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莽书生的水墨修行 > 第170章 外丹学习

第170章 外丹学习

第170章外丹学习

这里是一口乡间的枯井,里面早就没有井水了,平时也没人来。

当然这井还是枯井并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在枯井一侧缺了块砖的缺口处,却透着点热闹的火光。

没错,这是赵以孚他们的新营地。

自从师徒两个开始研究'无量乾坤术'之后,他们的营地位置就越来越魔幻了。

扒拉下一块井砖就能建营地,方方正正的空间里分割出了四室一厅。

他们在这里等待着同门前来汇合,同时也是准备着接下来的交流。

赵以孚是要准备去交流丹道的,故而这些天是一直和慧姑在一起学习丹道。

他的丹道基础来自红束的医术,和慧姑探讨的时候倒是恰好多有契合之处。

“只是这外丹之道终究需要多多练习才能验证,可惜一时半会儿没有那么多灵药来给你炼制丹药验证一番。”

慧姑有些惋惜地说道。

赵以孚听了则是挠了挠脑袋,他总觉得忘记了什么。

就在此时,依依忽然钻进他的衣袖中,翻找了好一阵子,忽然叼着一株灵草又钻了出来。

赵以孚看着那一株灵草茫然了一下,随后一拍脑袋从衣袖里倒出了一堆灵材道:“差点忘了,那时囚室山斜月宗覆灭,他们家的灵材库存可都在我这里。”

慧姑见了欣然道:“那好,我们开始炼制丹药。”

“好了,取出你的丹炉吧。”

赵以孚为难地说:“可我没有丹炉啊。”

慧姑不敢置信地问:“没有丹炉,那你那些益气丸和龙骨丹是怎么来的?”

赵以孚说:“都是用陶罐熬煮出来的……因为教我丹道的那位长辈是一名医师,所以我炼药都是用陶罐的。”

慧姑简直不可置信,她说:“你先炼制一份丹药来给我看看。”

赵以孚翻找了一下灵药,然后将自己最熟悉的益气丸和龙骨丹都重新炼制了一下。

他甚至是同时炼制成功的!

挑选了灵材,他直接以那一双灵活的巧手给捏碎、搓揉在了一起,然后以自身真气将药性提前融合了起来。

这是他多次炼制后琢磨到的窍门,可以加快丹药成型的时间以及提升炼成后的品相。

而慧姑则是看着他那一双灵巧的手陷入了沉思……

一个时辰之后,龙骨丹和益气丸都开锅了。

益气丸是一些不规则的颗粒状,而龙骨丹则是粘稠的药膏。赵以孚取出了药膏也不嫌烫,飞快搓揉成了一颗颗丹药。

“慧师叔,这就好了。”

慧姑有些出神,她问:“你处理药材的手法是哪里学来的?”

赵以孚:?

他双手捏了捏道:“这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有问题吗?”

慧姑道:“你这萃珍龙骨丹和朝元益气丸都已经是精品,虽然但我想若是你能再换一尊好一些的丹鼎,必然能够更上一层楼。”

说着她就从腰间的一个锦囊中伸手一摸,就取出了一尊巴掌大的小鼎。

那锦囊应该也是个内有乾坤的存物法宝,在赵以孚学会了'无量乾坤术'以后这就不稀奇了。

而吸引他眼球的还是那个小鼎,一出现便弥漫开浓郁的药香气,非常地好闻。

慧姑道:“别闻,这里有药毒,闻多了会杂了你自身之气。”

赵以孚听了连忙感受一下自身,发现果然有一些微量的杂质随着呼吸进入了肺部。

但是好在守仁法一转,也就好了。

更不用说他还有纯阳真火可以炼化这些杂质……

不过他没多说,多说了让小师叔心塞。

他只是看着这个小鼎道:“慧师叔,这鼎好像小了点吧?”

