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逆反童真年代 > 第一百三十一章村民求购

第一百三十一章村民求购

赵福根刚推辞完,赵矛才就上前拉着赵福根胳膊,朝着赵有才家方向走去,还边走边说道。

“去你三叔家干嘛,你三叔今天也在我老堂家里帮忙砌坟,他也在我老堂家吃饭。”

“矛才叔,别拉,别拉。我自己走。”说着赵福根跟着赵矛才朝着赵有才走去。

赵福根跟着赵矛才来到赵有才家的时候,三叔已经在一张桌子上坐好了。连赵小江也在。

赵福根跟三叔他们打了一个招呼后,就坐到赵小江旁边凳子上小声的问道,“小江,你怎么也来了。”

“我中午来送笋的时候,我爸没有让我收钱,就被留下来吃饭了。下午又去挖了一些给送过来了。又被留着吃饭了。”

“钟晶丽他们两姐妹呢,他们没有送吗?”

“送了,送完就回家吃饭了,他们是女人怎么可能上桌。”赵小江小声回道。

赵福根听着赵小江的话,看了一眼来吃便饭的,果然都是男人。一个女人也没有见着。

在吃好晚饭后,赵福根就和赵小江一起离开了赵有才的家里。三叔明天还要去山上帮着建坟墓,就留在赵有才家跟其他人商量明天砌坟的事。

赵福根和赵小江一走出赵有才家院子,一群村里的老太太抬着几竹筐剪好的麦秆走了过来。这是要连夜赶下葬时用的佛经。

赵福根回到家没有一会,刚刚在路口分开的赵小江就带着钟晶丽两姐妹又过来打牌了。

现在他们四个人没有事就在赵福根家一起打牌。都已经成了习惯了。

“福根,今天中午吃过饭我们来你家找你,李雯雯他在你家里,你把你家钥匙给她了。”钟晶丽问道。

“没有,我出去的急,门可能没有关,她可能就自己进来了。”赵福根回道。

“你们是不是已经好过了啊,我看见她是差不多要到了五点了这才回家的。在你家待了一个下午。”钟晶芬淡淡的问道。

“我们两个就是在家说说话,怎么可能好过。你可别瞎说啊。今天你们挖了多少笋。”赵福根岔开话题问道。

“我们没有挖到几颗,赵小江挖的多,一个下午又挖了三十来颗。也不知道他怎么找的,明天我们就不去了。气死人了。”钟晶芬回道。

就在四人打着牌,说着话的时候,一阵敲门声响了起来,赵福根起身打开门,只见两个村里六十多岁的妇女站在门口。

赵福根一下叫不出名字就直接问道,“你们来我家,这是找我什么事。”

说着回身连忙拿过两把凳子放到两个老妇人的身前,又说道,“你们坐。”

赵小江这时候站了起来说道,“四奶奶。六婶子。”

“小江你们也在啊,福根,我们是来找你买白布的。”赵小江叫四奶奶的妇女也没有坐下,对着赵福根说道。

“买白布?我这里也没有白布啊。四婶,你是不是搞错了。”赵福根不解的说道。

“没有搞错,这钱我们都带来了,这是一百七十块钱,我们两个也每人买一匹白布。”说着那个赵小江叫六婶的妇女拿出一百七十块钱递给赵福根。

另一个妇女也跟着拿出钱,也急忙递给赵福根,生怕赵福根不收一样。

由于赵福根比赵小江大一辈就开口叫道,“六嫂子,你们两个钱先别给我,你们说的我一下子明白不过来。”

“听村里人说,你不是给有才他老娘去县城的厂里买了两匹白布吗,而且还只要一百七十块钱一匹。”

“是啊,早上的时候有才叔过来找我的,都是一个村我能帮也就帮了。”赵福根回道。

“我的年纪也摆在这里,万一哪天跟有才他娘一样突然就去了,这身后事我们也是趁着现在能动先准备起来。这白布就麻烦你了。”四奶奶解释道。

赵福根被这么一说也明白了过来,就对着两个妇女说道,“这钱我先收下,我给你们写张收据,等下次去县城了,我就给你们带来。”

“一个村的写什么收据啊,我们还不相信你。你们继续打牌,我们就先走了。”两人见赵福根收下钱,也告辞离开了。

在两人走后,赵福根四人又打起牌来,赵福根也没有把这件事特意的放在心里,只打算有时间去县城了,顺便带两匹白布回来就行。

但第二天早上,赵福根刚刚在赵有才家吃过早饭回来,发现自己家的院子外面等着十几个村里上了六十岁年纪的老人。

他们看到赵福根回来,就朝着赵福根走了过来,直接就把赵福根给围了起来。

“各位大妈,婶子。我做了什么事,一回来你们就把我围起来了,我可没有做过坏事啊。也没有调戏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的。”赵福根连忙开着玩笑说道。

“谁管你调戏不调戏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的了,我听四嫂她说,她昨天来找你买布,我们也是来找你买布的,钱来带来了。快去开门。我们去你家说。”一个老妇女说道。

“你们也需要买布啊,我去县城的厂里给你们买布,那可是一匹匹的买的,你们买几尺的,我可带不了。”赵福根开口解释了一句。

“我家要三匹,上面还有一个大人在呢。就几尺布垫个棺材底都不够。”另一个老妇人大气的说道。

“那行,只买几尺的人就先回去,我真带不了。一匹匹买的就留下来,我给你们做下登记,下次去了就一起给你们一家家的带过来。”赵福根看着又有几个村里的的妇女过来连忙说道。

围着赵福根的妇女听到赵福根的话,就让开了路,并没有一个离开,赵福根也来到自己家院子大门,打开门走了进去。

到了屋里,赵福根让跟进来的妇女们在楼下屋里等着,自己去楼上拿了一本本子和笔下来坐到了桌子边。

等在楼下的妇女,见赵福根坐好,就一起的围了过来,围着赵福根说着要几匹白布。

这七嘴八舌的让赵福根根本就我没有办法给她们登记一个个登记。

赵福根只能放下手里的笔,站起来大声的喊道。“各位大妈,你们一个个来,你们这样我就没有法子登记了。要是这样,我就不给带了啊。”

随着赵福根的喊话落下,村里那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很快的排成了一队,赵福根也给他们一个个的登记了起来。

这些老妇人基本上都是要两匹白布,毕竟夫妻都需要准备,上面还有老人的要上三四匹。

最多的一个居然要了八匹白布,赵福根也不知道她要那么多干嘛。可能是她的子女多。

赵福根刚刚登记完一批,后面又来几个要买白布的老妇人,赵福根也是很高兴的给她们登记上。而且还都是先付钱的那种。

这毕竟是卖方市场,而且都是村里人,也不怕赵福根突然跑了,只能说现在的人还是太淳朴,不知道杀熟这个词。

就这么一个上午,赵福根基本上是没有出过门,隔个一会就有几个村里的老妇女来登记买白布。

等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赵福根把已经登记需要的布匹数了一下,居然高到两百四十六匹至多。这让赵福根也是大吃一惊。

上次张晓雅在告诉赵福根卖布的事,赵福根根本就没有当回事,现在张晓雅已经找了男朋友,这买布的自然也不了了之了。

没有想到昨天去给村里赵有才家去买了两匹白布回来,赵福根意想不到的真的就做上这卖布的生意,而且还是自己找上门来的。

赵福根本以为这种白布不好卖,想不到在农村这种白布需求量还真有点多。

现在赵福根的脑袋也开动起来,要是自己这段时间跑一下附近几个村赚上一笔也不是不可能。

但现在赵福根又为怎么把白布匹拿回来犯愁了,毕竟一匹布重量可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