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抽象的学科碰撞。
原本李灿认为。
这些事情会很难办,很困难。
毕竟隔行如隔山,李灿万万不敢装。
可没想到的是。
隔着的山,是假山。
既然决定为听障人士做事,那就要了解听障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在涂靖的介绍下。
李灿恍然。
人耳朵中,有很多感受声音的细胞,这类细胞,感受的声音彼此不一,有低频,有中频,有高频。
而听障,也不等于聋,只是单纯的听力受损,或多或少影响到了生活。
事实上,真正医学上鉴定为聋的,只是相当稀少的比例。
但全国上下不同程度的听障人士,数量足有两千七百多万人。
“涂教授,相当多的听障人士分不清具体乐器音色,音高,感官中的声音严重失真,这是为什么?”
对这个问题。
李灿是最为在意的。
这直接涉及到了做事的难易程度。
原本以为,涂靖会说一些自己理解起来非常困难的内容。
可直到涂靖用自己最陌生的词汇,说出了最熟悉的内容后。
李灿才有些傻眼。
“嗯这个其实涉及到物体的震动,你应该知道,震动在传播中不是一个单独的波,而是很复杂的构造,驻波原理描述的便是这个关系规律。”
“绝大多数的听力损伤都是先从最为敏感的高频感知细胞开始的,所以,相当多先天后天各种原因导致的听障,都是高频听力损伤。”
“在部分感知细胞受到损坏的情况下,他们的世界整体发闷,会感知不到一些特定频率的声音,这就是信息缺失,谐波你知道吧?”
“.”
涂靖很努力的从他专业的角度给李灿简单的解释。
而李灿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是隔行内容,需要谨慎,一定很难理解。
可是,越听越感觉不太对劲。
当即便蹙眉思索起来。
“你等等,你这个驻波理论嗯.谐波,吗的,好熟悉,但又好陌生。”
李灿思索片刻。
豁然开朗。
只是整张表情都变的相当扭曲。
“太他吗抽象了。”
李灿绷不住的吐槽了一声,这让涂靖开始疑惑。
抽象祖师爷居然都感觉当下的事情有些抽象?
“什么基波谐波驻波的,卧槽了,这他吗不就是泛音吗哥们。”
“啊?”
涂靖人也一愣。
旋即哐哐点头。
“啊对对对,就是泛音。”
“.”
李灿属实有点绷不住了。
这对话实在是太抽象了,完全就是在跨服聊天。
把那什么波不波的谐波给翻译成“泛音”,这一下就听懂了。
自然界很奇妙。
任何声音的发声都不是单一震动。
比如,乐器发出基础震动后,会对空气产生机械波,这些谐波与基因存在分数关系。
简单描述那就是。
大家以为声音是一根线。
但其实是由线编织出的一条绳。
人能分辨音色的基本原因便是.影响音色的,正是泛音的存在。
涂靖的表达是“谐波含量与占比影响音色”。
听不懂。
但如果说“泛音含量与占比影响音色”.
李灿便瞬间全部贯通。
小提琴与笛子演奏出同一个音高,不同的歌手唱同一个音高,但感受明显不同,原因正是在于“泛音”的广泛存在。
正是由于分数关系。
所以,除了基因外,泛音的各种分布占比也相当复杂,有高有低。
对于听障人士来说,自然会有相当一部分的泛音由于听觉受损而感受不到。
所以听起来失真。
一段旋律,1726271,普通人听的高低起伏是原版,但听障很可能听到的是1020201。
一个音,包含泛音的信息,或许是17177,但在听障患者耳中,感受的到1,却感受不到7,听起来自然怪怪的。
“这和音符app的烂音色如出一辙。”
李灿吐槽了起来。
“削波了嘛.”
“啊对对对!”
涂靖连连点头。
两人面面相觑。
皆是十分无语。
“太他吗抽象了。”
“是啊,是有点抽象.”
