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钧峰
益州,阆中郡。
群山连绵如城关,山根下厚重地气弥散,峰峦上则有棕黄戊光升腾,乘清风入天际,化作片片灿烂云霞。
太虚之中,一着杏黄华服,生的贵逸非凡的青年正凝望着山脉中的种种异象,面上有些玩味的笑意。
杏黄的离火在他身旁悠悠燃着,一阴附丽,二阳重明,如光明依附于正道,神圣无比。
此时虽是春季,可以他立身之处炎气升腾,已如盛夏一般,草木发蔫,不复先前的青郁。
坎水清浊之流徐转,自其身后行来一女子,着一身素雅的黄衣,佩黑白长剑,背青铜剑匣,面如桃李,美而不失其锋。
两人都已是神通,自然能行走太虚,看见其中盈满的戊土异象,以及上方挂着的一处秘境。
这种异象进而影响到现实,让整片阆中郡都受戊土之气浸染,群山共振。
“你附圣丽】已成,都修到第二道神通了,雷部的那宋世明还在闭关,是不是有些太慢了?”
坎流运转,背剑女子有些漫不经心地发问,身形在天光照耀下有些虚幻,如同薄纸。
“社雷难修。”
宋世仪神情并无变化,只是声音中有些幸灾乐祸,周遭的灼热之意更盛一分,让他身旁的公孙昔微微皱眉。
“能不能收敛些?每每随你出来奔走,到处都是一片酷暑,草木焦枯,看着烦心。”
“我以朱明令】突破,这神通又称燔炎夏】,自然要这般施为。”
这位宋氏的新一代真人语气十分坦荡,丝毫未顾及下方山中的焦热之状,让一旁的公孙昔叹了一气。
“这一处秘境是古蜀的哪一位宗室?所居之处有这般气象,想来不是寻常人物。”
“钧峰王】,陈卫义,泰衡一代的人物,是戊土帝君的孙辈,在洞天中也有封地。”
宋世仪语气中有些感慨,悠悠说道。
“他修戊土,交游甚广,不以帝裔自居,当初蜀亡还有大人出手,保了他一支血裔,随着清源庙】一道升入仙天。”
一旁的女子稍稍摇头,叹了一气。
“除去赤云保下的那支,剩下的蜀国帝血,应当就是钧峰之后,这一脉倒是断的干净,居于少阴仙天,未曾理会过仅剩的帝血。”
“他们哪里敢?”
宋世仪的目光却是始终锁定太虚之中的一片秘境,时刻关注其中变化。
“蜀国偷证伏土,牵扯的因果何其大,纵然清源庙】的大人仙威盖世,可也只能保这一支罢了。”
“戊土被藏,诸修要寻,才让一支帝血和蜀民活命,如今本可留些,但国师大人看着,我等也只能听命。”
他言辞中并无什么情绪,无喜无悲,只低声道:
“若不是出了个社雷的变数,戚国师的手段你也知道,黑煞魔道的种种禁术他可是研习了不少,血祭算是最轻的了。”
一时沉默,二人无言,皆都注视着太虚中的异象,如同泥塑。
正在此时,戊土玄光开始如水波一般颤动,玄鸟鸣声响彻太虚之中,上方悬挂的这一处秘境却开始剧烈动摇,引得外界山脉随之震动。
上方秘境之中,棕黄的戊土玄光却渐渐止住,转而有柔白的己土之光升腾,整片太虚中开始显化出种种旧史异象。
交游四方,驱策英灵,拜见仙道等等,都是这位钧峰王昔日的所作所为,记载于蜀史之中。
宋世仪的眼中霎时有光彩变化,离火之性升腾不安,他几乎有些按捺不住,看向身旁的公孙昔,急急问道:
“是稷土之物?”
“正是。”
公孙昔声中有些忌惮,一旁的宋世仪面上却是显出些异样的神采。
稷土,即为己土之别称,本应在五谷、神明等等,可其最为重要也最为神妙的意向,乃是史官。
对应这司史意向的灵物极为难寻,莫说紫府级别的,就是筑基的都难得一见。
若要问为何.
