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伐齐 > 第108章 夫妻话别

第108章 夫妻话别

那么,宇文邕为何没有趁南陈北伐的大好时机出兵关东,反倒在陈军攻克寿阳不久主动派出使臣与北齐修好了呢?

这就要说到前面提到的摆在宇文邕面前的第二道难题了。

陈军兴师北伐的消息传至长安,卫王宇文直头一个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跑来向他请战,要求率军东征,讨伐北齐。宇文邕虽然没有立即答应宇文直的请求,但心里也在跃跃欲试,做好了出兵的打算。

然而,短短几天之后,从塞外漠北又传来了一个消息:突厥大可汗木杆病重不治身亡,将突厥汗位传给了其弟阿史那库头,也即之前的地头可汗,现改称佗钵可汗。

不知读者诸君还记得否,这位先前的地头可汗在突厥三可汗中分统东面,曾接受过北齐佞臣和士开的重贿,主张联齐伐周。

因此,北齐一经得知木杆可汗临终前将汗位传给了阿史那库头,即抢先派出使节以前往吊唁为名,携重金出使突厥,游说佗钵可汗出兵关中,牵制北周,令其难以分兵东征。

在这种情势下,佗钵可汗遂派人来长安向宇文邕和阿史那静云传话,点名要他俩以晚辈的身份亲自前往都斤山为木杆可汗戴孝发丧。

宇文邕虽然没有亲身到过突厥,可平时也听皇后阿史那静云说起过,突厥人死后,并不像中土那样讲究丧葬礼仪,上至大可汗,下至普通百姓,往往都是在人死后的次日清早即聚集亲属部众,将尸体当众焚化了事,寓意人生来由大地供养,死后也应将躯体还给大地。即便是身份尊祟之人需建坟墓,墓里埋葬的也往往是其生前穿过的衣冠、用过的器物。

显然,受佗钵可汗指派,来向他夫妻二人传话之人自都斤山抵达长安之日,木杆可汗的遗体极有可能早就当众火化了。

宇文邕据此判断,佗钵可汗其实并不真的指望周朝的皇帝皇后能够前往漠北为木杆可汗守孝发丧,多半是受到齐人的煽动,存心为难自己,从而达到索要更多财物的目的。

可是,他本人固然可以把佗钵可汗的要求当做是勒索财物的托辞而不加理会,作为木杆亲生女儿的皇后阿史那静云却禁受不起父亲死后自己拒不前往守孝发丧的愧疚和骂名,得知父亲的死讯后,痛哭三日,最终还是请求宇文邕允准她返回突厥去为父亲守孝。

尽管宇文邕料定,阿史那静云此一去,他夫妻二人只怕是会山河阻隔,今生今世终难相见了,但思量多日,又找不出充分的理由说服她不要去。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她的请求。

阿史那静云离开长安的前一晚,宇文邕早早地便处置罢朝务,来到了锦云宫,想陪她多呆上一会儿。

阿史那静云从夫君连日来的反应中隐约察觉出了他对自己的担心,却比宇文邕料想的要乐观一些,因此反劝宇文邕道:“陛下不必为臣妾担忧,多则三五月,少则一两个月,臣妾也该回来了。”

“朕听说,突厥来使曾向皇后提出,要你带娴儿、贽儿一同返回漠北奔丧,皇后为何一口回绝了呢?”宇文邕故作不解地问道。

“两个娃儿还小,臣妾担心他们耐受不得塞外的苦寒,所以......”阿史那静云回避着宇文邕的目光,答道。

“朕叫人准备了两万段上好的绢帛,就作为你此次返乡的祭礼吧,还有皇后日常喜食惯用之物,朕一并命人收拾停当,皇后明日动身时也带上吧。”宇文邕没再往下追问,只是体贴地叮嘱道。

“多谢陛下了。臣妾不在长安的这些日子,陛下千万要善自珍重,切莫过于操劳,伤了身子。”阿史那静云说着,忽然鼻子一酸,淌下两行泪来。

“皇后也需保重。你如今的身份已不同先前,孤身一人返回漠北,诸事都须小心谨慎,切不可与人发生争执。哦,朕今日同老五商量,调他身边的裴祥带二百军士明日护送你北上,你如用得着他,尽可留他在身边做个护卫吧。”

“邕郎,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臣妾终究是要返回长安来的。”阿史那静云忍不住泪如泉涌,轻声啜泣着向夫君保证道。

“朕知道。”宇文邕温存地将皇后揽入怀中,安抚她道,“至今朕还后悔,早些时没有坚持要你回漠北探病,以至于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

“那都是臣妾心甘情愿的,怪不得陛下。”阿史那静云忙伸手堵住了宇文邕的嘴,十分罕见地露出娇嗔的神态,紧紧地依偎在他的怀中,呢喃着说道,“恳请陛下一定要答应臣妾,倘若臣妾此行发生不测,务请陛下要册立娥姿姐姐为后。当初,她为了我让出皇后之位,这些年落得在宫里没名没份的,受尽了委屈......”

“不许你说这样的话。”宇文邕心下一凛,也效仿阿史那静云,抬手堵上了她的嘴,轻声嗔责道,“不瞒你说,朕已传命给裴祥,不论何时何地,只要皇后下定决心要返回长安,都要他保护得你周全,竭尽全力也要将你平平安安地送回朕的身边来。”

阿史那静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汹涌澎湃,紧紧地抱住了宇文邕......

事情的发展却远比宇文邕预料的还要坏:佗钵不仅真地扣留了回乡奔丧的阿史那静云,而且还在阿史那静云尚未返回都斤山前,就在暗地里唆使吐谷浑悍然撕毁不久前才与周朝达成的协约,公然派兵深入周境烧杀抢掠,侵扰西疆。

由于与突厥的关系出现了巨大的变数,宇文邕审时度势,不得不忍痛舍弃了出兵伐齐的打算,再次派使臣前往都斤山面见佗钵,劝说他不要误受齐人的挑唆,早日放还皇后,停止背后在西疆所搞的一切小动作,并许诺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每年向突厥的贡奉。

佗钵见周朝使臣终于说出了要增加每年向突厥贡奉的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冲周使竖起三根粗胖的手指,蛮横地勒索道:“你们周朝如今的疆域已大过齐朝近一倍,往年的贡奉却还少于齐朝,这样,怎么配得上做我突厥大汗的侄女婿呢?回去转告你们的皇帝,要想维持与我突厥的亲密关系,使我朝在齐周两国之间保持中立,每年至少应增加三倍的贡献!否则,本汗也很难约束儿郎们不到渭水畔饮马放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