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吴王妃心思如电,但是不论如何,她是不愿意轻易放过探春的。因就见探春欲走,她急忙手臂一昂,喊道:“且慢。”
探春闻言,心里“咯噔”了一下,转身行礼道:“不知王妃还有何事?还请王妃示下。”
“我且问你,你来此,是你母亲与祖母的主意,还是你自作主张?”吴王妃说道。
探春之所以觉得贾琮这一招巧妙,是因为这一招不仅有投石问路的效果,还能巧妙的绕过王夫人与贾母的管制。
退亲这事要是成了,回头贾母与王夫人问起,她可以说当时觉察出南安郡王妃她们只是客套话,免得被人看不起,所以悄悄的去退了。
而若是退亲不成,南安郡王妃找到门去,贾母与王夫人知道了,她则可以说,她觉得南安郡王妃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或不安好心,故而试之,今所见,果然如此。
也因此南安郡王妃的这个态度实际是在探春的意料之中,也因此闻言探春回道:“王妃,小女子方才已经说了,我祖母与我母亲不知深浅了。”
“如此说来,你祖母与你母亲还不知道此事,以你我两家的身份,此事岂能说变就变,犹如儿戏。”吴王妃故意带着愠怒说道。
“王妃言重了。小女子实不敢高攀。”
而话说到这里,探春已经肯定吴王妃对她不怀好意了,心里顿时对吴王妃厌恶之极。因此说罢探春也不再理会吴王妃,转身径直离去。
“哼……”
这样的态度让吴王妃的眼睛里不由的升起了一团怒火。
而就在这时朱婵娟一身白狐裘,犹如画中的人儿从琉璃屏风后走了出来。
看到她吴王妃立刻说道:“娟儿,你看这事该怎么办?你说她是不是猜到了咱们的心思,她是怎么知道这些消息的,她们府里在朝中又没人?”
而朱婵娟闻言,却是轻轻一笑道:“母亲,你可忘了那贾琮,他身边可是有首辅之孙,次辅之子在身边呢,这些信儿他怎能不知,一定是他知会的,并让她过来的。那贾琮倒真是机敏,不过这事却由不得他,他也只能干受气。”
吴王妃倒是明白朱婵娟话里的意思,随即有些担心的说道:“为娘也是这么想的,这种事哪里由得了她了,我明天就再与她祖母与母亲说说去,只是据说那贾琮十分难缠,现在看来他已经有插手之意,我怕会有不测。”
因为贾琮以前与薛蟠诸人的争斗,再加上朱杞以前家书里所说的贾琮二桃杀三世的事情,吴王妃心里对贾琮是有些胆怯的。
而朱婵娟却是出生牛犊不怕虎,又自诩聪颖,生就一颗傲心,因此闻言说道:“这事儿他本就管不着,我倒要看一看他能怎么管?”
荣国府的情况,南安郡王妃可以说是一清二楚,闻言轻轻的“嗯”了一声。然后却又说道:“这人颇有计谋,只怕他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还是要加以小心。”
“娘,你不用过于担心,咱府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意拿捏的。”
“嗯,只是这个事还要与你哥哥说说。”
……
吴王妃母女嘀嘀咕咕着,夹杂着其它事务,直到半夜这才散了。而是夜探春却无眠了,对此事也想了极多,早上卯时起床后,便吩咐侍书赶紧去宛平,去找贾琮。
……
巳时初刻左右,吴王妃带着两个妾室,拿着那一双玉镯来到了荣国府,见了贾母与王夫人之后,叙说了昨晚探春去找她的事情,然后便顺着探春的话,说了些探春多心,两府选人都是一起上过战场的,谁也不比谁高些,两府世代较好,断断没有探春所想的那些念头之类的,然后又说了,以你我两府的地位此事绝不可朝秦暮楚,变之如儿戏之类的话。
对于此事贾母与王夫人都是一般的心思,那就是傍上南安郡王府以求外安。她们都没有想到探春会这般自作主张,因此听了南安郡王的话,两个心头的火一下子就起来了。
不过当着南安郡王妃的面她们却不好发作,反而是低声下气的陪着笑脸,说了些“探春年纪小,不懂事,她们有失家教”之类的。
但是当送走南安郡王妃之后,贾母立刻把鸳鸯派往了秋爽斋。
“三小姐一向循规蹈矩的,没想到她居然在背后偷偷的做了这事!不过她倒是有一片傲心,可惜了她是个庶女……”
一路念叨着,鸳鸯进了秋爽斋,到了门口鸳鸯喊道:“三小姐,三小姐在吗?”
而她话音刚落,回纹格的大门一下子开了,翠墨一身红裙,出现在鸳鸯的面前。
“在呢,鸳鸯姐怎么来了?”翠墨微笑道。
“老祖宗、夫人找三小姐有事。”鸳鸯回道。
说着走到了探春平素习字的大案前,一边屈膝向探春行了个礼说道:“三小姐,老祖宗、夫人让你过去一趟。”
身处其中,闻言,探春已经大致知道贾母、王夫人找她是什么事了。但是她还想确定一下,因此闻言把她用来稳住情绪的毛笔一放,微笑道:“鸳鸯姐,老祖宗、母亲她们找我做什么?”
鸳鸯叹了口气,说道:“三小姐,刚才南安郡王妃过来了,三小姐你怎么……能这样自作主张?”
“鸳鸯姐,你是个聪明的,你想想天下能有这样的好事吗!我不自作主张,她们能同意吗!”
“嗯……三小姐顾虑的是。哎……”
鸳鸯的叹息声中,探春披了白狐裘,带了翠墨,往贾母的两间小屋而去。
……
而虽然探春是王夫人的庶女,但王夫人心底却并不喜欢探春。而她对庶女、庶子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庶子、庶女只能给她面上增光,维持她相夫教子的好形象,但若是庶子、庶女让她有一点不好,那她就会不舒服;而若是赘了她,那是她绝对不能容忍的。
同时实际上她又是一个没文化,没教养,内心有些狠毒的人,因此在探春行过礼后,她立刻把脸一撂,鼻子里重重的“哼”了一声,斥道:“你做的好事!”
“探春你素来是知书达礼的,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呢?怎么把与南安郡王府的义亲给退了呢。”贾母也紧接着说道。
探春毕竟也是在她身边长大的,现在又只有探春与贾宝玉陪伴在她身边,所以她对探春还是有些疼爱的,因此与探春说话时的语气,也比王夫人委婉的多。
但是探春此时的心里对贾母与王夫人却是失望大。其实在惜春出事后,荣国府无动于衷之时她就对贾母、王夫人等一干人失望了。
而现在听她们的语气,只是顾着巴结南安郡王府,只是为了荣国府表面的光鲜,而丝毫不顾及她的好歹,这让她心里却是更加的希望了。
而对于向贾母与王夫人解释的说辞,探春也是早已想好了,因此闻言探春暗暗吸了一口气,屈膝向王夫人行了个礼,冷静的说道:“母亲休要生气,容我禀来。想来母亲与老祖宗应当知道,我府与南安郡王府相比,已是相差极大,女儿想不通南安郡王妃为何要收女儿做义女,但却知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