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地主家的狗腿子 > 第二五九章京师乱战(中)

第二五九章京师乱战(中)

掌灯时分,第二届阉党大会于奉圣夫人府邸召开。

赴会成员分左右两排落座,与上朝之时颇有几分神似,不同的是排位顺序并非按照官职品级,而是按照辈分,是根据论资排辈落座的。

左边一排坐的都是魏公公的嫡系同属内廷,分别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秉笔太监李永贞、乾清宫管事太监王朝辅、以及在内监帮魏公公代写文书的刘若愚等一众由内廷组成的嫡系。

干儿子第一排,干孙子第二排,曾孙辈的第三如此递增下去,橄榄孙之辈排不上名号的只能是重在参与了。

王体乾是魏公公的嫡系干儿子,因此坐在离魏公公最近的那个位置,而右边的庶出则是以顾秉谦大人为首,工部尚书姚思仁虽然是初来乍到却也是紧挨着顾秉谦大人,是魏公公的干孙子辈的,而且还是长孙。

姚尚书不是第一批入阉党的成员,却能一下子进步的如此之快,那是有原因的,当然,姚尚书没有顾秉谦大人那样的手段,让魏公公收了自己的儿子当干孙子,自己捞了个便宜干儿子的辈分。

姚尚书能在魏公公的众多子孙之中一下子脱颖而出,那是因为姚尚书比较孝顺长辈。

为了能搭上魏公公这班特快车,姚尚书先是拿出了这些年在任上捞的钱财,最后更是为了能在魏公公的众多子孙之中博得头彩,姚尚书豁出去借了天桥上放高利贷的银子。

黄天不负有心人,姚尚书的一片赤诚之心打动了魏公公爱财之心,魏公公吃饱喝足松了松裤腰带,高兴的拿出本子让姚尚书入了族谱,虽是庶出却也是长孙,顺便包办就业给了个工部尚书。

由于送礼下了血本,到工部就任的第一天姚尚书就打算一展拳脚放开手了干把本钱给捞回来。

此次修缮宫廷的钱款也正是由姚思仁闹出来的,美名其曰为皇帝陛下修缮宫殿,其实宫殿年底刚刚修缮过,最多也就是补补屋顶上的瓦片。

不过是巧立名目向户部要钱罢了,这笔修缮的工程款一下来魏公公先是孝敬头一份,而剩下的,姚尚书则要用来填补一个窟窿。

一个月前,姚尚书就任工部尚书,接手的第一大工程便是为皇帝大人修陵,急于回本的姚尚书开足了马力,加班加点的捞,终于捞出了事情。

急于回本的姚尚书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领导模范作用,上行下效,工部官员们在他的光辉带领下,没几天就把修建皇陵的工程给整停工了。

部长大人捞钱不遗余力,做了光荣的榜样,底下的官员们自然也没有不捞的理由,个个争先抢当岗位小能手,姚大人贪墨材料费,工部官员就克扣民工的工钱和口粮钱。

短短一个月不到修陵用的工程款已经被吃了个干干净净,连民工的工钱都发不出,皇陵工程目前已经停工,这事被姚思仁暂时压住了。

魏忠贤拿出户部尚书呈给皇帝的那份折子:“都给咱家瞧瞧吧。”

大堂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魏忠贤手中的那本折子上面。

一番交头接耳后,工部尚书姚思仁率先发话:“干爷爷,户部存心是不给干爷爷您面子,熊廷弼提出的三方布置策,要在天津、登州、莱州设立巡抚,打造战船,屯兵于山海关,需要花费军饷百万,熊廷弼虽是经略,可谁不知道兵权在巡抚王化贞手里,这两人互不对付,王化贞怎么会听熊廷弼的,熊廷弼要那么多军饷干什么,干孙子就是觉得这事户部仗着有内阁撑腰存心跟干爷爷您过不去!”

顾秉谦早就一门心思想要入阁,魏公公却没怎么放在心上,跟里魏公公半年多,只将他从礼部副部长升为部长,想要更上一楼层的顾秉谦感觉机会来了便接下里话茬。

“干爹,儿子觉得姚尚书说得在理,这事明摆着,王化贞是叶向高的门生,叶向高怎么会不向着自己的门生,内阁是绝不会批了熊廷弼的这笔军饷,而巡抚扬州、苏州等地漕运的御史近日变会入京汇报,户部不是没银子,就是欺负咱们内阁没人,这才把事情捅到里内阁去,内阁里那班人跟赵南星、邹元标那伙人关系好着,儿子看那,这事十有八九是没下文了。”