“.但如果这么理解的话就好办了啊,这根本不叫事。”
李灿撇撇嘴。
长出一口气。
原本的紧张与压抑也淡化了许多。
正常的音乐,为了体验,会非常注重动态范围。
但在相当一部分听障人士耳中,超出一定频率的信息是接受不到的,听起来自然没有感受,会感觉音乐是碎片。
可如果不纠结治疗问题,不纠结这个人工耳蜗配套app模式的调整问题。
直接从歌曲上下手呢?
这不就会了吗?!
“原以为音乐和听障人士隔着的是一层大山,想做就得愚公移山,没想到,山或许有,但更多的,只是隔了一面玻璃。”
李灿忍不住感慨了起来。
“那砸碎就好了。”
“你是打算.”
涂靖有些发懵。
忍不住好奇的问了起来。
“也就是说,对绝大部分的听障人士而言,不是听不到,而是听不全。”
李灿直接坐在电脑前。
虽然眼前的声学软件并不是音乐编辑软件。
但依然可以作为参考。
“既然绝大部分的听障人士是高频,或是中高频听力受损,那不如,直接制作低频版本的歌曲。”
“这样,纵使是在听障人士的耳中,音乐也变的完整了,而不是缺少这个缺少那个。”
李灿的话,顿时让涂靖豁然开朗。
抱着头不敢置信,完全想不到还有这种解法。
与其他行业从业者交流果然是正确的选择!
“我给你解释一下,如果是制作之初的话,那很简单,可以针对性的对各个音色进行系统性的设置,将其从中高频转移到低频,尽可能的不超过1000赫兹,甚至是800赫兹这个范围。”
“如果是老歌的话,可以先进行声伴分离,然后由专业的制作人对歌曲各个声部进行调整,进行八度偏移。”
李灿对涂靖形容了起来。
“也就是说,正常人也可以听这种低频歌曲,只不过,会感觉很闷,听起来的感觉,无论是动态范围还是音质都完全比不上原版,但对于大部分听障人士来说,音乐将会变的完整。”
这话说出后。
涂靖顿时激动了起来。
嘴唇微微有些颤抖。
完整】
这已经是很多人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了。
“.这算是整体降调吗?”
“不是,这不只是整体降低八度的问题。”
面对着涂靖的问题。
李灿回答的很细致。
“比方说,这段旋律中,人声超了,那就将人声降key,也需要调整其他部分,但如果人声没超,而伴奏中,存在贝斯与钢琴,对人声进行了低八度与高八度的共同修饰.”
“那贝斯可以不用调整,而将钢琴进行八度偏移,让其落入范围之内。”“而为了不让声音过度失真,或是尽可能清晰的话,还需要考虑其泛音是否超出范围,超出了多少,损失的信息是否可以接受等问题。”
“需要特殊制作,但不会很麻烦。”
“.”
在得到李灿的答复后。
涂靖是真正激动了起来。
天大的喜讯降临。
令涂靖的嘴唇都有些微微颤抖。
听上去似乎确实不太难,但关键问题是,有没有人去想过,有没有人去做过。
“在咱们国家,有超过45万的孩子们有着中高频听力损失,只能感受到声音中的低频。”
涂靖双手握住李灿的手。
眼眶微红。
“如果真的可以做到,那你等于让超过45万的孩子们,有了平等享受完整音乐的权利!”
“这话说的还太早了。”
李灿轻笑着摇摇头。
“只是一个设想,要先实验,实验出真知。”
“对!实验!实验!”
涂靖完全坐不住了。
虽然。
人工耳蜗app上的模式,仍然没有解决。
但发现这种独特的办事角度,却比一切都重要。
因为,这能兼顾到助听器人群,或是不需要佩戴助听器,但有不同程度中高频听力损伤的普通人。
听力的损伤。
可能让人看起来反应慢慢的,人也笨笨的,不是听不到,而是有时候会听不清。
这样的人,想要获得关注,却又害怕获得关注。
或许不是大多数,但一定是沉默着的人。
如果“低频歌曲”的实验真的能够成功。
对社会的意义绝对不止一星半点。
说动就动。
李灿第一次见到行动力比自己还强的人。
跟随着涂靖,再次来到方文医生的办公室中。
看到两人面露喜意的前来。
方文教授十分意外。
看了李灿一眼,打趣道。
“是你?你还没放弃吗?”
