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
随着一声剑器交击之声,两人的战斗正式拉开了帷幕。
只见头顶山上,剑气激荡,纷飞的绿叶在空中卷动,如实仔细去瞧,那卷动的落叶都已被剑气肆虐得不成形状。
两剑相交,发出琅琅声响。
陆开的剑随意走在张池身上起不到丝毫作用,只因张池也早已达到了这个阶段,甚至比陆开掌握的更强。
两人初次交锋,陆开便落入了劣势。
张池所修,乃是执剑山庄的覆雨剑法,其剑法讲求的便是剑出如大海奔涌,如海浪相叠,如滔天巨浪。
此乃以势夺人的剑法,与其交手,只会越来越难以招架,若是让对方剑势叠起,那么陆开必败无疑。
“覆雨剑法?”
仅是一交手,陆开便有所察觉。
陆罪是一位剑痴,行走江湖之时,最喜欢打听的,便是各式各样的剑法,每次听人说完,都从其中暗自琢磨其剑法的精髓之处,也会思考如若对敌自己又当如何应对。
只是这覆雨剑法乃是执剑山庄上乘武功,以陆罪的认知,光凭想象是无法勘破其中奥秘与破绽。
陆家剑法,是一套并不算出色的剑法,在江湖上可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起因,主要是陆家,并非是擅长剑法的武林世家,所以陆家剑法比起执剑山庄内门弟子才能修习的覆雨剑法,那是远远不及。
不过陆罪自幼便是剑痴,他的剑法早已脱胎于陆家剑法,自创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罪剑决。
相较于陆家剑法,此罪剑决剑锋狠厉,剑之所向皆为命门,而江湖中少有使用四尺长剑,所以多数难以把控罪剑出剑的攻击范围,多数人在与陆罪初次交锋时,便会死于刃下。陆罪的名气便是用罪剑决打败了诸多铜级高手所积累的。
可惜张池虽然资质不行,但是习剑三十余载,眼光还是有的,在刚才陆开与徐夏生的交手中他便一眼看穿了陆开剑法的特异之处。
所以两人交手之时,他都特别留意陆开的特制长剑,这让陆开几次杀招全都无功而返。
一剑递出,如无根之水,倾斜而至;如水漫金山,一泻千里。
张池的覆雨剑以得精髓之意,此刻剑意剑势以成,陆开层层招架,已是疲于应对。
“哈哈哈,我剑势以成,你便是此刻突破至银级高手,亦不能抵挡。”张池眼见局势已定,便有些自鸣得意的笑出了声。
他自十五岁入执剑山庄,当了十年杂役,若是说他心里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弟子没有愤恨,是不可能的。
凭什么自己只能当一个杂役,只能学杂役弟子学习的粗浅功夫?
仅是两年,便知自己入门无望,他便另起心思,起了偷学了那执剑山庄不传之秘的心思。若是他人做杂役,一般做不了几年,见转正无望,便会另寻出路。
但张池不同,他是被执剑山庄的弟子出门时救下来的孤苦孩童,倚着报恩的名头,张池在执剑山庄当了十年杂役,正是这般隐忍,让张池赢得了执剑山庄的信任。
对于这十年,张池没有半分感激涕零的想法,只是觉得自己任劳任怨干了那么多年杂役,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成为弟子的机会。
他越是卖力工作,内心的怨恨越是积累起来。
此刻,在他眼里,陆开便是那执剑山庄高高在上的内门弟子,而自己,终于通过多年努力,让这些瞧不上自己的高门子弟,付出代价。
“哈哈哈哈!”
他在狂笑
可惜他的笑容并没有维持超过三秒。
忽然之间,头顶山森林之中,狂风大作,本是一剑接一剑如巨浪袭去的张池,感受到了一股凌厉剑意,他下意识的停顿了一下,便是这一停顿,让他的巨浪剑雨留下了一处致命破绽。
“伤落叶”
陆开口中的喃喃之音传入张池的耳中。
未待张池把这三字过过脑子,就见陆开长剑置于身后,身体呈半曲之势。
“这是腰击式?”张池见到陆开的动作,立刻想起了一个双手持刀的技法,是由慢至快的一种刀法,这种技法是一种搏命招式,因为一刀劈过去,若是没有成功,便会露出极大的破绽,那么使用者一定是必死无疑。
他的缺点是致命的,而且并非是难以防守的刁钻招式,一般习练刀法者,都清楚这一原理,所以甚少有人把它用在实战上。
张池没想到的是,陆开这位习剑者,竟然使用刀法招式,在他看来这完全是强弩之末的表现,无非是利用他那特制的长剑,一时让自己分不清陆开的极限斩击距离,来取得胜利。
张池认为自己已识破陆开最后的伎俩,心里有了准备,便有些轻视陆开。
然而正是这份轻视,让战局立即翻转。
陆开确实用的就是腰击式,也就是前世陆开经常看的漫画中的居合斩,不过却也并不仅仅如此。
寻常的居合斩,并不具备什么特殊性,不过陆开的这一击“伤落叶”就并不普通。
陆罪的罪剑决有别于传统剑法,并没有招式,而是一种对敌理念,他在早年把陆家剑法修至大成之后,便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剑法,更为实用,这也是他离开陆家行走江湖的原因。
多年来,一直苦苦追寻自己的剑法之道,他总结且归纳了属于自己对剑法的理解,便是有用之剑。
剑法有强弱,但使用同一种剑法之人亦有强弱,所以决定剑法强与弱的并非是剑法,而是使用之人。对剑法之道有此理解的陆罪对于修习某一种剑法,更为喜欢探索剑技,这也让他的剑,有别于一般剑客,所以才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便掌握了剑随意走的剑法精髓。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起点太低,作为一个以刀法见长的武林世家,他并没接触过什么高深剑法,加上他天资一般,在内功修习上进境缓慢,不得重视,族中更是无人关心他是否有着非比寻常的剑法天赋。
毕竟,内功的进境速度,才能确保一个人未来的成就。
技法,无非是左道之法。
这是世间公认的绝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