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刘备一行人跑回了下邳城,曹操陷入了沉思。
“是年复一年的来徐州收租,还是现在就把徐州打下来呢?”
心里想着是不是要把徐州打下来的曹操,身体异常诚实的仗着自己骑兵的速度,开始扫荡着徐州。反正现在只是春耕,自己又不缺粮。
把从徐州到北海国又清理的干干净净。抓到的百姓就送到了青州军所在的地方。顺路拜访北海国的国相孔融,打算问问这个当代的大儒是不是打算跟着自己混。如果他不听话,就找个机会杀了孔融,灭了北海国。这样自己就从陈留,直通北海,东海。
虽然郭嘉不太同意曹操的想法,认为这样的结果就让自己完全暴露在幽州公孙瓒、徐州陶谦、并州张杨、冀州袁绍和豫州袁术的势力范围下了。这样绝不能算是一件好事。
听郭嘉这么说,曹操冷静了一下之后觉得确实很有道理。答应到时候见机行事,绝不强夺。
曹操带着夏侯兄弟和许褚,典韦,就来见了孔融。孔融这边也只是带着身边的一员虎将,曹操也没有问这人是谁,直接就表达了希望孔融可以跟自己结盟的意愿。毕竟孔融到现在也没有公孙瓒等人结盟,如果真的能够结盟成功,这样说不定自己还能有夹击陶谦的机会。
“孔国相,久仰大名!”
一见面,曹操先主动施礼,毕竟眼前的这个人,除了是北海国相以外,还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嫡孙。
“曹公,您的才是名震寰宇啊!”
“文举兄,您真是过谦了。我也不多说什么了,现在朝纲崩坏,乱贼横行。文举兄有没有和我共同重振朝纲,匡扶汉室的想法啊?”
“曹公,朝纲一定能重振。不过,您到底是不是代表了汉室呢?”
“我可是大汉的奋武将军啊。”
“奋武将军那个……级别有点低啊。”
“哎,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看……”
“曹公,流氓什么?”
“没有,没有,什么都没有说。”
“曹公,你也是太尉曹嵩之后。千万不能有贼人篡汉之心啊”
“竖子小儿,竟敢直呼家父名讳!”
听到孔融如此的无礼,居然敢直呼自己父亲的名讳,曹操也不废话,提剑就又要砍人。孔融不像边让,待在身边的这员虎将立刻就站到了孔融身前,保护起来孔融,也拦住了提剑在手的曹操。
许褚和典韦见识就过来要护住曹操,只见那人赶紧后退了几步。深施一礼。
“曹公,我家主公也只是一时失语。您是大人,请不要记恨我家主公失语之时啊!”
“你说,我现在要是杀光孔家,是不是以后就没有什么先师什么的破事了?”
曹操没有回答眼前这个武将的道歉,和身后的许褚,典韦直接说着恐吓孔融的话。
北海国不像济南国富饶,便利,可也因为地处北海倒也没有什么人来打扰过他们。唯一来骚扰过他们的,还是曹操驱使的青州黑山贼。
孔融就是北海国相。孔子的二十世嫡孙。曹操看到孔融就和看到边让的时候感觉差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弄死眼前这个倒霉蛋。
“你……你!”
“给我杀!”
仗着自己在附近就有虎豹骑和身边的许褚,典韦。曹操觉得现在就是取了北海国的好机会。
听到曹操的命令,许褚典韦立刻就迈步上前。就在此时,孔融的身后突然出现了百余个力士。手持刀剑弓弩,和曹操对峙了起来。
这可是出乎了曹操的预料,原来孔融此行是有备而来。
从小到大,都是曹操平时出去黑别人,没有想到今天也会被别人黑。
看到孔融自鸣得意的脸,曹操也确实知道今天是自己栽了。曹操的第一反应是“娘的,情报不足,以为自己可以轻取孔融。夺取北海国。”可是紧跟着曹操就想明白了。“现在这样的自己和袁术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到这里,曹操更多的是自责,而不是对于今天这件事如何收场的想法。
“曹公,今天就各退一步如何?我们他日相见还能再叙今日旧事。”
“敢问英雄大名?”
“在下姓太史,名慈,字子义,只是北海帐下无名小卒一名。就不劳曹公惦记了。”
“哦,原来是太史子义,在下记住了。他日相见,再叙今日旧事吧。”
说罢,曹操带着身边的几员猛将就直接离开了这里。回到了自己的军营吧事情和郭嘉说了一遍。郭嘉倒是笑的开心。
“主公,你也知道被人阴什么感觉的了?”
“哎呦,我一直都知道好不好。看你笑得乐不可支的,以为你是陶恭祖的谋士呢。看我吃瘪,笑的如此的开心。”
“主公,人吃什么成长最快?”