“哈哈!老方,要是放弃,可真就错失了一项真正意义巨大的尝试!”
涂靖哈哈大笑着和方文拥抱着。
甚至感激的开口道。
“老朋友,真的很感谢你能把李灿介绍给我。”
“嗯?难道说你们真搞出了什么名堂?”
方文十分意外。
好奇的看向李灿。
“当然!老方,医学上他不如你,声学上他不如我,但如果说音乐上,咱俩可绝对没有可比性!”
涂靖坐下来,笑着解释了起来。
“在医学领域中,最广大的,也是最多的人,是高频,中高频听力损伤。”
“我们解决不了听障,但能解决听障无法听歌的问题,这不,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实验低频歌曲的效果啊!”
“!!”
方文震惊的看向李灿。
低频歌曲。
这种事,对医生来说很陌生,但在顶级的音乐制作人看来,却并不是无法达成的。
“有没有样本?快!我听听!”
李灿点点头。
掏出手机。
将尝试性浓缩出的一段旋律放给方文听。
戴上耳机。
方文听的很认真。
低频歌曲的感受有点像是正常歌曲的全损音质。
但偏偏。
鼓与贝斯的声音会很清晰明显。
这种低频歌曲。
正常人只要听了超过一两分钟,会感觉非常难受。
甚至会有微微恶心的生理反应。
这是源自于音频接收不平衡的自然现象。
但越是感受着身体的不适,方文反而越是激动,越是感觉这种怪招似乎真的相当可行!
“缺失的音符,短点的音阶,失真的音效,这是中高频听力损伤人士耳中的音乐。”
“完整.在完整之下,损失的一点点细节又算得了什么呢?!”
方文摘下耳机。
激动的赞叹起来。
甚至第一次感觉,这样的尝试似乎确实可行!
“这样,我会安排患者用这首歌曲进行测试,你们.”
“不止这首歌曲。”
李灿笑着开口。
“时间紧迫,这只是样本,我打算从作曲方面就试着考虑一下听障人士的接受频段,这样音质感受能更好一点。”
“要多久?”
“三天,因为林锋要开演唱会,他开完演唱会,休息过程里加个班就可以。”
“好!”
听闻李灿的回答。
方文教授一口应下。
积极推动着相关的实验。
患者真的很多。
情况不一,年龄也各自不一。
足够的样本才能求出更稳定的结论。
而在歌曲的录制上。
也并不需要耗费太大的功夫。
精心制作歌曲,届时又因为现实条件而推翻,这会增加时间成本。
所以,只是给出了基础的模型与小样,方便在实验的过程中慢慢更改。
很快。
在沟通了各个患者,以及患者的亲属后。
同意参加实验的患者们,第一次接触到了这种独特的“歌曲听力测试”。
“能听到声音吗?”
“听不到。”
“是一点都听不到吗?”
“.好像有一点,但又好像没有。”
方文教授正在问着测试人员的感受。
李灿和涂靖则是在一旁针对性的进行记录。
测试者是一位重度听损,需要佩戴助听器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能说话,但口齿上有些不轻。
“这位名叫陈俊,是9岁的时候发高烧,把耳朵烧坏了。”
方文教授对着李灿和涂靖解释了起来。
“也就是说,他在小时候,其实是有关于音乐的认知与感受的,只不过年龄太小了,到现在,他对音乐的感知力非常弱。”
一边说着。
方文教授一边点开了李灿拿出来的几个低频歌曲的音频文件。
“接下来,我会对你放一段十五秒不间断的歌曲,我们希望能够详细的了解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陈俊有些紧张,但还是点点头。
“你听听这十五秒的音乐,看看是不是连贯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