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做人从出名开始 > 第五十九章 不被重视

第五十九章 不被重视

1月25日,电影主题曲《我要你》MV在网上发布。

MV内容截取自电影《驴得水》,透露了电影中张一曼、裴魁山、铜匠三人之间的“三角恋”关系,还穿插了裴魁山对张一曼告白、铜匠对张一曼一见倾心等剧情画面。

再配合上旋律简单干净、气质撩人的歌曲,MV发布之后又为电影增加了不少关注度。

“这首小情歌唱的好撩人啊”

“听得我浑身都苏了…”

“我就想知道唱歌的那个是谁,有人认识么?”

“很有民国风的一首歌曲,这又是林子夜写的歌么”

“就冲这首歌,我一定要去看看电影”

……

伴随着这首MV的出名,《驴得水》终于不再是春节档电影中的小透明了,稍稍有了点名气。

与此同时,其他电影方也注意到了这部突然冒出来的电影。

《无贼》的导演于磊好歹跟林子夜合作过一段时间,知道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人。

笑着对陈依依道:“你这位师弟还真能折腾啊,写书、写歌、编剧,现在居然还拍了电影上春节档,啧啧,真了不起。”

“他就是想一出是一出,真以为电影这一行是那么好混的。”

陈依依虽然也在微博上帮《驴得水》宣传了一下,但内心对这部电影会取得什么成绩却有点担忧。

于磊心里也没把林子夜的这部电影当做威胁,毕竟《无贼》不管是制作成本、演员阵容、导演水平等都碾压《驴得水》。

而且对外喊出的票房预期更是达到了6亿,怎么会在意一部小成本电影的威胁呢。

所以,在看出陈依依的担忧后,反而安慰道:“说不定他还有拍电影的天赋,一次就成功呢。”

……

《围城》的导演农丰华此时也在看着关于《驴得水》的资料。

对于同档期上映的对手,必要的了解还是要有的,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嘛。

农丰华看完后,把资料递给其他人传阅。

“怎么样?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吗?”

负责影片宣传的经理回答道:“以目前的资料来看,这部电影不会对我们造成困扰,没必要多此一举。”

其他人也点点头,表示赞同。

“行,那我们开始下个议题吧。”

农丰华显然心中也是如此认为的。

……

至于《完美恋人》的导演郭未名则是对《驴得水》这部电影嗤之以鼻。

虽然同是春节档的喜剧片,但两者之间是天差地别的。

就拿演员阵容来说,恋人的演员是俊男美女,而且还是当红明星;而驴得水的演员则毫无存在感,颜值也不高。

简直就是一个奢华版,一个土嗨版。

所以郭未名都不屑把两部电影放在一起比。

当然,即使他再看不起《驴得水》,也不会在公开场合表露出来。

否则,那就是白白给这部电影增加话题了。

……

除此之外,《未来警察》、《证人》等片方也只是刚开始紧张了一会。

不过在他们发现这是一部阵容毫无名气的小成本电影后,就大松了一口气。

自认为像这样的电影,对他们是造不成威胁的,完全不放在心上。

……

所以即使《驴得水》出了点小名,但也根本没有引起对手们的重视。

他们更关心怎么宣传自己的电影。

相对于《驴得水》寒酸的宣传方式,这些电影的宣传方式那可是花样百出,不计成本啊。

综艺节目各种上、演员绯闻各种炒、同行之间各种喷,反正就是要把热度弄起来。

媒体们也是趁机推波助澜,好让自己有更多抓人眼球的新闻来报道。

比如记者在采访这些导演时都会问一下对票房的预期,希望有人能爆出个大雷来。

而导演们为了炒热度也很敢说。

《无贼》的野心最大,直接放出6亿的票房预期;

《围城》不甘示弱,也喊出了6亿的票房预期;

《完美恋人》稍显低调,但也喊出了5亿的票房预期;

像《未来警察》、《证人》等也是夸口要达到四五亿的票房。

这下网上炸锅了,要知道去年票房最高的才四亿多,而且还是一部为政治目的拍摄的影片。

除开这一部,排名前十的几乎都只有两亿多或一亿多。

难道今年华国的电影市场突然爆发了,起步就是四亿的票房?

“啧啧,这些人真会玩。”

林子夜看着这些新闻感慨道。

“老孔,万一有人问你票房预期的时候,你可别说要四五亿的票房啊,咱低调点,一亿多就好了。”

孔志立瞬间无语,一亿多还低调点,这话喊出去,怕是比那些喊四亿的都高调。

“要不还是再低调点,五千万票房预期吧。”

这下轮到林子夜无语了。

“老孔,咱们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连你都不自信,路演的时候还怎么忽悠观众进电影院买票?”

孔志立讪笑了几下,不再搭话。

“路演什么时候开始,定下来没有?”

林子夜见此也不再说什么,转而关心起路演和点映的事,毕竟这才是《驴得水》能不能靠着提前引爆口碑,实现逆袭的关键所在。

至于其他宣传方式的效果都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1月30日,在高校进行首场巡演,并同时开启200场点映,一直持续到电影首映为止。”

对于从高校开始巡演,林子夜倒是挺赞同的,毕竟电影中时不时冒出来的污段子,更对年轻人的胃口。

不过对点映场次,林子夜觉得还是太少了。

就凭目前《驴得水》网上那点宣传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点映才是目前电影宣发中最有效的方式。如果运用得当,足以对电影的票房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此次宣传推广中最重要的环节。

而且在点映时除了普通观众外,都会请一些专业的媒体和部分有实力的影评人,在点映后发稿宣传,让影片口碑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扩散,从而影响一部电影的整体市场趋势。

“200场点映?才能覆盖几个城市啊,口碑怕是还营造不起来吧。”林子夜怀疑道。

孔志立挠了挠头,不得不向林子夜解释其中的利弊。

点映对《驴得水》的口碑、评分以及排片的确会起到非常有力的助推效果,但点映也是一把双刃剑啊。

如果不对一部影片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盲目点映的话,则也会过早暴露了影片的缺点,严重加速影片的崩盘,甚至导致一部影片的满盘皆输。

林子夜听完之后反驳道:“说到底,你还是对《驴得水》电影的质量信心不足。”

“这样吧,点映增加到500场,路演你可以少跑一点,反正也没几个人认识你们。”

“咳咳”,孔志立被林子夜的耿直给呛到了,腹诽的想着,这样说也太打击人了吧。

“那电影的首映礼还办不办?”

孔志立实在摸不准林子夜的想法,请示道。

林子夜撇撇嘴,“有什么好办的,直接公映就可以了,省钱省力。”

“电影终究还是要靠质量说话,咱们不玩那些虚的。”

孔志立表面赞同,心里想的是:关键还不是没钱,玩不起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