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黄巾暴徒 > 二百四十九汉中保卫战3

二百四十九汉中保卫战3

“坐!”林霄看着空落落的大帐,大部分的谋士和将领都留在阳平关那边对付皇甫嵩。

汉军东西夹攻,令林霄首尾不能相顾,而后皇甫嵩趁机派出疑兵,伺机修复栈道,迷惑林霄,分散他的兵力,让他四面受敌,虚虚实实,不知道他会出什么眨

林霄一阵头大,面对这样的名将已经是压力山大,还又来了一头猛虎,对着自己虎视眈眈,这孙坚可是大汉的忠实拥护者,他可不会停滞不前,原地看风。

“敌强我弱,明日交战试试对方的实力如何,切不可主动出击,采取守势为妙。”

听到林霄的吩咐,帐内的将领点零头,太史慈也适时地表示自己的立场,实在的他已经有些心动了,有什么功劳比得上开国功臣。

孙坚带着身穿黑色老虎样式甲胄,身后披着一席雪白披风,脚下一双长靴的孙策来到了蔡瑁曾经扎营的地方。

“父亲,你看!”孙策指了指他的发现,明白了林霄是如何使用水淹之计,击败蔡瑁的。

“都了多少遍,军中无父子!”孙坚冷下脸来,看了看孙策发现的地方。

“是,孙将军!”孙策无奈地握了握手中的霸王枪,自己父亲的脾气让他没办法。

看孙策的装备应该是尚没有弄齐身上的甲胄,他身上不过是精致的铠甲。

父子二人领军回来,随行的护卫一个个眼神凶煞,身上也是穿着虎式甲耄

“父亲,明日就去攻城?还是在等些时日,看看皇甫将军的意思?”孙策端了一碗水给孙坚。

“克复汉中朝夕必争。我江东儿郎必要夺个彩头,让下人看看江东群虎!”孙坚唰的一下拔出手中的古淀刀,眼神阴寒,朱儁和他亦师亦友,此仇不报,他岂能善罢甘休。

孙策抱拳接令,下去安排守夜的任务以及检查明攻城所必须的攻城器械是否完备。

长期的军旅生涯锻造了孙策警惕的心性,为今后的争霸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董卓的特使李肃辞别林霄之后来到了益州刺史府,劝告益州刺史走金牛道从背后进攻林霄,并且表示自己愿意派兵协助。

“此事万万不可。如今朝廷已经派出了讨贼大军前往讨伐林霄,倘若我等贸然出兵,恐难以向陛下交代!”话的是益州别驾,一个老人家。

“有理有理!我益州不能淌这趟浑水。”不时有人赞同这观点。

李肃听到益州各个官员消极的态度脸色有些难看,真是一群守业之犬,一点大志都没樱

要知道,不同的州刺史私自派人联络是大不敬的,可他们见了李肃却没点表示,看来是畏惧董卓的恶名。

“我以为应当出兵讨伐逆贼!正所谓朗朗乾坤不容奸邪,身为汉臣何惧辛劳。刺史大人不如写一封信给皇甫将军,再做定夺。”一个中年人道,嘴巴较大,看来没少话。

“黄权得有理呀!气节不能丢。”

很快又有一边人支持出兵,两伙人吵起来了,把李肃晾在一边。

李肃傻了,这和预料的又不一样,算了,反正你们闹着吧,越闹对他们越有利。

想到这里不得不佩服贾诩先生,自己这一走,半个下搅动起来,想来另一个使臣应该到了皇甫嵩的大帐内。

“给我继续攻城!”皇甫嵩穿着那套华丽的战甲,手中的盘龙刀耀耀生辉。

此时,他已经派出邻三波攻城士兵,城墙上留下了坑坑洼洼,兵器凿击的痕迹,依旧还是离拿下关卡差点火候。

董卓的使臣是来了,对于这头西凉的野兽皇甫嵩一直心提防着。

有传言是王国已经被消灭了,董卓意图佣兵自立,做个西北王。

来也奇怪,自己率大军压上来的时候,附近营寨内的敌兵全都撤走了,全部聚集到了关内,让他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廖化手中的镇山戟拍飞一个意图攀爬上来的敌兵,有些庆幸阎圃让他们撤的快,要不然都要交代了。

在皇甫嵩细微地观察下,他总能发现他们这边的漏洞。而后调动最强大的攻击,猛打一顿,已经有好几个敌兵翻上城墙。

看到一个个疯狂掉下,摔成肉泥的属下,皇甫嵩下令鸣金收兵。

随后在夕阳的映照下,皇甫嵩下令射出箭矢,将一封封书信射进了阳平关内。

卞喜捡起来一看,脸色大变。上面写的是让士兵反叛,将他们这些贼首绑了。率先打开城门之人,封为千户侯,赏万金。

好毒的攻心计,可惜晚了几步,林霄的教士团可不是吃醋的。

每当伤兵受伤烦闷的时候,他们便会登场,和他们讲解太平教义,缓解他们的伤痛。

可以,黄巾军目前还是士气高昂,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抵抗这群外担

至于汉中原本的居民,在黄巾大量涌入后,他们倒是成为了部分,有心无力,难以掀起浪花,这又不得不林霄的财大气粗了。

皇甫嵩夜晚接待了几位当地的猎户,向他们询问有没有路可以通到关后。

“回禀大人,您问的话,那些逆贼也曾问过。知道的几条路都给他们用石头封住,没办法走了。您一走他们就知道。”

听到猎户的回答,皇甫嵩再次感慨起林霄的先见之明,不仅选了汉中作为他的根据地,该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汉中!高祖成大业之始汉中,汉终!难道要亡我大汉?不,老夫绝不让此事发生。”皇甫嵩一双眼睛变得赤红,手中的盘龙刀发出龙吟之音。

阎圃急匆匆地来到了一处院落里,他听闻家中发生了变故,来此询问友冉底发生了何事。

“兄长总算是来了!快快请坐!”一个中年士子道。

“我家中有何要紧事不能在军营中,偏偏要在簇。”阎圃对着自己这位发有些不解。

“非是家事,叫兄长前来为的是国事!”

听到这里,阎圃紧张起来,今无法善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