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兴风作浪的姐姐们 > 第711章 聊斋开拍,敬业姜和抠门陆

第711章 聊斋开拍,敬业姜和抠门陆

目前国内的社交平台看似很多,包括企鹅和信之类的,但这些都是基于朋友圈构建起来的,和博在本质上不同。

后者具备陌生人交互功能。

这也是博逐渐成为了网络第一大社交平台的原因。因为任何一个人不认识的人永远比他认识的人多。

此前,博一度一骑绝尘。

这也让他们在热搜方面可以肆无忌惮,不用顾忌任何人的感受,包括使用者。

但现在,品雪之家的活跃用户日益增长,虽然远达不到博的水准,但已经超过了国内其他社交平台了。

当然了,品雪之家的特点是视频交互,和博看似没有交集。

但品雪之家也有自己的热搜。

他们的热搜没有买卖功能。

看似损失了很大一笔收入,但这也导致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通过品雪之家,大家更容易知道博上哪些热搜是买的。

同样,博上一切大家比较感兴趣但是被撤下去的热搜,品雪之家上则不会撤走。

博的公信力正在无形的坍塌。

随着品雪之家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这种坍塌就发生的越快、越广泛。

直到某一天,博的热搜再也无法吸引大众注意的时候,就是博走向灭亡的时候。

另一边,聊斋手办的发行,极大的增强了这一部分粉丝的凝聚力。

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对自己投入过时间、精力、金钱的项目或者人,往往会更感兴趣。

这是因为涉及到了投入成本。

这是一种心理学,在品牌、粉丝等营销上非常有说服力。

也引导了饭圈的诞生和壮大。

聊斋虽然还没有开拍,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了。

片场。

大众千呼万唤的聊斋终于开机。

陆阳带领着一众明星阵容,在国内某知名古镇中住了下来。

在当地官方的配合下,近段时间,陆阳他们的拍摄活动会在古镇中展开,而且周边的居民不会干扰他们的拍摄。

当然了,本地居民也不会吃亏。

剧组的入驻,一方面直接带动了他们的经济。

剧组的衣食住行这些,都是要给钱的。

哪怕是在剧组旁边开个小卖部,这几个月也都是血赚不亏的。

何况,当电影播出的时候,这个地方还缺乏流量吗?

这个古镇本身也在打造旅游业,和聊斋剧组的入驻简直就是一拍即合,因此非常配合。

陆阳的这部聊斋和那本众所周知的聊斋志异不同。

一个是故事不同,二个是陆阳这部剧中的小故事彼此之间都是相互串联的。主要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斩妖除魔,证明主角“姜茴”拥有承担匡扶天下的能力和责任心。

纸鬼新娘就是里面第一个故事。

主要讲述了林允儿扮演的新娘子要假如该镇某豪门。

但在这期间,镇子里出现了一系列怪异的事情。

其中最严重的一件事就是该豪门新郎应新娘的要求大规模收购本地纸张,以至于本地纸贵如人,寻常人一只纸难求。

这直接导致很多寒窗苦读的书生没办法继续学业,从而影响他们科举考试。

为此,当地的学正大人特意邀请了“天下行走”出山帮忙。

然而学正大人没有料到,这一代的天下行走竟然是一介女流之辈。

姜茴不介意别人怀疑的目光,因为她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目光下成长起来的。

她来到了这座纸贵如人的小镇,经过一番探查,在这对新人新婚当晚识破了新娘的真身。

她赫然是一具纸人!

虽然看起来非常漂亮、栩栩如生,但她是一具纸人,她是鬼!

