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做人从出名开始 > 第六十七章 下一步计划

第六十七章 下一步计划

正式开业之后,公司的几位骨干成员就聚集在一起开了个小会。

为了方便称呼,林子夜挂了个总经理的头衔,其实公司的大小事务都是任群这位副总在管理的。

林子夜一般只是做做决策,听听报告,不会插手公司具体的管理。

其他几位骨干还有公司财务部的杜静萍;负责对公司各投资项目的预算和执行进行控制和审核以及分配资金、合理调度资金和资金支出的日常管理;

有制作部的鲁正勇,负责征选影视剧题材,影视项目资料审读和立项报备;同时还负责组建剧组以及剧组编剧、导演、演员等合作团队的日常沟通协调;

有宣传部的杜维先,负责电影宣传工作的具体事宜;协调媒体关系,安排媒体相关的采访等;

有发行部的宁建飞,负责影视剧的电视、影院及新媒体的发行业务,组织、参加国内外各项影展等外联活动以及影视剧版权的运营;

还有王亚丽,因为目前公司除了叶俊峰也没有其他签约艺人,所以演艺经纪部就交给她兼管了。

当然,华远影视唯一的签约导演孔志立也在场。

……

“萍姐,你说一下目前公司的资金状况。”

林子夜得知道公司账上有多少资金,才能开展下一步的计划。

杜静萍翻开笔记本,“目前公司的主要收入就是《驴得水》的票房分成以及网络版权的出售。”

“《驴得水》的最终票房有1.75亿,扣除其他方提留的分成后,我们占据了36%的票房分成,以及最后出售给酷友网的网络版权700万。”

听到这里,林子夜撇撇嘴,10年华国的视频网站虽然发展得还不错,但网络版权还没炒到前世动辄就几千万的地步。

而酷友网还是华国除华视网外的另一个视频网站大佬,报价即使最高也不过700万而已,据说连《无贼》都才卖到一千多万。

估摸着按照市场规律,还得再过一两年这个价格就能炒上去了,林子夜暗自想到。

杜静萍最后总结道:“这些加起来《驴得水》的最终收益有7000万,投资收益比达到了8倍之多。”

话音一落,会议室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随后众人脸上都露出了振奋的表情。

他们没想到自己刚加入的这个小公司居然如此给力,凭借一部小成本电影就赚到了7000万,不禁觉得华远影视的未来好像可以期待一下。

事实上,林子夜问这个就是为了给这几个骨干打一剂强心剂,刺激一下他们,好让他们对公司多点信心。

“咳咳”,任群咳嗽了两句打断了众人的讨论声,“还有《驴得水》的拍摄地河堡村所在的镇政府托人给公司带来了一面锦旗,因为这部电影间接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尤其是多了不少去三民小学参观的游客。”

“还表示公司再去当地拍电影的话,将全程绿灯服务。”

这是既得利又得名啊。

不过估计以后也没什么机会再去那拍电影了。

总结了一番《驴得水》取得的成绩,接下来就要进入正题了。

“既然公司已经开业了,资金也还算充裕,那就不能这么闲着,也该干点正事了”,林子夜提议道。

众人挺直身子,等待林子夜的下文。

“我决定同时启动两个电影项目,一部的导演是孔志立,另一部的导演就是我了。”

林子夜说完后,会议室众人都面露担忧之色,这个步子迈得是不是有点大啊。

任群看着林子夜,也欲言又止的想劝说一下。

见此,林子夜只好率先开口解释道:“放心好了,这两部都是小成本电影,加起来的制作成本可能还不到一千五百万。”

“咳咳”,任群惊得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一下,其他人也仿佛见鬼一般看着林子夜。

之前还在担心林子夜步子迈得太大了,现在索性连步子都不迈了。

“要不还是再加点预算吧”,任群脸色怪异的提了个建议。

两部片子的预算还不到一千五百万,说出去可能都会没人相信。

林子夜摆摆手,没好气的说道:“给公司省点钱不好吗,再说成本低又不意味着电影差。”

随后他也不管众人是怎么想的,就让孔志立做决定了。

“老孔,你想拍什么题材的电影?”

孔志立没想到还能自己选题材,顿时精神一振,沉思了起来。

至于电影预算低的问题,他倒不是很在意,反而觉得舒了口气,毕竟如果是大制作的电影他拍自己掌控不住,还是从小成本电影一步一步锻炼出来再说。

“还是拍喜剧片吧”,孔志立考虑良久还是选择喜剧片,作为《驴得水》的联合导演之一,拍喜剧还是有点底气的。

林子夜点点头,“等开完会之后,你去我的办公室拿剧本吧。”

然后对制作部的部长鲁正勇说道:“鲁部长,你负责协助老孔把剧组拉起来,我的那部电影暂时不急。”

“对了,拍摄器材那些不用去租了,直接买新的吧,反正以后也用得着,还有就是剧组的重要岗位还是招一些人固定下来,其他次要的岗位临时雇佣也可以,不然每次筹建剧组都会很麻烦的。”

“明白”,鲁正勇回道,其实很多大影视公司都有自己的摄制组,想拍电影直接调一个组过来就行了,华远影视现在只是提前把重要岗位的人员固定下来而已。

其他人不用林子夜说也知道,公司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围绕这两部电影忙活。

虽然他们仍觉得两部片子预算低得有点不靠谱,但有《驴得水》的例子在,也暂时安心了不少,还是齐心协力先把电影拍出来再说。

再说即便电影失败了,现在的华远也亏得起这点钱。

……

开完会之后,孔志立就跟着林子夜来到他的办公室。

总经理办公室应林子夜的要求,布置得很简单,还比不上任群这个副总的办公室。

毕竟顶层那里已经被改造成集办公和生活一体的楼层,他几乎都会呆在上面,要不是为了方便会客,连这个办公室都不需要。

林子夜从办公桌下的抽屉里拿出一份剧本递给孔志立。

“这部剧你好好拍,只要成功了,以后还会有大把的剧本等你拍。”

孔志立接过剧本,瞧了封面一眼,“疯狂的石头”,单从名字上看不出什么来,于是他就坐下翻看着剧本。

《疯狂的石头》算是前世国产小成本电影中的典范,上映时间比《驴得水》早很久。

两者对比的话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是两部片子都是各自年代的小成本高收益的票房黑马,而且还同是黑色幽默的荒诞喜剧片。

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

《疯狂的石头》当时整部电影花费的成本才三百多万,票房却有两千七百多万,甚至挤进了票房排行榜的前十。

而《驴得水》当年虽然也是票房黑马,但票房排行榜却在二十名开外。

从制作难度来讲,《疯狂的石头》比《驴得水》难拍很多,

一个拍摄场景单一,在一所小学里就能拍完,而另一个场景变换复杂,故事背景是在一个城市里发生的;

一个是话剧式的电影,一个是纯粹的商业电影;

一个是拍摄手法是简单直接,一个是非线性叙事,眼花缭乱的快节奏切换制造出紧张和过瘾,乱中有序,严丝合缝。

总之,不管是从制作难度还是电影产生的影响力,《疯狂的石头》都是远远大于《驴得水》的。

这也是为什么林子夜第一部电影选择拍《驴得水》,第二部才是《疯狂的石头》的原因。

毕竟拿来练手的作品肯定不能太难了,从易到难才是正解。

至于林子夜为什么不自己拍?

当然是因为他对拍同一种题材的电影没啥兴趣,就让孔志立去琢磨怎么拍吧。