会点炉子,可拉灯绳这种简单的事情,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因为亲妈林静续了一截灯绳。
里间屋和外间屋都续过了。
小家明个头虽然不高,伸手就能够得到。
唐根生把炉子点着,还没来得及塞煤块,林静就迈着小碎步回来了。
“你先回去吧,我拾掇完过去找你。”
“好。”
唐根生起身:“家明,叔叔先走了啊,晚安。”
“叔,再见。”
锅盖头扒着里间屋门框,抻脖子出来跟唐叔叔喊。
短小可爱的右手,招财猫似的跟唐叔叔摆晃了几下。
此刻的他,还执着的认为亲爱的妈妈会在睡前陪在他身边呢。
唐根生回了前院西跨院。
半扇院门固定插上地锁。
半扇院门虚掩。
唐根生进屋,开炉封。
今晚跟昨晚的区别不在周期和时间。
而是肆无忌惮和小心翼翼。
大开大合和有所收敛。
所以,唐根生有可能会比昨晚更加消耗体力和心神。
但不会对熬夜的曲线有什么太大的波动。
嗯,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唐根生路上就得到嫂子林静只言片语的‘明示’。
对今晚的结果提前了然于胸。
不确定的只是嫂子林静安抚完锅盖头的时长而已。
但不得不佩服的一点是。
说到料理小孩子。
还得是亲妈最高效。
唐根生将一个暖壶和兑了凉水的嫂子林静专属脸盆端到拔步床小长廊备用。
将里间屋的窗帘拉上。
又大手一挥,通过系统储物格的功能将午休过后的碎发、床铺褶皱等这些,彻底搞定。
在唐根生为自己准备泡一搪瓷缸子茉莉花茶,等着过程中补充水分的时候。
茶梗还没彻底泡开,嫂子林静就已经进了院。
唐根生听到院门插门闩的响动。
很轻微。
甚至还不如嫂子林静鼻腔的喘息和心脏的跳动声音大。
唐根生放下手里的搪瓷缸子。
迎到门口。
林静掀开棉帘子,推门而入。
唐根生张开双臂,想要拥抱她。
林静第一时间却并没有投怀送抱。
而是先一步去找门侧的灯绳。
啪嗒。
外间屋的黑暗几乎和唐根生的暖箱入怀同时发生。
“老公,抱我去屋里。”
嫂子林静的声音带着颤音。
柔软无骨的清脆声儿,差点将唐根生的钢筋铁骨给泡酥了。
唐根生哪敢不从。
当即弯腰。
伸手从林静两个腿弯处穿出,将林静打横抱起。
让她逐渐火热的身躯紧紧贴到自己怀里。
林静双臂环上唐根生的脖颈。
刚刚进了里间屋,还没迈入拔步床呢。
嫂子林静就已经有些等不了了。
按耐不住了。
她双臂稍稍用力,让脑袋更贴近唐根生的左脸。
火热的气息扑面而来。
唇却有着格外的清凉和冰爽。
好半晌。
一声幽幽的叹息过后。
嫂子林静压抑着呼吸,用颤抖的声音喊了三个字:关闭灯。
……
平淡的日子既充实又和谐。
眨眼间,便到了正月十四。
明天中元节。
老京城人都很在意的日子。
但凡生活还能继续。
哪怕苟延残喘。
也会用行动来表达对这一节日的尊重。
唐根生刚刚结束了一场与嫂嫂秦青同志的密切会晤。
对于某些育儿心得和孩儿未来饮食环境以及器皿养护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沟通。
包括但不限于示范与讲解。
唐根生在五叔鄙夷的眼神里,坦然踏步出了蓑衣胡同。
刚回到黑芝麻胡同24号院自个家的前院。
就瞧见院门口北侧窗台下,蹲着一个熟悉的人儿。
瘦瘦的。
缩着脖子。
44码的鞋底子,一半踩在台阶上,一半悬空在台阶之外。
一只手夹着一根烟在吞云吐雾。
另一只手被他肚皮和大腿给压藏起来。
“四师哥?你怎么来啦?”
