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G城中学的专职宿舍管理阿姨。
2020年3月1日上午,我接到主管宿舍工作德育处何主任通知返岗的电话!
那些竖着奇异冠状犄角的病毒,仿佛像裹挟着沙尘的狂风袭卷人类。
我们服从安排,蛰伏在家里封闭。
在家封闭期间,看着电视新闻,冲在疫情中心一线的许多医护人员,穿着尿不湿,忙一天,脸上被口罩都磨出了血,伤痕累累,有的甚至被感染,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女儿倩倩奇怪我为什么总是流泪。
“宝贝,妈妈眼窝子浅!”我说。
医护工作者的付出,让我的内心深深被感动。
现在进入了三月份,我国抗击疫情取得了重大进步。
我省根据****疫情的控制情况,应急响应级别从一级降为三级,逐步复工复产。
现在到了复学阶段。
我省也是全国最早复学的省份之一。
复工复厂复学之前必须进一步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岗位需要,我们学校的宿管阿姨也可以冲在教育复学防疫工作的一线了。
我校位于城中心,地盘虽然不大,但各种设施设备完备齐全,环境优美,高中三个年级学生总计2700多名。
学校最后面,还有一栋楼,是食堂+宿舍。
一楼二楼是食堂。
三、四楼是男生宿舍;五、六楼是女生宿舍。
男女住校区域封闭,进出通道分开隔断。
宿舍区总共50个寝室,分8人间和10人两种,能容纳住校生480名。
宿舍区床位相对全校学生,僧多粥少。
能住校的学生,首先是品学兼优重点住读班;其次家庭离学校确实比较远;还有一种是校领导批示住进来的。
宿舍管理团队,由我和其它四个阿姨组成。
学校领导说,进入了学校,你们参与管理学生,都叫老师。
称呼我这个专职宿管员为宿管老师。
另外四位打扫宿舍区域卫生、协助我工作的阿姨叫生活老师。
类似于我是这个宿舍管理团队里的小班长。
不过,我们五个中老年妇女就是一个集体,我们就要融为一体,共同服务和管理好住校同学。
我们都是没有教师资格证,也没有资质上课的。
虽然服务、管理学生也有教育职责,但是我们都有自知之明。
我们五个都不好意思同学们叫我们老师。
同学们也都习惯统称我们宿管阿姨。
这样明确身份,顺口又不尴尬,就很好。
我们和保安、保洁、食堂工人,总共三十多人……属于学校的临聘人员。
这次学校返岗人员就是专门针对我们这四类人员。
我们是基层踏踏实实的工作者,一个月工资2000-3000多元不等。
我呢,之前是一名工程测量技术员,现在成为了一名宿管阿姨,说是机缘巧合,更是命中注定。
我出生农村,中专文凭,建校毕业后再建筑公司从事工程测量工作。
但我一个女人常年在外地干工程,结婚后,照顾不了家庭,就辞职了。
在家带了孩子一年后,我重新出来找工作时,就做好改行的准备。
要找一个在G城固定,不东奔西走,可以照顾家庭的工作。
我在人才市场看到G城中学招聘专职宿管阿姨。
我参加应聘,学校有考核和面试,面试时还要求我们写一份自我认识的宿舍管理方案……
结果,从几位应聘者中我被聘用了。
聘用合同在学校办公室签的,按照国家规定,购买五险一金。
扣完各种保险后,到手工资3000元,我满意这份待遇。
钱不用太多,够我们小家生活就好!
我更要踏踏实实工作,也是在G城稳定下来。
也是我成为宿管员那年,前夫要我去他外省老家,承包一个竹林加工厂。
我父亲去世后,老母亲从农村过来,和我在城里一起生活。
我母亲在这里,需要照顾,女儿也才两岁,我就不愿意去。
为此我和前夫当时发生激烈争执。
前夫的意思,我甘于平淡,每个月挣这点工资,日子过得干巴巴的。
他有挣钱的路子了,我就必须听他的,辞职跟她走。
我也生气,回应到:“平平淡淡就不能生活了?我一个月两三千,你一个月也有两三千,我们节约一点用,小日子也可以过得平凡快乐。
再说,现在,我母亲年老,女儿还小,固定下来,也方便照顾家庭……”
结果,矛盾不可调和,离婚了。
这里也有我性格里刚强、直接的一面。
离婚后,我继续干着宿管阿姨的工作,靠着这份工资,还有在学校垃圾桶里拣一些废品补贴家用。
一个人在G城赡养母亲,养育女儿!
……
接到返岗电话的我们赶到学校后,周校长专门给我们这四类返岗人员开会。
周校长说:“根据市教育局安排,后勤人员提前返校,在校内封闭14天进行复学前的准备工作。
高三学生返校后14天继续隔离在学校,不更换安保、宿管员、食堂工人……”
那就是我们这四类人员要在学校封闭工作28天。
听到这里,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28天,将近一个月封闭工作,那我家里65岁,腿脚不太方便母亲和9岁的女儿怎么办?
