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刘备愿意接手自己的徐州,陶谦也算是了却了心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请。
现在的徐州绝不是一个好局面,北部相接徐州的青州看似在田楷手里,其实早就是曹操的囊中之物了。他随时可以出兵来取青州。如果曹操在青州据城而守,以骑兵见长的公孙瓒未必能讨到什么便宜。
徐州西相接的兖州,豫州,这已经都是曹操的地盘了。徐州连年不断的兵患除了偶尔有小股的山贼作乱,剩下都是源自曹操的进攻。
南边相接的扬州,看似在自己的盟友袁术手里,可问题是这袁术也是敌人之一。
唯一没有敌人的是徐州的东边。那边是海,书上说那边有有个岛,岛上有人。那边的人长的跟猴子似的,光武帝的时候派人来过,自称倭人。可是后来就没有什么联系了啊,也不知道那些猴子们是不是还活着。
徐州,真是一块死地啊。不过,就算是死地,也是陶恭祖经营了数年之地。刘备实在是觉得不忍心就这样把徐州扔给袁术。
“哎,算了,就算是块死地,也不是现在就死的地方。”
从陶谦那边回到了下邳城里自己的住处。关羽和张飞问了起来刘备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大哥,你为什么又接了这徐州牧之职啊。你不是说,这个位置你做不了吗?”
“可是,我不做,这个徐州交付给谁呢?公孙大哥绝不是个好选择,你们看看现在的幽州已经城了什么样子,民怨四起。那袁公路更是不用说,看看他原来统领的豫州的样子,就知道扬州可能早晚也要完蛋。不知道那曹孟德治下的兖州如何。可是每次看他的人马都是精神抖擞的。是不是兖州真的不错呢?”
“大哥,那曹贼犹如蛇蝎一般狠毒啊。你为什么想着他还略有善意啊?”
“翼德,曹孟德杀张角,杀董仲颍。那就证明这人应该是心怀汉室的啊。他和袁公路结为同盟,和你我水火不容那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是那贼人每次阵前都要使诈。还故意安排了伏兵来截击我们,还能更加狡诈了嘛?”
“兵者,轨道也,技不如人罢了。这个没有什么办法啊。”
“大哥,你真看的这么开?”
“看的开不开又有什么用呢?”
自己对阵打不过,看得开,看不开又有什么区别呢?反正自己现在想到曹操就头疼。两边的武将战力可能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双方的计谋差距实在是有点大。不管是从最开始的夜袭,火攻,还是后来的偷袭,奇袭。自己几乎都是毫无还手之力。去哪找个脑子比自己兄弟好用的,才是现在的关键。
“为什么这天下脑子好的都跑到曹操,袁绍那边去了呢?就没有几个留给我的呢?”
刘备微微感慨自己营中众将的智力微微不足。一直都是在吃计谋的亏,去哪能找一个智力上可以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人呢?
曹操期待的袁术和陶谦的会面完全没有他想的那么劲爆,不过,也足够了。因为陶谦没有办法让自己的人马回去秋收,这也就是曹操的目的达成了。
袁术居然在得到了刘备已经决定接任陶谦的徐州之后,就选择了直接离开。这个是曹操没有想到的。
“看起来那袁公路,也没有我想的证明愚蠢吗!”
说来说去,自己都是赚的。关键的还是不用自己的人马,这样的好事来100次,曹操接100次。
公孙瓒的愚蠢也超出了曹操的想象。他以为公孙瓒会多少骚扰一下自己的地盘。可是公孙瓒只是急匆匆的带着人马回到了平原城,也不知道他着急什么。
袁绍趁着公孙瓒离开的时间,又派出了吕布,颜良和文丑为主将,兵分三路,袭击了张燕的防区。
对于防备袁绍,其实张燕也很有经验了。不过,三路来袭,也确实让他捉襟见肘。只能一边自己疲于奔命,一边让公孙瓒回来包抄袁绍。不管怎么样,今年的秋收算是没有戏了。农户们一年的辛苦,都在兵祸之中化为泡影。
曹军没有得到关于冀州和幽州的情况的情报,也是因为现在这两州之地,变得越来紧张了。曹操也考虑过让戏志才把情报人员撤回来,毕竟现在自己劳军的人数也实在不够了。可是郭嘉他们就没有一个同意曹操的说法的。
他们觉得戏志才手下的这些情报人员,如果不是曹操收留,绝大部分的人早就不知道死在哪里了。而且,自己也是给了她们2份的工资。既然大家都是在乱世求生,能活着,就很幸福了。如果还能活得不差,对于大部分的百姓来说,已经奢求了。
看着自己无事可做,也没有看到袁术和陶谦的热闹。曹操就安排了无所事事的夏侯兄弟带着虎豹骑去灭了平原国。现在平原国就是一个空壳,甚至都不如自己治下不设防的任城。这样其实也多少是算是“报复”公孙瓒出兵威胁自己。其实公孙瓒根本不在乎平原国的死活,曹操也不在乎罢了。
曹操还叮嘱了夏侯惇他们看到有什么值钱的都带回来。
“元让,妙才,你们没有什么事,就带着虎豹骑去把平原国灭了吧。”
“孟德,那平原国就剩一个平原城了。哪还有什么国啊?”