侯宝森扭过头,看到师弟唐根生的那一刻,差点就哭唧出声。
可忒不容易啦。
一大早被薅起来,连口热乎饭都没吃,就跑来找人。
结果别说蹭顿中午饭。
一直到这会儿。
眼瞅着晚饭的点儿都要来了。
小师弟的影子还没见着。
不是说他遇着事儿受了牵连,哪儿哪儿也去不了嘛。
不搁家待着,到处蹿腾个啥。
侯宝森可是被家里郑重其事的下了死命令。
明儿这趟差事,能搞定也得搞定,搞不定也得想法子搞定。
要不然……
哼哼。
老爷子逗乐观众是专业的。
逗哭自家娃儿,也一点都不含糊。
侯宝森打小就怕自家老爷子。
要不咋屁大点就赖在师父家里,非得学厨当儿徒呢。
大过年的也没法消停。
侯宝森整个人都冻屁了。
出门一整盒烟,这会儿掏出来给唐根生散了一根。
低头晃了晃烟盒,发现空空如也。
攥了一把,干脆就给丢水龙头下面的冰坨坨水泥池子里。
“小师弟,你可让我好等。”
打开院门,将四师哥侯宝森迎进屋。
屋里有些凉。
毕竟唐根生一早就出门了。
今儿压根就没点炉子。
但侯宝森却依旧觉得暖和。
在外面待了那么久,有个遮风挡冷的地儿,他就很满足。
“四师哥,师父不是说等三师哥回来再一起聚嘛。”
唐根生前天才收到大师兄的信儿。
三师哥那边要晚些回来。
正好越到了节日,当厨子也越是忙碌。
索性就等正月十五之后,等三师哥回来再一起去师父家聚聚。
“不是那事儿。我听说小师弟你把‘开水白菜’给改良了?”
“嚯,连四师哥您也知道这事儿啦?不会是师父那边让你过来问的吧?”
“我点炉子,你先给我弄点吃的,10点出的门,一直等你到这会儿,都快饿死我了。”
侯宝森急不可耐,走过去从唐根生手里接过棒子瓤。
熟络的催促。
不是自家亲师兄弟,谁好意思跑别人家张嘴就赶着要吃吃的?
要知道现在的粮食可金贵着呢。
每月凭票购买。
隔三差五还限量一下子。
“剩饭剩菜成不?比现做的快。”
“可太行啦,赶紧拿出来,热一套我先吃……”
侯宝森不觉得唐根生家缺吃的。
当厨子的,想要饿死也不容易。
再差的年景,总有享受高官厚禄的达官贵人。
但凡好一口嚼头,就少不了厨子的妙手烹饪。
再者,唐根生这个小师弟可是了不得。
出门前自家老爷子还特意把自己拽到书房里提点了两句。
连最难伺候的李处长都点名找他再次去做菜。
可想而知他的本事了。
倒不是说唐根生这个小师弟的厨艺就一定超过大师兄和二师兄他们。
也不是说小师弟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而是证明唐根生这个厨师行内行外本事都了得。
李处长赫赫威名,脾气不太顺和,性格比较随心所欲。
不被她厌弃的厨子就很少见。
唐根生,还是头一个被她追着要点二遍菜的主儿。
哦,对了。
小师弟现如今还顶上国宴特技大师的称号了。
侯宝森是觉得能去李处长那边做过一趟,哪怕只有一成食材落下,才几日功夫也不可能都消耗殆尽。
而且吧。
如果真的缺了吃食。
自己这个当师哥的,还能眼看着不管吗?
何况也没让小师弟隆重置办。
他就随行就市。
小师弟平日里吃啥,他跟着蹭啥。
仅此而已。
侯宝森埋头点炉子。
虽然是头一次用唐根生家的炉子。
可厨子跟炉子,那是有着先天属性压制的。
轻轻松松,三下五除二。
炉子生火。
四师哥侯宝森扭过头。
便看到小师弟正一手拎着铁锅,一手从橱柜上面摆了一溜的三个饭盒,以此往锅里扣。
折箩。
是老京城方言,也叫合菜,就是将剩菜剩饭、残羹冷炙折到一起烩了吃。
以前师兄弟在一块那会儿。
后厨忙完了,大家围在一起吃的就这菜。
只不过……
看到最后一个饭盒里倒出来的貌似是裹了一层油脂的回锅肉。
侯宝森不由啧舌。
“我说小师弟,你这吃的也忒好了吧?”