因此,二人在豪门庭院中,开启了一场大战。

既然是仙侠电影,那么特效就不要说了,陆阳会尽可能的烧钱,保证让观众看得过瘾。

但除了特效,本身的打斗也要足够精彩才行。

为此,陆阳不仅找来了自己的御用武术指导万冰,更花大价钱找了两位传统武侠剧的资深武术指导和两位传统武学大家。

传武大家实战未必牛笔,但打起来好看是真的。经过这么多年一大群人的苦心孤诣的研究,那些招式在美观程度上,甩了使用的自由搏击一万条街。

甚至,传武在某些方面和舞蹈有些挂钩。

这就给表演的演员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幸好这部片子大部分主要角色都是女性,天生有柔韧性的优势。这要是换成男演员,那一个个下腰、劈叉之类的,能让他们崩溃。

即便如此,剧组中的演员们一个个也都频频表示遭不住。

金岚直言,她最开始进入演艺圈的时候,确实有剧组是这么拍戏的。很多戏份都是需要真功夫,要演员们又一次次的去尝试,甚至是有一些危险。

但时至今日,偶像剧大行其道的今天,哪里还有演员会这么拍戏?

尤其是姜茴这种咖位和人气的超级女演员!

姜茴不到二十五,已经是中花和青衣中的领先人物了,沉淀几年,她很有可能成为最年轻的大花和大青衣,比林梦澜当年成为大青衣的时候还要年轻!

而且姜茴现在的人气,比起多年前的林梦澜还尤有超越,毕竟她出道至今出演的作品全部大爆,全都是名利双收类型的。

这对一个演员的加成太大了。

种花娱乐圈中以前没有出过姜茴这种经历的女演员,以后也不会有。

太顺了!

太吸粉了!

说难听点,姜茴现在只用念台词,都不需要表演,大众都会买单,业内都会夸她演得好。

这就是口碑!

然而姜茴每天却辛辛苦苦的练习那些武打动作,甚至很多时候结束拍摄了自己还要琢磨动作,经常拖着陆阳去找武术指导们解剖一个个高难度的动作。

这和市面上那些主流的流量明星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允儿在和少女时代的其他同伴视频的时候,也对此发出了感慨:“姜姜真的太努力了!你们根本不敢相信,她为了一段十多秒的打戏,把自己的手脚全部都磨破了!太勇敢了,她对电影的敬业程度,比我们练舞都还要过分!”

“大家都说这几年的种花演员很轻松,演技差,喜欢抠图,甚至连台词都要别人给他们配。但我认为这只是一部分人而已,从种花电影当前取得的成绩就不难看出,他们还是有很大一群人是在认真演戏的。”

“这和我们那边的那群认真拍戏的电影前辈们是一样的。我来这边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我很庆幸我进入影视圈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和姜茴这样优秀的女演员合作,她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

“如果没有遇到她,可能我会变得和那些流量演员一样,挑三拣四,不尊重表演,那样我的演艺生涯还没有开始其实就已经结束了”

折磨!

就连戏份不多的辛笑、宋青人、谢果染等人都表示,这种拍摄对主角而言真的是一种折磨。

那些快速对打中,虽然已经把武器更换成了相对较轻和稍微有些软边包裹的道具武器,但快速击打过程中,落在身上还是非常痛的。

有一场戏,姜茴的一时不察,被对戏的演员用木剑击中了脸,脸蛋肿了两三天。

好几天的戏份她都只能有另外半边侧颜面对镜头。

这种辛酸,是现在的那些演员感受不到的。

因为上百家娱乐公司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成立,资本大量涌入,明星一时间成为了稀缺资源。

所以很多原本片酬两三百万的明星片酬都迎来了暴涨。

八百万,一千万,两千万,三千万!

要知道,这种价格在三年前,八百万就几乎顶天了。

而现在,一个当红的二线明星都能拿一千多万,人气再高一些的明星不管有没有演技两三千万随便要。

一个敢要,一个敢给,市场规则正在迎来一波毁灭和新生。

快速演戏,多接剧本从而多赚片酬,成为了很多明星和公司制定的战略。

什么半年一年耗在一部戏上,根本不可能。

甚至有明星对邀请自己的剧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管你们怎么拍,我只待两个月。

时间超出之后,价格另算!

这是何等的嚣张。

也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明星们开始变得不注重表演口碑、演技甚至是不太注重奖项了。

他们更加注重片酬、注重一年演多少部戏,而不是演了多少好剧。

如果没有外力介入,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十年到十五年左右。

然后当那些资本利用这些明星累计到了一定量的流量,且在资本层面上也完成了其他附属环节的统治之后,一切就都会反过来。

那时候资本可以造星,也只用自己造的星。

传统明星将再也得不到优质资源乃至是普通资源。

传统明星将会被“灭种”,只留下工业明星。

当然了,这些行业性的东西是领导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现在的明星,自然是有的赚就赚呗,不然还能怎么办?

