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江湖武者不好全部出手,秦朝和匈奴却可以倾巢而出。
这双方的差距太大了。
卫主帅又闭眼了一会后,决定写封奏折,将这里的情况告知给陛下,一切都由陛下来定夺。
信上言简意赅,字很少,事很大。
送信的快马加鞭,是军队专门送十万火急的快马。
这人还是专门修炼脚上功夫的武者,轻功了得,单程前去汉京只需要五日的时间就足以了。
不过算上回来的时间,再加上他们计探讨的时间,至少需要小半月的时间。
只要撑过这半个月的时间,这事就会由定论。
两日后,陀茅三人再次不请自来。
“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
卫主帅很难开口,事关重大,不得不谨慎。
“一切都还需要听陛下的意思。”
深思熟虑后主他这么回道。
陀茅当即不悦:“这点小事也需要汉帝做抉?将在外,有命不授,一个教主境的武者,你自己做决定就行。”
卫主帅摇头:“事情尚未明了,不能贸然行动。况且那人我们不认识,如今也找不到,我们怎么确定他到底是不是汉人?说不定是秦人呢?或者是你们匈奴自导自演也说不定。”
“自导自演?”陀茅恼怒,手又按在了弯刀柄上,“自导自演,我们杀了这么多的自己人,就为了向你们讨要一个教主境的高手?我们是疯了,还是傻了?”
“这说不准,不过你们要是觉得自己出了问题,可以请汉军军营内的军医瞧瞧。”
卫主帅身边一个副将阴阳怪气道。
“好好好。”陀茅的胡子都被气得吹起,他撂下狠话,“既然你们非要这般维护,那就等着江湖开战吧。”
陀茅几人气愤离开,这次没有的选择用轻功,而是径直走向汉军大营的门口,将途中一切挡路的士兵用内力掀翻,有发泄之意。
“这三个野蛮人,真是不知好歹,主帅,要不直接将他们留下来得了,反正之后都是要打起来的,现在先解决两三个,也好为将来做准备。”
有副将提议道,但却被卫主帅狠狠瞪了一眼。
“回军帐!”
一众将军跟着卫主帅回军帐,起初他们还以为卫主帅会有的什么办法告诉他们,却没想到他说的不是什么应对之策,而是让所有人这些天都老实待着军营内,绝对不要出去。
“主帅,这样一来,岂非是我们怕了他们?”
“对,主帅,我军中男儿没一个怕死的。”
卫主帅闭上眼睛,显得有些头疼:“我知道你们不畏死,可一些没必要的死就没必要,现在你们都先安分些,等陛下那边旨意传回来了,再议。”
又三日后,苦练轻功的信使进入京都,将那封卫主帅给予的情报交给了汉帝。
汉帝又再次召集了文武百官过来,共商此事。
“诸位爱卿如何看?”
三皇子率先出来:“儿臣以为,不搭理就是。”
太子立刻出来反驳:“不搭理?三皇子当真是异想天开,匈奴和秦朝江湖中的那么多教主境武者是吃素的吗?他们虎视眈眈,你却还不想应对之策,这是想要让卫将军也深陷险境吗?”
“我们已经痛失了汉朝神将,现在难道还要让卫将军也牺牲?”
三皇子铁青着脸,太子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自己连反驳的能力都没有,只能在这里听太子“输出”自己。
庙堂上文武百官听了一会,汉帝终于出声道:“太子一番慷慨激昂,看来是胸中早就有主意了,说来听听。”
太子朝前一拱手,然后道:“其实事情也很好解决,将边境的高手交出去就行。”
汉帝冠冕垂珠下的眉毛微微一皱,他还以为太子能说出什么好计策呢。
要是这么简单将人直接交出去,卫将军不会自己做主吗?
怎么一个太子思考问题都这么愚蠢?
