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程表?
古德柏舔舔嘴唇。
嗯,还有墨香。
“欢哥,你解约合同呢?”
“在这儿……”
徐欢从另一边的口袋缓缓掏出两页纸。
“嗷呜……”
古德柏扑向徐欢。
什么鬼!
现在知道了,古德柏哪里是来找他吃饭的,根本就是冲着他的解约合同来的。
虽然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但显然公司想拿回解约合同。
那是绝不可能滴!
这是我用生命也要守护的东西!
但一头黄毛的古德柏,现在就像一头吃错了药的狮子,气势惊人!
徐欢急忙把两页合同揉成团,丢给舞台上的缪妙:
“哥哥下半辈子的幸福就靠这个了,给我守住!”
缪妙接住这一团纸,还没完全反应过来。
古德柏再转身扑向舞台。
“妹妹,把合同给我!要不然我小命不保!”
缪妙拿着纸团在舞台上奔跑。
古德柏疯了一样的追逐。
“悠悠!帮我接住!”
缪妙把纸团扔给自己的同学。
这个叫悠悠的女孩接住纸团,然后惊恐看到古德柏朝她扑过来。
她惊慌失措,急忙再扔给另一个同学。
舞台下的人,谁也没办法上去帮忙,就看到舞台上一群人互相追逐、混乱狂奔。
代表着徐欢下半辈子幸福的合同,在人群中飞来飞去。
怎么看,都像是传统戏曲节目——
金狮夺球。
“给各位姑奶奶跪了,把合同给我吧!”
古德柏喊着。
终于,缪妙又接住了纸团。
“哥!接着!往外跑!”
她把纸团使劲扔向舞台下的徐欢。
纸团远远的抛过来。
徐欢准备接住。
忽然,纸团轨迹发生飘移。
因为排练的话剧发生在“野外”,因此舞台两侧有两台鼓风机,营造风的效果。
纸团被一台鼓风机吹向另一台鼓风机。
在墙角弹了一下,从背后吸了进去。
沙沙沙……
变成了碎片,吹到舞台上。
纷纷扬扬,颇为凄凉。
众人呆呆的站在舞台上,雪花飞舞,就像是一种舞台效果。
徐欢抬头看天花板。
努力不让自己的眼泪掉下来。
这……
就是人生。
20分钟之后。
学校外面的小面馆。
徐欢、缪妙、古德柏,默然而坐。
“来了!三碗牛肉面!”
服务员依次往桌上放了三碗面。
“哥,其实娜姐一直很看好你,你的歌在国外火了,这是好事啊。”
古德柏打破沉默。
缪妙抬头看看徐欢。
她参演的话剧的故事背景是岷国时期,缪妙扮演的是一个富家小姐。因为排练被古德柏搅黄了,他们下午还要重新排练,她就不换衣服,直接出来吃饭。
这样的装扮,引得进出面馆的人们,纷纷侧目。
“你听我的,还是听娜姐的?”
徐欢问他一个终极问题。
“当然是听你的。”
古德柏想了一下,“也听娜姐的。”
徐欢白他一眼,知道这家伙一点没胆。
“多好,咱们还能在一块。娜姐既然想留你,我觉得有些条件可以再谈谈。”
古德柏接着说道。
“哥,我觉得一首歌在国外火起来,肯定国内的看法也会改变。这不是挺好,你以前不就一直想火吗?”
缪妙终于忍不住,说道。
她长着一张娃娃脸,虽然实际是大二的学生,但外表就像一个中学生。
徐欢知道现在多说无益,解约合同都已经变成碎片。
要说狠……
还是古德柏最狠。
他刚刚担心不够保险,从舞台冲下来,抓了一把碎片吃了。
真不愧是Lina手下的第一猛将。
合同都吃饱了,还坐这儿吃什么面。
“我下午去一趟公司,过几天回家看爷爷。”
徐欢对缪妙说道。
“嗯!看到你身体没事就行!”
她再转向古德柏,变得恶狠狠:
“照顾好我哥!出一点问题,我把你头拧下来!”
古德柏急忙缩缩脖子。
小小的样子,怎么就这么凶呢。
不就是吃了你的课程表吗,再给你打印五份就是了。
下午,徐欢跟着古德柏回公司,去谈判。
最终的结果,Lina稍作让步,由公司盖章确认:
一、《大碗儿宽面的所有费用,由公司承担,不再追究徐欢绕过公司流程、擅自发布歌曲的责任,也不用徐欢赔偿20万。
二、徐欢保留使用自己围博小号的权利,公司不得干涉。
三、扣除工资的处罚撤销,徐欢的保底月薪从4000元涨到000元。
四、公司补给徐欢20万元,作为作词作曲的酬劳。
五、因为经纪约在公司手里,他的作品都属于合同约定的“职务创作”,版权属于公司,但作品的收益,扣除了一系列的成本之后,艺人可以获得20%的分成。
绕了一圈,白高兴了几个小时,又绑回了星河长空。
Lina,还真是一个厉害的对手。
“本来我们说的就是三天之后解约,这是第三天,还在期限内,我撤销解约的想法,也没毛病吧。”
Lina强词夺理。
无耻,是一个优秀经纪人的必备素质。
“怎么就火了呢?”
徐欢问她。
已经算过一系列的可能性,把歌迷、网友、音乐公司、音乐圈前辈、各路大V,都得罪了一遍。
怎么都没想到,这首歌会在国外火起来!
这种概率太小了!
所以也很想知道真相。
吸取教训,不断进步!将来杜绝这种可能性!
“我查了一圈,大概情况就是,在国外圈子里有点名气的一个嘻哈音乐发烧友,是美籍华裔,每周都会在我们国内的围博上扫榜,关注到了你的这首歌,就推给他的朋友们,然后很快就在海外华人的圈子里火了,正赶上这次的嘻哈音乐节,突然就爆了。”
Lina说道。
歌曲爆火是小概率事件,但是每次的爆火,也有迹可循。
徐欢的这首歌,是国风跟电子的结合,偏偏老外们最近就很喜欢中华元素的国风,然后电子的节奏感也让他们增加了接受度。
而特别浅白的歌词,代表了嘲讽正统社会的嘻哈精神,老外们理解了歌词,突然就上头了。
再加上数量庞大的海外华人的推波助澜,这首歌就这样火起来了!
在嘻哈音乐圈最有影响力的、一年一度的“美国嘻哈音乐节”,老外们纷纷玩起这首歌,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谁都想不到,一首歌,在国外,三天时间,火了!
现在就看国内的风评的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