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0131知名作家里也有老网虫啊】
这几十个等着要签名的选手,一大半都没带《明朝那些事儿。
有人甚至拿出复赛邀请函,让陈贵良直接签在上面。
“不是,兄弟,你好歹拿个小本子啊。”陈贵良笑道。
其他选手一阵哄笑。
那个选手也不觉尴尬,反而振振有词:“你签名在上面,正好跟邀请函一起保存。”
又有人问道:“陈贵良,北大好不好玩啊?我也打算报北大。”
陈贵良忽悠道:“元培班特别好玩,全校课程任你选,想学哪门就学哪门。你如果能上北大,可以报元培班。”
“真的?”这倒霉孩子心动了。
一边签名,一边闲聊,折腾好一阵终于完事。
“嗨,学长。”
一个在签到处帮忙的小姑娘挥手道。
陈贵良依稀有些印象:“你是?”
小姑娘说:“我叫张宜薇,去年的b组一等奖,今年以a组身份参赛。你前些天在魔都签售,我还去现场支持了。”
“多谢。”陈贵良道。
小姑娘又拿出一本书:“这是我的散文集样书,下个月正式出版。不止送你一个,我今天已经送出去好几本。”
陈贵良稍感惊讶,开玩笑道:“都不给我们买书的机会?”
小姑娘说:“首印册数不多,很多书店买不到。”
陈贵良翻开散文集看了几页,发现风格跟郭小四是一挂的,顺口说道:“我在博客上帮你推荐一下。”
“那太好了。”小姑娘非常高兴。
这个小姑娘,目前在读高三,今年会进复旦哲学系,后来成了复旦的教授。
“陈贵良!”
一个声音传来,陈贵良扭头看去,却是北大中文系副主任曹文宣在喊他。
除了曹文宣,还有其他名校的教授。
他们都是评委。
各校的招生老师,今年也会来。但想给降分名额够呛,都是把一等奖获得者,列入“招生重点关注名单”,过了投档线就能录。
也有提前报自主招生的,只要笔试过关,又有新概念获奖加持,面试基本上都能通过。
陈贵良跑过去跟他们汇合。
复旦中文系主任陈教授笑骂:“你这小子不地道,去年竟然放我鸽子,不声不响跑去读北大了。”
“没放鸽子啊,”陈贵良喊冤道,“我报北大之前,还专门给陈主任、汪主任打了电话。”
南开的许教授说:“你那个校内网,都快期末了传到我们学校。期末考试期间,我听到有一群学生在考场外聊得起劲,还以为他们在讨论期末试题。结果我走近了一听,竟然在商量给哪个女生投票选校!”
“哈哈哈哈!”教授们闻言大笑。
厦大的林教授说:“我们学校倒是还没有选校的。”
“林教授当年就是校嘛。”中山的程教授说。
在一片笑声中,林教授煞有介事道:“你们还别笑,当年如果能投票,我还真有可能选上校。我年轻那会儿特别时髦漂亮的。现在不行了,都奔着五十岁去了。”
陈贵良说:“开年之后,我尽快把校内网发展到厦大。到时候评厦大校,专门给林教授开一个通道。”
北师大的童教授说:“这可不能反悔啊,说到就要做到。”
林教授连连摆手:“别带上我。”
一群教授在那儿等电梯,其他选手见陈贵良跟教授们谈笑风生,全都投去羡慕的眼神。
家长们更羡慕,恨不得陈贵良是自己的儿子!
晚饭时间还没到,陈贵良跟着众人,来到楼上某个小厅喝茶吹牛。
不多时,作家评委也来了,跟去年的阵容大同小异。
余桦一看到陈贵良就说:“妈的,我版税才分12%,你第一本书就拿15%。”
陈贵良纠正道:“是保底15%的阶梯分成,照目前这个销量来推测,最后应该能拿20%。”
“这是人话吗?”余桦指着陈贵良,扭头看向其他作家。
苏同说道:“这种人就该打一顿。太可气了!”
叶兆衍好奇打听:“给作家那么高的版税,出版商有得赚吗?”
不等陈贵良回答,马源就笑道:“赔本的买卖会有人干?”
余桦说道:“下次出书,我也找陈贵良那家出版公司。”
这当然只是说说,他们不会轻易换出版社的。
程村说:“你那三国杀不错,我还充了会员,这个月天天都玩。”
“您还真玩啊?”陈贵良惊讶道。
去年他就问了某些作家的联系方式,有人愿意给,有人敷衍过去。
只要是留了电话号码的,陈贵良都发短信让他们玩三国杀。
但他真没想到,程村居然会去玩,而且还充值了会员。
毕竟这位50岁了,头发都已变得白!
