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末之谋略天下 > 第五十章 江夏之战(二)

第五十章 江夏之战(二)

长江边上,已经少了很多来回游走的商船,只因为孙权异常高调地向江夏宣战,导致不少收到消息的商家都自己地不再走这边的水路。

在难得宁静的江面上,一艘小渔船悠然飘荡在江中,一个年老的船夫正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渔船的走向,避免漂往即将开战的湖面。

渔船内部,坐着三个男人,在三人面前放着一张木桌子,桌子上面是一张地图,地图上所绘制的,正是江夏部分水域的分布情况。

这三人便是从新野而来的徐庶、陈泰和刘封三人,经过一年的平静后,南方战火再起,但靠北的新野却是安稳的很,为了锻炼两位弟子,徐庶特地将陈泰二人带到江夏,亲眼观看一次真正的战场。

学习兵法,无论在纸上推演多少次,都不如来一次真的,此次刘表与孙权在江夏的会战,将是徐庶对跟随他学习已有半年的陈泰的一次考验。

而一同而来的刘封,徐庶的想法是让这个小少爷看一下真正的战场,虽说现在刘备军处于平稳时期,但一旦曹操将北方的隐患铲除,必定会挥军南下,首当其冲的便会是刘备军。

徐庶可不像看到,这个有可能继承刘备衣钵的少年,到那时候才经历战场的残酷。

但刘封估计没想那么多,他脸上至今还带着兴奋的神情,毕竟是乱世男儿,对战场总有一丝向往,金戈铁马之间,碰撞出来的是独属于这个时代的浪漫。

此时陈泰也清楚徐庶的想法,所以他认真的研究过两方即将交战的地点和双方出战的人马,得益于此次孙权的高调行军,孙权军出兵的主将陈泰已经洞悉。

除了亲自带兵前来的孙权之外,一同随孙权而来的还有先锋凌操,老将程普、黄盖、韩当,而孙权军中最具威名的周瑜,却留守本营,没有前来。

旁人可能不清楚,但听徐庶说过孙家目前形势的陈泰清楚,在孙家治下的四个郡中,时常有人起兵反叛,孙权亲征江夏,那留守本营的,唯一的选择便是周瑜。

而江夏这一边,自然是孙家的老对手,黄祖与他手下的百战之兵。

徐庶曾详细地给陈泰讲过黄祖这位老将军,黄祖出身士族,但却和刘表十分投缘,反而与蒯越、蔡瑁等人不太合拍,是刘表的直系手下。

黄祖镇守江夏多年,江夏身居战略要地,是联通荆州、豫州、扬州的重要枢纽,因此,此地一向是兵家必争之地。

一直有意北上中原的孙家,便一直将江夏当作重要目标,自孙坚开始,黄祖就不停地与孙家的猛将相斗,虽然败多胜少,但江夏却在他的庇护下宛然无恙。

而孙家,在攻打江夏的战争中付出了牺牲,一代天骄孙坚,饮恨死在了进攻江夏的路上,小霸王孙策,即便有周瑜的帮助下,仍然至死尚未攻入江夏。

在黄祖手中的江夏,就犹如一座坚硬的堡垒,几乎无人可以侵占。

刘表能够安稳地在江陵开他的座谈会,黄祖也是功不可没的。

在黄祖麾下,有着数名闻名南岸的将军,分别是江夏都督苏飞,水军先锋邓龙与陈就,陆军统领张硕,以及行为诡异、外号锦帆贼的甘宁。

说甘宁行为诡异,这不是胡乱说的,此人出生平民,少时便曾做过一段时间的流贼,属于杀人不眨眼的那种。

此人爱好半光膀子,头上插着不同颜色的羽毛,还喜欢在自己腰间挂着铃铛,个性十足,对于讨好他的人甘宁十分喜欢,讨厌他的人,甘宁也不介意将他的人头砍下当凳子坐。

如此性格的人,自然到哪都是个刺头,如今的甘宁年已不惑,但在黄祖手下也只是个都尉,虽然有着一身武艺和才华,但他那时常抗命的性格,令黄祖实在难以喜欢。

