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绝大部分普通的影视工作者来说,他们都是希望影视行业能够出现越来越多的精品,他们也愿意用演技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们身为演员,干这份职业的意义就是留下一些经典的荧幕形象。
但总是有人破坏规矩,试图走捷径,怎么赚钱,怎么能够吸引流量就怎么干,投资方给了一些演员很高的片酬,这些意志不坚定的演员就动摇了,开始被金钱左右了,跟着投资方拍起了流量电影。
对这些演员而言,流量电影对他们本身的演技磨炼起不到半点作用,只是让他们在金钱之中迷失了他们当初做演员的那份初心,这只会让他们在无脑粉丝们的一片赞美声中迷失自己。
有操守,坚持塑造经典荧幕形象的那些演员,都是有傲骨傲气之人,他们不愿意对资本,投资方妥协,饰演一些毫无意义的流量电影角色形象。
实力派演员最后的结果就是接不到戏拍摄,高质量的电影不多,不能让大部分实力派演员发挥自己的演技,他们逐渐被电影市场所边缘化。
在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出现之前,电影市场上一直都是这种状态。
流量电影一骑绝尘,能够圈取大量电影票房,让流量明星和相关投资方大赚特赚,根本不愁电影上映之后没有人看。
无论电影的剧情多么垃圾,台词多么令人尴尬,流量明星的粉丝们都会忽视,直接为电影买单。
这也是流量明星以及相关电影投资方有恃无恐的原因。
市场上有人喜欢看他们拍摄的垃圾电影,而且消费能力还极强,他们为什么不继续拍摄?
有钱不赚是傻子!
作为观众在这种畸形的电影市场之中,注定就悲催了。
观众们根本就看不到什么有内涵的电影,当市面上的大部分电影都是粗制滥造成型的,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当然不会选择去看。
所以,近三年的华语影坛,电影票房市场一年不如一年,影视行业步入了寒冬,只有流量电影市场逐步稳健提升票房市场。
不得不说,这就是个无比畸形的生态!
如果没有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横空出世,打破流量电影虚假繁荣的泡沫,观众们和老戏骨们还要忍受长久的烂片影视行业现状。
可这个世界,一个改变影视行业的人,终究是出现了。
程鑫就这样,带着他投资的第一部电影,李洋的救赎,直接向整个电影市场,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流量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高质量电影的时代。
其实那些一直看烂片的观众们也挺可怜的,为了她们心爱的明星,花了大笔银子,就看这种质量垃圾的流水线电影,也是苦了她们。
人和人之间的审美水平真的有很大的差别。
有些人刚开始看电影,看的电影还不多,是分辨不出什么是烂片的。
对她们来说,有电影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她们还处于有和无的阶段,流量明星经过化妆,颜值那么惊人,自然牢牢地吸引住了她们的目光。
“喜欢”上一个流量明星,就像喜欢上一个人一样,你可以忍受他的任何不好,只要他好看,颜值出众,对他的“喜欢”就会一直促使着狂热的粉丝们消费。
之前的华语影坛不是没有好电影,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明白,这部电影好在那里,国内的导演们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就是他们把观众们的观影水平看得太高了。
大部分观众看电影的水平,还是处于看个乐呵的水平。
大部分观众是不会去思考电影之中深层次的内涵,或者说是没有那个能力。
身为一个电影的导演,在拍摄一部高质量的电影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导演应该想着如何通过电影故事主线的逐层进入,来让观众们越来越有代入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部电影的深层次主题。
这十分考虑一个导演的剧本糅合功力与拍摄综合水准。
之前国内的高质量电影,就是太过于专业,让大部分观众们望而却步,导演的水平高是高,但大部分人体会不到。
李洋的救赎则完美地改进了观众们没有代入感这一点。
身为前世影坛最知名的一部电影,李洋的救赎的叙事视角就是层层递进的,缓慢的,让每一位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们,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然而然的思考。
监狱这个题材,会让大家的神经一直都在一个新鲜的高刺激度的阈值上,对电影故事线的转变有个明晰的认识。
当李洋被戴绿帽时,大家隔着荧幕,都能感受到他的那种愤慨。
前半生顺风顺水的李洋,不仅被绿,而且还含冤背黑锅入狱,任何一个观众看了之后都会感慨命运的不公,老天对李洋开的玩笑太过于大了。