“吃亏。”
“看吧,我就知道我的主公是个聪明人,立刻就知道了我想说什么。”
“行吧行吧,那我们接着把徐州的租子都收完,我们就回兖州吧。北海国暂时就算了。”
“嗯。主公,这样最好。”
从北海国起,换一条路再路过徐州一回,沿途再裹挟上一些百姓回兖州。
带着从徐州裹挟回来的百姓,曹操特意耀武扬威的又从下邳经过了一回。
这次在徐州裹挟百姓不同于以往。上次的战斗,徐州的兵卒拼死保护陶谦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让曹操意识到徐州的百姓对于陶谦的爱戴超出了他的想象。
现在给徐州留下的百姓,就是明天战场上对自己刀剑相向的士兵。与其留给陶谦,不如带回自己的地盘,让他们去临颍附近开始种田。虽然说现在已经不适合种粮了,可是可以种大白菜啊。毕竟干菜,酸菜,泡菜这些也都是美味。
后世很难以想象古代的艰难。很多时候,只是半年的旱涝,可能导致几个县的数十万人都成为灾民。家中没有余粮,易子相食之后,就只剩下造反这一条路可以走了。这就是为什么后世的人总是不能理解面对“诛九族”的残酷刑罚,还是不停的有人在造反。因为不管如何选择,等待自己的,都只有死路一条而已。
在漫长的华夏文明之中,真的为了祸乱天下而起事造反的寥寥无几,绝大部分的“乱贼”也只是为了活着而已。
曹操的军屯制,给自己治下的所有人,提供了一个“活着”的机会。而且,军屯制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谁都可以通过军功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把徐州的居民带回了许昌之后,曹操才知道袁术已经从洛阳回了豫州。而且回去的非常的匆忙,曹休想再去伏击一次都没有来得及。不知道袁术为何会如此的匆忙。
因为袁术他“拣”到了宝贝。大汉的传国玉玺,给到了袁术的手中。
他手下的先锋官孙策进到了洛阳,就寻到了大汉天子的失传了的宝物传国玉玺。
孙策要进献给袁术这个传国玉玺的条件也很简单。把当年自己父亲孙坚的旧部都还给自己带领。一共有不到2万人。同时自己也还是听从袁术的调度和指挥。
在袁术看来,孙策也只是想靠着这个传国玉玺的功劳给自己升官而已。反正都是在自己的麾下,职位高低对于他袁术来说,基本上算是无所谓的情况。
这个玉玺,自然不是孙策从洛阳的路边捡来的。这个玉玺是他父亲,孙破虏一生为国为民的写照。
在酸枣同盟之中,只有他和曹操愿意真的为了大汉的江山,冒着生命的危险正面和西凉诸侯硬碰硬。
曹操得到了可以吃数年的粮食。孙坚得到了大汉的传国玉玺。算是各有所得吧。
袁术得到玉玺的事情,曹操肯定是不知道的。不过,要去打袁术毕竟还是自己的既定日程。反正总是要有和袁术的正面战争,趁着现在,多消耗一点他的实力,也是为了日后的硬仗做好准备。
“各位,我要去进攻袁公路,可是各位都没有告诉过我让我去打哪里啊。”
“主公,那袁公路的治所在哪?”
“南阳吧,我听志才说过。”
“那我们就准备进攻南阳吧。”
“那岂不就是把袁公赶出豫州了?”
“主公,你不觉得现在袁公路的势力有点太大了,要超出我们的承受能力了?”
“照你这么说,那袁本初不更是我们处理不了的麻烦吗?”
“主公,你看一下袁本初和袁公路的局势,你就知道袁公路对于我们的威胁更大。”
“怎么说?”
“袁本初拥的冀州,虽然号称带甲百万。可是地处他东北方的幽州,辽东,都是需要他厮杀的对象。我们给他送去的黑山贼,他也没有绞杀干净。他的西部是并州。并州早就被彻底的打烂了,比青州更烂。袁本初根本没有办法从任何地方得到补给。”
“而袁公路就很大的不同了。他现在统领豫州,他的背后是扬州,在身后是江东的士族的地盘。这些地方都没有经历过战乱,不管是兵源,还是粮草,都是他日后的重要的补给来源。如果我们现在放任他经营豫州,不出2,3年的功夫。等他彻底的解决了扬州和整个江东的士族之地。到时候我们可能就难以处理他了。”
“那我还要不要向袁本初哭穷呢?”
“这次就算了。毕竟你是要进攻豫州的治所了。打的徐州不得安宁就算了,现在又要去打袁公路的治所。是不是显得自己太过强大了?”
“哦?这样吗?我强大吗?我不一直都是要饭的吗?”
“可是你要饭的比施你饭的还壮实就过分了啊。主公。”
被郭嘉和荀攸教育了一下之后,曹操开始了自我反思。
“我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