就连金岚、小影、允儿她们这种身处这场风暴中心的艺人,也会选择多接片子,提高自己的片酬,多恰烂钱。

但正因如此,她们才更能体会到姜茴的敬业,甚至是伟大!

平心而论,她们如果站到姜茴这个位置,别的不说,今年一年她们怎么都要出演十多部电影才行。

每部电影甭管出镜时间,三四千万绝对有。

这一年加上其他的,不说十亿,六七亿肯定有。

这种钱挣两年,这辈子无论做什么也都够了。

谁会像姜茴这样,在一个两个动作上这么死磕?

姜茴用她的敬业,折服了整个剧组。

关于姜茴拍戏的传说,也开始在行业内扩散。

在这个浮夸的时代,姜茴的故事流传得很广,但并不被同时代的其他年轻人羡慕。

甚至有人觉得姜茴很蠢。

可这些人不知道,当工业明星来袭,传统明星灭绝,唯一能够与之对抗的就是姜茴这种口碑、荣誉、演技各方面都爆表的超级明星。

因为她们是优质内容的创造者,而内容才是抓住观众永恒不变的核心。

这是工业流水线明星时代,所不能给观众提供的唯一东西。

因为工业明星的打造中,没有关于这一块儿的锻炼,而真正顶级的演员也不是靠锻炼出来的,靠得是天赋。

比起姜茴,陆阳在剧组中同样很绝。

剧组开机一周之后,陆阳就发了一次火。

他找来了剧组的资深制片陈俊,把他一通臭骂。

“六百五十元不够这几个演员一顿早餐?他们吃的什么?山珍海味吗?”陆阳拿着财务递交的数据,勃然大怒,“还有工作人员,为什么住的都是酒店八百块钱的房间?谁能给我一个解释?”

“怎么,觉得雪国娱乐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我知道你们是什么想法,觉得我们也是顶级剧组了,该牛笔了,待遇该进一步提升了,是吧?”

“可我就搞不懂了,难道大家拿的薪资不是这一行最顶尖的吗?谁,来,谁给我说他对自己的薪资不满意,谁站出来告诉我!”

陆阳的生气,是因为剧组的杂项开支过高,甚至是高得离谱。

一个大型剧组,每天的花费很有可能达到百万。

但只要是花在该花的地方,陆阳绝不含糊。

比如一个镜头的多次拍摄,一定要排出最好效果,绝不将就。

这就会多花不少钱,但没关系。

还有道具的大量损坏这些,也没关系,都是该有的损耗。

但在某些完全没有必要的项目上,该注意的一定要注意。

大家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如果这点觉悟都没有,凭什么获得行业内最高的薪资?

雪国娱乐的剧组,从陆阳组建开始薪资水平就是业内顶尖,这两年随着电影的大爆,所有人的待遇都更是率先突破了行业限制,成为了行业天花板。

陆阳不省这点钱,但也不会当冤大头。

杂项开始的大幅度上涨,一方面是剧组奢靡之风的前兆,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有人在利用这些项目圈钱呢?

蛀虫,已然出现。

如果不加以治理,迟早会出现那种投资两三个亿,但拍出来的作品绝对不可能超过五千万的情况。

你说钱去哪儿了?

以前的话,可能是做账了。

但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大量涌入,资本方未来固然坏,但这一阶段他们也是真的惨。

很多管钱不严的资本方,前期这种亏吃得可不少。

青光影视投拍某电视剧,不到一个月剧组就烧光了三千多万,却只拍出了七集作品,连原计划的五分之一都没有,你说是怎么回事?

别人即将上的当,他陆阳可不能上。

这股剧组奢侈风气,一定要杀住。

当然了,陆阳之后也表示,拍完戏之后会送给每一位剧组的主要成员一个小礼物。

他宁愿事后给工作人员几万块的手表,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剧组出现一些坏习惯乃至是违规违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