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 > 第055章 同学情深 年少听雨在大学

第055章 同学情深 年少听雨在大学

王毅刚,这位陕西的回民老大哥,他勇,刚,直,天龙八部里的乔峰就是他的偶像,我们多少次去他的出租房里聚餐,补充营养,多少次喝得醉眼朦胧,多少次醉里挑灯看剑,多少次半夜操场狂奔,大汗淋漓。

记得大二上学期,他忽然要去学习溜旱冰,非要拉着我一起去不可,因为我之前学过,所以到了旱冰场很快就溜了起来,可是他是第一次溜,勇猛有余,灵活不足,两个小时不知道摔了多少次。回到宿舍后,第二天竟然全身痛的起不了床了,把我们大家乐的笑弯了腰。每次想到和他一起引吭高歌“沧海一声笑”,那豪情,那奔放,那激情,历历在目。刚哥,一定要幸福奥。

刚哥回家后的单位也是半死不活的,他决定自谋生路,有一段时间给我电话说家里不行了,准备来深圳闯荡一番,我当即表示,随时欢迎他过来。我还特意去看了哪个地方离清真餐馆近,哪个地方生活方便,准备在他来之前帮他租好房子,可是后来又接到了刚哥的电话,说家里人不同意他出来,我们哥俩只有在电话里感慨了一番,便不了了之了。

2012年的时候吧,我去新疆考察,在去伊犁的车上,好像是刚到果子沟吧,应该是夜里11点多,忽然接到了刚哥的电话。因为信号不太好,断断续续聊了几句,慢慢的的沟通就少了。再后来就是听说他加入了达利园的销售团队,专职负责陕南的片区销售,而且生了四个孩子,几次聚会都没有见到他,一大家子需要他来养活,不拼命怎么行啊,听王长征说,平时刚哥宁愿呆在外面跑业务,也不想回家,因为面对着四个孩子,比上班还累。

晁胖子,那个胖胖白白的,很会吹牛逼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家伙,每次一讲话,吐沫星子乱飞,如毛毛雨般洒落到你的脸上,而且还有动作配套,手舞足蹈,别人根本插不进去话。只要他讲的观点,你还得必须接受,否则他就会没完没了的和你争个不停。但是人还是个好人,而且他的歌唱得极好,是大学里各类歌手竞赛的常客,去年他凭借着红遍大江南北的任贤齐的《心太软》拿下了“校园十佳歌手”之称号,也算是实至名归。现在就要分别了,以后想听他吹牛也是一种不可能的奢望了。

胖子父母都是鄂尔多斯矿务局的,在大三的时候,他妈妈突然在旅游的时候脑淤血猝死。毕业后,他爸爸先把他送到了北京新东方学习了一年的语言,然后给送到了新西兰什么大学。硕士毕业后,他新西兰一呆就是十年,2008年我们家老五出生的时候,他正好来深圳采购电脑配件,匆匆见了一面。2013年他带着两个女儿和老婆回到了家乡,在鄂尔多斯保税区做副总。

还有强子,这个高高大大,白白净净的河北唐山大男孩,单纯,正值,作为球场上的后场双枪,我们俩共同撒过多少汗水在篮球场上,一起并肩作战,打败了了多少队伍的挑战,球场上受伤,膝盖血淋淋林的,却拒不下场,直到胜利。大三时候却因为被心仪的女孩拒绝而痛苦流涕,萎靡不振,是我们这些兄弟们一路陪着他,安慰他,直到他重抖精神,走出悲伤。

强子的父母都是中建集团的,他的哥哥高中毕业后去当了兵,退伍后,感觉自己知识不够,便让强子替自己参加考试,考进了一家河北的什么院校,后来去深圳跟着他妈妈做事,一直做到了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当时我记得强子正准备参加一个什么合唱比赛,不巧和替他哥哥考试的时间冲突了,便请我吃了一顿饭,让我代替他去参加歌唱比赛,可是我不会唱啊,之前都没有练习过啊,可是兄弟有托,没有办法,只好滥竽充数了。

因为强子的妈妈长期跟着单位在深圳,所以他父母的关系不是很和谐,到了离婚的边缘了,而强子毕业后没有选择回老家,也没有去深圳找他妈妈,而是独自一人去了上海,在父母的资助下,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现在在上海拥有了几套房子,开了一家外贸公司,算是很成功的新上海人了。

还有大秋,说话磕磕巴巴,虽然是个山东济宁的粗糙汉子,却是个生活极其精致的人。每次吃着两块钱一盘的土豆丝,他都能给你吃出满汉全席的做派,任凭你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人家照样不紧不忙,稳如泰山,他仍然每次只夹一根土豆丝,放进嘴里,吃上一口米饭,左边数几下,右边再数几下,然后咽进去,即使中途菜被人吃完了,他蘸着汤汁也要把饭吃完。

另外他每次出门都会把头发抹上发胶,一丝不苟,纹丝不乱,我们估计如果一只苍蝇停在他的头上,都一定会滑到,还得摔个大劈叉。

大秋毕业后,回到了老家济宁,通过家里的关系进了外经委下属的一家国有公司,呆了两年多,越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感觉到十分的空虚无聊。反正平时事情很少,平日里去与不去,区别不大。大学时候学的专业几乎都快荒废了,他不想就此颓废下去,便花了6000多块钱,去曲阜师范学院报了一个英语口语加强班,跟一个南非来的外教,勤学苦练了半年的口语。

后来他也来到了深圳,借住到我家里,每次看电视的时候专门看国际频道。我当时就打趣的问他能听懂多少,他一本正经的说完全没有问题。厉害啊,我赶忙竖起来大拇指,这就说明大秋在师范学院半年的学习没有白费啊,很有效果啊。这件事也再次证明了,只要你自己心里有了既定的目标,发自内心的想去学,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让我很奇怪的是,大秋他虽然平时讲中文磕磕巴巴,可是讲起英文来却很流畅,几乎没有停顿,真是怪哉奇哉。

因为都在深圳,所以我们俩的交集就又多了起来,关于他的故事我后面还有详细的交代。不过他虽然只在这家国有公司做了两年,可是竟然让他捡了一个大便宜。他2014年也从深圳回去了老家,在2016年初的时候他父母家里收到了一封人社局转给他的信,信里说,原来他1999年呆过的那家国有公司现在破产了,以后不能再替他交社保了,需要他自己来续费。

大秋刚开始有点懵,后来才裂开了嘴,乐了,恍然大悟啊,原来虽然他很早就从那家公司离职了,也不知道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不过肯定是管理的漏洞,那家公司居然一直都在替他交着社保,整整17年啊,这是什么公司啊,什么管理啊,说句实在话,这样的公司不破产,真是天理不容啊,真是对不起人民啊。呵呵呵,无论这对谁来说都是一个大大的便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