慧姑摇摇头略显自豪地说:“这是我真一道的传承之器,看似一掌可托,实则内有乾坤。”

赵以孚一听就懂:“厉害了,能够延展空间不难,但是要让这个空间能够承受丹火灼烧却不垮塌,反倒还要配合丹鼎炼药……这丹鼎绝对是件好宝贝。”

慧姑听了极为惊奇,只当赵以孚是识货之人。

她又说:“没错,此鼎名为少阳真火鼎,不但内有乾坤,还能注入真气产生少阳真火来炼药。”

“另外,在炼药的同时也能辅助融合药性从而增加成丹几率。”

“先前你炼制萃珍龙骨丹以及朝元益气丸都是用的医家处理药材以及你自己琢磨的方式,那么现在我就要教你真正丹道炼丹时该怎么做。”

赵以孚闻言立刻虚心道:“请慧师叔赐教。”

慧姑便说:“你先听我的,按照丹方顺序将第一味灵材放入鼎中。”

赵以孚听话地照做。

慧姑道:“好,可以注入真气引发真火了。”

赵以孚再次照做。

第一遍他没有出任何幺蛾子,先按照小师叔吩咐的步骤亦步亦趋地去实践。

他发现了一个特点,那就是那少阳真火的作用其实就是调整灵材中药性与灵性,与他先前做的‘预处理’其实没多大区别。

而布药的顺序则是因为不同药材在真火中‘灵化’的速度不一样。

所以一些基材需要先下去,因为这些基材的‘灵化’速度慢。而珍贵的药材要后放,这些药材大多本就灵性极佳,基本上放下去就差不多了。

但这布药顺序还要考虑阴阳五行的平衡,这是赵以孚在这一次老老实实照做的过程中所发现的关键。

平衡、稳定,这才是炼丹最重要的关键点。

然后中间调和药性的过程赵以孚也是全程以神念观察,从而了解整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而最为关键的是,这个‘少阳真火鼎’是如何辅助成丹的,这令赵以孚大开眼界看到了‘真正的技术’。

这鼎内空间竟然是在成丹之时开始不断收缩,然后以一种恰到好处的力道压迫着鼎内的药液完成最后的药性融合,使之混溶一体之后达到成丹的目的。

赵以孚取出这枚萃珍龙骨丹,感受其药性,和他自己炼制的差不多。

但是速度上却快了许多,因为他是以凡火熬煮,而这直接以真火炼制……

想到这里,赵以孚立刻将鼎中药渣倒出,然后重新操作了起来。

慧姑赞许道:“多做练习,你会渐渐明悟丹道至理,届时你上地肺山去与人交流也好不露怯。”

然而她还要再说两句,就一下子住嘴说不下去了。

因为赵以孚这第二次炼制朝元益气丸就已经不是按照她的步骤来了,而是以赵以孚自己的步骤,也就是以双手先将灵材都揉搓到了一起。

真气灌注之下,使得这些灵材本身的的灵质已经开始初步相融。

随后他再一并丢入了少阳真火鼎中炼制,真气点燃少阳真火,那炉鼎中的灵材就飞快熔化了开来,很快又随着收汁的进行而快速凝结固化……

赵以孚看到了这个时机,并未用丹鼎的空间压缩之能,而是以自身真气进行精准操控下的压缩……

没过多久,一锅颗颗圆润饱满的朝元益气丸就被炼制了出来。

甚至在揭开鼎盖的那一瞬间,似有华彩从鼎中飞出。

赵以孚看着这些丹丸露出兴奋的神色道:“果然,有丹鼎炼丹可以炼出更好的品相。”

慧姑目光呆滞,整个人都麻了。

她没想到赵以孚只是在第二次丹鼎炼丹时就已经整出了新样。

她看到赵以孚又一次尝试了起来,尤其是当她看到赵以孚直接一口吐出了传说中唯有得悟《纯阳求道经精髓才能掌握的纯阳真火……

慧姑忽然道:“师侄,这鼎就先借给你自己尝试丹道,我还有些事情要找梁师兄去谈。”

赵以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头也不抬地说:“好啊,慧师叔您自便就是了。”

慧姑牵了牵嘴角,然后有些逃跑一般地来到了梁中直的身边。

梁中直看她这副模样失笑道:“先前师妹独自面对强敌还要庇护四个孩童尚且怡然不惧,为何现在露怯了?”

慧姑扭头看了看赵以孚那边问:“梁师兄,你可通丹道?”

梁中直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重重叹了口气道:“先前为了教这孩子也学过一点,但后来发现自己实在不是这块料,也就没有继续深挖了。”

“想必,他让师妹吃惊了吧?”

慧姑说:“他一直都这样?”

