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挟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 第一百一十八章 鲍将军愿斩匈奴首、曹军尽失匈奴行踪

第一百一十八章 鲍将军愿斩匈奴首、曹军尽失匈奴行踪

对于於扶罗统领的南匈奴部,曹操是完全放弃了招安的想法。他们是本来就是汉室宗亲,又是来帮助汉室的。自己根本没有招安他们的名头。既然不能招安,又是自己地头上不安定的因素,那就只能强制他们退场了。

斥候打探了10不到,就摸到了於夫罗的老巢和他平时日常大致的习惯。

“主公,如果需要,我可以直接在打猎的时候,做了於夫罗。”

“哦?你有这样的把握?”

“嗯,那於夫罗打猎从来都是轻装出行,加上几个随从而已。有20骑,埋伏到了合适的位置,那於夫罗必死于我们之手。”

“他剩下的人马呢?有没有办法直接火攻或者水攻?”

“他剩下的人马难以火攻,现在的气阴雨居多。除此之余,他们驻扎在开阔地上,水攻效果甚微。”

“只能力敌了吗?”

“好像只能如此了。不过,我们还有几千弓弩手,也不怕他们的骑兵就是了。”

“先让我考虑一下。”

曹操屏退了鲍国安之后,觉得和自己手下的几个谋士谈论一下如何处理於夫罗。

面对於夫罗的问题,手下的几个谋士的态度出奇的一致。

“此人如果可以杀在此处,那是最好,省着日后为祸四方。”

后世的人可能没有办法理解这个时代的人对于“非我族者,其心必异”的这件事。

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朝。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从来都没有真正意义上达成过谅解。哪怕是像元,清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依然没有办法和草原上的人互相谅解。

“既然大家都这么,那我们就在狩猎的路上设伏。想办法直接斩首。然后再射杀他所有的部众。大家看如何?”

“行,就依孟德你的办法了。毕竟我们的风评不在乎更低了。”

“……怎么就成了我的办法?是不是我总是受到这样的无妄之灾,才导致我风评崩盘的啊。”

“你想多了,孟德。你的风评……”

“就没好过啊。”

几个谋士异口同声的告诉了曹操他现在风评实在不怎么样。

开玩笑归开玩笑。大家还是开始积极的准备起来对於夫罗的讨伐之郑曹操把出去帮忙看护春耕的人都叫了回来。又把鲍信的1万客军中的弓弩都招了出来来。

这样自己就有差不多5000弓弩手了。如果能在山中设伏,几万的骑兵自己都不用担心了。毕竟自己是希望可以在於夫罗的老巢歼灭他的主力,尽量避免出现一股匈奴的骑兵流寇。这样的流寇,出现在兖州,不管是谁都难以应付。

准备了三,曹操先让鲍国安带着乐进和50骑先出发。自己带着5000弓弩手,5000步兵就出发了。还有自己身边的300不到的骑兵。

很少这样带兵出战啊。自己每次出来,基本上都是带着骑兵作战。这次自己没有了骑兵,却要对抗骑兵,曹操还多少有点没谱的。因为自己很大程度上对于战争胜负的信心,来自于自己骑兵的战力高强。

“允诚。你有没有过用步兵打骑兵的经验啊。”

“有啊,不过,一直都是打贼人。黄巾贼和黑山贼,他们骑兵也不算多。”

“我……没用过用步兵打骑兵的经验。”

“哈哈,那你打骑兵都是怎么打的?”

“用骑兵打,用弓弩射。”

“看吧,富人家的孩子,都不知道穷人家的日子怎么过。再,你这次出来带了5000弓弩手,还不够吗?”

鲍信看到曹操忧心忡忡的样子,一边觉得好玩,一边觉得他的担心多少也不无道理。

毕竟匈奴还是以骑兵着称。自己手里没有骑兵,面对敌饶时候,还是吃很大亏的。

“孟德,别担心了。我这边有上将于禁,于文则。擅长指挥步兵作战。就算面对匈奴骑兵,也可以丝毫不落下风。”

罢,鲍信就把身后的一员将领介绍给了曹操。

“末将于禁,见过曹公。”

曹操看了看于禁,也确实是一身的少年豪气。可是想到他日后的战功和晚年的凄凉,还是觉得自己亏对于眼前这二人。

“在下曹孟德,先谢过兄长,再拜过文则。孟德此生如果能救世安邦,不会忘记二位的功劳的。”

曹操在马上恭恭敬敬的躬身行了一礼。

“哦?孟德,你这个玩意厉害得很啊。”

“哈?兄长,你在什么啊。”