“还行吧,普通的家常菜,我记得咱跟着师傅那会儿,你最稀罕这一口了。”
有一回为了吃一顿折箩。
师父在厨房炒菜。
他看似往餐桌端盘子,实则拿了一个盆。
炒一盘倒一盘,最后还拿筷子搅合呢。
气的师父吹胡子瞪眼。
最后记得是师娘护着他,才没有屁股开花。
也是师娘又端去灶上,加了把大白菜和粉皮。
嗯。
师父他老人家也没闲着。
揣了两把干红辣椒扔里头了。
那可真的是一次美妙的体验啊。
“四师哥,有两道菜都放了辣椒,你悠着点啊。实在不行,就再搁点糖和水……”
“嘿嘿,想到初三那回了啊?我早就没事了。”
美好的记忆都是共通的。
那会儿就他俩年纪最小。
唐根生更小。
俩小家伙被辣椒辣的棉袄都湿透了。
出去玩了个把钟头。
再回来屋里,袄子脱不下来,后背成了冰板板。
铁锅上炉。
侯宝森眉头不由自主的挑了挑。
小师弟这日子,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滋润。
鱼香肉丝、回锅肉和白菜粉条炖豆腐组合成的折箩。
侯宝森别说今年,往上数一巴掌,也是头一回见。
大铝锅放到炉子上。
唐根生又拿出四个千层戗面大白馒头,切成片,放在盘子上。
师兄弟俩围着炉子坐下来。
各自夹了馒头片,往炉子外壁和烟囱连接口那边贴。
烤馒头片再加一锅炖折箩。
不用盛盘,就用筷子就着锅吃。
不是不讲究。
俩人还真就是冲着这感觉来的。
“说吧,师哥,说说吧,等我这么久,到底又是啥事?先说好啊,落作能谈,暴抓就免了……”
“成,有小师弟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侯宝森演技浮夸的松了一口气。
“我可是不到10点就出门来找你了。明天中午开始,也算是提前一天预定吧?”
嘿。
要论死不拉理儿,还得是尖嘴猴腮四师哥才行。
换了其他三位方脸的,圆脸的,除了没有唐根生帅,其他都基本一个样儿的三位师兄。
一样的笨嘴笨舌,一样的憨厚实在。
哪能干得出四师哥侯宝森这么不要脸的事情来。
“明天11点,车接车送,食材一成,到晚上11点结束,一口价300块。”
“哪儿家啊,这么豪横?”
唐根生听到时间周期,第一时间想到了二百零一住所的李处长。
但听到报价。
唐根生又立刻推翻了自己的念头。
李处长虽然吃喝不愁,但其实没有那么多钱供她花销。
很多时候都是当家的从稿费里划拨出万儿八千的顶一阵子来维持生活品质的不降落。
要是听到李处长为了一天两三顿饭外加宵夜,就敢豪掷300块大洋。
还不得气的扇她巴掌啊?
“哪家就甭问了。这事儿你也别推,要是真不答应,师哥我以后就得住在你这儿了。家里铁定回不去……”
侯宝森笑着给馒头翻了个个儿,环顾屋子。
“嘿,什么时候搭的二层啊?小师弟,敢情你这早就给师哥我准备好了?”
唐根生额头黑线。
“去哪儿做饭啊?对菜式有什么讲究?”
唐根生叹了一声。
反正明天他也挺头疼。
出去找个活干也挺好。
不用考虑如何陪嫂嫂秦青,或者嫂子林静。
还能赚钱贴补家用呢。
“明天车来接,去颐和园里边的小院子,哦,对了,必须有你那道‘开水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