这种情绪逐层递进刺激观众观感的手法,是大部分拍摄水平一流的导演所匮乏的。
他们拍摄高质量的电影的方法,就是一开始直接进入主题,没有啥铺垫,会让大部分水平一般的观众直呼看不懂,不知道导演在干什么,从而很快失去了对电影的兴趣。
这些导演的电影虽然主题深刻,内容详实,但吸引不了大部分观众看下去,票房注定扑街。
李洋的救赎,给所有高水平的导演上了一课,怎么在拍摄一部高质量的电影同时,还可以吸引一大波观众津津有味地看这部电影。
核心技巧就是调动观众们的情绪,让他们有代入感。
拍摄电影,某种程度上,其实和写网文很类似。
大部分读者们是看不懂百年孤独、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论语这种经典书籍的,因为这些书虽然主题意蕴深刻,但内容本身没有故事性,是吸引不了太多数读者的。
这些经典书也没有调动读者们的情绪,大部分读者在看这种书籍时,内心毫无波澜,看了几分钟就想睡觉。
这种情况像极了高水准导演拍摄高质量电影的情形。
大部分高质量电影本身质量过硬,但表现形式太硬核了,注定吸引不了太多人观看,因为没有趣味性,票房凉凉,没有形成高质量电影,高水平票房的良性循环。
这才导致了流量电影的泛滥。
真正优质的文娱内容,永远都是雅俗共赏的,最能被世人所铭记,能够取得很好的收益。
没有李洋的救赎,这个世界的导演和实力派演员们,都注定了要度过一段极为黑暗的日子。
市场上容不下高质量的电影,深度电影没有生存空间,老戏骨们没有戏接,影视行业被劣质流量内容所占据,行业建设逐渐枯萎。
李洋的救赎,98亿的惊天票房,让所有真正致力于拍摄优质电影的人,都深深地进行了自我反思。
万事开头难,有了李洋的救赎这种深度电影打头阵,后续的高质量电影票房有了一定的保证。
而且后续导演拍摄电影,都可以以程鑫的这部李洋的救赎为参照,分析电影主线如何设计,如何能够吸引到观众们的注意力。
程鑫这个名字,现在在各大电影学院之中,成为了一个标杆。
无数新进入到这个行业的人,都在以程鑫为参照物,思考着如何拍摄电影,在保证内容的同时,又能吸引住观众们,获得票房上的成功。
“悦悦,你觉得程鑫先生拍摄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当初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呢?这部电影叙事绝对是大师级的水平,让人跟着主角的视角,就不知不觉之中,沉浸入了电影的剧情之中。”
“你可别忘了,程鑫大师之前写过了一本划时代的网文,斗破苍穹,对于如何叙事,如何切换人物的视角,程鑫大师肯定胸有成竹,这才写出了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剧本,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电影盛宴。”
天府省电影学院的二位学生最近上了院长亲自分析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讲座后,开始对程鑫讨论了起来。
电影学院的学生们惊叹于程鑫的多才,多智。
开创性的人物,敢逆潮流的人,总是会得到年轻人的注视。
年轻人天生就喜欢新鲜的事物,他们求变,渴望自己喜欢的事物,能够欣欣向荣地发展。
拍摄电影在电影学院的学生们看来,是一件值得托付终身的事业。
他们不愿意拍摄烂片。
一个导演的导演生涯是有限的,从幼时上学起,经过长期培养,一个导演成熟掌握各种电影拍摄技巧之时,他的年纪也来到了三十大关,三十到四十这黄金十年,是导演最有创造力的时候。
按照一年一部电影的拍摄进度,大部分导演,一生也只能拍摄出十部电影。
谁会愿意,把自己的青春,用来拍摄一堆烂片呢?
在学校里学习了那么多电影大师的电影拍摄技巧,学习了他们在电影之中表达的对于人本身的关怀,任何一个有追求的导演,都会树立起同样的目标:
“拍摄一部有温度、有深度的电影。”
如果为生存,而不得不妥协拍摄烂片,这就是对自己的导演生涯的一种侮辱。
学习了这么久如何拍摄电影,接受了各种人文主义的洗礼,最后拍烂片。
对于导演而言,这会让他们的信仰直接崩塌。
某种程度上,李洋的救赎,守住了电影的底线,让对电影质量有追求的导演,精神世界没有崩塌。
他们看到李洋的救赎这部质量一流的电影取得如此之好的票房,会感到电影行业还有未来。
原来高质量的电影票房不佳,不是所有原因都在观众身上,他们也要为此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
是他们没有让大部分观众进入自己的电影之中,自己的电影质量即使再高,不被观众理解,全然对电影票房没有半点作用。
新的电影时代,意味着行业的导演们对如何拍摄电影,有了新的认识。
天府省电影学院院长,作为培养出奥斯卡金像奖张星导演的老师,电影学院的院长,思维是很敏锐的。
他是最先明白行业变化的人。
当初李洋的救赎在天府省电影学院进行点映时,老院长贾浩就被电影的叙事节奏所吸引。
这部电影没有无谓的旁白,故事节奏呈现出经典的型叙事结构,时刻勾动着观众们的情绪。
电影自然而然就让观众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我们的生活意义是什么?
