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宋魔术师 > 第75章 冯渥邀请开赌局(祝所有书友花好月圆,中秋快乐!!!)

第75章 冯渥邀请开赌局(祝所有书友花好月圆,中秋快乐!!!)

皮雄简单客套了一轮,就向曾册介绍起了他这边的筹备情况。他这边已经叫手下找好了20个木匠,40个石匠,20名泥瓦匠。还有几个画匠、裱糊匠和铜铁匠。都是全幽州最好的匠作。至于物料,只要曾册开列清单,皮雄就会安排人去采购,银钱全部由皮雄他们支付。曾册像个领导一样听完了皮雄的汇报,心里既觉得皮雄能干,又觉得皮雄狡诈。曾册本想从物料方面做些手脚,多赚出些银子来。现在皮雄却把采购权抓在他自己手里,这让曾册没办法操作了。

先开了工再说,以后有的是办法从你手缝里抠出钱来。特么的还想防着老子,老子虽然不是贪官污吏,但耍些小把戏的本领还是有滴。这一番献礼过后,兄弟几个怎么也要赚些个辛苦钱吧。曾册心中腹诽着,表面上一再恭敬地感谢皮雄。

曾册最着急需要确定的就是献礼的地点,他要制造的宝物是不可移动的。皮雄告诉曾册他已经跟赵王高勋商量过,赵王已经给划出了一块地皮让曾册他们专门制造宝物。皮雄没有告诉曾册的是,高勋决定宝物如果出众,就以赵王献礼的名义将太平王夫妇和王公大臣一起拉到宝物现场。如果宝物不理想,他们就当没有此事,另拿出一笔银钱充当贺礼。

皮雄告诉曾册那块地皮已经圈出来了,赵王已经派出了军队将周围隔离开,不让不相干的人进入。明天一早曾册他们就可以进入现场。曾册对皮雄一再致谢,他喜欢跟皮雄这种人打交道。他这种人有能力也够阴险,既是强劲的对手,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酒桌上那么多人,一直听着他俩说起没完,别人不敢插话,冯渥听得早就不耐烦了,他一直忍耐着,等到他们把关键内容都说完了这才拍着桌子搅局道:“这酒吃得好无趣,净听你们两人聒噪了。你们先自罚三碗。”

皮雄正事已经说完,就由着冯渥出来浑闹。皮雄和冯渥是高勋手下的两员大将,都是归为心腹的部下。但两人的能力、性格和提升途径完全不同。

冯渥才智平庸,原是高勋家里的一名家将,靠着对主子的忠心一路被提拔成一方大员。冯渥知道自己斤两,既没武功更没文采,他所有的前程只能靠高勋的赏赐。所以冯渥只能忠心于主子。皮雄则是靠智略和军功一步步打拼出来的。他早于冯渥掌兵,也早于冯渥出任外地官员。高勋用的是皮雄的才,用冯渥是他的忠。

有了冯渥的掺和,酒桌上立即热闹起来,在他的指挥下,那两个陪酒的虞侯和都头频频起身给曾册三兄弟敬酒。看到成快脚他们腼腆的模样冯渥就故意戏耍他们,一会儿说他们不懂礼数,应该讲礼尚往来。一会儿又说他们像个小娘子般不济事。有了冯渥搅局,那两个虞侯和都头更加殷勤地劝酒。

成快脚被逼得一再用眼神向曾册求援。曾册想着以后他们都要独当一面,眼前这酒局也是一场锻炼。于是故意装着没看见,让成快脚和肖五子自己处理。还是肖五子比成快脚更早地适应了酒桌上的气氛,慢慢地变得主动出击,敢于给皮雄和冯渥他们敬酒了。成快脚也就跟着肖五子学得有模有样。

皮雄这场酒宴是公事公办,等到酒桌上气氛活跃起来后他就找了个借口提前退出了。冯渥接过了主场后闹得更加欢快。看到后来成快脚和肖五子两人满脸通红,走路摇晃的样子十分开心。他吩咐手下去取来骰子和骰盅,就在酒桌上跟曾册玩起了骰子。

冯渥是个嗜赌如命的人,平时在军营他没事都会组织起个赌局。上次到易州他也是听说易州这边有赌局才逼着没里安带他去的。眼前正好有曾册,冯渥当然不会轻易放过曾册。曾册没有按照赌局的方法只由庄家摇骰子,而是每个人轮流坐庄,在场所有人一起参与。冯渥觉得这个玩法好,参与的人多了更加刺激,于是在酒精的浇灌下赌性狠狠爆发了一回。

这一次没法出老千,曾册也不必单独护着谁,只是席间的游戏,结果冯渥输得最惨。成快脚跟前堆起了一堆铜钱。曾册这回又发现了成快脚的一个新优点,那就是他冷静,很少情绪。如果锤炼锤炼将来很可能成为赌场高手。

冯渥这次输了钱但却很开心,他浑身酒气地搂着曾册的肩膀道:“曾册,你在易州就答应过,要在辽国这边开个赌场。你现在已经到辽国了,赌场打算什么时候开?”

