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贾琮崛起 > 第一五一章:殿试

第一五一章:殿试

四月初六,钦天监算定的黄道极日。

寅时左右,晴雯、画屏、白芷、刑岫烟,董进、柳变熊等报社所有人都起来了。

寂寥星空之下,董进砍瓜切菜般劈了柴,柳氏与王氏升了火。

简单的点心之后,在晴雯的服侍下,贾琮换上了礼部发放的统一服饰,象征一青二白的白亵衣,天青色的儒袍,厚底黑面的靴子,黑纱网帽……

众人的祝福声中,贾琮登上了马车。直奔午门而去。

到了午门前的街道,贾琮下车步行而去。路上并不见官员,这是因为隆庆帝要监考的缘故,所以给休朝一天。

到了午门时,东方只是微微露出了鱼肚白,但是今科二百八十多名贡生己经到了大致一半。众贡生都按原来杏榜上的排名,有序的排列着。体仁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左元洲带领着礼部一众官员在前方引领着,维持着秩序。

宫禁要地不得喧哗,人数众多,却哑然无声。贾琮走到前方,也只是默默向左元洲行了个礼。

殿试的程序是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然后颁发策题。所谓散卷就是到保和殿后各人找各人的位置;赞拜、行礼当然是对皇上赞拜、行礼,这是进士自称“天子门生”的由来。

卯时中刻,左元洲拿着名册,开始点名。辰时初刻,紫禁城的右掖门缓缓的开了,柔和的晨曦里,以左元洲为首,众人鱼贯而入。

一路上红墙碧瓦,斗拱脊兽,宫殿参差巍峨。保和殿外面十二根合抱巨柱,以天干之数支撑主题,雕梁画栋,盘龙刻凤,沉重而又威严……

此时在大殿的里面,已经摆了六排的矮案、矮凳,右上角上摆了笔墨纸砚。

众人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方方正正的坐下之后,没过多久,伴随着一道轻盈的磬声,随即一道尖鸭嗓响起:“皇上驾到。”

闻声,众贡生立刻按照以前的排练,站到了矮案的左侧,暗中观察隆庆帝登上辇坐之后,按照排练,众人先行了君臣大礼,然后又行了师生之礼。

“众位爱卿平身。”随后隆庆帝略带苍老的声音响起。

起身之际,贾琮顺势暗暗一瞧,只见隆庆帝一身五爪黄龙袍,端坐在辇坐之上,身材中等,但因戴着前后珠玉帘的冕冠,挡着了目光,俱体的容貌却不甚清楚,只是隐约感到鼻梁很高,胡子有些花白。

而这时隆庆帝己经继续说道;“诸位爱卿俱为我朝之俊彦,朕得之何幸,此场殿试望诸位一展胸中所学,为国出力,为民兴利……”

堂堂正正,堂而皇之的一番训话之后,众人叩谢落座。然后礼部的官员开始发题。

殿试只考策问。一般由皇帝亲自出题,一般只出一题,清时逐渐增至四题。

至于考题的内容,则要看皇帝一时的心思,一般是皇帝在这个阶段注意到什么问题便会出什么问题。

因此殿试的内容极为广泛,不仅包括文化知识的测试,还涉及到治国策略、礼法、军事、君臣关系等多个方面。但绝大多数是当时的时政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皇帝希望通过殿试选拔出能够辅助自己治理国家的人才。

在这一点上隆庆帝于历朝历代的帝皇一样,也不例外。

贾琮打开试卷一看,只见上面写道:互市通商利国而控番,富国库而遏外危。而前明之始,此即乱也,上至皇亲,下只臣僚,莫不私之;后竟一发不可收拾,百姓、官兵也事之;上谋国事,而下乱之,谋私利而忘国至此,该当何治?

这个题目很长,但贾琮却知道这样的殿试题目其实还不算长的,历史上嘉庆帝出了一个殿试题目竟然多达四百多字!

而题目字多了,里面的信息就有些散乱,必须把里面的中心思想提练出来。

在仔细研读了一遍,贾琮认为隆庆帝的主题思想是在怎么治理互市通商后国内将出现的乱像上。

而从隆庆帝略带怨言的提问中,贾琮可以分析出隆庆帝有心通商,并为此下了一番功夫,不然他不会对明朝茶马互市的情况了解的那么清楚。

明代初期的茶马互市一匹上马八十斤茶叶,这其中的利润已经是非常可观了,令皇亲贵族垂涎不已,纷纷插手其中,大量走私开始,驸马欧阳伦竟因此被朱元璋砍了。

而到后期一匹上马四十斤茶叶,己经引得乡民、官兵一捅而上。

然后则是关于该怎么治理好这互市通商,隆庆帝的思想显然没有脱离旧窼,从他对皇亲、臣僚、臣民、官兵的抱怨上,可以看出他“治”的重心仍然放在人治上,只是这事以后可能牵扯的人太多,努力治了,国家消耗又太大,这他有点头痛了!

他没有注重到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贾琮认为这不怪隆庆帝。而现在贾琮考虑的是他要不要写出来。

思索了一会儿,贾琮认为写出来是无妨的,原因首先是这个观点并不具有叛逆性,写出来无碍;第二是以他会试第五名的成绩,己经保送进了老虎班,写出来,入得了,入不了皇帝的法眼,并不影响他的前途。

而若是万一入了隆庆帝的法眼,对他的前途则自然会有好处——不矫情,处于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贾琮也是想从隆庆帝身上捞些好处的!

当然他这个想法在此时具有普遍性。

当然贾琮也不会直接点出市场在其中的作用,他觉得把重点放在人心上比较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也因此隆庆帝自然不会像菩萨像一样一直端坐在那里,众生叩礼之后,他便起身回去了。

回到御书房,换了身常服,处理了一些奏折之后,隆庆帝才又起身往保和殿而去。

保和殿静悄悄的,只听到“沙沙”的落笔声,到了保和殿处,隆庆帝也放轻了脚步。

进了殿见各贡生或凝思,或挥笔,总而言之个个全身贯注。他不由的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向左元洲轻声问道:“左爱卿,哪一个是贾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