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商业兄弟 > 第340章 092大策划

第340章 092大策划

休息了三天,萧文生安排王慧丽和张佳妮通知众人开会,共同商讨北方集团的成立。

萧连树和秦俊忠众人盼着这一天盼了快十年了,接到王慧丽的通知,他们早上八九点到了会议室。昨晚他们没有聚会,睡的都很早,个个精神抖擞。

九点半,萧文生进了会议室,他请众人坐下,笑着叫来萧连松,“这是我侄子连松,他是中央财经大学财务管理博士,咱们北方货运的财务系统全是他一手创建,以后他也是我们北方集团的财务总监。”

萧连松谦虚地笑着说:“哪里,哪里,二叔过奖了,我以后也要向大伙多多学习呢?”

萧连树笑着说:“二叔,素梅是后勤总监,连松哥是财务总监,慧丽是秘书长,咱们有点像古代的三公制度了。”

萧文生哈哈大笑,“我也想六部呢?”

秦俊忠也笑了,“最好不要六部了,给我们一点管理权吧。”

萧文生又笑着介绍何金志,“这位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信息管理博士,原来在南洋科技美国工厂任副总经理,陈叔得知我要组建北方科技,把他举荐给了我,他以后是咱们北方科技总经理。”

萧连树和秦俊忠等人急忙鼓掌表示欢迎。

“金志,以后的科技是通信和自动化,中国也急需这样的人才,你现在加盟北方集团,这是喜降甘露呀。”

何金志笑着讲解说:“通信不仅仅是网络和电话,也是信息传递,信息传递给机器,这是自动化,这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萧文生看着众人除了韩国和,都是蒙头蒙脑的,笑着说:“金志,以后北方集团成立了,你好好地给我们上上课。”

何金志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一说技术,情不自禁了。”

萧连树笑着说:“没事,我们听着很有趣。”

秦俊忠也说:“我们是一群土老帽,人家说自动化和科技化,我们都以为远在天边,但听你这么一说,很有道理,也很切合实际,接地气。”

萧文生笑了笑,“咱们以后也要学会自动化和科技化。”

何金志看着众人,他们有的和自己年纪差不多,有的甚至比自己都年轻,却一个个是掌管几千几万员工的总经理,暗暗佩服萧文生的慧眼识人和领导能力。

萧文生等萧连树秦俊忠等人和何金志一一寒暄几句,何金志挨着韩国和坐下,接着说:“何总回来这段日子,一直在北京策划北方科技,现在已经有了雏形,咱们北方集团宣布成立的时候,也宣布北方科技成立。”

众人一听萧文生要组建北方集团,十分高兴,纷纷鼓掌,一来庆贺北方集团成立,二来欢迎何金志加盟。

萧文生请众人停止鼓掌,“第二件事,是北方地产成立,人选,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了,嘉良这些年卧薪尝胆,这个北方地产的总经理非他莫属了。”

秦俊忠拍着手说:“这叫实至名归。我有几次想请嘉良来我公司帮我,但想想萧先生给他的安排,不敢打乱萧先生的计划。”

萧连树也忙说:“嘉良,我新收购了两家水泥厂,以后你用,尽管说,我保证优先给你。”

李红旗笑着说:“以后你地产公司要钢材,尽管和我说,保证是低价格高质量的钢材。”停了停,“我们北方钢铁的炉渣废物利用,也成立了一家砖厂和水泥厂,你需要,尽管说话。”

萧文康也笑着说:“你们建材的运输,交给我了,不管你的项目在哪,我保证第一时间运达你的工地。”

萧文生咳嗽一声,“北方集团的总裁,好像是我,你们拿着我的资产做人情,像不像话,这叫徇私舞弊,懂吗?”

秦俊忠笑着说:“萧先生,我们也是帮嘉良尽快进军房地产,以及占领市场,北方地产赚了钱,不都是你的吗?”

