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春秋别话 > 第四十四章 关于选择

第四十四章 关于选择

当黑暗临近的时候,曹云一行人跟随者他们的脚步回到了一个类似大型部落的驻地听了下来。

虽然是灵魂状态,可是,也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劳累,在紧绷的弦松下来之后,他们也歇息开练,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准备就这样过一夜,反正也不会感到什么寒冷或者饥饿。

面对未知的明天,他们只能迷茫的被动接受,只能猜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而在亲眼目睹了今天所发生的场景之后,心中的难以置信逐渐转化为一种荒唐的兴奋感。

连仲看着靠在强上沉沉睡去的曹云,他也做了下来,不过,还是保持着警惕的状态,未知的遭遇总能激发起隐藏的警惕心,直到成为背剑人,步入江湖,他从来没有见过绝对的安全,往往,危险就藏在安全的外衣下。

他闭上眼睛假寐,分出一丝留心外面的情况,既然已经摆脱不掉这样的状况,就安然的承受着吧。

曹云是被震醒的,“咚,咚”的响声让他以为自己遇到了地震,接着,随之而来的嘈杂声响让他不由得凝神。

偌大的营地被火光找的亮堂堂的,有很多人在仓皇的向后逃窜,有相互扶持的老人,也有抱着小孩的妇人,没有青壮年,即便是偶尔看见一个,也呈现出与他们相反的方向,步履匆匆。

虽说,人群充满了紧张的氛围,可在这样的状况之下竟然也没有乱了秩序,没有发生踩踏的事件,尤其是在这样密集的人群中,这样的场景时难以想象的。

不但如此,曹云还从他们的逃窜中看出了稳健和规律,而他们身上不遮不避的衣衫却是让这种感觉显得奇异。

要知道,即便是在现代的社会,在某一件突发状况的发生时,若没有人引导,想要做成这个样子也是极为艰难的,而他们的的确确是做到了。

曹云夹杂在慌乱的人流里,看着他们从他的身体穿过,低着头,步履匆匆,他突然发现,从他们慌张的面庞下看出了丝丝的麻木,这然他恍然的惊醒。

“是啊,怎么可能做到这样有序呢?”他喃喃自语,问自己道。其实,他的心里在看到这一刻时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怎么可能没有死人,而且,是在这样让曹云看来极为落后的时代,人命的填充恐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经历过死亡之后,经历过无数次的“经历”之后,还有什么是他们学不会的呢。

曹云记得在小的时候家里耕地,用牛拉桨,在遇到让他们经历过一次失足的“地洞”之后,第二次走到那里是他们会自然而然的避过那里,即便是人已经将它填好了,它们也不会在走那里,无论如何的打骂,犹自坚持他们的方向。

即便是当时的曹云也不由得感叹,这是多么犟的性格。而如今看来,却是不由得想到,他们比人犹有一种难得的精神:在同一个地方绝对不绊倒两次。人恐怕不能做到。

家畜犹是如此,更何况相较于人呢?曹云从他们麻木不堪的脸上看到了满地的血,以及无数的尸体,这样的的场景一次次的提醒着他们,让他们选择对的方向。

其实,愈是发展的高度,选择的角度自然就高了,他们纠结于对的选择,并且能很好地根据前人累积的经验做出对的选择,而今,曹云似乎看到了那些在失败中为后来的人积累经验的前人,他们在用生命做出选择,排出量一个个迥异的答案。

其实,历史的轴线也与其惊人的相似。

一个王朝的覆灭便在其上建立另一个王朝,他们从前任的身上聚集经验,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将那一条被前任走过的路给封闭,打上一个大大的叉,分界线很多,可是,我们经历的也足够多。我们走到如今的地步,不能不说,是历史替我们的选择,。

文明的前行总是伴随着血腥,历史的进步总不会是一个人,一个王朝的独大,不懂得吸取前任=人的经验,妄谈想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那么选择会把他们逼向死亡的角落。

元朝的覆灭于此有很大的关系。他们试图以武力来代替一切,以力破一切阻挡在他们前面的障碍。可是,他们总不会那么幸运,遇到的选择永远那么简单,遇到的障碍永远那么的轻易就能过去。历史的深邃总是难以捉摸的透,而文明的前行却不是一个人一个王朝可以做到的。

元朝想要把中华文明刨除在外,或者想要让它做低下的附庸,依托于他们新建立的文明,这是难以做到的。

且不说枝强干弱会不会将树压死的问题,他们想重新来过,意味着前面那些在血的教训和选择全部成了废物,一文不值,但是,他们又不想要你在上面铺路,建造地基,空中楼阁的想法总是躲着多难的。

当刀芒被遮蔽了,当热血冷寂了,面对他们的便是被自己造出的东西压死。

由此而观之,曹云不得不想到一个问题,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不是不无道理的,我们站在文明的高峰,这当然是无可置疑的。

而这样的来历却是说明了一个问题:若是把不同国家比作是一条条相互不干涉的连线,每一条线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心核”来支撑这条线的用作,那么中华文明在几千年来似乎只有一个心核,而遍观其他的国家,在每一次的轮换之后,便诞生一个新的心核。

新的意味着运作的简单,操作的简单,而操作的简单也同样意味着思维方式的简单。这样带来的结果便是:中华文明的心核在无数的累计之后,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那些错误的答案总是能找到有效的事实来排除,它更多的接近于“心”,而其他国家的心核更接近于“能”。不同的功效和不同的文明思考方式带来的想法也是犹然不同的。

既然把中华文明的一条轴线用一个心核来衡量,那么,此时的列国就像是一个源头伸出的不同枝条,相互争夺,相互制约,属于内斗,但是,同样的,他们在用不同的方式作出选择,这样便是说,他们“互伤”却也在“互生”。他们在同时的进步,让文明少一个选择,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通过失去蛋来达到目的,这样的做法会有血腥,可是却足以成功,让高度更高,达到人们所惊喜的效果。

曹云愣愣的看着来往的人流,脑海里却不自觉地想到了其他与之关联的事情。那些麻木的还有悲伤地面孔让他怜悯却又无能为力。

以前的他看不到太多的繁华,所以他甘于默默地生存,可是,如今,他看到了太多的悲伤,视野在不断地的扩大,可是,力有不逮的感觉却是愈来愈重,他那刻安于现状的心在一次次的表达着愤怒,嘲讽他的无能,以及平庸。

怜悯,无能为力;悲伤,无能为力。

就连他想要改变的心都在呻吟着无能为力。曹云走出人流,默然无语,不去看那些让他不忍的面孔。

连仲倒是对此没有什么感觉,见识的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或许有意思的惊讶和怜悯也被外面震天响的轰隆声给抛却了。

曹云来到连仲的身旁,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连仲只说了一句“你跟我来看就知道了!”。说完,便先一步走出,曹云紧随其后。

随后的场景震慑了所有的人,但是,却不包括那些已经在战斗的人群,他们冷静而残忍的面对着这既定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