梁中直捶了捶自己的脑门道:“以前也不这样的,他小时候也就是老老实实地跟我习字练画,甚至那时我还以为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稍微有些练气天赋的少年。”

慧姑迟疑地问:“那……”

梁中直没等她说完就先一步道:“从他终于打通小周天开始,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而他练气修为越深,一切都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在我还来不及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各种意义上都能称之为天才的修者。”

“为兄如今午夜梦回,最怕梦到的就是被他问得瞠目结舌的露丑模样……”

慧姑闻言也是苦笑道:“别人学丹道,初时总是会有各种错漏,甚至哪怕步骤都一模一样了也会出错,可他第二遍就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炼丹方式了。”

“他仿佛天生就能看明白那些灵材中的灵气性状。”

梁中直道:“没那么玄乎,只是他善于思考总结,总喜欢先去了解一门术法的根源,故而他总能从根源出发做出一些世人眼里惊世骇俗的事情。”

“单论本质,你就会发现他只是做了一些理论上完全可行的变化而已。”

慧姑说:“愿闻其详。”

她显然想了解更多。

梁中直迟疑一下,便举了个例子:“就拿我先前与他一同研究的‘冰莲妙法’来说好了,这门‘冰莲妙法’其实是我们修炼的另一门腿法演化而来。”

“那门腿法名为‘霜履步天’,可以将真气从阳脉运转至阴脉的时候使之由阳转阴,继而制造阴寒真气。”

“而‘霜履步天’本身对阴寒真气的运用很粗陋,可是我们的‘冰莲妙法’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精细化的锻炼。”

“这门妙法源于‘霜履步天’,但又截然不同。”

慧姑好奇追问:“那这门‘冰莲妙法’又有何神妙?”

梁中直一下子被问住了,他犹豫了一下,随后说:“‘冰莲妙法’对于旁人来说,大约只是一门华而不实的功法,不仅习练困难又没什么实际作用。可对于我们师徒来说,这就是我们对阴寒之力的一种验证。”

慧姑闻言似懂非懂。

她看似博文广知仿佛什么都懂,可实际上她所知道的都是她的师父在临终前告诉她的,而她终究只是一名尚未结丹的年轻修士,许多修炼上的东西却没了领路人。

梁中直看她这种情况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干脆喊了一声:“君信过来!”

赵以孚连忙捧着那丹鼎一边炼丹一边过来了。

慧姑看到他在炼丹的时候还能端着丹鼎行走,又是眼皮一阵乱跳。

“师父,何事?”

梁中直说:“为师准备考校你一下《纯阳求道经究竟掌握到了什么程度。”

赵以孚也不在意,道:“好,师父您请问。”

梁中直就这么大大咧咧毫不避讳地开始讲起了这《纯阳求道经,他其实并非考校,更像是与赵以孚共同探讨……这边是坐而论道。

他提出一个问题,两人共同解答,却是将一个个修行的问题都给讲得明明白白。

这个过程他们并未避讳任何人,因为这时他们所探讨的事情都属于是个人修炼的体悟,与门派传承无关。

但这其实又是最为基本的一些东西,有心者只是听了这些体悟,或许自己就能琢磨出一些修炼的门道来。

同时这也是梁中直对慧姑的帮助。

这修行界,阳神便是巅峰,而在攀登这巅峰路上的师徒两人其实在修行界已经算是高人一等的存在了。

他们在此论道,对于周围所有听到这番辩论的生灵来说都是一份机缘。

只是收获最大的还是慧姑,她修的也是《纯阳求道经,是以从中得到的启发才越大。

看着讨论中的师徒两人,慧姑意识到这其实是在向她剖析金丹大道的本质啊!

她内心触动,眼睛微微发红,想起那将她抚养长大的师父终于忍不住抽泣了起来。

赵以孚和梁中直停了下来。

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慧姑摸了摸脸抬头说:“对不起,我失态了,让师兄和师侄见笑了。”

梁中直笑而不语。

赵以孚则是说:“师叔,其实结丹很简单,不行先等我把现在这个碎了再给你演示一遍……”

这话有些过分了,慧姑猛然扭头看过来,脖子里都发出了‘卡吧’一声响。

那表情,简直如同‘见了鬼’。

忽然她明白赵以孚为何有个‘鬼见愁’的绰号了:这见鬼的玩意儿好令人发愁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