反倒江夏都督苏飞对甘宁十分欣赏,甘宁惹下的大多祸端,也是苏飞出面摆平的,因此甘宁对苏飞十分尊敬,要不是因为苏飞在黄祖手下,他早就大闹一场,离开这破地方了。

黄祖也不喜欢流里流气的甘宁,奈何苏飞一直极力护着他,且甘宁确实勇猛善战,特别是他麾下的水军,一个个如狼似虎,算的上是黄祖军的一大战力。

陈泰仔细地看着眼前的地图,黄祖与孙权麾下都是南方士兵,比起陆战,他们显然更精通水战,因此,孙权此次是自柴桑出兵,用水军前往江夏。

为了抵挡孙权的攻势,黄祖自然也会派出手下水军阻挡孙权军的侵入。

水站对于陈泰来说是十分新奇的,这几年来,陈泰接触到的战场全是陆战,对于水战,陈泰不曾见识过,借着这次观战的机会,陈泰要好好看一下,陆战与水站的区别。

对于南方的军阀来说,奔涌不断地长江就是天然地防御线,比如说荆州。

荆州被长江分作两半,北方地重城是新野和江夏,如今由刘备与黄祖守卫,而长江以南的重城则是江陵和襄阳,刘表本人就呆在江陵里面,不可谓不鸡贼。

在刘表看来,若刘备和黄祖无法阻挡北方的入侵,那再长江以南的他还有机会和时间组织抵抗,接着长江天险,抵御不懂水性的北方士兵,在刘表看来总比在陆地上交战的赢面大。

孙权也是这么想的,虽然孙家已经占领了长江北边的庐江,但这次与黄祖交战,他还是选择从长江南面的柴桑出兵,也是为了预防北方曹操突然南下,庐江也有足够的兵力抵抗。

种种原因之下,孙权与黄祖这番交战,战场注定会在长江上。

陈泰手中各有黑棋与白棋数枚,分别代表孙权军与黄祖军,他用手中的棋子在地图上反复推演,得出的结论都是孙权军此战,胜率明显要大于黄祖军。

但陈泰明白,纸上得来的终究是猜想,这一战具体的走向,也只有在两军交战后,方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徐庶对陈泰的进步很是满意,此次前来观战,徐庶除了要锻炼陈泰和刘封以外,他也十分好奇这一战的结果,虽然周瑜没有亲自前来,令徐庶感觉有些遗憾,他内心还是想看看,被水镜先生称为天下第一水军统帅的周瑜,是否真的配得上这个称号。

手下猛将如云、为报父仇集结的孙权军,虎踞江夏多年,不曾丢过城池的荆州水军霸主黄祖军,将在这即将不再平静的长江之上,展开一场令人瞩目的斗争。

而身为这场战争主角之一的黄祖,此刻正在一艘战船之上,面色和善地和一个人谈着话,脸上的笑意似乎并没有因为大战将来而有所减少。

而和黄祖谈话的人,穿着一身略显华丽的衣裳,腰间佩戴的玉佩,足以表明他不是一般人,且黄祖虽是江夏太守,但与此人说话时仍言带恭敬,可见此人的身份不低。

“黄太守果是名将风采,如今大敌当前,却没有丝毫慌乱,不由地让司马懿十分佩服啊。”此人笑着对黄祖说道。

黄祖看着眼前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脸带笑意地说道:“仲达谬赞了,若不是因仲达在此,我怎可如此安然自在呢。”

司马懿笑了笑,但没有说话,只是那双如同野狼一般的眼睛,若有所思地看着黄祖。

黄祖虽然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但此番被司马懿盯着,却感到全身泛起凉意,他曾听闻,司马家二公子有着一双如狼的眼睛,此番亲眼所见,果然如此。

只见黄祖继续说道:“黄某不才,心中难有退兵之策,还望仲达看在两家情面之上,为黄某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