程村说道:“我凭什么不能玩?我跟你说,除了榕树下的艺术总监,我去年又做了99书城的总版主,还是‘小众菜园’的版主。”
陈贵良道:“明白,您是老网虫。”
程村得意洋洋:“我不仅自己玩三国杀,还把阿城也拉进来。”
“写《棋王那个阿城?”陈贵良问。
“除了他还有谁?”程村说。
陈贵良忍俊不禁。
三国杀也是棋牌类游戏,写《棋王的阿城玩一玩也说得过去。
程村还吐槽道:“阿城太抠门了,他赚那么多版税,玩游戏都舍不得充值。”
得,还是个白嫖党。
余桦问道:“三国杀很有意思吗?陈贵良给我发短信,我当时懒得下载。”
程村强力推荐:“真的好玩,我不骗你。这段时间我都不写书了,天天泡在论坛上,发帖累了就玩三国杀。”
“那我回去也下载一个。”余桦也快要入坑了。
陈贵良打算改天给他们寄实体卡牌,说不定余桦还会拉着史铁生玩几局。
铁疑对此没兴趣,她问道:“陈贵良,你入作协不?”
这里的作协,特指中国作协,铁疑目前是副主席。
陈贵良问:“我够资格了?”
“够。”铁疑道。
“那我入。”陈贵良对此无所谓。
铁疑道:“换届发展新会员的时候,我让人打电话通知你。”
陈贵良道了一声谢。
曹文宣说:“你干脆把京城作协也入了。”
曹文宣是京城作协副主席。
“好,我一起入。”陈贵良来者不拒。
反正以后跟某些作家保持距离就行,作协活动他得看自己有没有时间参加。
这些教授和作家们,今年对陈贵良都比较热情。
肯定不只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陈贵良开了两家公司也是原因之一。
当然,《明朝那些事儿的销售势头,以及陈贵良拿到的版税分成,也确实足够震惊作家圈子。
他们写书那么多年,就没见过拿20%版税的!
当晚,陈贵良被余桦和程村拉着喝酒,醉醺醺回客房睡了一宿。
次日的活动与他无关,他只需参加最后的颁奖仪式即可。到时候媒体记者也会来,陈贵良算是捧一下人场。
选手们去参赛时,陈贵良直奔东方卫视。
他要录制的节目是《东方夜谭,中国最早的脱口秀节目,这玩意儿今年即将打破收视记录。
一般都是请明星当嘉宾,陈贵良其实还不够资格。
但快过年了嘛,没有影视作品需要宣传,明星们忙着走穴或回家过年。
这种时候,不容易邀请到有分量的嘉宾。正好陈贵良的书在热卖,就当是替补请来录一场。
主持人叫刘义伟,以前在央视做美食节目。
“你好,老乡。”刘义伟直接说起了川蜀方言。
“老乡好。”陈贵良笑道。
“莫要喊我老相好。”
“谐音梗要扣钱。”
“哪家的规矩?”
两人在后台瞎扯一通。
刘义伟说:“录制的时候不要紧张,说错话也没问题,我们后期会剪掉的。节目总共30分钟,前15分钟是脱口秀。后面15分钟,才是我们的访谈内容。我可能会跟你聊半个小时,但最后要剪掉一半。”
“没问题。有台本吗?”陈贵良问。
刘义伟道:“没有台本,想到什么说什么。”
刘义伟的脱口秀才是有台本的,用幽默讽刺的犀利言辞,评价当下的热门事件和社会新闻。后来的什么《壹周立波秀,只不过是捡这档节目剩下的。
陈贵良坐在演播室后台等着,拿出手机无所事事玩贪吃蛇。
“陈先生,该你了。”一个女工作人员提醒。
陈贵良走去演播室坐下,够简陋的,就一张桌子两把椅子。
“不要坐得那么直,随意一点。”刘义伟说。
陈贵良从善如流,翘起二郎腿歪坐着。
一切准备就绪,刘义伟朝前方比了个ok手势,对陈贵良客客气气说道:“今天该怎么称呼?陈作家还是陈老板?”
陈贵良说:“我高中有个外号叫陈大侠。”
“我读书的时候也爱看武侠小说,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当大侠。你喜欢哪本武侠小说?”刘义伟道。
陈贵良道:“古龙的《欢乐英雄。”
“那本书我看过,情节忘得差不多了,就记得郭大路和王动。”
“还有燕七和林太平。”
“对对对,我想起来了。最近在看什么?”
“《狼图腾。”
“嚯,这本书去年卖得火。我久仰大名,哪天也去看看。”
“没必要看。”
“为什么?”
“浪费时间。”
“啊?”刘义伟瞬间警醒起来,他前半段的脱口秀,虽然言辞犀利幽默,但不会得罪某个具体人物。
陈贵良道:“看了《狼图腾,我第一反应是作者当年怎么考上的社科院研究生。”
“怎么讲?”刘义伟小心翼翼。
陈贵良说:“毫无逻辑,自相矛盾,跟小学生写的一样。”
刘义伟道:“你这么敢讲吗?”
陈贵良道:“我记得你们嘉宾访谈的宗旨是:最有名的人,最有趣的人,最有说头的人……机锋交错,绵里藏针……我不是什么名人,得把机锋交错给补上啊。”
刘义伟装模作样面向镜头:“以下仅为嘉宾观点,与本人、本节目无关。特此免责声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