“那好歹也是公孙瓒罩着的地盘,去打了吧。不用给公孙瓒面子了。”
“还剩下的百姓怎么办?”
“让他们把今年的粮食打了,裹挟回来,一个都不留。我明年把在丘屯军屯的人安排过去。毕竟丘屯的人还是很打的。”
“啊,算了。估计他们也没有粮了,你多备辎重粮草。到了那个地方招兵吧。不用裹挟他们了,问问让自己的手下到各地去招兵吧。只要还活着,就带回来吧。”
平原国前年大涝,这2年又连着兵祸不断。曹操想了一下,平原的百姓手里应该没有粮了。今年的冬天应该多没有办法熬过去了。带回到自己的地盘,至少给了他们一线生机。
“孟德,你是去灭国去了,还是去救人去了?”
“那你们也可以顺路看看能不能杀了北国的孔融那厮。”
“知道了,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平原国救百姓,去北海国屠城。”
“没有叫你们屠城,也千万不要再屠城了。就是想办法杀了孔融一人就好了。”
曹操给夏侯惇他们下这个军令的时候,其实自己也没有多想。毕竟孔融那人,直呼自己父亲的名讳。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本能的讨厌这个人,觉得他死了,这个世界才会更好。
除了以后会带来乱世的刘备以外,就是这个孔融,曹操觉得他非死不可。总觉得他和之前气自己的那个边让有着相似的感觉。反正活着虽然不碍着自己,可是他们死了,自己才觉得舒心。
夏侯惇领令军令就出去执行任务去了。
从河南到山东,经过的是华夏大地四大平原之一的华北平原。这也是中国战略意义最为重要的平原。在这个秋高气爽的秋天,带着自己的虎豹骑的兄弟们,一起骑马本来就已经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了。
接到这个任务,夏侯惇他们也没有什么不情愿的。反正自己闲着也是闲着,虎豹骑的兄弟们也是天天只是训练,吃饭。回到家里还总是被自己老婆唠叨,与其如此,还不如带着他们出来。
曹操叮嘱自己的事情,自己稍微注意点就是了。1个多月前,自己在徐州附近砍人已经砍的挺痛快了。他也只是告诉自己不要再滥杀无辜,可是“有辜”的人。他可没有说要管的意思。
平原国附近的情况和曹操料想的差不多。又是天灾又是**。加上连年的兵祸不断,平原国连劳动力都没有了。地里能耕田的不是老人就是女人,产出来的粮食根本连自己都吃不饱。就谈不上什么部队的供给了。
夏侯惇他们带着粮来,果然很快就把剩下的还有人的几个县城的人都集中了起来。分出来一半的辎重队,让他们带着这些人回到兖州。也算完成了曹操的目的。
“大哥,咱们接着干嘛去?”
“哎呦,妙才,孟德不是说了吗,先灭了平原国,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弄死北海国的国相孔融。”
“孟德为什么对于刘玄德和这个孔融这么恨之入骨啊。”
“他不是说这厮敢直呼他父亲名讳吗?”
“他是这么容易就生气的人吗?”
“你管这个干嘛?去北海国杀人不好吗?”
“这么说自然是没有错了。好吧,反正也是我们的任务。我们就去北海国看看。现在秋收在即,说不定还能偷袭他们几个地方。”
“说的就是吗。”
乱世之中,对于百姓杀伤力最强的自然是流寇。漫无目的四处游荡的贼人。如果正规的铁骑按照流寇的方式在一个地方开始游荡。那这个地方的将领肯定就会一头的郁闷。
这几年反复的偷袭徐州,和今年在徐州附近做的绝户的事情,让夏侯惇指挥骑兵做流寇的事情就越来越熟练了。
这下可是多少惹恼了孔融。
孔融这个人自视是世间的大儒,又是孔子嫡传,觉得像曹操这样出身宦官之家的人,根本就不配和自己同朝为官。上次见面,也是听了太史慈的话,准备足了防备。
可是,他也没有想到,自从上次惹怒曹操开始。自己这个偏安一隅的北海国,也一直都被那曹操骚扰。
“秋收!都不让我的百姓得以清净!”
孔融恨的牙根直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