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宋君岑 > 第七十七章攘外必先安内

第七十七章攘外必先安内

兴皇三年(1133年)正月初十,川陕左右统帅韩世忠、曲端,携四十万大军大败金军主力收复陕西全境,并将整个防线推到黄河以北,兵指雁门关。

“皇上,宗辅大元帅战报!”国论勃极烈完颜宗弼,双手呈着战报一脸凝重地,走向完颜晟。

“咳咳!呈……上来!”

“讹里朵误朕……噗……”

上京会宁府明德殿中,当金太宗接过战报,看到宗辅军在西北战败后,直接一口老血就喷了出来。

“皇上!”

“快……快传太医!”

短短三年时间内,金国发动两次灭宋行动,都已大败而归收场。

如今关陕一战,更是折损大半主力精锐,由攻转为守,未来数年内都无力南下攻宋。

相比于金国中枢乱作一团,此时身在长安城的赵岑也是忧心忡忡。

北伐之战胜利,证明大宋的军力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提高。

赵谌相信,即使现在面临女真、西夏的两面夹击,他们也没有任何畏惧。

不过当务之急就是修养生息,对国内进行彻头彻尾的改革。

现阶段,能不大杖,最好就不打仗,除非万不得已。

赵岑有的时候也想过,趁胜追击,一举歼灭金国,然后兵指西夏、伪齐。

然而赵岑实在是没有信心,在此时间段内做到。

要知道陕西之战,几乎都快掏空了整个国家财政收入。

再说此时对金国追着不放,最后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也可能是巨大的代价。

只是胜利之后,这个国家该走向何处?这个国家该何去何从?除了战争,这个国家还有无数的事情要做。

他心中有无数治理国家的想法,包括很多后世的先进政治理念,这些都该如何推行?

现在,随着宋金战争胜利,赵岑必须得思考这个问题。

他思考了许久,还是觉得攘外必先安内。

“治大国若烹小鲜,现在这许多的政治理念都不可能真正的实施,真是头疼啊!”

赵岑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来到了窗前,再次沉思。

这几年陕西、建康两地推行减租令,去年川蜀也推行了减租令。

而减租令的推行,极大的得罪了官绅阶层,当日里在建康府的时候,即使是张浚都异常的反对减租令。

可以说减租令推行之后,赵岑和许多地主官僚都站在了对立面。

也得亏是这几年金军不停南下,将地主官绅的力量进行了极大地打击,这才使得他们无暇东顾,没有出现大的动乱。

所以现在很多激进的政治理念,根本不可能实行,现在如果实行的话,很有可能使得关中、川蜀出现动乱。

虽然赵岑现在军事力量极为强大,拥有数十万大军,拥有无数青年的拥护,可是若是动乱发生,对于国家也不是什么好事。

治国之道讲究稳妥,尤其是现在天下大乱,半壁江山在金国的手里,还有西夏伪齐虎视眈眈,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稳妥。

“短时间内不能进行大的政治变革,需要稳定。我现在能够做的最多是在经济方面小打小闹。”

赵岑思考了许久,这才定下心来。只见他取出了一张纸来,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所想的一些和经济有关的措施手段写了下来。

兴皇三年二月十八日,金国派出以完颜挞懒为首的议和使节团,一路南下准备于河津地区商谈议和之事。

闻讯的大宋朝廷自然是满心欢喜,这一次赵岑没有继续北伐。

攘外必先安内,国内的情况刻不容缓。

赵岑挑选了数十位文武大臣,一同北上河津。

与此同时,赵岑又派出上万名建设兵团,一同北上建设延安府,和同州一代,为将来收复大同府做准备。

二十日,赵岑他们来到了蒲葏关,在这里休息了一天的时间,并在这里留下了一千兵马,接着继续往前。

二月二十二日的时候,他们来到了同州城。在这里,他们又留下了一千兵马和三千多的生产建设兵团。

之后赵岑一行一路往前,再也没有停歇,二月二十八日,大军来到了坊州下,并巡视了整个坊州、丹州的防务。

清晨,距离河津还有三十余里,他们先是看到了一片巨大的庄稼田。

看到这些庄稼郁郁葱葱,生长的极好。赵岑便从马上下来,来到了田中。

“民以食为天!”

“看这一马平川郁郁葱葱的小麦,刘爱卿得加快玉米、土豆、红薯的推广,争取三年解决子民的温饱问题。”赵岑眺望远方,生出无限豪情。

“陛下圣明!天佑我大宋。不光连番大胜,连这小麦青蕙都异常的饱满。看样子,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刘子羽,适时地拍了下马屁。

他守赵岑影响,对于庄稼也有所的了解,只是观察了一阵就知道了今年庄稼的收成如何。

赵岑点了点头,他看向四周,清一色都是郁郁葱葱的麦田。

唯有更远的地方,乃是一片片的高粱田和粟种植区。

站在这里,微风吹拂长发,赵岑突然响起了几百年后的地球。

赵岑正思虑间,突然麦田里的小路上,跑来了数十个青年。

只见这些青年的手里都拿着木棍和弄耕铁器,有人的手里还拿着长矛。

这些青年是刚刚得到有大军从这里通过的消息,因此紧急赶到了这里。

不过当距离大军越来越近,他们终于发现这是自己人的军队。

“狗哥儿,难道是攻打女真人的大军归来了?”

“有这可能,不过听说这两天皇上的议和团要到来,你们说会不会是皇上?”

狗哥儿心中,突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来。

随着话落,一众小年轻越想越可能,只见他们大步往前面奔跑着。

等他们来到大军跟前的时候,正好看到了站在麦田里的赵岑、刘子羽、虞允文等人。

“啊!是……皇上!”

“真……是……是皇上!”

所有的青年都呆住了。

过了片刻,他们猛地跪了下来,脸上纷纷露出了激动的表情来。

“参见皇上!”

“皇上万岁!”

顿时一个个青年呐喊着。

“都快快免礼,平身吧!”赵岑双手虚托,脸上浮出一丝笑意。

看着这些青年,他有一种异常亲切的感觉。

“皇上,您们是从长安而来?”一个青年,忐忑地从人群里站了出来,兴奋的问道。

“自然是了。”赵岑笑道,随口又和这些民夫拉起了家常。

“皇上,我大宋真的击败了女真人的大军,迫使他们前来议和?”

狗哥儿鼓起勇气,看着赵谌一脸迫切问道。

“不错!我大宋西军大败十五万金军,歼灭女真十万主力,逼迫他们退守大同府,开启停战议和之旅!”赵岑看向这些青年,大声说道。

“啊!什么?歼灭十万金军?”

“女真人的主力,已经被全部击败?”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金军,竟然主动停战求和?”

众人闻讯,脸上都露出了狂喜的表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