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大国时尚 > 第二十二章 你是好人

第二十二章 你是好人

马向东家在小区内一栋破旧的单元楼三楼,这是一栋十年代修的单元楼,灰扑扑的墙体经过将近二十年的风吹雨打,带着淡淡的沧桑。

郑道和林樱站在门前敲了好一阵,都没有回应。应该是摆地摊还没有回来。郑道和林樱就来到楼下,坐在花台上等他们回来。

看着头顶茂密的树枝,郑道想起了小时候的事。那时候青纺厂效益好,青纺厂职工日子比较舒坦。吃过中午饭,小区内的几颗大树下总是坐着不少人。大人们在树下闲聊,说东家长西家短;小孩子们在树下打闹嬉戏,显得格外热闹。

吃完晚饭之后,很多职工就搬个凳子,坐在树下拉家常。女人们说的总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而男人们谈的都是国内、国际的大事,颇有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感觉。

想起过往种种,郑道感觉就好像做梦一般:“林樱,你还记得小时候的事吗?那时候我们总是在外面玩到很晚,爸爸妈妈站在阳台上喊才回家。那时候你就像个小男生似的,特别淘气,爬树掏鸟窝,什么都敢干。我记得有一回就是爬这棵树,你从树上摔下来了,把手都摔断了。”

林樱抬头看了看身后大树:“是啊,就是在这里摔的。”

说起小时候的事,郑道脸上有了笑容:“我记得在上学路上,有一户人家院子里有枇杷,四周被围墙围着,正好有一根枝叶在围墙边缘的上方。枇杷成熟的时候,我在院子外面看着枇杷流口水。你就问我,你想吃吗?我说想吃。你就说,你在这里放哨,我上去摘。你就爬上围墙,摘枇杷扔下来,我就在下面捡。”

林樱清冷地目光变得柔和起来:“都是好久以前的事了,没想到你还记得呢。”

“有些人有些事是忘不掉的。”郑道轻声道,“人其实很奇怪,经历得越多,烦恼也就越多。再也没有那个时间段能像小时候那样让我怀念,那种无忧无虑生活再也不会有了。”

林樱看了郑道一眼,把头低下了,用几乎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道:“是啊,如果时间能够停在小时候该多好。你跟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你小时候很聪明,但很秀气,也很腼腆。”她脸上突然有笑意:“有一次,你到我家玩,看到我的一条白裙子好看,就非要穿……”

郑道嘴角一阵抽搐:“哪有这样的事,我怎么不记得了,你瞎编的吧?”

林樱笑了起来,好似阳春三月,桃花盛开:“你肯定记得,只是不想承认罢了。”

郑道看着林樱灿烂的笑脸,心想这才是记忆中的林樱啊,拥有太阳般灿烂笑容的女孩,他哈哈笑了声:“你小时候的糗事难道少吗?我记得有一回……”

就在这时,他听到哒哒的脚步声响起,抬眼一看,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女子和十九岁的男孩正向这边走来。男孩黑黑瘦瘦的,手里提着一个大包袱。看样子应该是马向东老婆陈淑琴和儿子马志远,他们刚刚收摊回来。

果然林樱看到他们就站了起来,叫道:“陈阿姨。”

陈淑琴冲林樱点了一下头:“小樱,是你啊。”她看了看林樱身边的郑道,感觉有点面熟,又想不起是那家的孩子。长得高大挺拔,相貌英俊,看上去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她跟林樱过世的母亲一个车间,关系相当好,看到林樱跟郑道在一起,心里挺为林樱高兴:“小樱,这是你对象啊?他是哪家的孩子?”

林樱脸腾的一下红了,连忙否认:“不是,不是,他不是我对象。他是张清芳阿姨的儿子郑道。我们是在这里等你,找你有点事。”

陈淑琴有些诧异:“什么事?”

郑道觉得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而且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就道:“主要是马志远上学的事,这里说话不方便,我们还是去你们家说吧。”

马向东走了,可马志远的学费并没有解决。陈淑琴这些日子一直在想办法,想贷款没有门路;向熟人借,根本没人愿意借;想向社会求助,根本没人搭理。她真的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解决马志远的学费,头发都快愁白了。

现在听到郑道他们是为儿子上学的事来,仿佛溺水的人看到了漂来的救生圈,她连忙道:“好好,你们跟我来。”

郑道和林樱跟着马志远母子,来到了他们三楼的家。

走进马向东家的瞬间,郑道就看到了挂在墙壁上的马向东遗像。本来他对马向东的印象早已模糊,此时看到遗相上笑呵呵的脸,勾出了很多小时候的记忆。这是一个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乐呵呵的好人,没想到他竟然被逼得走上了绝路。

这个世界有时候真的很混蛋,明明是很好的人,日子却过得很惨!