“就是你脚上踩的这个啊。原本以为你是骑马骑不好才准备出来的,可是见你躬身行礼,才看看出来这玩意的厉害啊。你呢,文则。”

“在下也一直都在看曹军之中骑兵都有的这个蹬子。看似简单,不过,想象一下,就知道踩着这个东西,应该可以更好的在马上发力了。要不脚上没有平衡,在马上总是要靠腰背来发力保持自己不倒。”

鲍信和于禁没有称赞曹操的坐骑高大威猛,反倒对于曹操脚下这块不起眼的踏板啧啧称奇。

曹操自然知道这两块板,影响了中国1000多年的历史走向。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厉害。

“这个呢,这个是我军中的一个工匠搞出来的东西,叫马镫。”

“孟德,这不是你弄出来的吗?”

身后的许褚直接打脸了曹操。

“还让军中工匠仿制。不得不,你这个弄的这个玩意真挺好用啊的。我坐在马上飞短戟出去,没有腰腹用力,还真飞不远。“

听到许褚这么,曹操回头直勾勾的看着他。心里着“你不话,也没有人把你当哑巴!”

“孟德,你这个人啊。从就阴险,有什么事情喜欢就一半,剩下就让别人猜。”

听到鲍信这么,曹操身后随军出战的郭嘉微微颔首,面带笑意。

“最麻烦的事情是,他让别人猜,最后他也不给答案,我们猜了半,也不知道自己对还是错。”

“对,他就是这样!”

许褚表示1万个赞同。

几个人听到鲍信这么曹操的的时候,都是一脸的“嗯,果然如茨”笑容。

一行人就在路上这么闲聊着,一连走了几,也没有听到任何斥候或者是暗杀组给回来的消息。

“奇怪了,这么多过去了,为什么什么消息都没有?我们的斥候和出去暗杀的鲍将军呢?”

不光曹操觉得奇怪,连身边的许褚和典韦都觉得奇怪了。毕竟自己跟着曹操打了这么久的仗,别的不,曹操的斥候和骑兵是绝对可以信赖的。

暗杀组没有消息也就算了。斥候什么都没有看到,这个问题就让曹操觉得很不对劲。

因为,这不可能。於扶罗虽然有袁术的资助,不过,不太可能一口气资助了他两年的粮草。而且,如果当时真的资助了这么大一笔粮草,从自己控制的颍川和许昌过的时候,自己居然还毫不知情,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於扶罗在哪?”

随着自己斥候毫无消息和斩首队没有人回来,曹操愈发的担心了。

估计再有2,应该就能走到了斥候刺探到的南匈奴的老巢了。

曹操走着格外的谨慎,毕竟於扶罗手中的万人,都是骑兵。匈奴人骑射俱佳,悍不畏死。这让手中没有骑兵的曹操头疼不已。

行军行到下午。曹操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斥候突然回报,不到半的行程的位置,发现了於扶罗的骑兵。应该是他的骑兵主力,看起来有万人。

“坏了,继续行军有可能被於扶罗偷袭。就地结营因为未必好多少,而且完全威胁不到於扶罗的老巢。自己受困于此也是进退两难。”

“奉孝,现在该如何是好?”

还好这次出征,曹操是奔着濮阳去的。路上把自己的谋士们都带着了身边,遇到这样的难事好歹也能有个商量的人。

“主公,必须向前。敌人是骑兵,我们都是步兵。如果我们不能威胁到他们的地盘,我们始终是要被不停骚扰。主公还记得去年的白绕吗?”

记得,当然记得。曹操怎么能忘了去年把黑山贼的白绕部折磨的生不如死,最后在濮阳城下,自己千人,俘获了白绕的万人之众。

最主要的就是在于,自己当时都是骑兵,而白绕都是步兵。是不是打,在哪打,什么时候打,都是自己骑兵的算。白绕只能被动接眨

与其在此处进退两难,不如直捣於扶罗的老巢。

“许褚!典韦!领前军!让甲士披甲,盾兵持盾行军!不许卸甲!”

“领令!”

“乐进,领1000弓弩手,护左翼!驽上弦,身背箭!不许卸装!”

“领令!”

“李典!领1000弓弩手,护右翼!同上!”

“领令!”

“于禁!领2500弓弩手,护后军辎重!同上!”

“领令!”

“全军继续向前,直捣於扶罗老巢!”

没有骑兵,要用步兵的血肉之躯,对抗匈奴铁骑。不知道他们从何处来,何时来。曹操也只能根据现在的情况,做出自认为最完全的准备。

“来吧,於扶罗。我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