“太子当真是这样想的?”汉帝问道,声冷了不知道多少。
太子正因为骂三皇子骂得痛快,一时间也没觉察出来汉帝的语气变化。
“将人交出去显然是最快捷和简单的。”
汉帝的脸彻底拉了下来:“如果想的那么简单,卫将军为什么要大费周章送信回来?”
太子一愣,脸上的笑意收敛,心中却好奇,到底是什么人值得卫将军这样做,不就是一个教主境武者吗?汉朝江湖不说泛滥,也绝对不少吧。
朝堂上,这么想的不止太子一人,其他官员也大都是这么想的。实在不明白汉帝为什么为了一个教主境武者大动干戈。
难不成那人是什么皇亲国戚?可也不对啊,有皇家血脉的教主境高手屈指可数,每一个人的姓名大家都知道,莫不是陛下还有在外的龙种?
一时间朝堂上不少人互相对视交流,想要瞧瞧有没有人知道什么真相。
但瞧了一圈,身旁的人都是差不多的迷惑,没有一个看起来知道真相的。
好在汉帝自己慢慢说起了原因。
“霍将军遭匈奴偷袭,坠崖落江的事情你们都已知道了吧?”
群臣垂首,这是国家的大不幸,他们不敢吭声。
“都不说话,看来都知道了。”汉帝叹了口气,本以君王之尊,不能直接表露心绪,至少不能直接这么唉声叹气,可现在也没这个顾虑了。
“霍将军还那么年轻,本来还能为汉朝再贡献力量。京都内如果知道了这些事,恐怕会有不小的波澜。汉朝神将陨落,汉朝的武运有了很大的空缺”
一些聪明的大臣估计瞧清楚了这其中一些线索。
汉帝缅怀了霍卫光一会后,开始切入正题:“汉朝缺失的武运需要有人来弥补。而天眷我汉朝,据说在边境时就出现了一个和霍将军年纪差不多大的教主境高手。”比比电子书bibixxs
群臣立即抬头,眼中诧异,就如同他们现在心里想的一般,这绝无可能。
霍卫光多年轻啊,二十出头,而一个二十出头的教主境,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就是千年前的那位大人也没有如此成就。
可就算再不可能,汉帝不会骗自己等人吧?卫将军没必要骗自己吧?甚至秦军和匈奴也都没有理由欺骗自己吧?
群臣略一思考后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只是没想到汉朝竟然也会出现这样的人才。
“情况,朕已经说全了,你们现在再议吧。”汉帝希望所有人群策群力,最好能给出一个令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办法来。
堂前安静了一会,三皇子出声道:“既然那年轻人如此强,有望成为汉朝武运新的第一人,儿臣以为应该保他。”
三皇子之前只是装模作样地思考罢了,其实在来上朝前,他就收到了曹东杰的暗示,让他务必站在教主境高手那一边。
而太子来上朝前也已经收到了曹东杰的消息,让他站在国家大义面前,然后反击三皇子。
“这个曹东杰当真是料事如神了,”太子心中对曹东杰的好感和信任一下子就涨了不少。
汉帝点头,太子就立刻道:“儿臣觉得不妥。”
“说。”
太子解释道:“匈奴的武者我们知之甚少,一向进水不犯河水,但秦朝的武者想来大家都清楚。虽不愿承认,但他们确实比我朝的武者要强,双方真要动起手来,我们并不占便宜,尤其是这次还有匈奴的武者加入,这之间的威力实在悬殊。”
“所以儿臣以为,牺牲一个小我,来保全一个大我是值得的。”
三皇子反击道:“你没有听父皇说此子不俗,是个麒麟儿吗?他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牺牲的对象,他是可以取代汉朝神将的人。这样的人,怎么到了太子口中就可以随意抛弃,是太子不识人才吗?”
