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伐齐 > 第115章 大言不惭

第115章 大言不惭

殿外侍立的护卫闻声一拥而入,就要驱赶杨素。

“且慢!”杨素神色不变,从容喝止了众护卫,傲然说道,“不辩忠奸,赏罚不明,如此昏聩庸碌之君,在下保之何益?”说罢,伸手解下冠带,掷之于地,昂首朝殿外走去。

在旁陪侍的元伟等人无不闻言色变,都暗自替这口没遮拦的小子捏了一把汗。

“陛下,这杨素原属宇文护同党,今又口出不逊,当堂辱骂君皇,实乃罪不可赦。臣请陛下速诛此贼,以敬效尤。”卫王宇文直忙指示护卫上前摁住杨素,抱拳向宇文邕建议道。

带杨素入宫觐见的小司寇元伟见势不妙,心中着急,“扑通”跪倒在地,乍着胆子替杨素求情道:“请陛下念在杨素此次随臣办差颇有报效的情面上,开恩饶他一条性命吧。”

齐王宇文宪本也想开口替杨素向宇文邕求情,但听到宇文直指称杨素为宇文护同党,不由得心内一凛,遂忍住了没说。

“元伟,他为朝廷出过什么力呀?”宇文邕对宇文直的建议不置可否,面色阴沉地问元伟道。

听元伟详细禀报罢杨素在邺都的所做所为,宇文邕冷冷一哂,颇为不屑地训斥杨素说道:“尔不过是依勋公之计行事,略尽微劳而已,何敢狂犬吠日,口出狂言?朕姑且念尔替父讨封,尚不失人子孝道,暂饶尔不死,还不速速退下!”

杨素也不谢恩,甩开护卫,就往外走。

宇文直恼他无礼,再次进言道:“陛下宽厚,但对此等无君无父之辈断不可姑息纵容。杨素目无君上,依律当处杖刑。”

宇文邕原是受杨素的言语所激,一时动怒,才要撵他出去,后来听杨素责怪他忠奸不分、赏罚不明,才意识到自己将主动归降南陈的长胡公元定和城破被俘的杨敷相提并论,确乎不妥,遂产生了一丝悔意,这才借故向元伟询问杨素在随他前往邺都办差时立下的功劳,欲宽免了他。

此时见宇文直仍旧不依不饶地要求惩处杨素,宇文邕心念一转,便命护卫拦下杨素,存心问道:“若朕今日纳卫王之言,当堂杖责了你,你心中未免不服。你既向以贤能之士自许,朕不妨给你一个为显示才干,也图自救的机会:近日陈朝遣使来长安请求朕发兵与其夹攻北齐,如你当堂能够草拟出一份令朕,及齐王、卫王等皆感满意的回复文书,也算得是为朝廷尽了力,功过相抵,朕便免了你这顿杖责。你可情愿?”

杨素慨然领命道:“就请陛下赐下笔墨,在下援笔可就。”

在陪侍众人诧异目光的盯视下,宇文邕命人给杨素拿来笔墨纸张,杨素就站在几案前,提笔在手,略一思忖,即刷刷点点写出了一份给陈朝的答复文书。

在这份答复中,杨素只字未提北周正迫于突厥施加的强大压力,难以分兵东征的困境,而是站在南陈的立场上,从战略、战术角度客观分析了南陈如欲继续北伐,将面临的诸种不利局面。譬如杨素毫不隐讳地指出,南陈号称最精锐者是其水军,而一旦继续北上,进入平原地带,水军将无用武之地,南陈不得不以步军对阵尚保持超强战力的北齐骑军,胜算极小;而且,北伐各路兵马远离江南腹地,如果北齐实行坚壁清野,势必造成南陈军队粮晌补给上面的困难,极易引发军心恐慌,从而导致战事不利。

据此,杨素建议陈朝应巩固已经取得的北伐成果,转攻为守,屯兵于两淮之间,伺机再图灭齐。

宇文邕仔细看罢答复文书,见杨素在解释北周为何不出兵夹攻北齐的原因时,仅写了短短的一句话:“近来太后病势沉重,不宜兴兵东征”,此外满篇皆是分析北伐形势,力劝南陈罢兵固守两淮的内容,初时以为有点文不对题,答非所问,后来细细思之,越想越觉得杨素此举甚妙,紧紧抓住了北伐战事的关键所在,既充分体现了朝廷对南陈北伐的关切和支持,又显示了不卑不亢的态度,使南陈从中挑不出毛病来,其见解和思路都远在自己之上。

尽管心中已对杨素称赏有加,宇文邕却依然不动声色地将文书转交给宇文宪、宇文直二人,要他们提出意见。

宇文宪只迅速浏览了一遍杨素拟写的答复文书,就抱拳向宇文邕建议道:“此人知兵,可入行伍为将。”

宇文邕遂不待宇文直再说什么,冲杨素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只要日后经查实,你父亲在被俘后没有变节归降北齐,朕自会给你一个交待的。齐王既说你知兵事,自今日起,你可入宫暂充内史下士一职,在朕身边参赞军务吧。”

杨素万没想到宇文邕非但没有追究他的无礼言行,还擢拔他到身边参赞军务,当即躬身深施一礼,谢恩道:“陛下如此宽容大度,令小臣颇感无地自容。今后唯当殚精竭虑,以效犬马。”

“哦?方才还横眉立目地骂朕是个昏君,怎么一转眼又赞起朕宽容大度来了?”虽然与杨素只是初次见面,宇文邕也瞧出他性情爽直,身上确带着股洒脱不羁的名士风范,不禁大生好感,笑着打趣他道。

“陛下慧眼识臣于尺书之间,且毫不计较臣犯颜直言,虽古来贤君,莫能如也。臣对陛下之倾服实出自肺腑,没有一句谄媚之言。”杨素当面拍起马屁来,也毫不脸红面热。

“哈哈,小子,在朕身边努力办差吧,不愁将来没有荣华富贵的。”宇文邕被杨素逗得开怀大笑,亲切地勉励他道。

“启禀陛下,臣只怕富贵来逼臣,臣却无心谋取富贵。”杨素见皇帝转怒为喜,得意地一时忘形,竟大言不惭地答道。

数月之后,宇文邕果然命人查清了杨素之父杨敷当年被俘之后,的确没有变节归降北齐的事实,履行承诺,下诏追封其为大将军,并赠谥号为“忠壮”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