“两位尚书大人所言极是,两淮、两浙、河东等地盐运司已于三日前抵达天津渡,孩儿派锦衣卫查看过了,三条船满满的载着收来的税银,少说也有两百万两税银,天津那还停着十余艘从严州府、济南府、杭州府、苏州府、湖州府等地运来的丝绸绢纱,户部哪里会没银子,银子这会儿怕是也已经到了户部正在清点入库,老祖宗不过是想为陛下修缮下宫殿,户部和赵南星那帮人串通一气成心给老祖宗难堪。”田尔耕插话道。

这次的工程款就算户部不批也就少里几万两银子的收入,魏公公即使手头在紧也不差这点银子,可事关面子问题,户部不给魏公公面子,内阁也不给魏公公面子,实在让魏公公太下不来台,于是魏公公生气了。

魏忠贤一拍扶手,近乎吼叫:“真是岂有此理,王安在时内阁那班人与司礼监来往的密切,怎么到了咱家这里,赵南星那班子人就处处与咱家作对,一个修缮宫廷的折子说驳回就驳回了。”

魏忠贤的这一声低吼将大堂震的回音四起。

见魏公公发怒了,左边内廷的嫡系们在也坐不住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不得不说话了。

“干爹您消消气,您犯不着为了那班人气坏了身子,干娘会心疼的,儿子觉着咱得想点办法送些人入阁才行,前阵子内阁那些人上折子说三道四要赶干娘出宫,陛下照办了,不过,干娘出宫后陛下思念成疾不能食寝,又让儿子下旨又召干娘回宫,为此刘一璟与孙如游二人闹着要请辞回乡,陛下没予理会,请辞的文书还在司礼监的文案上放着,儿子觉得干爹不如向陛下说说这事,将这两人的空缺补了,这样内阁也有个自己人看着。”

所有人的神经都因为王体乾的这番话开始紧张起来,在场的阉党们看了眼王体乾,接着又望向了魏忠贤。

但却没有人敢站出来毛遂自荐,这倒不是阉党的诸位兄弟们谦虚搞什么礼让,入阁,那是多少人的做梦都想着的事情。

大堂突然安静里下来只是因为入阁与今日的大会一样,那也是讲究论资排辈的,想要入阁必需是被选为庶吉士,进过翰林院深造出来才能入阁的。

在场的人虽然很多,但是按照资历辈分来算,在朝廷上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在阉党里,论资排辈能与东林党一较高下的只有魏广微与顾秉谦两位,魏广微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被选为庶吉士。

而顾秉谦的资历更老,他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庶吉士培训完后就分配到了翰林院担任编修一职,论资历是足够了。

其余的人都是万历四十年后的二甲乃至是三甲的进士,辈分不够老,混过翰林院的也少。

顾秉谦等这一天也等了很久了,在一片安静的大堂上,顾秉谦主动请缨:“干爹,儿子愿意入阁替干爹您分忧。”

魏忠贤的目光移到了顾秉谦的老脸上,不知是心疼干儿子一大把年纪还要入阁,还是生怕这位干儿子猝死在工作岗位上,自己要黑发人送白发人,魏公公叹了口气把头转向里王体乾。

“体乾,你觉着如何?”

王体乾瞅了瞅顾秉谦,又朝后张望下坐在后排的魏广微,他现在是曾孙辈分的,然后对魏忠贤说道:“诶,回干爹的话,儿子觉得先保举魏大人更为合适,首辅刘一璟请辞回乡后首辅的位置必然是由叶向高接手,儿子听说魏大人的父亲与赵南星是故交,既是故人之子想来推举魏大人入阁赵南星那班人也不会太为难,待魏大人先入了内阁在递个折子将顾大人也一并拉入内阁。”

魏公公听了王体乾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魏广微正值壮年又是本家,还与赵南星有点关系,这样一来保举魏广微入阁似乎更为容易。

“广微,咱家明日就向陛下保举你,入了内阁可得给咱家盯紧点。”

魏广微由于坐在靠后的位置,正拿着一方秀帕轻轻的嗅着,虽然这方秀帕早就散了味,可每次闻一闻都能让他精神抖擞,这是可厂公千金用过的贴身物件。

魏公公的喊话惊醒里魏广微那没羞没躁的黄粱梦,他收起那方秀帕,端正了神态上前回道:“承蒙厂公提拔,显伯不胜感激,今日显伯定以厂公您马首是瞻,厂公您就放一万个心,显伯绝不让厂公您失望……”想了想魏广微还是没敢说出那句请求赐婚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