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二次元类 > 一个废柴青年的自我救赎 > 第9章 画展

过了正月十五,小迈已经创作了一套人民币的画册,共21张画,收集齐了第四套人民币,改造了20张儿童画,并且成功做出一个木制鲸鱼摆件的设计图纸。

鲸鱼摆件的设计是以“山河”为主题,山河代表天地世界,鲸鱼代表独立的生命。

小迈技术不够,做圆雕是不可能的,也找不到那么好的木材。所以她就用削好抛光的的小木块拼接,慢慢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鲸鱼的身上背着一座大山,山上有松树和怪石,山脚有河,因为小迈买不到树脂,只能用一块薄木片用小刀刻出纹理,染色后再铺到山底,充当河流。

鲸鱼摆件很大,长70厘米,高40厘米,宽28厘米。耗费了小迈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用光了一小捆奶奶从大堤上砍的“条子”,还有爸爸特地给她批发的一罐强力胶。

小迈拜托爷爷给自己打了个木桩底,她在木桩上刻出来祥云细纹,最后找木匠给木桩底抛光上了漆。

最后给这个鲸鱼上底的时候,是很隆重的。

全家人都在围观,还叫来了二爷爷三爷爷,小迈的爷爷在众目睽睽之下,搬着小迈一点一点粘起来的大鲸鱼,放在了木桩底上,在胶水风干之前,这个鲸鱼是不能碰的。

为了更好的固定鲸鱼,胶水风干后,爸爸又搬到工厂里,在连接处隐秘的地方上了螺丝,最后拿回家,小迈用削成岩石和草木形状的木块把螺丝完全挡住,上胶粘好才算完工。

昊昊来找小迈玩的时候,看到了这个鲸鱼,心里顿时生出些许挫败感。

“你确实比我厉害一点。”昊昊看了半天,下了个结论。

妈妈终于为小迈找到了贩卖画材的人,给小迈买了两包4k,两张2k的素描纸。一个画架,一块超大的画板,还有铅笔炭笔和水彩颜料。

小迈想把改造过的儿童画从图画本转到4k素描纸上,再画两副2k的大件,把人民币画像印成画册,就去店口村开个画展。

印刷的事,就让爸爸去联系。

小迈有两个干爹,一个姓白,一个姓张。白爸爸是做印刷厂的,小迈的人民币卡片图册就交给他来处理。

只不过谈生意的时候,白爸爸被小迈的骚操作秀的头皮发麻,虽然小迈没有面对面跟他谈,但是谁能想到,一个完整的书籍设计,印刷数量,排版文字图画都是出自一个虚岁六岁的孩子之手?

虽说只印5本,但是,但是小迈才六岁啊……

小迈想过受众的问题,她的画风是比较前卫的,融合了日漫中的线条清晰,西方艺术的空间造型和细节塑造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元素,还有许多天马行空的想象。

在2004年的农村,即使是发展比较快的农村,也很少有人会为了一幅画花几百块钱。

但是,有噱头可能就不一样了。

营销,无非需要一个响亮的名头,这一切画作都很普通,经济成本很低,不过就是耗费时间画出来的精美的画罢了。但如果这一切都出自一个六岁孩子的手,就不一样了。

小迈办画展的目的,无非就是卖掉她囤积的画作,挣一笔本金来稳定自己的生产链。

她用来宣传的噱头,就是“六岁的神童”,而公关除了小迈的亲人以外,还要有第三者来做才会显得比较可信。

于是小迈在画展开始之前两个周,在奶奶赶集卖菜的摊上,挂了张小迈自己画的海报,很大,十分醒目地提示着大家:2004年2月26日,六岁神童刘小迈的画作展示在集市的哪哪哪举行。

奶奶的同行看见了,当然会问,他们一问,按照小迈的叮嘱,奶奶就会跟他们谈生意,如果他们也愿意挂小迈的海报,就按一天15给他们报酬。

本来奶奶想先别说报酬的事儿,直接让他们帮小迈挂,不想挂的人再提报酬。

但是小迈觉得如果商户之间通气,有人知道自己没得到钱还免费帮别人宣传,肯定会对小迈失去好感,继而不帮她宣传,这个损失是很持久的,小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面。

所以无差别,请人办事就要花钱,小迈根据奶奶反馈回来的数量印刷海报,下次赶集的时候就去挂海报,挂着挂着,在附近几个村,小迈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虽然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受教育水平都不高,但只要有一个识字的人看见,他就能让他身边那些或者识字或者不识字的人都知道,海报只不过是基本的宣传,真正要做到宣传,就要让这个话题有“被说”的价值。