萧连树也笑着说:“二叔,尽管你不抛头露脸,但咱们这些人,心里有数,你是我们的灵魂,也是我们的大老板,我们不过是群策群力,帮你多攥点钱。”

何金志看着众人,一阵感动,他们尽管有上下级,但有说有笑,共谋齐策,这和中国的国企管理,台湾韩国的等级管理,以及欧美的开放管理又不同,他们好像一个家族,萧文生是族长,他们是族人,但他们是平等、民主、开放的。

韩国和笑着说:“金志,他们是这样,你慢慢也习惯了,以后科技公司需要设备,给我说,我保证给你生产出最紧密的设备。”

何金志叹口气,“美国人以自由民主著称,但他们之间,少了你们这种亲情友情和凝聚力。”

韩国和笑着说:“萧先生看似很冷酷,其实内心火热,咱们这些人,大都是看着他这个人而来的。”停了停,“我研究生毕业后,原想去,被萧先生说服,来了北方,北方集团收购东北机床后,我被任命北方机床总经理。”

萧文生叫众人停止议论,率先鼓掌庆贺陈嘉良出任北方地产总经理,众人也急忙鼓掌向陈嘉良表示庆贺。

“第三件事,也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事。一晃,咱们来西城十年了,这十年,大家有哭泣也有欢笑,又悲伤也有欢乐,也有不少人离开了咱们。但咱们成功了,现今咱们旗下的货运、煤矿、奶业、食品、粮油、钢铁和工业等等,都已经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酒店和商业也在大幅进步,科技和地产新成立,大家不负所望,终于在有了自己的江山。这十年,我是采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称霸策略,尽量减免政府和同行对咱们的重视。现在,大家不负所望,在自己的行业内,都有了非一般的成就,除了红旗,大家也都办好了移民,我想,咱们是时候向世人宣布,咱们北方集团成立了。”

萧连树笑着说:“二叔,咱们早该公开了,现在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些公司总经理,却不知道你这个幕后大老板。我们怕泄漏你的秘密,彼此之间,都不敢多联络,搞的像地下工作者。”

李红旗也说:“萧先生,咱们西北钢铁的技术和实力,已经不输给德国企业,上海钢铁和北京钢铁是国内钢铁业老大老二,这是咱们让给它的,不论技术和实力,咱们都比他强多了。”

萧文生点点头,“全球的商业会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垄断,咱们的整合,也是为了应对全球商业发展的趋势。”

萧文康笑着说:“文生,有了整个北方集团做后盾,我们北方货运再和人家竞争的时候,腰杆子也硬了很多。”

萧连树笑着说:“二叔,这些年,你一直在幕后,我们顶在前面,我们自己都不自信,现在北方成立了,你出来带着我们,我们也都有了底气,有了干头。”

萧文生看看众人,“现在,中国的经济重点有三个,北京,上海和南城,我想请大家发表一下看法,我们的总部放在哪儿,对我们的未来发展比较有利。”停了停,“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上海是经济中心,南城是一个新兴的城市。如果大家有好的提议,也请提出来。”说着看看王慧丽。

王慧丽领会,急忙拉来一个书写板,拿着书写笔,等众人发言。

萧连树第一个发言说:“我选择北京,中国是一个政治影响经济的国家,尽管咱们都打着外资的口号,至少目前来说,咱们仍是一家民营企业,咱们尽管不和政治牵扯,但咱们仍然摆脱不了政策。”他说完,王慧丽急忙记下来他说的地址和选择理由。

萧文康第二个发言,“我选择上海,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从清末开始,上海便是咱们中国的经济中心,论人才论素质,上海都是最佳的经营环境,咱们的目标是全球市场,自然要选择以全球窗口的上海了。”

李红旗第三个发言,“我选择北京,如果咱们能和几大部委处好关系,咱们收购和扩大生产,都会事半功倍。”

房世良笑着说:“叫我选择,我选择省城。”

众人一阵大笑。

秦俊忠等众人笑结束了,“我和世良一样,选择一个省会级城市。毕竟,像咱们这么大的集团,是一个省或城市的经济命脉和税收来源,政府会处处给我们政策优惠,到了北京,像咱们这样的企业太多了,不能享受更多优惠政策。”

陈嘉良笑着说:“俊忠说的好,除了红旗,我们都移民了,也不怕地方政府。咱们要想快速扩大,最好是能从地方政府手上拿下最多的优惠政策。”