曾册为难地说道:“眼下要为赵王做事,等这件大事完了再说。”

冯渥重重拍着曾册的后背道:“你好好地给赵王做事。赵王就是咱们的天。他老人家可是仁厚长者,赏罚分明。你这件事情做漂亮了我保你在辽国畅行无阻,前途远大。”

曾册被冯渥的酒气薰得几欲做呕,只得憋住呼吸连连点头。冯渥继续喷着酒气道:“赵王从不亏待为他做事的人。我冯某也是如此。曾册,还有你们几个小兄弟,你们做的这个宝物要是让王妃高兴了。我冯某就把幽州的宅子拿出来,给你们开赌局用。”

就在曾册着急如何脱身之际,皮雄的亲兵跑来伏在曾册耳边小声嘀咕了两句。冯渥见亲兵竟然无视他的存在,跟曾册讲起悄悄话就怒意陡生,过去推了一把那亲兵道:“你这撮鸟,当冯某是甚等人……”

曾册连忙拉住挥拳要打的冯渥,那亲兵唬得慌忙跪下叩头道:“将军恕罪,皮将军叫属下告之曾小官人,明日赵王召见小官人。皮将军令我叫小官人早日回宅歇息,不可误了明日进见。将军恕罪。”

听到“赵王”两个字,冯渥顿时清醒了不少,他连忙推着曾册道:“曾册你好福气,你今晚才到,赵王明日就召见你。赵王的恩情厚重,你等赶快回去。快回去。”

冯渥说着又转身向着陪酒的虞侯和都头道:“你等快些去安排车马,快送小官人他们回去。”

赵王高勋此时的官职是南京留守,相当于后世的北京市高官,但略有差别。辽国是契丹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契丹民族是游牧民族,他们过得是逐水草而居,他们没有固定的居住点,都是驱赶着牛羊群四处游荡。他们的家就是帐蓬,就是后世的蒙古包。所以他们的朝廷也是一样,皇帝及中枢不久驻一地,而是随着季节四处游走。被称为“四时捺钵”。并在辽国四地指定四座都城,分别是上京临潢、东京辽阳、西京大同、南京幽州。

南京留守不仅是管理南京地方政务军务的地方官,还代理着部分的朝廷职能。而且因为辽国采取南北两种政治制度的关系,即北府按照游牧文明的部落化管理,南府按照中原农耕文明的郡县制管理。南京恰恰是南府中枢所在地,南京留守也就有了统管辽国整个农耕地区的职责。

在辽国创立之初,耶律皇族以及萧氏后族等契丹贵族都重视北面的部落统治,幽云十六州从石敬塘手中得来便宜,起初也没太当回事,继续委托当地的汉人官僚管理统治。但随着时间延长,农耕创造财富的能力以及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彻底征服了契丹贵族,他们这才意识到与辽阔的草原相比,面积十分狭小的十六州生产的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超过了北面的游牧地区。而且固定居住的民众动员和税收能力也远胜游牧。这才逐步重视起南部农耕地区的管辖权。

可以说自辽太宗、辽世宗两次进击中原失败之后,辽国对中原地区已经由攻势转为守势。契丹贵族无法获得新的农耕地区就只能消化已经占据的幽云十六州。他们大批地从北边的游牧地区南下,到幽云地区抢占和购买土地,开始在南部郡县中安插自己的势力,将北部的军事力量向南面运动。

这股契丹贵族的南下运动直接引发了与当地原来汉军势力的反弹。这就是赵王高勋以及皮雄、冯渥等人正在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勋父亲原就是后唐高官,后与石敬塘一起反唐建立后晋,此时的高勋就已经是后晋的高官了。再等到辽太宗灭后晋时高勋直接投降了辽国,被辽太宗封为了秦王。从他的经历上看历史上倒是有个人的经历跟他十分相似,那就是吴三桂。

曾册觉得高勋的剧本简直被吴三桂原封不动地照抄了一遍。二人都是中原王朝的官二代,后来都投降了中原新王朝,再后来又投降了北方蛮族,最后终于都起兵造反。曾册读辽史资料时,说这个高勋曾经想在幽州地区种植水稻。辽帝也没细想就打算批准所请。但辽帝的一个心腹提醒说,如果准许高勋在幽州种植水稻,那么幽州周边全是水田,骑兵根本无法通过,这是高勋有异心的表现。辽帝听后没有批准高勋的请求。不久后高勋就事泄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