太子瞪了三皇子一眼,每一天他们只要一对话,就会起杀了对方的念头。
也难怪皇室家族中常常发生手足相残的事,现在看来,这都是必然,不想杀了对方才是怪事。
“人才是人才。”太子开始反击,“但人才成长需要很长的时间,且小时了了,大时未佳,选择保护此人,就等于在赌,那汉朝的未来去赌。”
说着说着,太子的思绪扩散开来:“如果对我们不将此人交出去,那么问题远在的边境卫将军又当如何?以普通的军队去对抗一群教主境的高手吗?卫将军的安危又有谁去考虑过?我们已经失去霍将军,难道还要将卫将军也搭进去吗?”
这一下,朝堂上又安静了下来,就同现在太子说的一般,他们如果真的相信一个完全不知道底细的人能够取代汉朝神将,这个行为确实是在赌。
这一下朝堂内不少的官员都站在了太子这边。
倒不是他们觉得太子的意见很对,而是太子的意见很稳。
三皇子的意见激进,风险大,同时最容易出问题在,到时候一旦失败了,这口锅怪罪下来,不是砍头,就是贬官,没谁愿意当下这个风险。
而太子这个办法就比较妙了,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施行起来也没什么坏处。至少出了问题是大家一起抗,不需要某一个人专门来背锅。
不做不错,大多数平庸者的想法。
“诸位怎么看?”汉帝问道。
朝廷中的官员自然是一下子都站到了太子那边。
“臣等觉得太子所言甚是。”
“臣等附议,”
汉帝思量了一会,最终一挥手道:“罢了,一国之强盛怎么可以交到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手中,是朕糊涂了。”
“拟旨,让卫将军把人交出去,这事就这么了解了。”
汉帝瞧了一眼身边的太监,太监心领神会喊起了退朝前必喊得话。
又是五日过去,匈奴和秦军再来寻衅滋事,可根据派出去的探子回报,匈奴和秦军阵营都不断出现江湖人士,且年纪都不小,估计全是教主境的高手。
卫主帅自然是越来越愁,这几天里,匈奴和秦朝的联合军都不出来打了,全都窝在军营力操练。有时候就算汉军主动出击,他们也一退再退,甚至将之前好不容易攻破的防线也都拱手相让,还了回来。
可越是这样,等最后爆发的时候恐怕会有更大的灾厄。
“将军,再吃点吧,现在虽然不打仗,但这每餐都只吃一碗饭也太少了吧。”副将劝道,以他们在军中的认知,吃得多力气大,食量和力气成正比。
只是卫主帅已经连续几日吃得少,或者干脆一点不吃,就等着每日斥候传回来的消息。
“没胃口,端下去吧。”
卫主帅揉着眉心,显然很是头疼。
“将军,这我可得说说你了,这消息本身就在那存在着,是好是坏都已经成了定局,现在将军不吃饭,不会改变任何好事,甚至还会因为体力不支而造成各种各样的麻烦。”
副将劝说得苦口婆心:“所以将军你还是再吃一点吧。”
卫主帅叹了口气,又拿起盛满饭的碗,也不配菜,直接三口并两口地咽下去。
食之无味,味如嚼蜡。
就在这时,他最关心的事情来了。
“京都传回旨意。”
卫主帅唰一下站起身来,跑到军帐外去迎接那个消息。
从信使中接过书信,拆开封泥后,卫主帅从中拿出了一张单薄的纸。前半部分是在为卫主帅在边境努力的肯定和褒奖,全是虚词,直到最后一句才点名了中心。
“安抚。”
字面意思,汉帝就是希望秦朝和匈奴的江湖掺和进来。
卫主帅在心中叹了口气,其实他早就知道陛下会这么选择。不,应该说是知道汉朝那些文武百官的选择。
他们远离边疆,很多事情都不清楚,如果自己也一直在朝廷内,自己恐怕也会和他们一个想法。
他们注重利益,出了问题就是“两害相较,取其轻。”
很显然,那个张玄机就是他们眼中的“轻”,只需要牺牲一人就足以让国家换来安宁,这才他们眼中是值得的,甚至在那些人眼中,这样的机会就是流芳百世的好机会。
他们那些人凡是有机会,就会想着死谏来体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