萧连雯笑着说:“现在地方政府给予我们优惠政策,是想我们踏踏实实地留下,一旦我们发展壮大了,有能力摆脱他们的控制,他们或者找人控制我们,或者扶植一个竞争对手和我们恶意竞争排挤我们。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即便想转移,已经错失了最佳机会,损失巨大,甚至一蹶不振。”

萧文生看着满满地一黑板,笑着和众人说:“大家有其他想法吗?如果有,接着说。如果没有,休会半个小时,大家自由讨论,半个小时后,投票表决。”

何金志和韩国和出了会议室,何金志感叹地说:“萧先生的作风,符合欧美的自由管理方式,但他又比欧美人性化,咱们不像一个集团,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也不像是经营一家公司,像经营一个家庭。”

韩国和笑着说:“我来北方后,感受很深,他们都是高中毕业,但他们的思维,比咱们这些大学生都超前都领先,我和他们打交道这几年,他们好像一家人,或者是一个家族,又像一个王国。”

何金志沉默片刻,也笑着说:“我回中国,原是想报答陈叔的恩情,这几天所见所闻,我跟着萧先生回国,是绝对正确的,以后我要好好地追随萧先生创立一个商业帝国。”

韩国和点点头,“萧先生的思维和理念,有点像欧美,又有点像中国传统,或许,这是王霸之策。”

何金志感叹一声说:“陈叔是南洋人,尽管他去了美国,但一心想报效老夫人,效忠少爷,如果他知道萧先生的做事风格,非常欣慰。”

韩国和笑着说:“金志,你给你陈叔打个电话,告诉他萧先生的行事风格,也叫他能尽心尽力地替南洋集团效力。”

何金志愣了愣,“韩总,你?”

韩国和笑着叹口气,“我从跟着萧先生开始,已经决定这辈子跟着萧先生,我不仅仅是北方机床的总经理,也是北方集团的人,我体内流着的已经是北方集团的血液。”

何金志听着,韩国和和他一样,也是半路跟着萧文生的,他有这种想法,萧连树秦俊忠李红旗萧文康陈嘉良房世良马斌他们也有,萧文生是一个能叫部下忠心的人,也是陈永才所期盼的少主人,他在美国这么多年,尽管遭受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但他的内心,依然效忠南洋集团和老夫人,他不被萧琳重用和排挤,他自己花钱组建一个科技中心,只想有朝一日有了成果报答老夫人。

萧文生是南洋的继承人,陈永才尽管远离了南洋集团的核心管理层,但他仍是南洋集团的人,他曾做过南洋科技中国区的总经理,在南洋集团或多或少有点影响力,如果他能辅助萧文生,对萧文生今后继承南洋大有裨益。

过了半个小时,众人进了会议室,萧文生叫王慧丽和罗素梅收选票。萧文生原来想叫魏天英、王延平、张志坤、梁俊胜、张佳妮众人参与投票,但魏天英众人听从萧文生指示,张佳妮是王慧丽的副手,他们推辞一番,不再参与。

何金志无奈地交了一张白纸,不好意思地说:“我对中国和北方集团的政治经济形势都不了解,不知道选哪个城市。”

萧文生看看何金志,笑着说:“金志是第一次和咱们开会,咱们的做事风格他不清楚,咱们也不要吹毛求疵了,但下不为例。”

何金志有点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少爷,我……”

萧文生笑着叫他坐下,“我们说话很自由,但时间是咱们做事的终点站,不管你有没有最佳的答案,但总能给出一个答案。这和赌博一样,”

王慧丽笑着说:“何总,第一次选择,大家都不清楚,但咱们是民主的,这次选择不好,下次再选择,咱们再按照自己的意见选择,最终,咱们会有一个完美的选择方案。这是一个民主的开端,也是大家自主的基本。”

何金志听了又是佩服又是羞愧,急忙说:“少爷,我明白了。”

萧文生笑了,“何总,陈叔是南洋的人,我是奶奶的孙子,他们叫我少爷,但你来了北方,大家都是兄弟,以后,和他们一样,叫我萧先生好了。”说完,叫王慧丽收选票。

王慧丽收了选票,交给萧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