郑道目光在房间里扫了扫,脑子里冒出了一个词来,家徒四壁。整个房间除了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再找不出一点称得上家具的东西。

马志远放下包袱,搬了一张凳子给郑道:“你请坐。”

郑道倒也不客气,大马金刀地坐下,直接道:“前几天我到石城师范大学学生处去了一趟,找到了学生处的王处长,把你们家的情况给学校说了。王处长说,国家去年推出了国家助学贷款,不需要担保,只需要提供贷款介绍人和见证人,而且介绍人和见证人不承担连带责任,以最大限度地便于学生申请贷款。到时候你们去申请助学贷款,可以解决学费的问题。

王处长还让我转告你们,学校不会让马志远因为贫困而失学的,他希望马志远在入学之前找有关部门开具家庭贫困证明,以便开学后能顺利地获取相应的资助,以及勤工俭学的机会。学校会提供勤工俭学的钱虽然不多,但能解决一部分生活费的问题。”

马志远瞪大眼睛,不管相信的地看着郑道。

陈淑琴激动地道:“你是说我们家志远学费有着落,能够上大学了?”

郑道轻轻点头:“是的,只要去申请助学贷款,他就能够上大学。”

陈淑琴有些不敢相信:“你没有骗我们?”

郑道十分肯定地道:“是真的,千真万确。”

陈淑琴楞了愣神,双手捧着脸,呜呜哭了起来。

她清楚的记得马向东走的那天,看她的那种眼神。自从包工头卷款逃走后,马向东就一直哀声叹气的,为马志远的学费发愁。可那天下午,他却很高兴的告诉陈淑琴,他想到办法了,能让马志远上大学。陈淑琴问,什么办法?他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陈淑琴没有多想,拿着包袱去夜市摆地摊了。她走的时候,马志远一直看着,那眼神有点怪怪的,但她急着去摆地摊,就没有多想。直到看到马向东的遗书,她才知道他是想用自己的死引起社会关注,从而解决儿子的学费。

可是马向东错了,他自杀的消息被封锁了,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报道,没有掀起丝毫波澜。仿佛死的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根草。

陈淑琴也想过死,觉得自己也走了算了,就再也不用为钱操心。只是考虑到自己走了,儿子就从此孤苦伶仃一个人,她最终放弃了这种想法。她对自己说,不管再苦再难都要活下去,不管多艰难都要儿子上大学,不然马向东就白死了。

现在听到马志远学费真的有着落,甚至连生活费都有着落,陈淑琴怎么可能控制还得住情绪,怎么可能不流泪呢?

林樱见陈淑琴哭得厉害,柔声安慰道:“陈阿姨,你别太难过了。”她本想再说一些安慰的话,可喉咙里似乎有东西哽住了,很硬,很疼。

郑道不知道该怎么安慰陈淑琴,就对马志远道:“隔几天,我们家要到石城甩服装。林樱、我小姑陈红会跟我一起去石城。到时候,你也跟我们一起去,大概会呆十来天。我给你工资和提成,赚三四千块钱应该不成问题。这样,你在学校两年的生活费也就有着落了,就不用操心其他的,可以安心读书。”

马志远揉了揉眼睛,带着哭腔道:“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但真的谢谢你。”

郑道相信马向东为了学费而自杀会是马志远一生的阴影,会永远留在他心里,鼓励道:“我知道你父亲的死对你是很大的打击,但你千万不要背上心理包袱,更不要灰心丧气,失去希望。我们一生总会遇到很多波折,大的,小的,甚至让人绝望的,但只要心里还有希望,就有可能发生奇迹。我们一定要相信,希望虽然渺茫,但永存人间。所以,你一定要相信未来,要相信希望。只要这样你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走向灿烂的明天。”

马志远坚定地点头,有晶莹的东西在眼眶里打转:“父亲虽然走了,以那种方式走了,但我们的心并没有死,也不会死!父亲虽然走了,但我们一直没有放弃希望,一直在努力凑学费。上大学是父亲的心愿,不,遗愿,就算再苦再难,我们也不会放弃的。”

郑道满意地点头:“很好,这才像真正的男人。男人不仅仅是一种性别,更是一种责任。现在你们家就只有你和母亲,你是家里唯一的男人。所以,你一定要坚强,要好好学习,只有这样毕业之后能扛起这个家。”

马志远双眼闪着坚定:“我会的,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从马志远家出来,郑道送林樱回家。此时夜已经深了,小区内格外寂静。风呼呼的吹着,带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路灯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林樱静静跟在郑道身边,慢慢地往前踱。

走到林樱家单元的门口,郑道停住脚步,而林樱继续往楼上走。她往楼里走了两步,突然停下脚步,扭头道:“郑道,其事你是好人。”

郑道微微一怔,盯着林樱看了两秒钟,轻轻摇头:“这个世界相当不公平,很多时候好人没好报,坏人却能逍遥自在。相对于没有好报的好人,我宁愿做一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