说起来这个,一定会显出讨论者的与众不同,获得的讯息有多有趣。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一个六岁的孩子办个人画展的事就传开了,等气氛酝酿足了,画展的开幕也要准备开始了。

爸爸妈妈攒了一笔钱,请了一队舞狮子的人,开了个场。

接下来,穿着黑色小皮靴,一席黑裙,披着一个黑色毛坎肩的小迈就登上了喜庆的红色舞台。

“感谢大家,今天百忙之中来参加我的个人画展。作品呢,都在大家眼前,不买不要紧,走一走看一看,就当给我们捧个场。俺也是个小孩儿,不太会说话,叔叔阿姨你们如果喜欢我,喜欢我的画的话,就买一幅回家摆着吧,好看不说,有可能还能升值呢。”

一群在底下人议论纷纷。

看的人不少,真正肯花钱买的不多。但不管买不买,有人打听小迈的创作灵感,小迈还是会一五一十地说。

大集快要结束的时候,小迈那两幅2k的大件和五本人民币卡片画册卖了出去,一共卖了1900块钱。

还有一个,就是鲸鱼摆件。

集市快收摊的时候,一个开饭店的老板买下了小迈的鲸鱼摆件,说回去镀个金开个光,摆在店里求财。

鲸鱼摆件的定价是3500,老板很喜欢小迈,他也不知道这小孩为啥这么聪明,用一口小奶音把话说的明明白白,还长得这么白白嫩嫩的。他就是莫名喜欢,所以也没砍价,直接照定价搬走,还留下了名片,说以后小迈如果有作品,一定要通知自己。

小迈拜托他帮自己打听打听哪里有买树脂的,以后创作可能会用到。

老板欣然答应。

除掉舞狮花的小一千块钱,和零零散散的成本,小迈净赚3900。

2004年,钱很结实,3900块钱,相当于爸爸两个月的工资,奶奶赶10多次集。

小迈用两个多月的创作,加上两周的宣发,加起来共耗时三个月,虽说算上时间和成本,小迈并不轻松,劳动取得的汇报也是对等的,她挣的钱没有超出她的劳动价值。

但她毕竟是个孩子,一个孩子,凭借自己的才华,挣了将近4000块钱。

而这次画展,最大的收获,远不止钱那么简单。

小迈的事惊动了县城里的官员,加上小迈的舅舅也在政府工作,虽然并不是小迈居住的县城,但是都属于同一个市。

就这样,小迈成功让自己得到了组织的注意。

很快,就有电视台的敲响了小迈的家门,爷爷奶奶早就接到通知,知道电视台的人要来,中午吃完饭就安心睡了个午觉,下午不打算去地里了。

种地晚上再说,先把自己家这个小祖宗的事儿做好才是真的。

小迈挣到的钱拿出九百孝顺太奶奶,一千孝顺爷爷奶奶,剩下的钱全给了爸爸妈妈,小迈不知道自己现在挣到的钱用不用交税,如果要的话她就拜托妈妈帮她交,除去爸爸妈妈花的成本钱,小迈让妈妈把剩下的存起来,以后好在店口村买房子。

小迈自己是不愿意大手大脚花钱的,上辈子她已经受够了虚荣带来的后果,现在,她要的不多不少,能吃饱饭睡好觉就好,衣服有人买,要做些大事全家人都动员帮她,她很满足。

下午,县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了小迈,小迈丝毫不怯场,带着记者姐姐看了自己的画作和创作空间,也说了一下自己的灵感来源。

“之前做的鲸鱼,是我对天地和生命的理解,我觉得天地孕育了生灵,生灵也背负着天地,但天地在生灵之上,我觉得这种关系很浪漫,所以就做了这个摆件。至于为什么要用鲸鱼,我觉得第一,鲸鱼很大,第二,我很喜欢鲸鱼。”

小迈看过一个很浪漫的故事,这个故事大概讲的是:一只鲸鱼发出的叫声是五十二赫兹,没有鲸鱼能听懂她在说什么,她穿越了大海,找到了世界另一端,才与另一只五十二赫兹的鲸鱼相遇。

小迈很喜欢故事里那只鲸鱼,喜欢她能穿过大千世界去寻找,而不是找一个没法听懂她叫声的鲸鱼将就。

若是找不到,就拥抱孤单,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