生活本身就是一座无法摆脱的牢笼吗?
在人生的无望困境之中,你是否还愿意相信自由?
你是否渴望获得真正的自由,不被任何外部事件所干扰
看完了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人,心中自然会有一个各自的答案。
“同学们,你们将来有人会做导演,你们一定要注意,讲故事,也要用人话讲。不要拍摄了一部很高质量的电影,最终却只有少数人能够被吸引,能够完全地看完。这种拍摄思路是过时的,是不能够被市场所接受的。”
“当年第一部电影制作完成之时,就是为了分享给更多的人看到,让人被电影中的剧情所吸引。这给大家的启示就是,不要闭门造车。”
“身为导演,电影的制作把关人,对待观众们的态度不能是高高在上的,你们要学会,如何吸引观众们,把这部电影看下去,如何让普通观众们也能意识到,这是一部好电影。”
“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质量超一流,叙事节奏超一流,观众代入感超一流。我希望在将来的电影市场之中,能够看到你们拍摄的,同样经典,雅俗共赏的好电影。”
院长贾浩对学员们满怀期待。
他教出的学生,导演张星,成功拍摄了华语影坛史票房最高的电影。
他,是传奇的老师。
身为老师,贾浩在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为电影行业,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电影人才,让国内的影视行业愈发繁荣。
……
影坛新的时代,就这样随着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逆天票房,款款走来。
程鑫正在构思着巴渝森林,该如何拍摄好。
程鑫觉得,这部前世的爱情电影,一旦上映,可能会打破李洋的救赎保持的票房纪录。
虽然巴渝森林这部电影的质量和深度没有李洋的救赎这部电影好,但巴渝森林是一部爱情电影,天然贴合民众生活,让民众有代入感。
而且感情这种事情,又是一个人一生之中,绕不开的问题。
程鑫有把握,把巴渝森林这部电影拍摄完成后,让它的电影票房突破100亿。
前世的巴渝森林,给程鑫留下了太过于深刻的印象。
其中的一些经典台词,早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这个世界的人们,也应当有权利,看一部这样优秀的电影。
“每天你都会和许多人擦肩而过,有人可能会变为朋友,有些人会变成知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上面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
“……”
人生在世,谁都渴望一份甜甜的爱情,但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爱情这种东西,讲究的就是一刹那的烟火。
一瞬间对视的时间,你就知道,你喜不喜欢这个与你对视的人。
热恋期间的人们,往往会做出各种承诺,和伴侣之间做出各种约定,彼此约定海誓山盟,非你不可。
但热恋期一过,激情退去之后,曾经对眼的两人就对对方没有了任何一点感觉。
巴渝森林,讲述的故事就是现在的生活之中,年轻人热恋与失恋的故事,是一部写实的爱情电影,反映了恋爱之中的人的状态。
都市生活给每一个人的压力都很大,透不过气的上班生活过后,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会在下班后感觉到寂寞,感觉到需要一个人,来分担自己的寂寞。
一个人上班,工作,吃饭,回到出租房中,又是一个人。
一旦闲下来,年轻人躁动的心就忍受不了这种寂寞,就想找寻一个人,来共同消磨空闲时光。
巴渝森林的主题大概就是这样,很真实的一部电影。
程鑫相信,这部电影上映之后,一定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年轻人,深有同感。
这部电影如何拍摄,其实才是这部电影制作的最大难题。
写实电影,也就意味着要真。
如果是普通的导演拍摄,肯定会找几个阶层的人,讲烂大街的爱情故事,男主一开始和白富美谈恋爱,因为家中没钱,最后被甩,找了一个家境相当的靓丽小妹,两人开始了新的热恋,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实际上,这种拍摄套路,就是流量明星拍摄电影的常见剧本,没有任何新奇之处,观众看多了一定会感到腻歪,无法对电影表达的主题有代入感,并认同电影的主题。
巴渝森林,拍摄的爱情故事,相恋,失恋,一定要新奇,让观众感觉到真实且有趣。
这就对电影的剧本和演员的演技,导演的拍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了。
还好,程鑫这里,丝毫不用担心电影的剧本问题。程鑫完美复刻前世的电影剧本。
演员的演技,现在这么多老戏骨没电影拍,程鑫可以慢慢挑选。
至于导演,程鑫还会选择与张星导演继续合作。张星导演实力很强,人又十分谦逊,善于听从他人的好意见,是程鑫心中一个很出色的合作对象。
华语影坛,慢慢会被程鑫的剧本制作而出的前世经典电影所统治!
这是程鑫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