之前,我们宿管工作是轮班制,干一天休一天。
我轮换着管理两个班。
有人说高中的宿舍管理,不仅服务,还要会管理介于未成年到成年阶段,又有高考压力的同学们,责任大,要求高。
相对大学里的宿管,校园大门是开放式的,以服务为主,也相对自由一些。
是的,高中的宿管阿姨,不仅要服务好同学,还有高中生宿舍区严格的起床、回寝制度、开关门时间、宿舍区安全、卫生、纪律三大块的管理等。
上班是干一天休一天。
白天各种重复工作和突发情况,几乎是挪不开身的。
晚上查房点名,半夜巡查,熬更守夜。
不过,和这些未成年的住校生在一起,有爱心,真正关心他们,这些高中的孩子都能感受得到。
宿舍,更像一个简单的大家庭。
我喜欢这样的单纯。
轮休日,我也可以回家照顾老妈和已经上小学的女儿。
我觉得挺好,自己感觉好就好。
我上班那天,就会提前把菜买好洗好切好,老母亲在家里还可以简单做做饭,女儿也会打扫卫生、打打下手帮忙。
我从小就训练女儿独立。
我们是不挑学校的就近入学,女儿上学不过马路,出家门就顺着人行道过一个天桥就到了学校。
上小学一年级了,我工作日不在家,她奶奶腿脚问题,接送不了,我就让女儿自己从学校回家。
但女儿毕竟还小,自然担忧,也有一定风险,但我这样的单亲家庭,困难得想方设法克服。
现在需要封闭在学校一个月,那家里行动不便的老母亲无法在步梯房六楼上上下下爬楼梯买菜,女儿9岁,可以独自出去买菜吗?
我想到,可以在网上订购不接触配送,但快递小哥的蔬菜米面等只送到楼下,也需要老妈和女儿自己下楼到小区规划的物品存放点去取。
下不了楼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怎么处理?我在学校封闭一个月工作,那老妈和女儿疫情期间怎么生活?
怎么办?
开完会,我有些急。
不过,在这校园抗疫的关键时期,学校需要我站出来的时候。
应对新冠病毒的挑战,不是那一个人的事。
岗位需要,就要发扬奋斗精神、拼搏精神,用每一个个体的努力,汇聚发展的磅礴合力。
困难不止是我一个人。
防疫就是战场,现在是战时状态,关键的上战场时刻,宿管岗位需要的我。
学校开学前的各种防疫设施设备、物资的落实;学生入学后的不交叉管理、各种资料、制度……工作还要进一步理顺,精细化管理,全部都和宿舍工作挂钩,一丝一毫都不能出错。
这么多工作、这么多要求。
学校的校级、中层干部实际是2月中旬,我省录制空中课程就已经开始上班。
上上下下都很忙,也很累。
校领导最近一直都在开会研究各种问题、落实、奔波……每天也是忙到大半夜才回家。
其他不说,就说这次高三复学后要求学校封闭管理,高三年级男女全部900人要全部住进学校,上课、睡觉、吃喝拉撒全部都在学校里。
我校的学校宿舍总共只有480个床位,另外还有420个学生怎么安排,安排住哪里?
这项工作就特别棘手。
安排在风雨操场?足球场搭板房?还是空教室改造宿舍?
原宿舍里全住满学生,也是人满为患,如何分层、分路线、错峰出行,达到不交叉管理?
市里组织卫生、安全、疾控等检查组要检查各个学校的开学防疫准备……
要确保学校在3月16号安全有序,检查过关,才能开学……
在这个校长都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我提困难,那显然是不合时宜!
我就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学校需要我,就要有主人翁责任感、协同好学校的管理,同心协力、共同努力。
学校的发展需要我,我就是主角,不能缺席。
这也是我一直明确自我、在劳动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和价值支点。
既然现在返校封闭一个月工作我实实在在遇到的家庭困难,还是得自个儿想方设法解决!
开完会,学校给我们一点回家拿行李物品的时间,然后当天晚上8点我们四类隔离工作人员到位、点名,测体温。
我跑开了,我必须赶紧回家打包了。
疫情期间学校开学工作十分严峻复杂,是战时工作状态,天大的困难也必须克服。
这是初春,我身上披着那件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驼色呢子外套。
曾经浓密紧实的绒毛已经被吹得稀疏,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
披着这件呢子外套,我仿若铠甲勇士,就像手里就像拿着一把枪,可以冲锋陷阵。
(ps:亲爱的读者朋友,书里的“我”没有具体名字,或许就是街边打扫卫生的保洁阿姨、食堂洗菜洗碗的食堂阿姨、学校里服务同学的宿管阿姨……
我们这个女性群体虽然没有成功女性的轰轰烈烈、没有有钱女人的花枝招展、更不可能娇滴滴。
……生活艰难,我们从容面对,坚韧生活!
活得也一样有光彩。
希望得到您——我亲爱朋友的支持,请不要吝啬您的收藏和推荐票,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