宋世仪却是将目光稍稍在公孙昔身上停留,这位纸人便是出自白纸福地,以己土之妙,自奉史中走出。
戊土归于昆巍天中,诸修还能大力气去寻,可己土同样神妙,却未有一人敢去尝试谋划。
宋世仪驾驭离火,向上行去数步,似乎要走入那一片己土玄光的覆盖中,催动神通,离火延伸而出,欲要附着在这一片己土之光上。
原本汹汹的离火遇上这片柔白的己土之光,瞬时失去威势,炎夏之意不复,让宋世仪眉头稍皱。
而这一片柔白之光却如受惊,迅速向着上方遁去,渐渐化作一个圆点,就要收束。
公孙昔踏前一步,坎水神通自行运转,有灵欲清浊之变,上善顺流之德显化,她并不拔出腰间佩剑,而是取出身后的青铜剑匣。
剑匣上有玄女下山,白猿问剑之图,正是昔年开启越绝传承的信物。
她开启这剑匣,便见其中飞腾出两枚铅白的弹丸,滴溜溜转动,落到她手中。
公孙昔美眸稍凝,对着这两枚剑丸吹了一气,便自其上生出黑白二光来,生死变幻,凝如浑圆。
“疾!”
刹那之间,两枚铅丸如黑白双蛇般缠绕盘旋,左一跳,右一跃,迸出寒光万道,冲天而起。
一旁的宋世仪只觉耳中有千刀万仞交击之声响起,震耳欲聋,而那枚铅丸则化作雌雄二柄飞剑,携着一股生死轮转的剑意斩出。
‘越绝剑意果然是她得了,独这纸人得的好处最多。’”
他来不及多想,便见这黑白交织的两柄飞剑已经斩开那处圆点,己土之光溃散,隐隐显出一点缝隙来。
生死二光变化,两柄飞剑重新化作剑丸收归,而上方秘境的缝隙却在一点点扩大,似乎要显出一道门户来。
“秘境将开,按照规矩,该让诸仙道一同来探。”
公孙昔声音平淡,正在收剑。
一旁的宋世仪脸色却不甚好看,只冷冷道:
“帝家出大力开启的洞天,让这一众仙修来取,辽人来犯时怎不见这些人现身?”
这位宋氏真人的语气中颇有不满,引得周遭越发酷热。
一旁的公孙昔只将青铜剑匣重新合上,未曾多看身旁的男子一眼,淡然道:
“是你宋氏的国土、朝廷,却不是这些仙道的,谁来治国,都是一样,外夷代华的事情古已有之。这些仙宗能容忍封神之事,已经是做了最大程度的让步,不给他们好处,谁能服帝家?”
“若不是辽国多释魔,我看欢迎新主的事情不少小门小派也做得出来。奉代的帝君何等威势,几乎扫平天下,周边诸国无不臣服,可也只能用武力压服仙道,你离宋比奉李又如何?”
她谈及奉代,语气中却是隐有些傲意,让一旁的宋世仪觉得格外刺耳。
“待大离封定山水神灵,自可收复失地,再现天朝之威。”
他言语之中有些狂热,让一旁的女子稍稍皱眉,当下却未反驳,只看着上方不断扩大的裂缝。
公孙昔犹豫一瞬,还是问道:
“钧峰王的秘境.不知有哪些仙道会来?”
此地的异象已经为人察觉,消息正飞速传播,待到这片秘境彻底开启之时,整片太虚中必然都是神通光彩。
“钧峰乃是八王之一,又近仙道,私藏的宝物极多,不管如何,这一道己土之器必然有的是人来争,就连隐世最深的穆武山、始一道也有动作。
“帝家不愿再派人,那我便去争一争,只是筑基棋子该选谁好。“
他的身旁的离火光彩变化不断,灼热的暑气蒸腾,草木皆都枯焦。
一旁的公孙昔却已驾着坎水离去,遥遥叹道:
“无趣。”
她心中却是想起昔年在边疆争夺传承的时日,不知尚还能见到几位剑修?
‘可惜.袁公已经不在了。’
坎水奔流,清浊变化,渐渐消散于天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